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0900000672

第672章 毒牙(上)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干平素见人就哭穷的皇亲国戚们齐心协力,转眼间就给大元朝硬生生凑出了四十余万贯军饷。这下,可是让右相定柱再也没理由推脱了,张开困惑的眼睛朝着左相贺唯一、枢密院知事李思齐、御史大夫汪家奴等人凝望了片刻,咬着牙,大声承诺:“某先前之所以无法下定决心亲提大军平叛,所虑无非是粮饷不足而大都城内人心亦不安稳尔!既然诸公众志成城,个个舍家为国,某又何惜此身?!今日咱们不妨就将出征方略定下来,待兵马粮草一齐,某立刻领兵去与徐贼一决雌雄!”

“某愿领禁军与右相大人同往!”月阔察儿四下看了看,也断然下定了决心。

众位皇亲国戚平素都什么德行,他心里清清楚楚。当年右相脱脱不过是因为国库空虚,欠了几个月俸禄没有发放。按道理,谁家也不至于为几百贯的收益断了炊。可他们却立刻像饿红了眼睛的野狗一样跳了起来,与妥欢帖木儿和哈麻等人一道将脱脱置于死地。而今天,他们忽然几千,上万贯地出资,眼睛都不带眨一下,若说其中没有什么猫腻,简直是傻瓜都无法骗过。但是他们却偏偏就这么做了,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愉悦,丝毫不管敌军已经近在咫尺!这样的一个朝廷,这样一群鼠目寸光的疯子,恐怕铁木真大汗复生,都无法令其起死回生。谁要是还想着与之同生共死,那就不是孤忠,而是脑袋被马蹄踩过了!

月阔察儿自问脑袋没被马蹄踩过,所以打算趁着最后的机会,将禁军的兵权抢回一部分紧握在自己手里,以备关键时刻之需。同样脑袋没有被马踩过的还有哈麻的妹婿,枢密院副知事 秃鲁帖木耳,只见他眼睛快速转了几下,撅着公鸡屁股,用力挤出了人群,先冲着妥欢帖木儿行了躬身礼,然后又将面孔快速转向了定柱,主动请缨,“某身为枢密院副知事,平素总以窃据此位却不能为国尽力为耻。此战,请右相一定用我为先锋。我愿领一哨兵马,替大军开道搭桥,安营立寨!”

“李某不才,愿领忠义救国军,与大人共同进退!”

“某虽然武艺低微,亦愿带一支偏师,绕路迂回敌后。”

“.....”

兵部侍郎李汉卿、枢密院同佥古斯、枢密院判官海寿等,也纷纷出列,主动表态愿意替定柱分忧。

眼下大都城内外总兵马不过二十万出头,其中还有十余万为李思齐麾下的保义军,根本不可能让任何人染指。剩下的部分,如果真的分派给秃鲁帖木儿等人,就根本不用再去与徐达交手了,走到半路上,恐怕大军就分崩离析。当即,左相贺唯一用力咳嗽了几声,笑着说道:“诸位拳拳之心,右相大人与我都记下了。可选将之事,却不能过于随意。这样吧,诸位稍安勿躁。再给右相与贺某一天时间,明天一早,右相府自然会将此事定下来,公之于众!”

说这番话时,他始终背对着妥欢帖木儿。从头到尾,未曾回头看过大元天子一眼,更没有征询后者的意见。很显然,即便他这种不擅长耍弄阴谋诡计的人,此刻也早已明白过味道来了,知道今天皇亲国戚们的反常举动,肯定是受了妥欢帖木儿的暗中指使。所以,他也就彻底地对后者死了心,再也不顾忌丝毫的君臣之情。

妥欢帖木儿对此,也不以为意。既然定柱、贺唯一等人敢胁迫他,不准他退位去投奔太子,不肯将各自的全家老小交给太子去报复,那么,这些人就是乱臣贼子。打输了也好,打赢了也罢,跟他这个即将退位的皇帝已经没有半点瓜葛。只待这些人远离了大都,放松了对皇宫的监视,他就可以暗中联络皇亲国戚还有忠于自己的人,一道向西而走,从此将大都城与世间所有烦恼尽数抛在身后。

