登陆注册
16409100000031

第31章 鹬蚌相争

刘辨在雁门和贾诩讨论着如何安顿战后诸事。而远在洛阳的皇宫里已是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为什么呢?因为汉帝刘宏此时已经奄奄一息,正断断续续的对张让说着什么!张让一个劲的点头答应。边上史官在记录着刘宏说的每一个字。地上跪了一片黄门和宫女。那么刘宏到底是在说什么呢?

“阿父,朕恐怕要去见列祖列宗了,朕去后立刻着皇子协继登大宝,太子刘辨贬为汉王。朕知辨儿聪明有才,朕许他汉王之位,此王位我大汉四百年来只高祖封过,朕封给辨儿了,以彰显辨儿的才智与功绩。着皇子辨受封汉王之时起前往汉中封地。皇子协继位之后着张让、皇甫嵩、袁隗辅佐治理朝政。朕累了,都退下吧……”刘宏还有很多话想说,只是实在是没有说话的力气了,这些话也是他攒足了力气说出来的。

中平四年九月二十汉帝刘宏驾崩于和欢殿,比历史上整整早死了两年。享年三十二岁,在位二十年,谥号灵帝。

“陛下去了,咱家可告诉你们都给我仔细着点,否则咱家要了你们的命,罗大人你可亲眼看见陛下龙驭宾天的,陛下的话你也一字不差的记下了,到时候可以实话实说,不能让咱家一个人面对天下百姓。”张让对着提笔记录刘宏言行的史官说道。

“张公爷放心,下官定然秉公直言绝不罔顾事实。”罗姓史官立即起身承诺道。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皇宫里面的一举一动自然牵动着整个大汉天下的心。各方势力在皇宫里面如果没有耳目,估计谁都不信。

“大哥,这陛下是糊涂了还是说错话?居然欲立皇子协为帝?太子辨如此英明神武可超大汉列祖列宗,为何陛下要废太子?此时当如何是好?”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将军何进的弟弟何苗。

“大将军,此时颇为蹊跷,宫中所传之事难免不是张让裹挟史官所做,我等必不会信服,陛下玉玺行玺等皆为张让触手可及,谁知道是不是那张让矫诏?我等朝堂之上定然不能承认。”后将军袁术好主意没有,鬼主意馊主意,偷奸甩赖可是他的拿手好戏。不过这次歪打正着,你还别说拒不承认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反正朝臣们都没看见也没听见刘宏临终遗言。

“嗯,公路说的不错,本将军险些误了大事,陛下早就立有太子,何来传位诏书一说?都是这帮腌货自己为了把持朝政伪造陛下诏书,陛下怎么可能传位于皇子协?本将军这就进宫面见皇后,看看皇后可有懿旨?另外三弟可速着人去召太子殿下回京继登大统。公路,孔璋可还有良策应对时下局势?”何进一到关键的时候就看出来了,到底是屠户出身,遇着大事就没了方寸。

“大将军还是先进宫觐见皇后娘娘之后再说吧。”有袁术在现场他陈琳可不敢随便说话,再说陈琳想说的话正是有关于他袁家的。

“那如此,本将军这就进宫去觐见皇后娘娘,尔等自便。”何进说完便拂袖而去。

何进来到宫门前看见宫门紧闭,门两侧武士以及门头皆是一片缟素,看样子自己进门有点困难了,他内心揣测着。

“速速开门让本将军觐见皇后娘娘”何进这时候只能抗出自己妹妹何皇后的招牌来,希望宫卫让自己进去。

“大将军少待,小人这就去禀报。”

何进进宫觐见皇后的事不一会整个皇宫都知道了。这是一个信号。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外戚派开始了行动了。

老皇帝的驾崩,新皇帝未登基,这一时刻便是各方势力角逐最激烈的时候。既然大将军都行动了,没道理其他人无动于衷吧?大汉皇宫就是权力的中心,更是一个巨大的漩涡,大家都围绕这个漩涡转,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漩窝吞噬的连骨头渣都不剩。就这还是前赴后继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啊!

