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40200000101

第101章 端午节

当通书什的车队驶出天禄阁的时候,乐正绫对前来导引的缇骑出示了赵破奴军幕发给的文牍,并请求能否让她们在长安的市场就近采购一些过五月五所需的物品。

缇骑中的长官举起手,向她们说:

“如果你们要在东西市停留,那你们可以从未央宫北道过去,采买完以后,自雍门出,仍然可进上林苑。你们进东市比较合宜,那边所备端午的样式多一些。我们在市门处监督,你们采买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刻,否则将控制你们下吏。”

“多谢军长!”乐正绫向他拜言。

缇骑们遂引着他们来到了位于长安西北角的长安市上。这个市被一条从未央宫北阙直伸出来的南北向的大道切分成东西市,而这条大道毫无疑问是汉长安城几个主要宫殿的中轴线之一——它从未央宫的正中心穿出,南侧可以遥瞻高矗神秘的前殿,而在未央宫宫墙以北的道路东侧,则是皇后所居的北宫。东西市在道路的最北侧排开,一直到大道的最尽头——长安北墙的横门处。显然,《周礼?考工记》中对理想宫殿布局的“前朝后寝、面朝后市”的描述,在汉长安这个宫殿群中最重要的西半侧得到了贯彻。在宫殿内部,朝堂面南而置,而寝宫在大殿的北侧。如果将宫殿本身作为一个单位来看的话,它供皇室和后妃们居住的场所,背靠的地方是市场区。这样他们能够轻松地从宫外取得丰饶的资源,保障宫中一切事务的维持。

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自然也是以面向宫廷采办为主。通书什的什士们想要寻找出售平价缯线和楝叶的地方,但是到处都是向宫廷和在长安居住的贵人们对接的、大张旗鼓的商家,最后他们只能在靠近横门的市场最北端寻得几个铺位。

这些铺位上皆挂着各种不同颜色的细线和缯布,同什士们方才来时所见到的商业景观一样,只不过后者更为豪华夸耀。这当是端午之前长安市上独特的风景之一。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象征着五行的色彩在铺面之间随着透明的空气飘浮。

“缯布每种颜色买个三尺去,应该基本上就可以用了?”齐渊一边择选着长长短短的绳线,一边同他的伍兵们说,“五色线要缠角黍,得多买一些。”

“线可以多买一些,过完端午还可以做其他的事。”夷邕道,“缯也可以。”

“照你这么说,我们把这铺面上的都包下来算了!”张原摇摇脑袋,“就过个节,没什么必要。”

“反正大家随宜购买,看看自己需要多少,就买多少。”乐正绫同什士们道。她和天依合买了六丈五色缯,并带了线和许多的楝叶子回去,这是给家奴营的姑嫂们准备的。

在两刻钟限时的威胁下,通书什很快就结束了短暂的采买,每人将所购的物事装上车以后,便乖乖地被市门口的缇骑送出了雍门。好在长安的御者们熟悉附近的道路,就算不自直城门出,他们也能找到回到上林苑大营的路线。在大约下午五点多的时候,依绫二人带着二十人份的端午货回到了家奴营里。

“sakre!”天依呼着毋奴韦的妹妹,“快来帮个忙。”

正在帮着家奴们晒衣服的苏解,听到天依呼唤她的名字,连忙走到门口。只见二人胸口都堆着许多布帛细线。苏解连忙帮天依端下最上面那一半缯布,同她们一道把从车上搬下来的布匹送到库房里。其他家奴也聚了过来。

“你们从宫中怎么带回来这么多东西?”苏解一边帮天依端下最上面那一半缯布,一边问道,“这两天我们在院里听姑嫂们说,明天要过五月五了,这些是给五月五准备的么?”

“没错。”天依向她点头,“汉地过五月五的具体的风俗,应该你们俩姊妹都知道了。”

“第一次听说。”苏解点头,“我们从前在陇上,没有过过五月五。”

“我们也是第一次在汉地过。”乐正绫笑起来,“明天我们一块儿过这个节。为桂!”

