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白驹过隙……
今日的王宫之中洋溢着一片喜气,宫仆和婢女们忙碌地装饰着许久不见生气的宫殿。远远看去他们悦耳的交谈声像是报喜鸟的声鸣,移近去看他们忙碌的不亦乐乎,倒像是他们的喜悦之情渲染了这座王宫。
两名婢女分别抱着俩还在咿呀学语的婴儿。她们穿过清雅的后殿,行过冗长的长廊,止步在宏伟的正殿之中。
两名婢女小心翼翼的屈身,敬畏的言道:“吴王,殿下和公主已带到。”
吴王俊朗的面孔中多了几分慈爱的笑容。急忙摆摆手道:“不必拘礼,今天大喜之日,没这么礼数,快把我儿女抱给我看看。”
两位婢女踏着莲步向吴王移去,吴王从金玉宝座上起身向两个孩子迎去,一边迎去一边还不忘掸掸装服,也将戴在手指上的玉扳指取下藏于袖袋之中。抖了抖修长的衣袖,露出怯懦的手掌,向两个婴儿的脸抚去。
一向尊贵权势缠身的吴王,不管多么的高高在上,即使在两个孩子面前也不免归于俗人,展露出慈父的一面。静静地赏阅着自己儿女稚嫩的笑容,心里更是多了一份责任与力量。
“我一定让你们仨活的……”心里的意愿还未表述完。便在殿外遥遥地传来一声询问:“吴允辰,你把儿子和闺女带哪儿去了?”
吴王尴尬地瞄了瞄四周,理了理衣襟不乏透出一点无奈的面色,连忙咳了咳两声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啊!”
四周的人也是低下头掩声轻笑。
吴王连忙走下金玉宝座,对着迈入殿内的那位女人迎去,陪笑道:“这不仪式快开始了嘛,我就让清儿和明儿先将他俩先抱来,忘记跟你说了,媳妇儿别生气。”
吴王顺着右手挽起吴后上官慧曦的皓腕,向宝座走去。
踏过九层台阶到宝座前,侧旁一个宫仆低声告知吴王时辰快到了。吴王点点头,侧脸向爱妻说:“时辰差不多了,可以开始了,咱们坐下吧。”
吴后侧过身,伸出白净的玉葱指扯了扯稍有歪斜的胸襟,调了调吴王头上的冠冕,王后慧曦稍退半步看了看觉得还算满意含笑地点点头。
吴王正襟危坐携袖一拂,面容中只剩下岁月沉淀后的威严和肃穆。
“开始吧。”有力而又夹杂着迫不及待的命令从吴王的口中呼之而出。
群臣向吴王行君臣礼。吴王俯瞰百官点点头,道:“众卿今日不必多礼,今乃是我吴国之大喜之日。”
旁侧的一名小吏咽了咽不见突出的喉结,嗲声道:“庆殿下公主周岁礼大典现在开始~”
“请族谱,赐名,”小吏言毕向侧旁后退几步。
吴王跃起身向前一步,两手屈抬于胸前,双手合十?,两眼合目,双手缓缓上抬,嘴里嘟囔着一段敬语,进行着某种召唤仪式。
突然双目齐睁,像是一团火要溢出一般,眼皮极快地收拢着目光里的火,嘴里的敬语也是被截断的水,停止了潺流。
弹指间,一滴被一股能量包裹的精血向吴王面前的空气之中弹射而去。
刹那间,极速而驰的精血停滞在一片若隐若现的异界空间前。精血被虚无的空间搓捻成一条细长的绣花线一点一点的被蚕食殆尽。
当最后的一点艳红色从人们的眼中消失时,那片虚无的空间发生了轻微的动荡,只见一本厚而旧的书简缓缓的从里面飘出。
书简倾斜的悬于高空中,以书简的中部为轴心,时快时慢的旋转着。
其实族谱地召唤只需要吴允辰的精血即可,允辰所喃喃的话语是对吴氏祖上的崇敬和感激,以示自己从未忘本。
吴王众人以族谱为中心行叩拜礼:“恭迎族谱。”
族谱四周顿时一团云雾缭绕,一位老者涌现而出,老者杵着棕红色的拐杖,下巴留着浓密而修理得整齐的长须,长须的尖端还带着点上翘的势头。
有趣的是那向后飘的长眉白净的寻不出一点世俗的杂物,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一身着装皓白如雪的打扮,除了那黄润肤色的脸彰显特别,只看其背面就像一张人形的白纸。
