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100000003

第3章 总序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分类及其原则

魏小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由吴元梁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研究,是2008年10月结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演变”课题的二期工程。该课题在院科研局和哲学所几任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得以立项,在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片部分科研人员的集体合作和共同努力下得以顺利完成。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自19世纪40年代中期诞生至今,从最初在创始人那里的萌芽、形成到逐渐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的传播,始终有其鲜明的政治使命,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成分,横跨五大洲、纵越三个世纪,自产生以来就与人类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在人类的思想实践和行动实践中历经了170年的风风雨雨。这100多年来,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历史境遇中用行动书写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史,用笔墨总结、归纳、反思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进程。我们没有细数过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语言撰写了多少种版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球不同时代、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处境中的丰富存在状况,触发着人们从存在形态上对其进行梳理和把握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研究”课题,正是应这一要求而产生的。

一 如何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诸形态

何为哲学形态?这是人们尝试着从哲学形态的视角开始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今世界的丰富发展历程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对此我们的理解或许是:形态不是一种固定的范式,据此可以去框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同时代语境中的存在状况;形态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一个半世纪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特征都可以照此来裁剪;形态更不是一把尺子,用来划定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状况。

哲学形态是什么?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人们是如何以哲学形态为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进行的分类。

(1)以苏联教科书体系为基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性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苏联解体以后,相当一部分学者建议用历史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更有一部分学者提出用实践唯物主义取代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方面是为了更加彻底地摆脱苏联模式,另一方面是为了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这里从形态的视角来看,就已经具有了三种不同的形态。这种区分是从总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把握,并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差异,如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存在等。

(2)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为基础进行的区分,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生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次生形态(苏联)、衍生形态(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再生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种区分方式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的政治地域差异。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范围、功能为基础来把握的特征,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大众形态和学术形态的区分,严格来说,是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现实情况而提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以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普及、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宗旨,其主要载体为各种不同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型教科书,由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形态。与此不同,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展,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某些理论提出了种种挑战,另一方面却又屡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如何结合时代语境的变迁、应对诸种理论上的挑战,这不仅要求学者们熟知当代各种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基本社会现实的变化状况,更要求学者们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更加准确和确切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的出版,为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向纵深拓展。这些研究工作,显然是大众化使命所难以应对的,正是面对这种情况,人们提出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形态有所不同的学术形态概念。与大众形态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宣传不同,学术形态强调研究资料的客观性、科学性、可信性,突出科学理性的分析性和逻辑性。

(4)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世界的实践作用为基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政治形态与学术形态的区分,前者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指导作用,后者侧重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研究和探索。在这一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形态的区分,让我们不禁想起中国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着的知与行之间的矛盾关系。正如后者一样,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辩证关系,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发展并且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与实践唯物主义的形态似乎不谋而合。我们在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读:其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形成与发展和实践着的唯物主义者,其二是以人类实践活动为界来理解世界的实践唯物主义观点,这是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不可等而视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政治哲学形态的解说,与实践着的唯物主义观点比较接近。

(5)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阶段、政治背景为基础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和发展状况,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哲学思想、苏东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合并苏东新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后马克思主义(Post-Marxism)、马克思主义之后(After-Marxism)、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划分方法与第二种把握方式类似,但是更加细化。

这里除了人们所熟知的前三种形态,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综合概念,人们用来统称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苏东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之后、又与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的各类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似乎可以归入新马克思主义形态的范畴。所谓的后马克思主义显然在学术渊源上与后现代主义有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性,在一定意义上又是现实社会经济发展在后工业社会阶段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之后是与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一种流派,它不是在一定意义上否定马克思,而是回到马克思。严格来说,马克思主义之后是针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而言的,强调从苏联教科书体系返回马克思的文本,以马克思的文本为基础来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这一流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将马克思与恩格斯区别对待的倾向,认为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主要以恩格斯的文本为基础,故而提出回到马克思的口号。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态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历史,其丰富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历程,足以形成一种颇具开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近100年以来,中国学者在传播、实践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态的集中体现。除此之外,众多学者的探索与研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结合中国的实践,一方面以全球背景为基础的研究视野,形成了与西方世界不同的、具有历史独特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6)在众多解说中,最为简化的一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趋势是一源多流的,这种说法试图用一与多的关系来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哲学思想与林林总总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形态之间的关系。这种解说的特点是涵盖面广,但是过于笼统,显然不能具体地体现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状况的丰富性。