为桂远远地被母亲牵着,从院子里跑过来,看见库房中的缯布,咬起了手指。

“‘缯’。”毋奴韦指着这些缯段,向为桂说。

“缯。”为桂有样学样。

“这些明天要挂在大门口,还要绑在我们臂上么?”毋奴韦问在场的汉人。

“是。明天我们来给你绑,要不然绑得错了,厄运要遭上你哩。”家奴们神秘兮兮地向她道。

“我在塞下的时候,每年的这个日子,我们从来没绑这些呀。”毋奴韦和苏解对这种习俗颇为不解。

“小塞种!你们那边的邪鬼、风气,同这边的,能一样么?”张嫂解释道,“‘生子五月五,子害父,女害母’,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是姑嫂们说过这个日子有凶是因为五月五是‘恶月恶日’,在汉国言语中,‘五’当然和‘恶’音近。但是在我们的言语中,五是/pis/,和凶恶、不祥的说法也不同。若是我现在说的不是汉言,而是我们鲜弥部的话,那恶日又在哪一天呢?”毋奴韦一直对此较为困扰。

家奴们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也不用说这个。”天依开口说,“就按历法来算,毋奴韦,你们在塞下的时候,用的是什么历法?”

“我们按我们鲜弥部的塞历来过日子。”

“你看,塞历和汉地的历就不一样,塞历中的五月五日,同汉地历法中的五月五日,肯定有些差别。那到底哪个日子是恶日,哪个日子出生的人要被父母丢进河里,假使过两个历的人都过五月五,那他们设置恶日的时间就各自不同了。”

“洛姑娘,我怎么听着越听越糊涂呢?”张嫂皱起眉头,“照你这么说,吉凶善恶的时间反倒不是神明定的,是一个人过自己的历法定的?”

“这个世上的历法太多了。”天依耸耸肩,“拿我们海国现在流行的历来说吧,现在在我们海国是六月,但是汉地还是五月。汉地过乞巧节要两个月以后,但是我们海国东边的一个岛上之国,一个月以后就是他们的乞巧。”

“那不是乱套了么?”

“确实有点乱。”天依说道。

其实就在将近二十年后,便会有这样一件奇幻的事情发生:在现在的历法系统里,十月是一年的正月,故现在元宵节的日期是十月十五号。汉国的人喜欢把元宵节视为大吉日,但是当公元前104年,太初历编定,以一月为正月的时候,元宵节变成了一月十五号。司马迁和汉武帝合计了合计,改了个历法,就将一年中的吉日往后腾挪了三个月。不知道鬼神们来不来得及接受,有没有闪到腰。

“你们蛮夷啊,就是喜欢合到一块儿,说一些光怪颠倒的东西。”家奴们说,“照这么说,明天反倒不是个恶日了?那我们过这端阳干什么呢?”

“当然是为了挂好看的带子,吃角黍啦。”天依笑着道,“我们海国的人,过五月五,基本上也就是冲着角黍去的,没有什么恶月恶日的说法了。在我们海国的话里面,五是/u/,恶是/?/,已经完全没有谐音上的禁忌了。来,姑嫂姊妹们,我们把这缯给分了吧。”

家奴们一边谈着明天如何包角黍的话题,一边将缯布和五色线每人分去,以准备明日禳凶的仪式。毕竟大大咧咧的蛮夷没有什么敬畏之情,自己不能没有。何况两个海国人也是过这种风俗的。

第二日。由于从校书的压力下解放了出来,天依一觉从入更起睡到了大天亮,顺带还睡了个回笼觉。当她再睁开眼的时候,乐正绫已经早早地起了床,梳洗好了,坐在一旁结五色绳。

“端午快乐!”阿绫笑着对她说。

“快乐……”天依抱着衾被,慵懒地回了一句。

“一会儿你一起来,我们就好在门上挂五色缯了。”乐正绫说,“我不会挂,我们得一块儿请教张嫂去。”

“我这就起来!”天依听罢,便一掀被子,坐将起来,整个人雪白的身躯显露在乐正绫面前——时至夏天,如果还是穿着中衣睡觉,未免有些不方便。

“唔……”乐正绫的面色忽然有点泛红。

“老夫老妻了,还没有看够么?”天依歪着头,笑着在她面前转了一圈。

“赶紧把衣裳穿上吧。耍流氓。”

“阿绫给我穿!”

面对天依的撒娇,乐正绫只能停下手上的线结,从架上取下天依的中衣和双裤,为她穿好衣服。

“怎么说来着?小的时候老是有人登报,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你现在是又做起公主来啦。”

“公主配将军,不正好是天生一对么?”

