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下一代的教育问题,方诗琪师傅挑头,跟师家三兄弟联手建立了一个附属小学和一所完全中学,地点就在杨国武校里面,算是武校的附属学校。方师太投资一亿五千万,师家轩投入了三千万,师嘉文和罗天星各投资了一千万,四家共投入了两个亿,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建成了校舍,置办齐了教学用品和相关器材,建起了理化生物实验室以及外语、音乐训练室,聘请100多名教师。想着一年内开始招生。
小罗没啥钱,但还是不想跌了自家的眼镜,就问无尘师傅说,我应该参与这件事吗?师傅就说,这是你们杨国三兄弟跟方师太的事,我不好干预,也不便说什么。如果是你缺钱的话,我可以帮你五百万,再多了,我也没有。就这样,师傅借给他钱,他才凑齐了一千万,当上了校董,也是想让自己外甥家的俩孩子回老家念书。
这次个董事愿意出资的原因,还有就是如今的杨国已是今非昔比的好了起来,县城周围有五六条高速公路,境内还有两条铁路,其中一条还是新建的高铁线,不远处的尧都市还有机场,出行更加便利。这是其一。第二点就是,他们弟兄仨都是杨国老家,方师太也在那里待过好长时间,感情深厚,还喜欢那里自产的小麦,而且当地人都是自己加工,没有添加剂之类的忧虑,当然,她也喜欢那里四季分明的气候,生动活泼的乡亲,还有浓厚的传统人文气氛。
新兴建的学校名叫武校子弟小学,初高中却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杨国佛学第一中学。这样的名号,在国内也是独一份。这也是参考国内的基督教会办的学校而起的名字。还因为,这所完全中学除了文化课,还有武术,特别是佛学课程,这在全国的中学里,也有很有意义的。他们的哲学课程是自己编写出版的。
虽说这所学校是他们四人合开的,属于私立性质,但为了方便招生和对外的影响力,他们还是吸收了当地政府以少部分钱,方便跟当地搞好关系。这也是面对国内中学少,生源多,师资力量薄弱的形势,采取了和而不同的路子。
招生也是面向杨国县的,只是对国内分部成员的家眷开了绿灯,每个人可以安排两名学生入校,学费按标准的三之一缴纳,小学每年每人也只有三千元。初、高中生十年内也减按三分之一计算。对当地学生的学杂费,也是按照最低的标准收缴的,小学生,每人每年三百元,初中生每人每年不高于六百元,高中生每人每年不高于一千五百元。书本费、试验费、视听费、视唱费等一律免费。另外,每年都有奖学金,支助贫困生和优等生。学校食宿费的收缴,也是象征性的,高中生收的最多,也不超过两千元。
对于教师,实行考评考核制,合格的,只要求留校五年,就有相关待遇,包括报销每年四次不高于两万元的返乡差旅费。带薪年休假两个月,外出进修假一个半月。还有相关的福利,每人每年不少于三万元的额外收益,而且是税后收入。升学率达到71%的,班主任奖励三万元,教师每人奖励一万二。考进全县前一百名的,每有一人,奖励代课教师每人一万元,有几名算几名,累加不封顶。
这也算是最普通的奖励了。高一考上大学的,每有一名学生,奖励代课教师,每人五万元;高二时,每有一名学生考上大学的,奖励代课教师每人肆万元。应届生考上普通大学的,奖励代课教师每人两万元;重点大学,每考中一名,奖励代课教师五万元;考中大学特殊专业的,每有一名学生,奖励代课教师八万元,按人数计算,累计不封顶。特殊专业指的是,军事院校的高级专业和特行专业(高级专业系指飞行、海军、数学、指挥等);一般院校的哲学、世界经济、宗教、心理学、表演、人机研究专业、互联网文化、创意写作本硕连读的专业、计算机本硕连读的专业,文化教育及推广、市场社会学、文化社会学、财金伦理学以及城市规划、世界建筑、生物学和未来空间等。
在校期间获得县以上各学科名次的、武术比赛获得名次的、作文获得名次的、有设计和创新、发明成果的,都将获得不少于一万元的奖励,师生均得。
这所学校的初、高中还有一项特殊的优待,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一次出国学习的机会,时间是半年,最多也就一年。方式是跟欧洲的初、高中交换着学习外语。方法是一对一的交换。这样一来,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出境学习,基本上一个学生今生就不再需要外语的口语练习了,之后的外语课上,就全部改用外文讲课了。这一点都是家长最感兴趣的。还因为出国的费用,每个学生家长只出在校期间的食宿费,其他的一律由校方解决。
集资款已到位,方师傅就带领他们兄弟仨去了杨国,跟当地领导协商建校相关和合作办学事宜了。
以师家兄弟俩的实力和影响力,还有两个亿的总投资,没多久,就都定了下来。第二个月,就开始组织建设了。
在这期间,当地的好多人都设法找到师家轩和师嘉文,想要获得一部分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这个事,当然,他俩说了算数。但是,他们弟兄俩定了一条原则,就是施工的原材料自己购买,建筑施工人员只负责修建,确保质量和工期。就连工程监理,他们也是从京都找的专业人手负责。质量有保障。
招标那天,他俩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好多同学、老师还有县里的几位领导的亲戚,总共来了十二家竞争对手。他俩当场宣布了规则,强调了工期和质量之后,最后强调说,大家都有机会获得一份营生,只是先后不同而已。获胜者就好好做事,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任务,今天没有获胜者,也别急,后续的工程还是你们的。都有份。最后一句话,师家轩强调了两次。
招标结束后,获胜者自然高兴,要请客,未能拿到项目的人也没走。午饭就由胜出者请客。
面对十二家竞标公司的老板,师家轩举杯说,各位都是咱杨国的干将,今天只有三家获胜。投资总额也就一点二亿元,四个月后,还有八千到一点伍亿元的投资,需要剩余的九家公司承建,每家都会有近两千万元的工程可做。这也只是个初步预算,说不定会有更多的项目呢。来的都是客,还有几位是领导家的亲戚和我俩的老师家的亲戚,我们都得照顾呀。好了,大家共同举杯,为我们杨国又有一所学校祝贺吧。为你们的子女祝福吧。
随后,师嘉文有宣布了一个利好消息,他说,我们建设的这所学校百分之八十五的投资,都是我们自己筹集的,因此,在招生时,就立了一条规矩,那就是,考分只占一半,面试和走访也占一半分数。意思就是要招进品行、学力更强盛的孩子入校。单凭学习好,还是不行的。大家一听都很高兴,立时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