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元旦了,学生会有个关于爱情的辩论会,因为他俩一个是搞文学的,一个是搞心理研究的,就被邀请,坐上了各自团队的坐席,互相辩论开始了。这下了有好戏看了,夫妻俩分别在两个对抗赛的团队,总得为自己坐在团队争气呀。这群大学生想看看他们夫妇俩是如何回答的。
其实,他们都错了。因为,他俩是经历过思想斗争,出国艰难和养育两个孩子考验的真夫妻,没有半点虚假成分存在于他们之间的。他们将要表达的不是谁胜谁负的争辩,而会是增减与完善的补充式演说。但他们可以通过这些未经世事磨炼的大学生的一些对抗性观念,来矫正他们错误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使他们懂得爱的真谛与人生的终极关怀。
大学生辩论会列举了这样几个问题,让双方回答,然后,开始辩论。一,爱情只是个安慰人的童话,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二,爱情是自私的,所以,谁也别嫌谁更现实;三,爱情须要有现实基础,不然终究会解体的。
看了一下这几个问题,他俩经过商量,决定退出辩论,加入评判团队。
学生会都几个主办人想了想觉得也不错,就同意了。
甲方持支持观点,由队长陈述理由。这是一个健谈的男生。他说,第一个观点,我们支持的理由是,真的爱情的确存在,但少之又少,几乎就是只能想象,不能较真的事物,太不可靠了。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那个跟自己思维、频率、人生目标和生活习惯等接近或对等的异性。绝大部分人都是凑合着过日子,差不多就行,没几个人老去追究爱不爱的这回事。所以说它就是个好听的童话。
乙方持反对意见,也是由队长陈述理由。这次是个女生,她很骄傲地说,我方持反对意见。第一,如果只是个好听的童话或者只是个梦幻,怎么这世上会有那么多人几千年来还在继续追求呢。第二,成功的例子还是很多的,比如领袖老毛和老杨,不就是革命加爱情的一对很有说服力的真爱夫妻嘛,还有鲁迅和许广平,文杰若和萧乾,钱钟书和杨绛,作家李锐和他爱人蒋韵等等,这样成功的爱情有很多。第三点,即使少之又少,现实中还是有的,所以无论怎么来讲,它也不是神话,还是有机会实现的。最后一点,正因为它的珍贵和可能,才值得我们去追求与向往,甚至于为之奋斗终生,这才是爱情的价值,也是我们寻觅另一半的标高。
第一轮辩论开始了。
甲方开始反驳。甲二说,乙方的观点我方反对。理由有三。第一,不能因为有少数人获得了爱情,就证明我们人人都能得到爱情的。第二,现在的离婚率高到了难以想象的程度,也证明那曾经认为是爱情的,经过实践检验,还是不合符一方或双方的标准,这也证明了爱情的不可得,起码是难得,正所谓真爱难寻,知己难求呀。第三,收获不到爱情的追求,也只是个追求与向往而已,这并不能证明爱情的确有吧。
乙方又开始反驳了。乙二说,我反对甲方的辩解。首先,少于多只是举例而已,并非只有那几个人获得了爱情。其次,离婚率高低跟爱情没啥关系吧?只要当事人双方都爱过对方,就算爱情,哪怕只有一次真爱,或者也可以说哪怕只互相爱了一天,甚至一刻,也是爱情。这都是爱情的长短问题,而非有没有爱情,这是两回事。甲方是不是偷换了概念呢。最后一点,我方所说,因为珍贵和可得才会有无数人去追求,是说,追求的理由与价值,这也不能证明爱情不存在吧。
双方辩论的还挺激烈,听得他俩都很喜欢这些大学生了。先是亮牌,结果是乙方取胜。接着就是评判团发言了。这第一个做点评的是罗教授,他说,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辩论赛,双方都很活跃,也很用心,值得肯定。关于这个爱情的虚幻和真实的辩论,应该考虑到许多因素,这里既有一方的原因,也有双方的失误或错判。这就是不少人没能获得爱情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这一点,你们双方都没有考虑进去,以后注意在论点和论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上下点功夫,看来还是准备的不够充分,这或许是由于时间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吧。
