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12200000231

第231章 刘同学赏画

2019年10月17日。刘同学说话大嗓门,尤其是笑起来那声音有点震耳朵,如果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还以为他是一枚壮汉,不似张飞也似李逵,可实际上他不过就是一个白面书生,从小就带着眼镜,只不过现在发福了而已。在我的印象中,他挺严肃的,就是有点嗓门大。后来我俩的接触多了起来,我才明白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原来我以为他总是喜欢谈论严肃的问题,后来才知道他要是幽默起来也挺会胡说八道的。

那天我听到微信的提示音还接连不断,打开一看是刘同学唰唰唰给我一气发了10张图片,8张画的全是栽在花盆里的画的静物写生,还有1张浑身长满红色斑点,低着头往前奔跑状的马。这马画的就像是简笔画,不过涂上了颜色,马的腰特别细,尾巴丰满,前蹄蹬后蹄弓,1根缰绳勒住马嘴再缠到马腰上,乍一看,我都没看出来画的是什么,看过他的文字,我好容易才认出来这画的是一匹马,马身上没有鬃没有毛,光秃秃就像是裸体。还有一张就是绘画的主人,名叫常玉,一个我闻所未闻的画家。

他告诉我:“我刚知道这个人,他太厉害了,他的作品把我看傻了,xxx和他比就是垃圾,我晕了,百看不厌。你看了他的画了吧,仅次于齐白石吧,过去怎么不知道,看的我心情久久不平静”。然后他把这个画家的信息发给我:

常玉(1900年10月14日—1966年8月12日),本名常有书,1900年10月14日生于四川顺庆(今南充市),1966年在巴黎因煤气泄漏去世,近现代著名画家。少时家境殷实。1919年常玉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与徐悲鸿、林风眠熟稔,常玉的艺术观点却与他们不同,他不进美术学院进修,常在咖啡馆里一边看《红楼梦》或拉着小提琴一边绘画。常玉在艺术上坚持我行我素,追求精神自由,他经历大起大落,一生默默无闻、不被赏识;而今,西方公认他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被誉为“中国式的莫迪利阿尼”。

第二天他就给我发来了他填的词:

水调歌头?观常玉的画

静静如沃土,恰似有聆听。粉妆一抹,无限花蕊舞其中。落笔暗含诗意,一脉韵味融通。心久久能平。一丝不重复,破纸自匆匆。

荷花润,梅花醉,我还生。心中味道,说尽生意仿难行。独倚斜阳自恋,世上难得寂寞。成了个枭雄。独醉兰舟去,昨夜雨真浓。

我是一个不懂欣赏的人,尤其是不懂欣赏艺术,因为我不会唱歌,听所有人唱歌都像歌唱家,因为我不会画画,看所有人画的画都像是画家,包括我家侄媳妇按照简笔画描出的花鸟虫鱼,我都觉得画得很好呀。难得有这么个刘同学,对我进行艺术熏陶,诗词歌画,总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觉。

他之所以要提到XXX画家,是因为那是一位擅长画马的大画家,可是他看了人家常玉画的马,在我看来根本就不像马,可是他却看出了端倪,直接把大画家贬到垃圾堆里去了。可是我还是喜欢大画家画的奔马,至少看得懂呀。

同类推荐
  • 失去了异能的我如何继续活下去

    失去了异能的我如何继续活下去

    我是一名工作狂,莫名其妙的转移到异世界。并且拥有看透一切的异能。但不幸的是自己在某一天失去了能力,接下来我应何去何从呢……
  • 夏目友人帐之争执

    夏目友人帐之争执

    “你既然这么讨厌我,那我离开了不好吗?”一次争吵,因为一只新遇到的妖怪,斑愤然离开了夏目,躲进了森林,夏目想要去寻找,却遇到了重重困难……
  • 追夫小记

    追夫小记

    浮生一梦但求无憾矢志不渝愿抵初衷!
  • 美好小时光

    美好小时光

    苗语禾双手掐腰:“于子松,你一天不欺负我会死啊?”于子松摊手:“没办法,欺负习惯了,保不准不欺负真的会死!”苗语禾气的鼻孔冒烟:“……”,好,很好!于子松:“……”怎么感觉气氛不对啊?直到婚后睡沙发,于子松才深刻体到了什么叫“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 请叫我丑姑

    请叫我丑姑

    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无法选择的,既然无法选择那就勇敢面对吧。辍学的人就没有出路了吗?总是要有所不为有所为吧!喜欢一切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性。但是,她,只是一个“丑女”,而且是“姑”字辈的。懂得欣赏与思辨,是人类本质。虽然,她很“丑”,但是,人们很爱她。还有一个长情美王子等她携手同行。来自生活高于生活,这是艺术。她不是艺术,只是把生活过成了艺术。PS:喜欢的仙女们,请点击,收藏,评论。么么哒!
热门推荐
  • 冬日蝶舞

