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29100000003

第3章 旧体诗词与当代生活代序

熊召政

我从事文学创作已经四十多年,早年写诗,后来又写散文、小说、戏剧和电影。20世纪90年代以前,文化圈内的人都把我称作诗人。早在1980年,我即获得中国作家协会评定的全国首届中青年优秀新诗奖。随后,又连续出了四本新诗集。所以说,朋友们称我为诗人也未尝不可。但有一个秘密大家都不知道,即我学习写诗的最初年代,不是写新诗而是写旧体诗词。

我的祖父与外祖父都是读书人,但我的父亲母亲因为在少年青年时代遭逢乱世而失去了读书的机会。正因为如此,父母对我读书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我的继外祖父也是一位读书人出身的老中医,他不但医术好,书法与旧体诗词的写作也在当地颇有名气。我四岁就跟着继外祖父背诵诗词,五岁时就开始跟着他对对子,从一个字开始,后来对到五十个字,他说“绿”,我对“红”;他说“绿叶”,我对“红花”,如此数年,终于培养出我对中国文字的敏感以及初步的应用技巧。大约十岁之后,我就尝试写对联、绝句。十三岁时,外祖父出城去问诊,我跟着他,对着芳菲三月,外祖父给了《春景》这个题目,让我写五言绝句,我脱口说出“花如初嫁女,树似有情郎”这样的句子,外祖父大加赞赏。但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确实不知道“初嫁女”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之所以能这样写,应该是数年进行诗词语言训练的结果。

几年之后,我成了一名下乡知识青年,由于受到的家教,遇事我还是用旧体诗词来表达,但村子里让我办黑板报,我的诗词的写作立刻受到了限制,我无法在规定的句式、格律、对仗中完成对生活对象的描写,比如说“阶级斗争”,“农业学大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样一些语言,的确没有办法进入格律诗。由此我认识到,旧体诗词写作的年代,适合传统的农耕文明时代。每年产生的新词汇非常之少。我比较熟悉明朝,在它二百六十三年的历史中,其文风与用词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从《明史》中留存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的《登极诏书》到最后一位崇祯皇帝的御批,我们从文字上看不到有什么变化。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言环境的单纯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单调。终明一代,农耕文明的社会环境没有发生根本的转变,所以,诗词创作的环境上承唐、宋,也没有发生什么动摇根基的转变。但进入工业文明之后,传统诗词不再可能成为表现生活的主流文体,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文学样式越来越散文化、自由化,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古典文学为什么从诗经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这是一个逐步散文化的过程。以致到现在的电影、电视、网络文学的出现,从中可以看出是,主流文学的走向越来越复杂,离传统的诗词越来越远。

我喜欢旧体诗词,但十八岁时在农村办黑板报,却遭逢了第一次障碍。从此,这障碍便如影随形,跟随我四十多年。

传统的格律诗词是建立在以单音节词汇为主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它成形的唐、宋朝代,当时的诗人们描写身边的生活,并不会感到这种严格的形式对他有任何的约束。可以说,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中,有百分之九十的生活是可以用诗词来表现的。但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十之八九是旧体诗词无法表现的,像“GDP”,“国际贸易顺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哥本哈根协定”这样的词汇,与旧体诗词的创作要求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旧体诗词在描写现代生活中毫无优势可言,在抒发感情,描写心灵的领域里却是具有无以伦比的优势。支撑现代社会生活的,是政治、科学和经济。在这三大领域中,其表现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每一年,都会有很多的词汇诞生,当然,也会有很多词汇死亡。对于一个习惯于过传统的生活,愿意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人,这种现代生活很无奈。大约在十五年前,我在一篇散文里就说过:“对于喜欢心灵生活的人来说,科技是一场瘟疫!”因此,我每天都在面对一些事物,也在抗拒一些事物,在面对与抗拒中,旧体诗词的写作给了我的心灵很多慰藉,很多帮助。今天,我们再也不能驾一叶孤舟到江湖中去,也不能坐一辆牛车悠游在乡村泥泞的路上。但是,我们面对一朵花的开放,一片秋叶的凋零,同李白、杜牧、王维、苏东坡等唐宋时代的伟大诗人们所看到的春花秋叶,并没有什么两样。他们没有坐过飞机、高速列车,这又有什么要紧呢?在物质的世界里,我们无法传统;但在精神生活中,我们完全可以排斥现代。描摩心灵生活,旧体诗词不但不会让我们捉襟见肘,反而让我们的感情变得典雅起来,古朴起来。

自从20世纪初新诗问世以来,一百年前,新诗与旧体诗词两者之间的优劣与取舍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毛主席曾说过:“给我两百块大洋,我也不读新诗。”我没有他这么绝对,我既读新诗,也写新诗;既读旧诗,也写旧诗。新诗与旧诗,虽然都是诗,但两者的创作无论是从遣词造句,还是选取的题材都大相径庭。从二十岁开始,到三十五岁,我基本上是以新诗写作为主,三十五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是新诗旧诗都写,五十五岁之后,我几乎只写旧体诗词了,每年写作的新诗,不会超过十首。其原因很简单,当我不再想在生活中扮演强者,我便愿意过静恬的心灵生活,在这种生活中,读古人的诗,然后又像古人一样写诗,便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