天依坐在阿绫的膝盖上,轻轻地吻了吻她的面庞。二人整理好衣饰,乐正绫方才已经将一圈五色绳串好,她顺势让天依轻抬玉臂,将斑斓明艳的丝绳系到她的手腕上。

“真好看!很多暖色。”天依仔细地看着这些相间互缀的纹路。这根丝绳是阿绫将五彩线分为了五股,小小心心地将它们拧成的。

“这个可花了我好久!”乐正绫笑着扶了扶额头,“编得眼睛都花了。”

“阿绫的绳子由我来编吧。”

“来,我教你。”

在乐正绫精审的指导下,天依也编了一股五色绳,将它缠到阿绫的右臂上。这让二人回到了自己年幼时做小手工的趣味当中。在缺乏文化工业的西汉,就连扎个臂绳,也能给她们带来莫大的兴味。

当巳时的钟远远地传来的时候,乐正绫把户门拉开,拿起长长的五色缯,向院中的张嫂去询问如何安排门户的装饰。张嫂执着缯,按五种颜色对应的方位,将它们一一挂在户门的正中和四向。家奴营中所有的瓦室门口都被女奴们点缀得充盈着色彩。

为桂也从他母亲的住处走了出来。他作为童子,所系的五色绳又同众人不一样——他的五色绳系在了两个地方,除了在左臂那儿有了一环以外,还有一环被系在了右脚跟。这是家奴们教给毋奴韦,给男童做五色长命缕来禳凶的方法。

随后,女子们又在院子里到处插艾草、菖蒲之类的香叶,以让环境看着更为吉祥。当她们将全部装点院子的事项都做好以后,时近中午,大家很快投入了包角黍的活动当中。

大家在厨房外的檐廊下坐好,每个人拿了两片长长的楝叶子,将它们叠起来。女奴们先是把叶片卷成一个漏斗状,天依和阿绫也照其那样做。随后,她们将用草木灰泡过的黍米填入漏斗中,再将漏斗上方的叶片折下,塞成一个四角的形状,再用五色线扎上,整个流程基本如现代包粽子那般。显然,这是一项流传千年的民俗了,只是粽子的叫法和材料古今有别而已。

院中十多个人,忙了二刻左右,包了百来个角黍。除了包角黍的,其余的家奴还将全部能烧能煮的瓦釜都端了出来,烧开水备用。在角黍扎好以后,女子们便将它们浸入滚水中,耐心地煮。一直到接近午时的时候,毋奴韦打开其中一瓦角黍的盖子,一股清香瞬间包围了她。

“嗯!真香啊。”

“碱水泡过的黍米,再加上楝叶入了味,肯定是香啊。”张嫂道,“可惜没有多余的肉,不然,将它腌了之后,下到黍中去,那可更是绝味!我们从前给大户人家做下人的时候,就有幸吃到过几个那种角黍。”

天依站在一旁,听着张嫂描述猪肉粽,口水几乎都要流下来了。

“来,吃角黍了。”

除了角黍以外,家奴们还料理了一些其他的菜。昨日的剩肉加上新添的萝卜、苋菜等鲜蔬,凑成了盆大杂烩。众人在院子里摆开桌案,将百多只角黍置于案前,大家一边就着大盆菜,一边剥角黍吃,聊天祈福,一时欢乐之甚。原先家奴营并不常置午饭,今天这顿午饭是专门为了在五月初五的午时逢凶化吉用的。

正当众人放开肚皮,享受这一年难得的佳节的时候,忽然从营门口冷不丁地走进来一名通书什的士兵。天依转过头去一看,发现是楼昫,手上提着一组蛋,走进院子。

家奴们都站起来向他行礼。楼昫摆摆手,说:

“什正!看,这是咸杬子!今天兄弟们从酒垆那边搞到的。搞了四十只,大家不够吃,正好送些过来。”

“你们吃就行啦。”

“兄弟们正饱餐着呢!还饮了点小酒。”楼昫挠挠脑袋,“家奴营里环境凄苦,得孝敬孝敬什正。”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乐正绫将他提的这一组蛋取了过来。面对着乐正绫,楼昫愣在原地,纠结了好一阵,突然向她一揖,吐出了自己踌躇了好久的一句话:

“什正,祝您在今日和今后都无病无灾,百鬼不侵,安居晏然!”

家奴们都哈哈笑起来,夸这新爵会来事儿。

“也祝小楼学业精进,前程广大,通书什的诸君也是。我这吃好了,也来你们那边转转。”

“多谢什正!”