君臣之间恩断义绝,彼此倒是都落个轻松。尽管按照各自的想法,放手施为。很快,定柱等人那边,就商议出了一个基本方略。由右丞相定柱亲自挂帅,枢密院知事李思齐副之,带领禁军、怯薛亲军一部,保义军、忠义救国军以及大都城外刚刚招募起来的数万乡勇、沿运河南下迎战徐达。贺唯一与其子带领另一部分怯薛亲军为后部,负责押运粮草辎重。至于保卫皇宫和大都的任务,则着落在御史大夫汪家奴,桑哥失里父子头上。为了预防有宵小之徒借机蠢蠢欲动,定柱特地给汪家奴留下了五千禁军,全是十里挑一的精锐。万一前方战事不测,确保天子不落入“贼人”之手,应该没任何难度。

第二天一大早,有关选将事宜,也商议出来了最后结果。月阔察儿因为在禁军中门生故旧太多,将其留在大都城内实在无法让定柱放心,所以被安排了一个重要差事,以太尉、柱国大将军之职,前往保定路典兵,集结各路地方人马,招募天下豪杰。待地方上所有力量都聚集到一处之后,再带着他们赶往前线助主帅一臂之力。

李汉卿、龚伯遂和沙喇班三个,因为手里握着一支纯火器部队,所以也被分别任命了万户、参军和副万户之职,率部跟主力一道行动。平素这支兵马单独立营,不与其他任何一哨兵马混同。战时,则归定柱直接指挥,以便在关键时刻,给徐贼致命一击。

其他主动请缨的众文武,除了几个让定柱不太放心者,被分别委任了参军、经历等闲职之外,其他就都被丢在了大都。左相贺唯一在私下里说得明白,这些人个个文不成,武不就,扯起自己人后腿来却一个顶俩。带着上他们出战,反倒容易被他们坏了士气。还不如留着他们在大都城内伺候皇上,反正朝政已经烂成那般模样了,再烂也烂不出更多花来!

将士选定,粮草辎重准备停当,右相定柱、左相贺唯一两个再度联袂进了一趟皇宫,跟妥欢帖木儿郑重道别。然后,找了个良辰吉日,率领大军扬长而去。

这一走,几个担任主将者,大抵上谁也没打算活着回来。所以三军上下,隐隐就带上一股子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先花了一整天时间抵达了通州,然后该乘船的乘船,该骑马的骑马,没有马匹和船只代步的继续两条腿赶路,迤逦本着东南方的海津镇杀去。

因为正值青黄不接时刻,地方上很难筹集到足够的粮草。所以二十万兵马的日常消耗,大部分都必须靠粮船从后方输送。故而行军路线,也就无法距离京杭大运河太远。只能沿着通州、杨村、海津、清州这条曲线,拐着弯子缓缓向前挪动。

好在淮安军那边,兵力也不太充足。主帅徐达又是个天生谨慎的性子,取得了一系列辉煌大胜之后,却没敢立刻放开了步伐向北高歌猛进。所以最近才没有太多噩耗向北传来,两军才不至于在大都城下一决雌雄。

但是有一条最新消息,依旧令定柱心神不安。那就是,淮安军第九军团,居然在德州城内升起了青狼图案军旗。而这支刚刚组建的军团,从主将到底下的兵卒,几乎是清一色的草原面孔。

“该死的朱屠户,该死的徐贼,我就知道他们两个忽然放慢了脚步,就没安好心!”接到消息的当日,定柱在座舰上摔碎了七八个冰翠茶碗,踹烂了三四张楠木椅子,直到周围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供破坏了,才喘息着坐倒了甲板上。

对手这一招,等同于给全天下的蒙古人和契丹人都指明了退路,让各地惊慌不安的万户、千户们,立刻就看到保全家族富贵的希望。而大元朝这边,则愈发后继无力,举步维艰。

“右相大人这是怎么了?大战在即,你可千万不可失去冷静!”左相贺唯一听到动静,赶紧跑上前大声提醒。

“你看,你自己看!”定柱抹了下嘴角的血迹,用力将密报丢给贺唯一,让对方自己揣摩。

细作传回来的消息,并不是非常详尽,但已经足够让贺唯一将徐达的动作,分析得非常清楚。在消灭了东昌路的守军之后,此贼没有急着趁朝廷没有做出反应之时,继续扩大战果。而是将帅帐暂时立在了聊城,然后一边分派吴良谋、吴永淳、王弼、张定边等将肃清左右两翼的州县,一边着手整顿降兵降将,将其去芜存菁。