2014年10月6日

在首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

暨聂绀弩诗词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

同类推荐
  • 西陲兵事

    西陲兵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群年轻的关中青年,来到遥远的西陲边塞戍边守防,在极为艰苦的喀喇昆仑高原,用青春甚至生命为共和国的安宁,谱写了一曲壮美的军歌。
  • 我的灰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我的灰黄时代(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从回忆的细致程度,细至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感情的真挚,念兹在兹、历历如昨,都可以看得出来。尤其年少失怙、寄人篱下、流转奔波……这些特殊经历更是造成了贯穿一生的影响,值得每一个敏感的心灵细细体味。
  • 旌水流连

    旌水流连

    亭江畔,亭江畔,十载风依旧,草声花语随人变。白沙旧为景,鹅石今成患,愁坏了白鹭点点,急懵了杂鹜片片。暮色笼江岸,嶙峋参差,却是旧时芳甸。道模问我:美景何见?有夜渔归舟,笛声唱晚:官道清清,桃红李白,莺燕自现。
  • 家有考生

    家有考生

    没有经历过高三的学生不会知道什么是辛苦,什么是竞争,什么是残酷。没有做过高三学生家长的人不会知道什么是忧心如焚,什么是焦虑不安,什么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人将高三称为人生的“炼狱”。其实,对于高三家长来说,没有谁能置身在这个“炼狱”之外,孩子的每一次哭泣、每一串笑声、每一声叹息都紧牵着他们的心,每一位陪孩子走过高三的家长,都无异于走过一回“炼狱”。高考,不仅是考学生,同样也是考家长。
  • 生活的隐喻

    生活的隐喻

    这是一本深度文艺患者的随笔集,记录了作者近些年来游走世界各地的心得体会,从日本到巴基斯坦,从迪拜到尼泊尔,由所见所闻引发的所思所感,或工作或旅行,或长或短的文章,或人或景的摄影作品,无一不展现着一个佛系文艺中年心底最敏感、最细腻、最柔软的情感世界,以及世间万物的样子,从一点一滴中去探寻生活的细微真相。
热门推荐
  • 我有一面青铜镜

    我有一面青铜镜

    星辰降世,天地大变,上古神话重临。李太白穿越成一名山野小子,靠着一根老山参的贿赂,成为了当地南华派的新入门弟子。原本他以为凭着地球三十年的人生经验,一定能够迅速从南华派这个小门派崛起,谁知道他却成了新弟子中的吊车尾,前途未卜。好在此时,李太白脑海中的那一面青铜镜,终于在他穿越六个月后有了反应,它竟然能够带着李太白的意识穿梭到一个仙侠世界去······
  • 道圣

    道圣

    气化五行,手枪称雄。人间大炮,世人动容。我不想认真,因为认真的时候往往就是要杀人了。——王烁语。
  • 岁暖

    岁暖

    最好的相遇,是久别重逢。Thebestwaytomeetistomeetagain.我向来不是很讨喜的人会忽冷忽热会独自胡思乱想会妄下定论会破口大骂喜欢吃醋容易嫉妒爱耍性子丢三落四好吃懒做不是很温柔的人我知道啊这样的性格很糟糕谢谢你在我心里一直都那么坚定在人生的某些时刻这份存在能给我一些力量我可以短暂的获得熬过去的勇气。谢谢你。希望有人懂你的低头不语,小心翼翼守护你的孩子气。
  • 夏天在维多利亚

    夏天在维多利亚

    在家休息的时候,她是不接电话的。她总让留言机说话,用她那还算标准的英语:这是亚昆和郁芳,对不起,我们有事不能接听,请留言……虽然她也没什么事情。当然,有时她得为女儿们做些巧克力饼干,或者擦洗一下已经非常干净的楼梯。只有在那些时候,她才会想起自己。郁芳刚刚三十五岁。有一次她从商场里走过,从商店的镜子里看见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很老迈了。尽管她的加拿大同事总是说,她看上去依然像一个girl,但她知道,自己的心已经老了。她以前走路不是那样缓慢,目光也不是那样凝滞。这是一个典型的加拿大冬天的下午。
  • 老婆别动,让我来

    老婆别动,让我来

    地狱生物知道吧?对,就是凶神恶煞、实力超绝、动辄杀人全家那种!现在有一只地狱魅魔成了白东风的妻子,而且见不得他受半点欺负,动不动就要出手。为了守护人类和平,为了不让这个世界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东风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横扫群雄,称霸大陆,为的,就是让绫夜明白:老婆,我很叼,你歇着别动手好不好!群:855679188
  • 打铁女帝

    打铁女帝

    机缘巧合得到一个神秘炼器炉开启修仙路,炼天炼地炼自身。一本正经的修仙,誓死保卫大陆,让九州重回仙路,一切是那么美好。重伤重塑身体归来,时代巨变,修炼规则同样变的让人无法理解。小萝卜头被人收养,在这个有故事穷嗖嗖家里生活。话说,这个是现代言情还是神仙鬼怪乱飞的世界?
  • 通俗编

    通俗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zz男友

    我的zz男友

    这是一个关于大学恋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雪儿自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狗子你不爱我了。”“狗子你变了。”“狗子我们该讲睡前故事了。”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佛教与生活

    佛教与生活

    《佛教与生活》讲述佛教与生活、信仰、道德、修持、般若的关系,还涉及人的行为、身心、困惑、美化、人际、男女等方面问题,其宗旨就是把佛法应用到生活中。星云大师,1927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