太后董氏的家人董重此时也在往皇宫赶来,他是要去见董太后商讨接下来的朝堂上的应对之策。

太尉袁隗在家里也没闲着,袁彭、袁逢都在商讨着皇帝驾崩之后的事,接下来该怎么面对。刘辨作为太子登基为帝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想到刘宏玩了这么一手。着实打了许多人一个措手不及。

“大兄,眼下朝廷局势已超出掌控,我袁家应当分头行事,不可一味的守着朝堂,你们都应该远离朝堂去镇守一方,以防不测。”这是袁隗对袁彭说的话,其实袁隗想法很简单,就是不能把赌注都下在朝堂上,那样太危险了,一旦投机失败袁家就彻底完了,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他建议袁家应当拆分开来分赴地方,做一个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也是保存袁家的一种方法。

“次阳有何高见不妨说说,此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袁彭对袁隗说道,虽然袁隗没有袁彭大,但是论官职袁隗最大,对于朝局有着独到的见解。

“现本初在渤海为太守,再将公路派去南阳为太守。兄长,此举至少可保的我袁家子孙性命无忧,朝堂终是是非之地,我等兄弟在此周旋即可,子侄们还是远离朝堂这是非之地的好。原本以为太子登位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变故,我袁家应当站在太子的立场上,至于本初与公路让他们不要掺合此事,此事有我等兄弟去做便可。太子殿下有着非同寻常的气运与才智,当能成为一代雄主。小弟认为我袁家利益已同太子捆绑在了一起,当全力支持太子刘辨登位。”

“好,那我等兄弟便不认那腌货手里的圣旨,全力拥护太子殿下登基。次阳,我们袁家是不是很长时间没有请客了?今天为兄心情大好,当大宴各位同僚,周阳,次阳以为如何?”袁彭看着袁隗与袁逢笑眯眯的问道。

“兄长所言甚是!弟这便差人广发请帖,还是兄长思虑周祥。”

刘宏的驾崩可谓是给大汉雪上加霜了。正常来说老皇帝去世,新皇帝继位没有什么太大的动荡才对,除非老皇帝没有子嗣,而刘宏两个儿子,也立了太子按常理来说皇位传承不存在争议,可问题就出在有太子而又打算废太子改立皇次子。关键的问题是这是刘宏的临终遗言,而这个遗言知道的人只有张让和罗姓的史官,其他的黄门宫女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知道不知道没什么两样。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将未来压在刘辨身上的人怎么可能相信张让和罗姓史官的话?就算他们说的都是真的那又怎么样?反正我们没听到皇帝说什么,你们说的谁信?陛下早已立太子怎么可能还说传位皇次子呢?这分明就是你张让等鬼把戏,傻子都能看出来。

朝臣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持这种态度的,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这两个实力派的大佬都否定了张让拿出来的圣旨,认为张让矫诏,他们甚至扬言要诛杀十常侍已清君侧,十常侍乃是朝廷霍乱的根源,当诛杀之。

这一消息一放出来,张让等十常侍亡魂大冒啊!于是他们也纠结在一起商讨着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保住性命才是最主要的。赵忠认为去抱何后的大腿应该可以保住性命,而夏恽直接反对了这个建议。因为他们遵从了刘宏的临终遗言要立皇子协为帝,那何后的儿子太子辨反而坐不上皇位了,这样一来皇后何氏恐怕一个要杀自己等人吧。唯一保命是办法就是先下手为强,杀了何进,那一群整天就会打口水仗的士族文臣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因为手里没有兵权。

而此时的大将军何进也正在密谋着如何除掉十常侍。别看平时耀武扬武的,大将军又是三公之一,可是呢?能调动的兵马恐怕不会超过两百人,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绿柳营与北营两支大军只认调兵虎符和圣旨,有了这两样东西大军自己能调出来,可是虎符一半在董太后那,一半在皇帝刘宏手里,如今皇帝驾崩了自然落在了张让等人手里,圣旨就更不用说了,连玉玺都在张让他们手里。

那再看皇宫都羽林卫,羽林中郎将是蹇硕,是皇帝生前非常信任的太监,因其颇有武艺所以灵帝便让他出人羽林中郎将,这是皇宫守卫部队,不是心腹之人当担此任皇帝怎么可能放心?那不用说了,这支人马大将军想要用来杀十常侍那是痴心妄想了。

十常侍为什么很多人都想杀掉而不敢动手呢?首先灵帝在世之时无人敢动,刘宏从十二岁那年当皇帝开始,张让便跟着他了,刘宏那个时候父亲已经去世,对张让赵忠等人很是依赖,甚至当做亲人,称呼张让为阿父,赵忠为阿母。由此可见十常侍对于少年时期的刘宏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有刘宏在谁敢杀十常侍呢?