二 表现形态的多样性与基本内容的统一性

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半世纪以来几乎遍及全球的丰富发展历程,人们尝试着对其进行分类、把握、分析、研究,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史,哲学形态或许是另一种把握方式,虽然很难说是最好的方式,但却是一种似乎可行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历程进行分类与研究的方式。

然而,上面诸多形态分类方法说明,人们实际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可以套用于一切情况的哲学形态分类模式。但是在所有的分类方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基本因素:第一,时代背景,以纵向的历史维度为尺度。第二,学术背景,以横向的、不同地域的同一哲学语境或者同一地域的不同哲学语境为尺度,如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在英美世界的存在,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后马克思主义等在欧洲大陆以不同哲学语境为基础的表现形态。第三,社会、政治背景,当代资本主义体制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处于非主流意识形态状态,这种状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展示的是其批判功能;在传统社会主义和改革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体制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处于主流意识形态状态,这种状态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展示的是其凝聚大众的功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功能。

当我们从形态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分类时,我们切不可忽略形态乃形式,在英文和德文中它们含义相同[1],中文的翻译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取形态概念,有时取形式概念。如果说形态还有形而上之意,那么形式,我们都知道,是相对于内容而言的。正是从这一相对的意义上来看,我们说,虽然形态有所不同,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基本精神仍然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连贯性,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分析哲学、批判理论或者后现代主义的形式出现,同样无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以非主流的意识形态出现,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以主流的意识形态出现,其基本内容、基本精神是统一的。

正因如此,哲学形态是抓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是灵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形态上的把握,是为了对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不同地域、不同学术背景和政治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表现形式和特征上进行分类,把握其所关注的现实社会问题在这些不同背景条件下的不同表现。

一个半世纪以来,历史的变迁、世界局势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已经向人们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现实社会发展变化之间的呼应关系。从北半球来看,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文明饱受了战争带来的摧残与创伤,虽然在战争中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得以产生,但是战争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得暴力革命作为一种改变资本主义的路径,在西方世界已不再被大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所追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此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且摒弃了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要求,与此相反,人们从更加具体、更加不同的侧面,结合变化了的现实社会,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意义。

这样的研究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与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研究者大多具有一定的政治学、哲学和社会学的职业背景。这其中,从哲学方面展开的思考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其哲学语境的影响,但是不同语境中的问题意识具有同一时代境遇中的相互关联性,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同哲学语境中对人道主义、人性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同时是存在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学者们围绕着这些问题讨论它们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的体现和具体含义。另一方面,这样的研究除了针对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还从理论反思的层面展开,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就是沿着这样的路径而发展的,既将批判指向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资本主义弊端,又将批判指向批判理论自身形成的哲学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的苏东剧变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正义问题突出了出来。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开始从道德规范的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发生了批判视角由唯物史观领域向道德领域的转向,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这一转向主要发生在与自由主义理论的论争之中。而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转向在某种程度上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规范语境发生了某种重合,与此同时,我们看到,解构主义或者后结构主义都从不同的知识侧面展开了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因此,与其说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不如说正是共同的现实背景所突出出来的共同问题,使得不同哲学形态下的不同哲学语境形成了可以彼此交流的共同话题。

产生于后工业基础上的后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独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形态,从哲学语境来说受着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从现实境遇来说与后工业时代现实社会发生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这样的变化包括: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使得产业工人在数量上减少;劳动价值形成机制的变化——这本来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哲学、社会学、经济学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更加复杂了,但是问题本身并不因为人们的认知困境而消失,问题是存在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除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尝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同样认真的、具有科学意义的解释;晚期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机制,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来看,为缓和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这些矛盾依然存在,后马克思主义在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变化不再相容的同时,对这些固有矛盾的依然存在似乎估计不足。