太不花是个人精,自知地位尴尬,又多少还对大都这边念着些同族之情。所以率部投降之后,就自己主动提出,要解甲归田,下辈子去做一个在朱总管庇护下的小民足矣。徐达和刘伯温再三挽留无果后,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他的请求。修书给大总管府,请求按照太不花贡献和职位,赠与金银细软若干,各家商号股权若干,令其还没等离开军营,就已经腰缠超十万贯。

其他众新降将领见了,大部分都怦然心动。互相串联着,商量着,陆续向总参谋部提出了退役要求。对此,刘伯温也乐见其成,以最丰厚的报酬,回馈大伙的善意,并且准许他们带着自己的嫡系部属,一同离开。于是乎,短短数日之内,七万余降军,就散掉了大半儿。剩下三万出头除了打仗之外什么都不会干,并且心甘情愿替大总管府而战的,才被徐达留了下来,单独组成第九军,由阿斯兰暂且带领,进驻德州。

如此,徐达所部兵马,再度降低到了二十万之内。朱屠户那边的补给压力,也顿时大为减轻。但是,他们对大元朝的威胁,却愈发沉重。宛若一把出鞘的屠龙宝刀,高高举起,随时会发出致命一击。

同类推荐
  • 三国之隐帝

    三国之隐帝

    秦隐,一个有着隐帝尊称的人,在这三国的乱世,为了某些事情,踏上了乱世的舞台,掀起了一场不同的三国风暴,同样揭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故事!!
  • 伍人之行

    伍人之行

    这是五个君王的故事。这是五个国家的故事。描绘四野之陆四十年来的沉浮,命运令天下之人相融交织。你会看到北狩大辉自巴格神山的顶峰升起;你会看到大烬携着火焰的铁骑飞驰而过;你会看到上汶王师重甲划破烈风的长戈;你会看到寒洋的巨鲲与东舫的巨舰破浪而行;你会看到西胡朴河岸边,少年挥起泛着鲜血的朴水血流……濯野之战,拒子峡大屠,王朝之战……“知道什么是命吗?”“是一朵花吧,所有人都不希望看着它枯萎,但它终归要凋谢……”
  • 故国神游之正德风云

    故国神游之正德风云

    正德,一个被继任者,被整个士大夫阶层抛弃的明主,赫赫武功在史书中成了笑话,但是一次庄周化蝶,让王守仁决心辅佐明主,中兴大明,到底是梦回大明,还是王守仁对未来的一场惊天大梦!
  •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一卷):从群雄逐鹿到玄武之变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第一卷):从群雄逐鹿到玄武之变

    《这个唐朝太有意思了》主要讲述607年到907年这三百年间关于唐朝的一些故事,以官方正史为基础,野史论文为补充,以年代和主要任务为主线,采用小说、单口相声的叙述形式,对唐朝二十一帝及文臣武将、布衣士女的人生进行全景式展示,并涉及对大唐政治经济制度的阐释和评价,是作者历时五年时间打造的一部心血之作,也算是一部白话正说唐朝大历史的作品。本卷从唐高祖李渊出生开始讲起,写至玄武门之变结束。叙述了隋亡唐兴,群雄逐鹿天下,李渊父子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扫平十八路藩王,六十四处烟尘,瓦岗寨众英雄归心,天下一统。李世民大战王世充、窦建德,虎牢关对决,大唐玄甲军一战成名。李靖南征北战,平岭南,定北疆。还有千古疑案玄武门之变,太子与秦王的皇位之争到底真相如何。波诡云谲,惊心动魄,让人不忍释卷!
  • 穿越异界当皇帝

    穿越异界当皇帝

    我,秦戈,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打游戏的标准宅男,穿越到了异世界,居然当上了皇帝?
热门推荐
  • 绝世傲王紫魅天下

    绝世傲王紫魅天下

    ╮(╯▽╰)╭我这个第一杀手竟然穿越了?还是穿越到一个草包上,好!老天你叫我穿,我就把这个世界给闹翻天!圣兽,不稀罕,姐有上古神兽,看谁的厉害!神器,还凑合着,姐有上古神器,看谁的最劲爆!
  • 浓情似酒香番外