灵帝卖官鬻爵的事情,十常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往往灵帝卖的都是太守以上的官职,以及侯爵以上的爵位,那么县令这样的小官员都是他们几个来操作的,还有很多时候是背着灵帝干的。一个县令至少卖出五万钱以上,那么县令就任之后肯定是要把自己花出去买官的钱给捞回来,从哪出呢?当然是敲诈百姓,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途径吗?有道是官逼民反,当官的压榨的越厉害百姓就痛恨,久而久之积怨已久的怒气就变成了民变,有组织的民变就是反朝廷的武装这种情况下历史上一般的称之为“起义”。黄巾起义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个。

现在的情形就是诛杀十常侍士一事上家官宦们基本上都是喊喊口号,没有实际性的动作。真正有动作的就是大将军何进。京师周边的军事力量用不了那就请地方军事力量来帮助自己,比如说并州刺史丁原,金城太守董卓,这两个人都是何进曾经提携过的人,也是昔日的老部下,而且这二人手里都是战力不俗的骑兵,有了这二人相助这京城还不是自己这个大将军说了算的。于是乎何进写了两封信分别遣人送往金城和晋阳,请两位昔日老部下过来给自己撑腰。殊不知何进的这两封信将十常侍送进鬼门关的同时也将自己送进了坟墓,他和十常侍之间没有赢家,玉石俱焚的结局。

张让宣读灵帝圣旨的时候朝堂上几乎没有人认可这道圣旨,大将军何进和太尉袁隗都指责张让胁迫罗史官篡改先帝遗诏,妄图独霸朝纲,那场面闹得的是要有多乱就有多乱,有人嚷嚷着请太子回朝登基,有人嚷嚷着说张让与罗史官狼狈为奸阴谋篡权夺位当正典刑;还有很多士大夫们破口大骂,先帝尸骨未寒尔等便妄图谋害当今太子云云……

朝议弄得是不欢而散,承认刘协为下一位大汉皇帝的人就那么少数几个人,张让强行宣布刘协登位的时候,朝臣们大部分都选择了离去,这表示他们不认可刘协这个皇帝。

“阿公,这些朝臣都离开了,他们不喜欢协儿做皇帝吗?父皇真的说让协儿做皇帝的吗?要不阿公请皇兄回来做皇帝吧?协儿也觉得皇兄比协儿更适合做皇帝,皇兄那么聪明,一定能做好皇帝的。”六岁的刘协到底是个孩子,很多事情他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却不懂得其中隐含的利害关系,说的话也是那么天真无邪。

“哎吆喂我的小陛下啊!这皇位可是您的父亲先帝传给您的,老奴只是遵照先帝遗言行事,可不敢擅自做主啊,这皇位传给谁老奴哪有资格多嘴多舌?您就听老奴的,老奴给您都办的妥妥的。大殿下那先帝也有安排了,您就不用操心了。”张让哄着刘协说道。

中平四年十月张让强行召令天下依先帝遗旨皇子刘协登基为帝,改年号建安元年,大赦天下。原太子刘辨贬为汉王,着令其回封地汉中,无召令不得回朝。

此召令一出天下哗然,骂声一片。也加快了张让与何进的死期。何进的两封搬兵信早已经发出去了,而张让他们也知道了何进的打算了,于是打着太后召见的借口将何进骗进皇宫,何进不听曹操、淳于琼等人的劝告只身入宫结果被张让等人乱刃分尸。而宫外的曹操等人得知后强行攻入皇宫,皇宫里的太监基本上都是被砍杀的对象,十常侍被杀的就剩下张让赵忠及郭胜三人,这三人抱着小刘协就跑,正门是无法出入的,只得从宫内城墙边的狗洞钻出来,当曹操他们发现的时候,张让他们已经朝茫茫崤山方向跑出去很远了。

满朝文武百官带着家丁家将洛阳周边到处都是寻找小皇帝和张让的人。张让赵忠和郭胜三个人轮流背着小皇帝一路往西跑,快要进入崤山的时候郭胜就叫住大家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前方有大队人马过来的征兆,烟尘滚滚,马蹄隆隆不是大队人马是什么?就是不知道是哪位将军带领的兵马。

没多久大队人马没到,几个斥候兵过来了,因为他们已经被斥候兵发现了,如果他们穿着普通百姓那破破烂烂的衣裳斥候兵绝不会拦着他们的去路,可惜他们长期生活在皇宫中,从小孩到老人在斥候兵的眼睛里都是非富即贵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怎么能放过去,最起码搞清楚了身份再说。做斥候的这点眼力劲没有还怎么做斥候?

