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日大早,大家早早起来洗漱,吃好早饭后便出门。今日要下种,大家都不懂,等着陆子雨安排着如何种植。陆子雨安排大家分工,爹将挖回来的甘蔗根种在一处,舅舅们还是锄地,再分成各列。大姐继续砍甘蔗,小妹继续拨甘蔗的壳。
陆子雨与陆甘氏将拨壳的甘蔗,按一列列的摆放甘蔗。一列两排甘蔗,头对头,这样种植,能让甘蔗长起来以后一排一排的,再拨了甘蔗壳之后,非常好看。小妹看了觉得好玩,也来排对对。陆子雨便让她按着如此排列甘蔗。舅舅们开玩笑道,看着像行军队伍一样。等前头排好甘蔗,便让陆甘氏挑粪种一路撒下去,能让甘蔗得到肥力。一通下来,连续忙活了三日,才将一亩多甘蔗地规整好。陆子雨提起的心才放下,已是五下旬月了,种植本就迟了,希望甘蔗给力,茁壮长苗。
是日,一家子和舅舅们忙活完,回来已是下响未时了。陆甘氏便去邻家买了只老母鸡回来熬汤,又去买块肉,烧下一桌子好菜,犒劳几个舅舅们。晚饭后,一个个吃得撑住了。陆甘氏早留了一碗肉,让大闺女给大奶奶家送去。陆子雨见了,便要跟去瞧一瞧大奶奶,据娘说,她伤了脚那会,大奶奶来看过她,还给了铜板,让爹娘买肉给她补身子。
出了村子,往另外一个村子去,路过一片菜园子,一丛簇的竹林,又经过几户人家,便到大奶奶家。大姐指着说:“大奶奶家的竹林后面就是表姐家”。陆子雨点头,示意知晓了。待到院子了,陆子雨便四处打量,大奶奶家屋后是竹林,里头还开了几块菜地,屋子也是泥瓦房,小院子规整得很干净,外头晾着衣衫,三间屋子,中间堂屋,左右厢房,靠右有一间矮些的是厨房,里面还有个小间,养着一头猪仔。
“大奶奶”大姐在门口喊着。大奶奶自屋里出来,脸上笑容满面。大奶奶高寿七十多,满脸皱纹,头发已半白,腰有些驼背,衣衫上有补丁,却浆洗的干干净净,见是姐妹俩,忙招呼道:“诶,是啊姐啊妹,快进来”。说罢,便让姐妹俩进屋。“娘让我们送碗肉给你”大姐说着,将肉放桌子上。“你娘干啥这么客气,应该给留你们吃补身子”大奶奶瞧一眼,那碗里猪肉鸡肉都有。“大奶奶,家里还有,你啊,就使劲吃啊”大姐笑道。
堂上一张方桌子,几条凳子,靠墙有两口大缸,还有一口小缸,因是装粮食的,除此之外,没别的东西了,左边厢房里头一张床铺,衣柜子,还有一些零散的物件,看着像是大奶奶睡的屋。右边厢房一张床铺,衣柜子,梳妆台,估计是两个堂姐的屋子。
大堂姐陆子秀,二十好几,嫁到小江村,靠近大河边,离县里也不远,家里靠扑鱼为生计。二堂姐陆子芬,也有二十,嫁到隔壁县去了,家里因无田地,只能靠贩卖小物件为生计,担着东西四处走街串巷吆喝着卖。陆子秀与陆叶忠同岁,而陆子芬小三岁。
据说当时过继的大伯陆叶山是长子,奶奶接连生了好几个,其中有一个是大姑娘,难产生下来便死了。为了生计,爷爷和奶奶又整天忙活,顾得了小的就顾不上大的,大爷爷和大奶奶时常接济陆叶山吃喝,有时还不回家,便住大爷爷家了。一来二往,陆叶山就时不时跑去大爷爷家。奶奶知晓之后骂过,教训过他,不让他再去。爷爷与大爷爷兄弟俩关系好,开玩笑说叶山倒像大哥家的儿子。大爷爷一听,也上了心,时日长了,更稀罕陆叶山了,便琢磨着与爷爷说道,过继陆叶山给他家。
大爷爷与大奶奶生育过一个儿子,那儿子命薄,几岁得了病就去了。大奶奶一直都没有再育。大爷爷和大奶奶都稀罕陆叶山,便去与爷爷商议。爷爷犹豫了,陆叶山是他长子,而大哥家一直没有子嗣,百年之后,连个拿幡的人都没有,他与大哥兄弟感情又好,考虑了一阵子,便与陆杨氏说道。奶奶当场就反对,辛苦怀十个月肚子出来,就这样给别人家,不是割她的肉吗?
爷爷无可奈何,自个的孩子多,想着就算过继一个,也还是他儿子,还是一样孝顺他们,与陆杨氏一说道,又是吵了大架。奶奶跑去大爷爷家闹一场。因此两家闹僵了。这时陆叶山出来,与几人说道,他愿意过继给大爷爷家。陆杨氏又是打骂一番,也不能令他改了心思。爷爷便问他,你这么稀罕大爷爷家,那家里怎么办?
“爹,我瞧着大伯的背影,觉得大伯落寞”陆叶山回答道。“好孩子,爹娘时常顾不上你,是爹娘亏欠你”爷爷欣慰又叹息。于是这次与陆杨氏下通牒,他已同意过继,不论她如何闹,都态度坚决。
过继,不论小户人家,还是大户人家,算得上是大事。一方没有儿子,便从兄弟中挑一个过继,不为养老送终,只为百年之后,有个儿子拿幡。不然会被别人嘲笑,没有儿子扬幡。待两家人同意了,还需要请族里德高望重老一辈的叔公出来主持,也是需要族里同意过继才行。待族里同意之后,还要改族谱,上案香告知祖宗。最后办过继礼,宴请族人吃一顿。
爷爷这边同意之后,过继全由大爷爷家操办,大奶奶将体己的银子,给了几两陆杨氏,好话说道一番。陆杨氏才没有再闹开。陆叶山过继之后,对两边父母确实孝顺,过了成年礼,相看了一门媳妇,育了两个闺女。可惜好景不长,陆叶山得病去了。那大堂嫂丟下两个幼小的闺女,另改嫁去了。从此大爷爷与大奶奶拉扯大两个孙女。待两个堂姐长大,大爷爷也去世了。只留下大奶奶一人,与两个堂姐相依为命。
大家都说大奶奶可怜又善良,大奶奶娘家是在大湖那头的县城。大奶奶娘家贫穷,有一个哥哥,因没钱娶媳妇,便将大奶奶卖了人作媳妇。大奶奶到了夫家,日夜劳作,饿一顿饱一顿,生了一个闺女。夫家不待见母女俩,经常打骂。后来大奶奶的闺女生病,夫家也不给瞧,就拖着到闺女病死了。夫家更是将大奶奶打得狠。大奶奶忍受不了跑了出来。经一个相熟之人牵线,便来了大爷爷家。那时大爷爷前头的媳妇已不在了。又得知了大奶奶之事,大爷爷很是可怜她,便与大奶奶成了家。俗话说,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