“呀~”老者杵了杵拐杖,弯得快要与地面平行的腰用力得向后伸了伸,“我好久都没出来见见世面了,不知道今儿个什么事儿唤我出来,打扰我清修。”
老者微眯着的眼慢慢松开,看见一地跪拜的人慌忙的转过身,惺惺道:“这么多人,我理理妆容,理理衣冠。”
吴王看见老者这份作态也是玩笑道:“老祖,今日不装扮也是精神得很,我们都不及你这么有精气神呢。”
老者听到这番话也是一脸满意,喜笑道:“还是你嘴儿甜,好久都没找我聊天了,今儿个怎么想起找我了?”说完用余光瞄了一眼吴王。
吴王一听老者的询问,略有尴尬的样子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妇人一样,挠头答到:“老祖,这不您忙嘛,怕打扰您修炼,这没什么大事也不敢叨扰您,这不今天有大事要您做主嘛。”
“我看你是嫌我们这群老骨头烦吧,浪费你时间不能处理国事。也罢,每次出来都让你陪我们喝茶、对弈、比试的,让你处理不了事情。
罢了,还是国家为重,就不为难你了。
哎!你说有大事要我做主什么大事?”老者调侃半天回过神问到。
吴王恭敬启齿道:“多谢老祖们见谅,孙儿定会安邦治国为己任,不枉百姓拥戴之情。
一年前小子托老祖们的福喜得龙凤,今日的大事是想请老祖们给吾儿与吾女赐名,老祖不会忘了吧。”说罢,吴王向老者作揖,语气颇为敬重严肃,也掺着点调皮的试探。
老者一听顿时眼睛开了花,飘到吴王面前,展开笑颜问到:“那个,老祖怎么会忘呢,你放心,没忘没忘。你说这是第几代曾玄玄孙儿了?”
吴王汗颜道:“老祖,这是我吴族第十一代孙子跟孙女。”
老者脸上的笑容中一丝丝骄傲油然而生,笑道:“咱们家第十代曾玄孙媳儿慧曦的肚子可真有能耐,一口气诞下龙凤胎,在努力努力争取多生他几个,让我们吴家多开开枝散散叶啊,毕竟这才第一胎,生二胎他也不犯法。”
吴王身旁的慧曦王后听到后,耳根子瞬间被染红映衬着脸颊的红晕。一时着急语塞的不知怎么回答便情不自禁答到:“曾玄孙媳会再接再厉的。”
刚说完瞬时发觉不对劲,羞得脸上的红晕与肌肤透出的腮红变得早已难以分辨。朝堂之上隐隐有唏嘘的笑声发出,却是没必要寻到人进行问责,只是王后这句话任谁听了都会害羞难为情。
老者听了捋了捋长须,仰天大笑:“哈哈哈,是我吴家的好媳妇儿,一定给曾孙们赐个好名儿。”
说罢,一阵云雾滞留在空中,只是那雍容的老者刚才所在的地方只留下一丝飘起的云烟,其人不见踪影。
一个吐息间,老者又重现于众人面前,此刻却不像刚才见面时的那般嬉笑情景,一张古井无波的面孔,不见其喜怒形色。
吴王见势,急忙叩拜礼,众人照势而为。吴王颔首崇敬地说道:“请老祖赐名。”
老者悠悠地翻开族谱,宏声扬起:“我吴族第十一代孙儿孙女今日赐名入族谱,此后便谨遵祖训,不枉祖志,不违祖规,不弃祖传。如有所犯,收回其姓名,封印其经脉,与宗族断绝,此后亦不可进祖地,不可修祖传,不得祖宗认可。”
言毕,老者从族谱中抽离出一支软毛笔,将笔尖轻轻的点在两个婴儿的眉间,行云流水般的画出两道金色的吴字。撰写完后两个字符慢慢的缩小再缩小,最后凝成一个金灿的点驻留在眉间。
老者又用笔尖在两个孩子的指尖微微一刺,两滴红润如墨的血飘浮而出,顺着笔尖移向族谱之中。族谱在染到两滴血液后,只见两块书简孕育而生,而上刻着两个孩子的名字。
老者观摩其书简上的字点点了点头,再次提起笔在虚空中又是寥寥数笔,在空中留下一个玉字而后下方再添个轩字和涵字。
“吴玉轩、吴玉涵。好,好名字,好名字,谢老祖赐名。”吴王满怀的欣喜回道。
老者也是略带满意的点点头。下一瞬,一抹狡黠的笑从眼睛里渗透而出,道:“真的是累死我了,偏要弄着这么正经,好了现在正事儿也办好了,终于可以放松了,还没好好看看我这两个十一曾孙们呢!”
