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3900001517

第1517章 斗战圣猿

凰轻挽曾一度想得到通天乌金棒,毕竟,那是一件大乘兵器,比她手中的黄金战矛要高上N个等次不止。

不过因为时间太久,再加上,那个时候,通天乌金棒飞走之后,便一点消息都没有了。

红发扶桑又在背后,搞了那么多阴谋,她怀孕生子,一系列杂七杂八的事情搞下来,凰轻挽都忘记了,最初让她震惊的通天乌金棒。

不曾想,竟是飞到了神州之巅来!

“阿弥陀佛!”正当众人都惊讶之时,只闻天地间一声佛诵传来,而后,刷的一声,一朵巨大的纯白之莲,忽从金色之浪里生出。

莲花之中,一尊金身坐佛手中正粘着一片佛魔花,唇角微扬,露出极度慈悲的笑容来。

那长相极为清秀的修佛者伽兰,此时正立在那坐佛手中的佛魔花上,一双眸轻轻闭着,他的睫毛很长,在眼睑下,打下一道深深的斜影。

伽兰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极纯的佛光,站在那里,就像是整个人都要化身成佛一样。

找了这么久,终算是找到了-

通天乌金棒,斗战圣猿之物!

当年,那猴子从灵佛山之中,偷走了菩提古经,这么多年来,不见踪迹,连通天乌金棒都这般不好找。

菩提古经,那是灵佛山的至宝,是修佛者一生梦想之物,找不到斗战圣猿,便只有从通天乌金棒下手了,或许,从其上,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那棒子,早就已经通灵,生出了极强的武魂,倒是会找地方躲避,他们查了好久,用尽了各种方法,才感知到,它竟是藏到了神州之巅天宫下的金色池水之中!

“斗战圣猿,是该归还我灵佛山至宝之时了!”伽兰站在坐佛手中的佛魔花上,淡淡的出声,他连说话,都像是在诵咏佛经一样,有一种洗涤心魂的神奇之力。

“一个秃驴,也想与吾抗衡么?”片刻之后,只听竟从那通天乌金棒上传来一道声音。

凰轻挽当即又很不地道的想起了猴哥来!

因为那声音,实在是,太像了!

从西圣大陆来的一群修佛者,竟是为了通天乌金棒而来么?

为毛凰轻挽一不小心又想起了猴哥被压在五指山下的故事来?

此时,其他人虽然很惊诧,却都没有停下来。

虚空崩塌不是闹着玩儿的,现在,就算这个地方有绝世宝贝,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小命要紧。

帝千弑似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只是回过头,极为冷漠的瞥了一眼身后的状况而已。

神也好,佛也好,一切都与他没有半分关系。

他只在乎那一人-

妖孽殿下亦完全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跟着后面就追了上来,夜空之上的蓝色漩涡已经关闭了,既是下定决心,从此好好守护她,便说什么也不会松手了。

“轰-”在他们头顶上,不断有巨石掉落,此时,靠石路最近的一根天柱,忽然倒塌而下,轰的一声,便将前方那本就狭窄的石路给砸断了!

同类推荐
  • 王妃她美颜无敌

    王妃她美颜无敌

    我爱你,你骗我,厌我,残害我。重生归来,骗你,残害你又如何?饮鸠止渴关我什么事?睿王爷求见,不见,渣男……太子殿下撒狗粮,我来帮你……
  • 高烛照戎装

    高烛照戎装

    夭寿了!定国公的宝贝闺女兼云麾之将要相亲了!小姐有三个要求:成熟稳重会疼人(小皇帝out!),武功高强万人敌(某世子out!),文采出众风流倜傥(某将领out!)某摄政王:“^_^”我想讲一个关于感动,背叛和拯救的故事。
  • 王牌凤妃

    王牌凤妃

    蓝凌娆自认与霍司南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她用绝情掩盖善良,他用温柔掩饰冷漠;她是世人皆不耻的妖女,丑陋不堪,无人愿意接近;他是世人皆道的玉面王爷,英俊不凡,众女皆想嫁之。因为一桩惊世悬案,她被卷他的生活……世人皆为叹息,如此绝色王爷,竟被此丑女抢占先机,只有她知道,这笔交易,谁更吃亏。他以天下为聘迎她入府,许她一世荣华,她克己守心,却渐渐迷失在他的温柔里,万劫不复……
  • 椒房一梦归人世

    椒房一梦归人世

    刘彻与卫子夫的爱情故事。一尺白绫,两世情缘,虽是殊途,奈何同归
  • 穿越母系社会

    穿越母系社会

    意外重生到远古,阿妈是威严睿智的部落族长,阿姐是彪悍拽霸天的女汉子,外加一只偶尔中二的小舅舅,方瑶表示族二代神马的感觉着实不错。不时还有族人送个花献个草啥的,只是,你那一副“求生娃”的表情真的没走错剧场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在巨冰倾斜的大地上行走:陈超和他的诗歌时代

