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曾经战斗在白洋淀的家乡革命先烈以及先辈英雄们而作
古往今来,燕赵大地英雄辈出,志士豪杰世代涌现,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素有:“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且不论远古时期,自春秋战国伊始,既有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留下千古绝唱、视死如归、孤身刺秦王的燕地豪侠壮士荆轲;与明德重义、以武功卓著闻于诸侯而位列历代武成庙的赵之良将--信平君廉颇;及宏达智慧、相忍为国的大义名相蔺相如;有‘当阳桥上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由勇猛过人而著称的三国名将张飞--涿州翼德张;更有忠勇兼备、姿颜雄伟、骁勇善战的常胜将军--常山赵子龙;后至近现代以来,又崭露一代精武宗师、盖世武侠、民族英豪--霍元甲;亦有民主革命时期为追求真理与光明正义,从容昂首绝命的杰出革命先驱者--***;更有抗日战争时期血染沙场、奋勇舍身殉国的英雄群体--******;还有解放战争中,以血肉之躯只身独擎、巍然屹立、勇炸碉堡的战斗英雄***,等等……
诚如《隋书地理志》所载:“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燕”
宋代大文豪苏轼更有此赞叹:“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名于图史者往往皆是”
百代过客,千古风流。历经千百数十载风雨寒暑,过往的光影画面仿佛已渐斑驳,历史亦似缥缈遥远,但那曾经的风云际会与磅礴澎湃,任纵岁月飞逝如流,依然时时久久令人激荡不息、每每跃然涌现眼前……
置于时代风云跌宕变幻的历史关头、正当处江山社稷存亡绝续之危殆时刻,为着国家的命运与民族大义,秉持崇高理想与坚定信仰,胸怀救国救民赤城高远之志,英雄们慷慨赴死、一往无前、赴汤蹈火,以其抛头颅、洒热血、粉身碎骨俱在所不惜的豪情壮举与铁骨忠魂,铸就了我中华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与光辉典范、谱写出了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更尤雄浑悲壮、气吞山河的正气歌。
他们浩气凛然、卓尔不凡的英雄形象、与其碧血丹心、傲立于世之燕赵风骨,必将永世长存、鼎立千秋,他们的英名、以及不朽功勋,将彪炳青史、流芳千古,并为世世代代后人所永远尊仰铭记。
这里我所要记述的,就是发生在燕赵河北大地、我的家乡白洋淀,在抗战时期,在这片家乡热土上为保家卫国、拯救危难,杀敌除奸、勇荡敌寇,其铁骨铮铮、威名赫赫令敌人闻风丧胆,更由其叱咤凛然、屡建奇功,故被家乡人民称颂为“新儿女英雄”(这一称号被记载在了安新县地方志办公室所编纂的《白洋淀志》)的革命烈士--我祖父熊焕章其成长历程、和以其坚定信念、全身心奉献革命的不凡一生;以及在家国危难之下与其一道奋勇投身抗战、共同书写下白洋淀抗日游击斗争传奇历史的家乡众多革命先烈与先辈英雄们那些大义悲壮、令人震撼、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兼以宏观角度与出自对家乡的满腔挚爱,记述了卓异杰出之地--白洋淀地区的过往历史变迁与时代人文风貌,以及她在中国革命斗争历史上所展现的光辉历程与荣耀诗篇。
我出生于中国北方京城门户、渤海之滨的天津市、一个革命干部的家庭,我的原籍则是河北省白洋淀的安新县。
自我的童年时期,我的父母亲就经常给我们讲起家史、以及我的家乡—华北冀中白洋淀地区的革命斗争史,不断对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使我自幼即渐渐了解了我的先辈们往昔的人生历程与光辉历史、及诸多感人的革命事迹,也愈加深了对家乡白洋淀的深刻印象。
其中使我记忆最为长久深刻的,是父亲讲过的一件往事。
在我们家乡、京南冀中水乡-白洋淀安新县新安镇,一九四五年,刚刚经历过抗战胜利以及家乡解放不久,家里来了一男一女两名陌生人,经县委同志介绍,方知二位就是来自延安的著名作家孔厥和袁静,据说,两名作家是专为深入到解放区来体验生活的。
此后,二位作家便于当地群众中作深入调研采访。
不久后,由他们所共同创作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便于华北中央局党报《晋察冀日报》上进行连载,立时在家乡当地民众中引起普遍轰动,人们争相传阅。
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伊始,这部已在老解放区影响深入广泛的文学作品《新儿女英雄传》又在时为《晋察冀日报》上进行连续刊发,同年,由海燕书店正式出版。
作为一部反映现实题材的经典抗战小说,该作品一经出版发表,便引起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于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历程中,该书先后由海燕书店、冀南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文艺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全国多家各出版机构陆续投入出版发行,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数次再版,以及被翻译为英、法、俄等十几种外文版而走向国际。