说罢,腾着一卷云雾旋转而下,来到两个婴孩面前,看着两张天真无邪的脸,心里也觉得如被净化一般,内心变得纯净无扰的状态,两个孩子看到一张和善的脸映入眼帘,嘴角渐渐得上浮,张开嘟嘟的小嘴,一边嘟嘟囔囔的说着什么一边传来一阵阵嬉笑声,声音里包裹的简单、开心容易感染众人,让人不禁也随之一起欢笑。
老者更是欢喜的不得了,凑近去逗他俩,完全没了老祖的高贵形象,俩小孩伸出手要去抓住老者修长的白胡须,可就是抓不住。
在这么可爱的孩子面前,或许真的最不需要展现的就是世俗所追求的那些高权势利了。老者扮着鬼脸,让两个孩子被逗得忘记了周围一切的存在,只剩下毫无忧虑的欢笑。
老者念念道:“玉轩,玉涵你们快快长大啊,老祖们教你们对弈,教你们修炼,陪你们玩哦。”
吴王听到一阵无语,心里问道:“老祖们都这么无聊和悠闲的吗,不用好好修炼的吗?”
老者似有感应到乜了吴王一眼,气道:“你个混小子,我们这些个老骨头就不能放松放松啊,又没叫你陪,你心里说道个啥。”
吴王一听有些惊疑,但又不敢反驳,陪笑道:“老祖,小子不敢,老祖们开心就好。”
老者收回目光,看穿了吴王的心中百态,道:“就你那花花肠子,打小我就知道你小子撅起屁股就要拉什么样的屎,你不陪我们,现在有人接你班了,你现在要我们陪你,我们还不想陪呢!”
吴王无奈道:“是是是,老祖,是小子对你们照顾不周,让你受苦了,以后多陪你们,多陪你们。”
老者觉得稍有点满意,挥挥袖说道:“好了,我也该回去跟那群老骨头们汇报一下情况了……”
吴王听了倒是来了点精神,赶忙接过话急切道:“老祖这就要走了,那老祖辛苦了,老祖慢走,小子下次再陪你们聊。”说完便作势将书简收回。
老者见状气的大骂道:“你个混小子,老子的话还没说完呢,你就这么快赶我回去……”话音倒是停留在空中只是人却不见了踪影。
吴王用袖拂了拂额上的汗,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收势后坐到宝座上,扯了扯胸襟一副安然无恙的样子。王后侧过脸,悄声问道:“允辰,你这样做就不怕下次老祖让你试吃他们炼制的药丸吗?”
吴王听到了此问犹如一阵电流从脚尖哧溜的一下蹿到了天灵盖,一阵麻痹感抚摸遍全身,拧过僵硬的脖颈看着慧曦戏谑的脸不自觉得嘴角抽抽。
慧曦看见夫君此态,便是用衣袖半遮面低声的笑了笑。吴王假装有点小生气的模样,伸出壮硕的右手往慧曦花枝般的细腰上轻轻地掐了下,慧曦的羞涩在脸上像那昏后的端云,一抹淡淡的红晕难以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