马克思主义之后的概念大体说来包含着两种马克思主义学术流派,第一种是批判苏联那种正统的或者教条主义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回归马克思的概念。认为苏联教科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有着很大的距离,因为其所赖以形成的版本基础,除了列宁的,主要是恩格斯的,而非马克思的,更带有苏联的解读特征。这一流派将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加以区别,强调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生命力及其与现实世界的相关性,尤其是20世纪末资本逻辑在全球的进展。但是这一流派似乎忽略了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与当时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体制之间的关联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研究领域的分工,以及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解读和宣传,是这一流派观点之所以会产生的原因。这种观点虽然在苏东剧变以后呼声更加强大,并且影响到中国学界,但是其渊源实际上在20世纪早期就已经形成了。

与此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文本研究学派的形成,这一学派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之后的学派相关,是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摆脱苏联教科书体系的要求,对于前者来说,那种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化、普遍化和绝对化的解读模式,反而遮蔽了马克思哲学思想中那种研究和批判现实的问题意识;对于后者来说,始于19世纪20年代,继发于19世纪70年代,并且在苏东剧变发生以后以国际版的规模继续存在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版、第二版的概念,尤其是第二版,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所赖以形成的版本基础提出了质疑。以考证版本为基础重新解读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形成了另一种马克思主义之后的学术流派,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流派的另一个主要研究领域是以历史考证版第二版为依据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及其重要文本《资本论》的研究。学者们从对该版本的阅读和研究中,试图寻找一些长期争论不休而又极具现实意义的经济学—哲学问题的答案。

马克思主义之后的这两种学术流派可能还难以说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哲学形态,但是相对于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来说,它们显然具有鲜明的哲学理论对比价值,体现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的一种更加科学和客观的发展要求。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诸多形态的客观存在,是其一个半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丰富历程的体现。这些形态的表现形式和语境虽然不同,但是不同形态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与问题意识都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而展开的,体现的是其基本精神和原则。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现形态终归只是抓手,其面向变化发展中的现实社会的基本理论及其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随着20世纪末的全球化发展进程,出现了不同语境的相互交融与问题意识的趋近。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变化中体现出来,同时问题意识的趋近,促使着不同语境中共同话题的产生,因而,在“一源多流”的发展趋势中,又存在着九九归一的发展因素。未来,我们将继续追踪、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最新发展动态。

2014年6月

注释

[1]英文为form,德文为die Gestalt,可译为汉语“形式”或者“形态”。

同类推荐
  •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

    《易经:中国神秘文化》也做了周密的考量,最终 选择按照先天八卦的次序,分八个卦宫,分别予以讲 述。在每一卦的结尾处还附上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轻而易举地读懂周易。
  •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信仰之问(爱智书系)

    我们当然知道,宗教就是信神。然后你也许要问:“不教哲学家既然研究宗教,那他们可不可以告诉我,究竟有没有神?究竟什么是神?如果没有神,信宗教的人去信一个没有的东西,不是太傻了吗?听说牛顿和爱因斯坦还有别的一些大科学家也信神,他们怎么会那样傻呢?”对于你来说,追问这些问题可能只是出于好奇,但是这些真的是一些很重要的宗教哲学命题呢,而且历史上那些拥有聪明大脑的哲学家们曾经绞尽脑汁想要回答你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吧!
  •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对和谐理性做了较全面的阐释,以和谐与理件为双重视角,借鉴并吸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思想资源,对人类社会的一些发展困境进行了哲学审视与反思。本书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促使人们对当代社会做新的哲学思考,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诠释学的特质,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反思和新的哲学论证,呈献具有宏观性和价值指导意义的新思路。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热门推荐
  • 靳少护短第一名

    靳少护短第一名

    三年前,云雪瑶受家庭所迫,强撑胆子用几张照片去坑了靳司寒三千万。三年后,她重归凤城,一头扎进娱乐圈摸爬滚打,誓要让云家人向她颤抖求饶。可……报复心极强的靳大少非来做她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她一边和国民老公斗智斗勇一边还要在圈里撕渣虐渣,尽管过程艰难,但她风光无限。终于有天傲娇靳少忍不住了,一把抓过她的手,带上鸽子蛋戒指,“女人,我不要再做你身后的男人。”,顺便一条微博发出去,亲手打碎了云雪瑶经营许久的“靠实力”形象……
  • 那些不舍的爱与孤独:朱湘情书选