“你们几位贵人暂时呆在此处不得离开,如遇着歹人了可就保不住性命了,我家主公正在赶来。请几位贵人少待。”看上去像斥候领队是说道。

“敢问这位小将军你们主公是哪位将军?烦劳告知我等,这心里也好有个准备。”张让笑眯眯的问道。

“我家主公姓董讳卓,乃金城太守,乃是奉大将军之令进京。看几位贵人也非寻常百姓,就少待片刻吧。等我家主公到了再做计较,莫要多生事端。”斥候兵算是提醒一下张让等人别想知道太多,也别想跑。

“原来是董太守啊!多谢这位小将军了。”张让说完嘴里一阵发苦,董卓为什么会来洛阳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下惨了送上门了,死期算是到了。

董卓自然是认识刘协和张让的,当他看到张让和刘协的时候立即下马朝刘协走来躬身施礼道

“下官金城太守董卓见过二皇子殿下。”董卓不知道刘协已经被登基了,所以他只能称呼二皇子。而边上的张让他看都不看一眼,他不看张让,但不能阻止张让看他呀。

“大胆董卓岂可蔑视陛下!陛下已于前日行过登基大典,此乃大汉皇帝陛下,还不快快行过君臣之礼。”不得不说张让确实是个好奴才,都这个时候了还能维护主子的颜面和威严。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话旁边的赵忠和郭胜心肝都颤抖了,恨死张让了,在心里骂道:你想早死干嘛非要拉着我们?二皇子的皇位都不承认,你却偏偏提起,不是找死是什么?还敢让董卓以君臣之礼参拜?大哥看看清楚状况如何?。张让的话刚说完,就听那董卓说道

“大胆腌货,竟敢私自篡改先皇遗诏,纵五马分尸诛灭九族亦不为过,来人把这三个操弄权柄,蔑视皇帝的贼子给我拉下去乱刃分尸。”董卓刚刚下完令几名士兵便一拥而上将三人拖了下去。,就听张让嘴里不停的喊道

“陛下,老奴对陛下之心天地可鉴,老奴是遵循了先帝遗旨啊!陛下!老奴虽然死的冤,但老奴不悔啊!陛下保重,老奴去追随先帝。”

“陛下,我死的冤啊!陛下,老奴不能再伺候您了,陛下保重啊!”这是赵忠喊的。

哭喊最惨的当属郭胜了,这货平时作威作福颐气指使的,如今死到临头了,只会哇哇大哭,鼻涕眼泪齐流就算了,问题是屎尿也是齐流啊!再也不见往日的威风。

张让、赵忠、郭胜三人的死宣告大汉近二十年的十常侍之乱的结束,取而代之的是诸侯称霸群雄割据的局面。

同类推荐
  • 王道之烈焰燎林

    王道之烈焰燎林

    生在帝王家,却因轼君轼父之命迁出皇城;欲做寻常人,又因功名利禄之心再入纷争。权势威望与日俱增,亲人爱人渐行渐远。我原想,一生一世一双人;到头来,妻离子散妾成群。既无家族支撑,又无群臣拥护。烛火荧光如何形成燎林之势?兄弟阋墙,父子猜忌,骨肉相残,夫妻反目。每一条通往龙椅的路,都由皑皑白骨和淋淋血肉堆积而成,这便是王者之道。朕坐拥万里江山,受天下臣民景仰。可夜来风起,总觉得格外清冷孤寂。
  • 宗华

    宗华

    一个现代人穿越虫洞到一万年前,教导中国原始先民种植农业。他并不知道因为自己基因突变,以至基因能遗传现代记忆到自己某一个后代身上……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吐火罗人……古埃及,赫梯,巴比伦……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希腊,印度,中南半岛……这本书的主角是因穿越者而与华夏有相同也有不同的文明,国家以及民族。
  • 清朝十讲

    清朝十讲

    说到清朝,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紫禁城(故宫)。紫禁城是分外廷和内宫的,但是,国事与家事在这座紫禁城中混合,掺杂不清,融为一体,这也是这座故宫里面独特的现象。
  • 日本战国走一遭

    日本战国走一遭

    不种马,不后宫,不争霸,随缘统一;不系统,不开挂,非大名,混吃等死;穿战国,有历史,有瞎编,人死完结;爱看看,不看骂,人别走,给个点击。
  • 贞观第一婿

    贞观第一婿

    刘如玉第一次参加沙漠考古,就遇上了沙尘暴,结果很悲催,穿越了。打听清楚了朝代,是大唐贞观年间哦!接受这个事实后,他只想在这贞观之治下安安稳稳过个小日子。可谁想到,他太优秀了,各路老大都想招他为婿。“来人呐,把刘如玉给朕绑来,敢不娶朕的公主,简直活腻歪了。”这是李世民。“如玉小郎君,我们五姓七望女个个温雅贤淑,你相中哪个,随便挑。什么?你有妻子,没事,我家女儿做妾就行,要知道李老二想和我们联姻,我们都没答应呢”这是世家大族。“来人呐,把咱如玉姑爷绑回去,大当家的在寨子等急了!”这是某土匪头子。……罢了,罢了,来多少咱就收多少,谁让咱是贞观第一婿呢!
热门推荐
  • 总裁男神拐回家