听了什正的祝福,楼昫几乎快跳起来。他急忙又向乐正绫和天依道了别,小步轻快地向营地跑回去。

乐正绫提着一整袋咸鸭蛋,走回案前,将咸鸭蛋一只一只地拿出来,分给在座的家奴。大家既有了角黍,又有了大盆汤菜,现在复加着通书什的新爵送的鸭蛋,今天这场纳吉的午饭可谓是一场盛筵了。

“来,诸位姑嫂姊妹,吃了这鸭蛋,心神无忧。”乐正绫举起案前的咸鸭蛋,“我们海国的人说,它心内通红,能够润五脏,避五毒,解燥暑,刚好对大家都是有益的。”

“我们一块都来一下!”女奴们也举起鸭蛋。

随着众人将蛋头敲击在桌案上的清脆声音,端阳的盛会也随着高照的日头,进入了最为轻松愉人的阶段。

——第一节完——

同类推荐
  • 冒牌皇帝不好当

    冒牌皇帝不好当

    三十年前,大华朝皇帝华太祖御驾亲征,却被契丹族击败,当朝太子被撸作人质。大华朝从此一蹶不振,内忧外患。三十年后,大学生黄刚偶然穿越到大华朝,竟然阴差阳错的当上了皇帝。在他准备御驾亲征,一雪前耻之际,却发现一场更大的阴谋在等着他。
  •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1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老兵讲述1

    他们是抗日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八路军战士,用亲历、亲见、亲闻的点点滴滴讲述难忘的抗战岁月,本书搜集了来自于八路军基层战士有关抗日战争期间的回忆文章数十篇,其中有为家乡而战的战斗情形,有与当地群众的鱼水之情,有弥足珍贵的战友情谊,也有在抗战期间生活与工作的艰苦。篇篇都流露出年轻战士们的爱国热情,用尘封多年的记忆还原硝烟弥漫的日子。
  •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纠结的大清、天国与列强

    1856年是中国近代上极其关键性的一年,也是中外关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清朝和太平天国间的内战达到高潮,先后发生了天京—镇江战役和天京事变两件决定性的大事件。前者以太平天国的完胜告终,而后者则是导致太平天国权力核心崩溃、政治理念和信仰涣散的内讧。两者在短时间内接踵而至,令中国政治轨迹出现戏剧性的“测不准”,双方都有胜利的机会和失败的可能,中国前途走到决定性的十字路口。
  • 从丝绸之路开始做贸易

    从丝绸之路开始做贸易

    回到汉武帝时期,在盛世王朝下,从丝绸之路开始做贸易,发展经济,让丝绸之路一带富起来。一起去体验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上的美食、水果、布料、丝绸、茶叶……一本充满正能量又好看的历史爽文。
  • 我的春秋我做主之最后的霸主(合集)

    我的春秋我做主之最后的霸主(合集)

    “我的春秋我做主”系列以全新的视角,全景展现“春秋时代”诸侯国争霸风云。东周前半期,诸侯国竞相争霸,鲁、齐、宋、晋、楚、郑、曹、陈、魏、燕、秦、蔡、吴、越等国,互相纠结、碰撞、遏制、结盟,共同演绎了一个血雨腥风、动荡飘摇,却也因此充满中国文化生机的时代。作者以史料为基础,以诸侯争霸为主线,以“五霸”为中心,以通俗亲和的文字和丰满的笔触,多角度审视、叙述与评价了“春秋时代”的地缘格局、人文景观和政治演变。本书为第四部《最后的霸主》,主要叙述了在老牌霸权晋楚衰落背景下吴越争霸的过程。随着传统礼教进一步崩坏,大夫专政夺权,中原诸侯内乱纷纷,霸权逐渐消解,而地处东南的吴国和越国,次第崛起。吴王阖闾重用孙武和伍员,整顿军政,修水道以兴兵事,国力猛进。柏举之战,吴军直击郢都,伍员掘塚鞭尸。檇李之战,阖闾因轻敌而陷于越军之手,其子吴王夫差立志复仇,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军后反攻会稽,本可诛杀越王勾践却又纵虎为患。勾践侥幸得脱后,卧薪尝胆,倚重范蠡和文种,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遂呈壮盛之势。夫差好大喜功,去贤嬖佞,继攻楚侵越后又继续大修河渠,挥兵北上,降鲁击齐,与晋国黄池争霸,播国威于四境的同时也造成了难以化解的严重内疾。勾践趁势而起,利用夫差空国远征滞留黄池的机会,突袭吴都,一举扭转吴强越弱的局面,并通过不断地敲打最终将吴国置于死地。挟灭吴之威,勾践统揽江东,又独辟蹊径,充分发挥越人的制海优势,据沿海便利之地而舍江淮内陆之地,恩威并施,获取春秋霸主最后的殊荣。而晋国卿族擅权,相互攻杀,赵魏韩三氏灭智后,意犹未尽,终致三家分晋,天下失序,中国历史由此进入战国时代。
热门推荐
  • 汲古堂集