    浓情似酒香番外

    妖族的娑婆诃殿下百里族氏少王君的徒弟,生的一副妖艳绝美的好皮相却修的心狠手辣,杀人不见血的毒心肝,那性情也是颇为暴躁扰的人人畏惧。一朝青丝暮如雪,无人知其因,无人知其果,只道苍天有眼,她呀是活该。他说;这是债,桃花债,该还的!她道;这是罪,贪妄罪,该受的!
  • 三国之白马公孙续

    三国之白马公孙续

    现代人穿越回汉朝,成为白马将军公孙瓒的儿子公孙续,苏醒后被于吉老道抓住填坑,传授六卷《太平要术》,并让其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老爹要救,天下要争,背负着神医的名号,公孙续骑着白马四处招摇撞骗,此书有毒,甚入!
  • 相国嫡女很腹黑

    相国嫡女很腹黑

    前世被人欺压,临死前亲眼看着母亲受尽凌辱,自己的亲弟也死于人手,她含恨而终,一朝重生归来,她变成了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只是……那些曾经伤害自己的人,她绝不会再手下留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银行风险官

    银行风险官

    职场成长文,甜、暖、正能量。银行必须在接下来十年内再造风险体系,从现在开始祭出组合拳,平衡短期与长期愿景,做大做强风险管理职能。
  • 金动天下

    金动天下

    秦朝,丹凝与丹霄姐弟俩因战争失散,丹凝辗转进宫当职,为了偿还吕不韦救命恩情,她冒险出宫帮吕不韦医治怪疾,因此被吕不韦爱上并强占为妻,但她一直未曾放弃寻找弟弟丹霄。丹霄孑然飘零,先是在酒坊做工,与酒坊老板女儿李诗缨互生爱意,后奔赴咸阳开了玉馆,又与花魁连羽桐,铸剑师的孙女虞清音(虞姬)产生剪不断的爱恨纠葛……与丹凝重逢后,丹霄心疼姐姐遭遇,故而要向吕不韦和嬴政复仇。时势造就了丹霄的命运,他的野心和才华促使他背地里运筹帷幄,运用货币金钱的力量谋势养兵,成了亲王嬴政的心腹大患。咸阳城百姓称颂丹霄为“金大人”,却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 木叶之六道遍地走

    木叶之六道遍地走

    大蛤蟆仙人:天变了 李云龙: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 纲手:火麒麟人柱力?苍龙人柱力? 蒙恬:大秦铁骑所踏之处,皆为王土!诸子百家,皆为始皇帝陛下所用! 六道级合璧: 风云摩柯无量;盖聂卫庄纵横天下…… 六道级强者: 罪域骨王,六道鼬,帝释天,东皇太一,宗明…… PS:欢迎加入木叶之六道遍地走书友群,群聊号码:967493667这个火影,注定被我玩坏,胆小的别进来了!
  • 现代都市修行记

    现代都市修行记

    这是一个科学的世界,哦,不、这是一个表面是科学的世界,在世界里普通人都崇尚科学,也只知道科学;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与普通人不同,有的是古武者,有的是修行者,有的是一些异能者,...,既然存在就有其因果。一座寺庙,可能有着佛家的修行者。一个道观,说不定有道家的修行者。一个公司老板的保镖是某个古武的传人或者古武世家的人。校园竞赛比拼,古武者与修行者的对决,在外人眼里不过是普通的功夫比赛。寺庙的千年建筑,底下有着被镇压的千年的妖魔。校园的成立是为了代替寺庙的镇压功能。死去多年的少女,因为一个玉镯,竟然重获新生。一个被迫离开学校的少年‘吴擎’,机缘巧合的开始了修行,不过世界已经变了,修行是不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提起了宋老三

    提起了宋老三

    在民国初年,张作霖还是东北王的时候,大东北真有一个叫宋老三的人。不过,这个宋老三并没住在奉天城,而是住在当时的吉林省宁安县一个叫梨树沟的屯子里(现在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县境内)。梨树沟这个屯子紧靠镜泊湖,由于这一带山沟遍地都是梨树,所以这个屯子名就叫梨树沟。别看梨树沟是个大山深处的屯子,但它会聚了六省五十八县的人家。宋老三家,就是其中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