    总裁男神拐回家

    她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一个米虫,他却建了一个牢笼,非要将她“困死”其中。“你到底想干什么?”叶琳蓝愤怒的质问。邪魅冷峻的男人一脸的坏笑:“吃定你!”
  • 滋养心灵

    滋养心灵

    感动千万人的88个真爱故事。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故事,让你荡气回肠;一个个真实平凡的人物,让你唏嘘不已……在这里,你可以慢慢地、细细地读,像品尝美酒一样,一次尝一点。每次啜饮都会给你一点温暖的亮光,每个故事都以不同的方式滋养你的心灵。蕴藏丰富的情感,传递人生的智慧!
  • 我们的辉煌年代

    我们的辉煌年代

    哪怕经历过无数的挫折哪怕面对了无数的磨难但这是一个属于我们的时代,只要我们坚持下去,那么这个时代就是属于我们的,辉煌年代
  • 逆道修魔录

    逆道修魔录

    本来平静生活的秦家二少爷,秦羽生性不羁桀骜。因为身为六丁阴神体,被《通天宝鉴》阳卷《承天录》修炼者秦家开山祖师秦绝卷入风波之中,习得阴卷《恨天录》。秦羽因为与秦家养女秦灵儿日久生情,两人成为了灵州大陆这场大棋局的一子。紫阳宫掌门弟子,李寒秋问道,却为情所困。背后牵扯出几世的恋情。天下为棋,众生皆为子。大道天伦,大囚天下……
  • 别怕,我只是个开门的

    别怕,我只是个开门的

    被联邦背叛的星际大佬,重生为蓝星上的小萝莉。由一个莫得感情的调整者,变成了众人珍爱的小公主。星球上危机渐起,人类却还争斗不断,本想安安静静的造机甲回去报仇,却被卷入蓝星的进化浪潮。历娅(怒):“说好的外挂和金手指呢?为什么连萌宠都自己跑了?”AI01:“您的心率提升百分之十,是否需要镇静剂?”
  • 裴老板的医梦馆

    裴老板的医梦馆

    波诡云谲的《山海图志》玄幻爱情故事,嘘!街角有家医梦馆,有一白骨公子,小心夜行……传说只要有妖兽出现的地方,就会有一家医梦馆。医梦馆里的公子裴容倾,带着一个伶牙俐齿的小姑娘,行走人间,专治怪病和梦魇。来这间医梦馆里的,有久被斑斓的蝴蝶困扰的失忆贵族夫人,有夜夜外出不归的将士,有面如夜叉的才女,有总梦见溃烂美人脸的女仆……人世浮沉,爱恨种种,用妖兽幻化的模样,讲百种爱恨情仇给你听!嘘!有百妖兽出没,小心夜行,莫惹祸上身!缘此,医梦馆的公子裴容倾收集齐了《山海图志》的妖兽!而医梦馆的公子,也有自己的故事,他脱去皮肉之后,是一副生生玉骨……一谱道尽天下情,一传诉尽天下事!
  • 火凤凰

    火凤凰

    穿越醒来,肚子里还多了一个球?一块可权倾天下的玉佩掀起乱世风云,太后宠她无度目的不明,皇帝百般呵护目标不清,庶妹为抢她未婚夫狠毒陷害毁她清白?那她就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她堂堂影后又是医学世家的传人,更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特工身份,她岂会怕他们的阴谋诡计。她名义上的舅舅说:“孩子是我的,你跟我走吧!”天下第一美王爷说:“孩子虽不是本王的,但本王视他如亲。”然而……“你不是说孩子是你的?结果呢?孩子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还有你,你不是说孩子不是你的?结果又如何?你连自己的孩子是怎么跑进我肚子里的都不知道。”
  • 智慧之始

    智慧之始

    这一件东西开创了历史,它是一个新的种族的智慧起源,但是若是它被别的种族的人得到了呢?
  • 白色郁金香

    白色郁金香

    三代人的梦想,一起寻找一个真正的人生价值观。一个承诺,一种花,亲情友情爱情的悲欢离合。一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问自答,不管世界是否公平,都会在心中找到自己的目的地!跨越了时间的承诺,只为了一个真正的理想。
  • 悍女御天下:夫君,快过来

    悍女御天下:夫君,快过来

    这是一部女尊小说,讲述女主上官晴&风格迥异的绝色夫君的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