进入第二个论题的辩论了。
甲方主辩人:我方认为,既然我们认为第一个辩题成立,那么,男女爱情的自私性就是再明白不过的事了。既然爱情能不能得到都成了问题,那么爱情的自私性就成了一个关键点。正因为它的自私性,就决定了它的不可得。在这个基础上的两性关系除了搭伙儿过日子,还能有什么更好的结果呢。所以,排除了爱情的自私性,就连搭伙的机会都没有了,人类不就更加悲惨了么。这也正是人类的可可怜与悲所在。现实的才最靠谱,对等的回报也就是无可非议的了。
乙方主辩人:我方反对甲方的观点。首先,他们没有把爱情的定义搞明白。通俗地讲,爱情,就是男女双方互相的爱慕之心与结合之情的甘心情愿,而非单方的愿望所能决定了的事。如果有一方不愿意,不甘心,那就不是爱情。既然你说的不是爱情,那你们还在这里高谈阔论什么呀。第二,虽然私心人人都有,但在男女相爱这件事上,就不可能允许存在了。理由其实很简单,你还没爱上我呢,就老想着自己,谁还会爱你呢,这不是自认倒霉,不打自招了吗?所以说,自私是爱情的死敌。真的爱情是无私的、高贵的,容不得半点私心杂念。
又是一轮精彩的辩论。结果,还是乙方胜出。点评人王凤婕说,这回,乙方抓住了甲方的要害,概念错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了啦。这里,我要就真一个普遍性的认知错误,这就是我们国人的大多数热闹认为,我对你多好呀,坚持了这么久都一如既往地爱着你,你怎么能不爱他呢等等这样的一个糊涂观念。须知,爱情这个词语在男女关系中是很神圣的,也是纯洁的,岂能跟自私搭界呀。正如乙方所言,自私性是爱情的死敌。大家都要记住,爱情是双方的事,而非单方面的死缠烂打所能凑效的。这也是爱情跟友情、亲情之间最大的区别。决不能搞混了。我支持乙方。
第三个辩题开始了。甲方已经失去了两次机会,不但没有灰心,反而愈挫愈勇,试图奋力对抗,力争扳回一局。
甲三说,我方虽然败了两次,但我们还很有信心。各位评委,老师们,同学们,请为我们鼓掌吧。我们对第三个辩题的观点是,继续赞同。首先,无论是不是爱情,一对男女,只要生活在一起,总要有吃饭、穿衣等各种开销的,不现实点根本就是行不通的,日子一久,难免会因为不现实造成的困境而闹别扭甚至导致分手或离婚的。因此,我方的观点是,一个家庭,一对男女,若想获得稳固与和谐,现实才最重要,也最见效,说不定还会因此最终达到真爱的境界呢。其次,没有爱情,男女也能过上好日子,只要有真情厚谊就足够了,人常说,日久生情嘛。最后,不是也有迟来的爱情之说嘛。先结婚,后恋爱的情况多得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哪有那么多时间老去追究是不是爱情呢。只要有一颗真诚之心,爱家爱夫(妻)之愿,就算是一对儿很好的异性关系了。
乙三说。错。我方坚决反对这种糊涂观念和混淆概念的浑水摸鱼之说。第一个是甲方前提错误。爱情首先得是男女双方的爱愿,是双方都甘心情愿的。我不知道甲方还记不记得,今天辩论赛的关键词是什么了,是爱情,而不是其他。前提都没搞明白,还奢谈什么呀?第二个是现实与不现实,也是不决定爱情的关键所在吧。难道最艰苦的地方就没有爱情了吗?农民、工人,山寨、边疆,那里的男男女女就不懂爱情吗?爱情只跟双方的愿望和心里的那点最爱有关,跟这些没多大关系。最后,爱情的长久与短暂,不是你我说了算的,而是爱情双方当事人自己的事,你给我拿最现实的真金白银买个爱情回来试试。
全场响起了热烈地掌声。第三轮还是乙方获胜。这次点评的是一位老教授。她听得认真,讲得仔细,深受听众喜欢。
通过这场关于爱情的辩论噻,他俩进一步发现了蕴藏在大学生心中无限的想象力,面对面唇枪舌战的应变力,还有对于辩题的喜欢程度,都是那么的热情涌涨。这也为他的大学校园题材的小说创作积攒了实例,对于搞心理学的王大导师来说,也是收获颇大的,这也由大学生自己搞得活动,更是她研究的重点课题呢,她愈加喜欢这群大学生了。这也坚定了他俩今后经常回国任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