作品以其崇尚、并弘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与优秀革命传统的深刻内涵,自抗战全面胜利后迄今经传续七十余年,而成为超越时代、跨越国界、并影响至深、浸润感染几代中国人的一部红色典藏作品。
全国解放初,《新儿女英雄传》这部文学作品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为同名电影搬上银幕,在全国范围进行公映,影片深入人心,蔚为轰动。
一九五一年,该部影片作为以真实呈现抗战史实风貌、深刻展现中华民族浓烈爱国主义情怀及坚强不屈精神、并以突出代表新生社会主义中国的一部成功艺术作品,在当年的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特别荣誉奖。
除电影外,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文化艺术的日益繁荣兴盛及渐趋多样化,《新儿女英雄传》这部小说后又被改编成为电视剧、绘本连环画、宣传招贴画、以及评书演播等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可谓形态、版本众多,流传、影响广泛。
作品描绘了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段难忘的烽火历程中,地处于冀中华北平原的白洋淀人民在地下党的组织领导下,历经八年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抗敌斗争,顽强抗击侵略者,最终驱逐了日寇、取得抗战全面胜利的故事。全面展现了在那一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中,冀中白洋淀人民在民族危亡家国危难之下、坚贞不屈、大义无畏的英雄气概与民族气节、与敌浴血奋战的抗日游击斗争的历史画卷。
作品中所着重笔墨塑造描写的主人公、当地抗日组织以及地下党领导人的原型,既为我祖父--熊焕章。
据我的父亲讲,于《新儿女英雄传》这部轰动文坛、影响广泛的文学作品之外,我的祖父在其不同凡响的革命一生中,以及那些曾与其并肩战斗的家乡先辈们尚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并感人至深的故事。
为此,在我幼小的心灵中便立下了一个宏图大志:将来我一定要把作为曾经战斗在家乡白洋淀这块土地上叱咤凛然的一代抗战英雄、革命烈士的祖父其卓越不凡的一生、以及家乡昔日众多先辈英雄们的传奇历史一一详实、生动的记载下来,并借以传播给广大的读者。
随着年龄、以及阅历的逐渐增长,我愈加尤为深刻的感到要完成这部作品的必要性,因为,这不仅是要兑现我自年少时的一个夙愿,给与我那为革命所光荣牺牲的祖父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更为重要的
是,以此回顾、重温过往风云历史、广泛传扬英雄烈士们的卓著功绩,也是对那段不可忘却的峥嵘岁月、以及对于革命先烈们的诚挚纪念。
浓墨重彩地塑造英雄、讴歌英雄、颂扬英雄,得把英豪先辈们那大义坚贞、誓死报国、气贯长虹的英雄精神与民族气概传达给更多的受众,借以弘扬、并传承我泱泱中华大地之子其悠远宏大的家国情怀、与正义坚定的人生信念,这也是对于社会、以及公众理所应尽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作为一个光荣的革命烈士后代所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浓墨重彩地塑造英雄、讴歌英雄、颂扬英雄,得把英豪先辈们那大义无畏、誓死报国、气贯长虹的英雄精神与民族气概传达给更多的受众,借以弘扬、并传承我泱泱中华大地之子其悠远宏大的家国情怀、与正义坚定的人生信念,这也是对于社会、以及公众理所应尽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作为一个光荣的革命烈士后代所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中华民族历来即是崇尚英雄、与英雄辈出的民族,一切为民族、为国家付出鲜血、以及宝贵生命的人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坚强脊梁与民族精神的光辉典范。他们身上所凝聚的不屈精神、与在强烈的爱国主义、朴实炽盛的家国情怀驱使下、为争取民族解放事业而前仆后继、不懈奋斗努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与英雄情怀、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所作出的英勇牺牲与伟大奉献,作为全体中华民族所共同的、不朽的历史记忆,当为国之后人所永远尊崇铭记与追念缅怀。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以壮士之热血忠魂,铸就历史丰碑,书写其壮丽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