    冬日蝶舞

    夏日的蝶总是那般地自由,蛐蛐的叫声总是那般欢快与自在,即使万物皆与你为敌,我都要站在你身后。
  • 恋爱晴花盛开

    恋爱晴花盛开

    她竟然重生了?“明明过的很好啊!我不想重生的。”“恋爱都没谈过!还好?”恋爱女神一脸鄙视。“不行,我要回去照顾孩子!”“你儿子都结婚了,还用你照顾?你还是好好找个伴照顾你自己吧!”恋爱女神吐槽。“什么!臭小子竟然结婚了?不行,我要回去!”“呵!走你!”恋爱女神一脸嫌弃推了一把她。很好,竟然重生了!那就好好相亲,好好谈恋爱?什么?请告诉她,为什么眼前这个男人总是和同时间她一起相亲,还总是坐在隔壁桌?他们算是同道中人?每次都是他们不换人,相亲对象换人,餐厅换。她要冷静一下了,她眨眨眼睛“学长?”“呵!都相亲那么多回了,记得我了?伍小晴学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郡主彪悍:夫君请下堂

    郡主彪悍:夫君请下堂

    她是一只鬼,于人界与地府游荡千余年,未曾知晓自己所追寻之物。一朝为人,又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在等待?前世今生,鬼域梦影,千年之恋,今生梦回。前生,那人是她的一切,却消逝在记忆深处。今生,青梅竹马的他,是恋人,是亲人,还是终究成为陌生人?懵懂无知的爱情,惊为天人的身世,暗波汹涌的朝堂,一切的一切,落幕之后,又将与谁人相守一生……命运轮回周转,黑夜终将过去,迎来黎明。
  • 末日七天游

    末日七天游

    地球即将沦陷,逃亡中毫不相识的七人因一起拼车而聚在一起。为了赶上末班机,众人团结一心,一致抗外。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大爱无私的,有的人为了活着抛妻弃子,有的人为了研究僵尸而把伙伴们骗到危机四伏的墓里,有的人在利益和仁义道德之间挣扎,某只僵尸为了出去竭尽全力地忽悠大家。只有在危及情况方能彰显人性,善与恶,一念之差,一字之差。吴阳表示,这年头当个司机真难,要当保姆,保镖,调解师等等。
  • 重生贵妻难为

    重生贵妻难为

    ◆宁锦出身世族,虽为庶女,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本该按照父亲安排好的一切,荣华一世时,她却在意外“苏醒”了。前世的她从皇子庶妃到正妃,一切自有家族安排。她荣耀加身,也乐得自在,对并不爱慕的夫君,极尽正室的大度和宽容。然而在夫君称帝,她荣登后位时,却被囚禁于地下,由怀着龙子的庶姐踩着她上位。而整个相府落败,家族中人多数处以极刑…重活一世,这一世的宁锦只有一个目标:保住家族荣耀,誓让一切渣滓生不如死!◆一句话简介:上一世能嫁了你,这一世便能休了你。男主版简介:皇后,你还能更难搞点么!(╰_╯)#本文1V1,男追女,男宠女,互宠。另外,渣男撤退!宅斗撤退!
  • 拐个忠犬来种田

    拐个忠犬来种田

    一朝穿越,变成人人口中唾弃的荡妇破鞋。神秘婆婆救了她之后硬逼她嫁给村里不受待见的男人。三番四次之后,脑子一热答应了下来。结果发现……她是捡到宝了吗?!这男人简直妥妥的宠妻狂魔及忠犬属性啊!逢事这男人挂在嘴边的只有三句话:我会、我来、我做!不管遇到渣男贱女还是极品亲戚,她只要优哉游哉地喝着茶随口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曾国藩2:野焚

    曾国藩2:野焚

    修订老版讹误106处!一字未删,原貌呈现手稿!唐浩明独家作序认可版本!阅读收藏最佳版本!政商必读!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之一,中纪委“读书推荐”栏目推荐学习。柳传志、宗庆后、白岩松鼎力推荐!历史小说巅峰之作,关于曾国藩最权威、最好看、最畅销的读本。了解千古名臣曾国藩的唯一经典,读懂国人处世智慧的殿堂之作。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三卷本《曾国藩》编校而成,全新修订原貌呈现。
  • 三嫁未晚

    三嫁未晚

    看到陌溪的第一眼,三生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我要勾搭你!”陌溪神君,三界最可怕的战神,以冰冷无情闻名三界。这样的他,却对她说:“若是你能找到我,便来勾搭吧。”他给了她三生的时间,她却成了他三世的劫数——第一世,她是他的童养媳,但却为了他的前程,甘愿牺牲性命;第二世,她是他囚禁的妖物,但却为了他的弟子,被他亲手诛杀;第三世,她是他最想保护的人,但他却一次一次将她错失……三生石灵搅乱了他的三生劫,那就只好用她余生来补了……
  • 铁树记

    铁树记

    全称《新镌晋代许纯阳得道擒蛟铁树记》。太上老君是道祖,居于太清仙境。一日是寿诞之辰,众仙人皆来恭贺。酒至半酣,太上老君说,四百年后,江西会出现妖怪,需要一个仙人下凡寻找到一个行浑全者,传以道法,帮助世人渡过此劫。孝悌王推荐了兰期。孝悌王来到凡间,将将仙家妙诀及金丹宝鉴、铜符铁券,并上清灵草、飞步斩邪之法,一一传授兰公。兰公欲将仙法复传与谌母,于是变为一个三四岁的小娃娃,谌母怜其孤苦,于是把他带回家抚育。此子长大后,将仙道传给谌母,并告知她,后世晋代有二人来学仙者,一人姓许名逊,一人姓吴名猛。老母可将此道传与许逊。许真君得道后,开始斩妖除怪,为民除害。本书除渲染道家仙法外,对汉末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生活也有一定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