    汲古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农家娇女

    农家娇女

    夏离穿越到了一户古代农家。养养娃,种种田,捏捏渣,挣挣钱,顺条狗子前世缘。农家小日子简单又热闹。直至遇到那个长得像叶风的男人,日子就变得不一样了……
  • 微风醉染尘

    微风醉染尘

    我们大多数人的青春没有死去活来的爱情故事、没有动不动就和老师摊牌的阔气家庭背景、没有撕逼堕胎惹上社会分子躲起来穿越十几条街的雷人经历,更没有不用拼搏就会在“多年以后”就有的未来。我们也不是复习一夜就能考到第一的学霸甲、不是从来没动过什么坏心思的傻白甜、不是想做什么就不顾一切敢做什么的无知少年。我们有的更多的是扑面而来的试卷和模拟考,是恨不得将自己隔绝在老师视线之外高高垒起的教科书,是喜欢和好感被压制在学业之下的遮掩与等待,是不懂人情世故却总感觉被困其中的压抑和困扰,是懂得父母为难却开口而来的谩骂和冷漠,是安分的表皮下一颗颗妄图不安分的躁动的心。可就是在被荷尔蒙与说不上来的上进心充斥的时期里,越是细碎的事越让人怀念。比如那从一组传到三组的纸条,比如那放学路上期待的偶遇,比如那课间拉着去上厕所的面孔,比如生日里好友互送的礼物,比如课堂上被开的玩笑,比如收假前相约着狂补的作业,比如现在脑海里想起的那些熟悉或已经陌生了的名字。这才是我们巨细无遗的青春,简单纯粹又弥足珍贵。贵在真实。来吧,看看那远在眼前的我们。
  • 我的一个术士朋友

    我的一个术士朋友

    一场尸变引发的惊天秘密、学校里的灵异事件、商务大佬的密谋、牵扯出一件件陈年往事,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指向一个阴谋!层层剥离后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 夕夏对岸

    夕夏对岸

    夕夏原本是个普通的大三女孩。某天,一支“魔手”从地面积水处伸出来,将她拉到了古代的埃及王国!她必須靠着亚图姆王子的协助,才能回到现代...。
  • 九渊之一城柳色

    九渊之一城柳色

    “你不要对我有非分之想!”“你明知道我对你只有非分之想!”喜欢上师父,但是他却另有所爱,为什么身边的人都欲言又止奇奇怪怪的,这一切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事情?百年之前又发生了什么恩怨纠葛?“泽泱,我这里好痛,你当初说让我放过你,你如今也放过我吧。”“不怕,只是去下凡历个劫,回来就是上神了。”“泽泱,这是我能给你做的最后的事情了。还有,你忘了我吧。”
  •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充满智慧的中国科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其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底蕴之雄厚,在这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数不胜数的各种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以及发明创造。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几千年的科学方面的知识,让读者对中国的科学的发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阅读中也可再一次体会到前辈们的智慧,另外也可学到许多科学常识。
  • 游戏就要结束了

    游戏就要结束了

    一次晚上,同学们玩未知召唤游戏。结果引来未知神秘存在,介入生活中。我和好友无辜的一起躺枪,原本的生活一下子离我而去。
  •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

    《疯子:一个实习心理医生的精神探险》是一部心理小说,主人公为年轻的实习心理医生——托马斯·霍顿。作者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与病人及同事的交往经验,用诙谐幽默的文笔,超现实主义的想象以及东方哲学的暗示,生动刻画了一名实习心理医生的心理活动,表露出精神病治疗实践中的荒谬和唯心主义。在治疗新病人——一个无名氏“约翰·杜伊”的偏执行为时,霍顿终于精神枯竭,身心受创,陷入自己是否正在失去对现实的掌控这一人生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