    那些不舍的爱与孤独:朱湘情书选

    《那些不舍的爱与孤独:朱湘情书选》内容简介:“在发芽的春天,我想绣一身衣送怜,上面要挑红豆,还要挑比翼的双鸳——”这是一桩旧式婚姻,也是一段崭新的爱情,一切从一个新名字开始——“霓君”。诗人朱湘给指腹为婚的妻子取了这样一个如烟似梦的名字,或许是诗人对爱的寄托吧!
  • 镜中的爱丽丝

    镜中的爱丽丝

    这是一部描写友谊与成长的小说,它让孩子们明白:真正的友谊是真实美好的。获得友谊的最重要一点就是勇敢做自己。自从爱丽丝出演了一部校园剧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她最好的朋友跟她渐渐疏远起来,甚至学校里的人都在有意无意地避开她,这让她十分苦恼。而这时,以“万人迷”萨维为首的姐妹团体让她十分羡慕,她也想成为其中一员。终于,机会来了,萨维邀请爱丽丝参加以“爱丽丝漫游仙境”为主题的派对。正当爱丽丝天真地认为她即将融入这个团体时,意外发生了……
  • 贵女风华,赖上王爷不撒手

    贵女风华,赖上王爷不撒手

    她是被贬为罪奴的前太子妃,亲儿被继室推入火炉化为灰烬,全家背负罪名满门抄斩,刺杀前夫未果被抛尸万人坑;当她涅槃重生在表妹明玉郡主身上,左有皇帝伯伯恩宠,右有侯爷爹爹溺爱,前有强势盟友辅助,她的复仇路走得顺风顺水;唯一的意外,却是被这看似纯良的腹黑王爷盯上,扬言要把她娶回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诛邪武神

    诛邪武神

    天才变废材的少年,获“龙魂珠”解封一段段残魂记忆,得各种技能,炼药、铭纹无师自通。走出小镇,踏往武道巅峰,成就一代绝世武神。
  • 快穿之男神苏炸天

    快穿之男神苏炸天

    【宠文】【1V1】安晚,天地间仅存的一条“无心”远古神龙。为报恩穿越不同世界,帮助各种男神逆天改命,走上人生巅峰。【系统:我是让你来报恩,来拯救男神帮他走上人生巅峰的,不是让你和他谈恋爱的。】安晚理直气壮道:“人生巅峰不就是事业爱情双丰收。我不和他谈恋爱,他怎么收获爱情?”【系统:好气哦!!!(╯‵□′)╯︵┻━┻】
  • 在都市里晃荡

    在都市里晃荡

    现代都市,当下寻常人物,有公司白领,有下岗工人,有小业主,有公务人员,也有自由职业者、报社记者、文化团体从业者和社会各界精英。描写了他们在事业上的抗争和拼搏、心灵上的博爱和疼痛、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复杂人际关系中的左右逢圆和两难选择以及个人的情感遭际。
  • 斗罗之沧海澜歌

    斗罗之沧海澜歌

    【轻松无限流】当一个个只存在于网文动漫中的世界摆在九闲面前时,他严肃的拒绝,并表示:“太累了,说话不好听,长的不好看,还是个弱鸡儿,这让人怎么活?”系统:滴!(手动滑稽刷存在感)精简版:这是轻微佛系宿主与存在感薄弱系统在万界旅行的故事。
  • 甜治愈快穿:拯救怪物男神

    甜治愈快穿:拯救怪物男神

    仅剩一天寿命,千曦绑定了一个治愈系快穿系统。任务是治愈各个世界里身体产生异变属性的怪物男神。【元气少女VS怪物男神】被囚禁在地下室的不死少年/携带病毒的哥哥/会变成猫的金主大人/半人半兽的钢琴家/只能吸食最爱之人鲜血的吸血鬼伯爵千曦:说好的我治愈,为什么他们自己痊愈了。男人唇角带笑,分裂成四个人:因为,我爱你啊。千曦:系统,救...救我。
  • 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