    在巨冰倾斜的大地上行走:陈超和他的诗歌时代

    本书收录了谢冕、欧阳江河、唐晓渡、西川、臧棣、雷平阳、徐则臣等著名诗人、作家怀念和评述陈超的文章和诗歌,情深意远,构成了一本感人的特别的评传。“我在巨冰倾斜的大地上行走。阳光从广阔遥远的天空垂直洞彻在我的身体上。而它在冰凌中的反光,犹如一束束尖锐的、刻意缩小的闪电,面对寒冷和疲竭,展开它火焰的卷宗。在这烈火和冰凌轮回的生命旅程中,我深入伟大纯正的诗歌,它是一座突兀的架设至天空的桥梁,让我的脚趾紧紧扣住我的母语,向上攀登。”这是中国诗歌界经常引用的陈超的一段话。陈超作为一代著名诗歌评论家、诗人和优秀教师的劳绩,随着他的去世更多地被人们记取。
  • 从经顺道

    从经顺道

    穆国乾元十四年,一个偏僻山村迎来一辆马车和三十四个人,带来了一场席卷三个王朝的风暴,而隐藏在两代人恩怨纠葛之后的秘密也逐渐浮出水面。精通医术的山村少年许宁,身怀一本家传的内功心法,在这场剧变之中闯荡穆雍两国,领略西州沙漠和雪山,北拒达罗八部,南下探寻昆地之秘,出东海临夷州,十年终得武学真谛,寻找到侠义与家国的取舍之道。
  • 亲爱的霸王龙先生

    亲爱的霸王龙先生

    当“二”次元废材写手遇见毒舌大神主编,是一场压倒式的PK,还是一场甜蜜的逆袭?废材写手王希之找不到工作,付不起房租,还报废了仅有的固定资产,一台花光积蓄新买的笔记本电脑!更可怕的是,她遇到了远古世界的霸主,霸王龙级别的主编大人兼债主房东!
  • 我在人间封界门

    我在人间封界门

    于历史文明倾覆之际摸索上古隐秘;在神话纪元归来之时独断万古长河;鸿钧老祖于虚空中苏醒踏天而行、接引道人端坐九品莲台诵经超度、妖皇帝俊以河图洛书为伴傲视人间……秦天,秉天地之气运而生的少年,当今世与苍穹之上神话时代的诸位神灵相遇时,又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呢?书友群:869541774
  • 下个路口还见你

    下个路口还见你

    “时光匆匆,那年夏天,你穿着白衬衫在操场上挥洒这汗水,我站在这边,歪着头,看着你。阳光撒下,你蓦然回首,扬起微笑。转眼,临近毕业,你还会回来吗?我在下个路口,等着再与你相见——致我们既将逝去的小美好”将笔放下,季微把这封信装好,放在了那第一次遇见的路口“顾辰,下个路口,再见”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武寅日本研究文集

    本书收入作者关于日本问题的论文若干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诸方面,具有很高学术价值。作者武寅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日本问题研究,从早期的中日关系史研究到后来的当代日本国际关系研究,她的研究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并涉及当代日本政治文化的各个领域。她从“尊皇政治”和“家国观念”等角度发出的论述,可谓切中日本政治文化的要害,而当今中日关系“对等不平衡”观点的提出,对于人们深刻理解纷繁复杂的各种表象笼罩之下的中日关系实质极具启发意义。书稿中类似精彩之处甚多,兹不赘列。相信一册在手,读者便能对中日关系的来龙去脉了然于胸。值得特别指出的是,由于作者文笔流畅,书稿既有学术性,也有很高的可读性,不仅对于专业的日本研究学者具有参考价值,也适宜一般读者阅读。此外,作者在卷首的访谈录《一个日本研究学者走过的道路》中,深情回顾了自己学术道路上的足迹,其中流露出来的治学精神也能给后辈学人以非同一般的激励。
  • 不悔录

    不悔录

    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一位特殊身份的知识分子——从有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部队作家,突然因意外情况转业,而成了地方作家协会的领导。用主人公自己的话说,论当兵,部队是正规军,地方是民兵,而论当作家,部队是民兵,地方才是正规军。本书以第一人称自叙传式的写法,描写了主人公柳直正值“不惑”之年,由“民兵”转而为“正规军”的特殊经历,及其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作品大胆,真实、冷峻而又细腻地揭示了这位特殊知识分子,在自己人生转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心电图式的心灵独自,其中既有个人与工作交织着的复杂矛盾,又有与之交错的复杂家庭矛盾,以及激烈的婚外感情纠葛。
  • 来时风月去时雪

    来时风月去时雪

    『正文完结』本书正文部分已经完结。历时四个多月,没想到自己能坚持做完这件事情。大家放心入坑。正文最后两章,是传统汉家婚礼的再现。作为一个汉服爱好者,这些年来花了不少心思在这件事情的学习和揣摩上面。可以说是写的比较认真了。传统汉族人的婚礼,其高度等同于信仰。所以每一个仪式、道具都有一定的意义。我在章节内容里无法塞进大量的解释文字,所以,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与我讨论。不足之处,希望指正!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支持和关注!…………下一本书《南城未春分》,已经开了,感谢大家关注。
  • 一世贪唐

    一世贪唐

    21世纪大商人夜修,被人陷害,判处死刑,心有不甘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为山海县一落魄县令。且看他如何得近智如妖的狄仁杰狄公的赏识,在晚年疑心重重的武帝武媚娘手下平步青云,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小贪贪钱,大贪贪国,今世再不让他人掌己之命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