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6500000015

第15章 奉化棠岙村 棠岙造纸

奉化多竹,竹纸生产源远流长。《宁波市志》记载:“至1931年,槽户182户,纸槽269只,资本23727元,从业人员1418人。产鹿鸣、溪屏纸、爱国皮纸……产值17.38万元。”而据1994年版《奉化市志》记载,1418名造纸业者,有1046名是奉化人。且《宁波市志》也说:“(宁波纸品)十之八九产于奉化”,足见奉化造纸业的兴旺发达。

奉化造纸作坊大多集中在山区,如大堰、董李、岩头、棠岙等。其中棠岙造纸业源远流长,声名远播,已入选奉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其中最为著名的竹纸生产地。棠岙四周山峦环围,翠竹满坡,溪谷狭长,清溪长流。绵绵不尽的竹山和流经村庄的溪水,为造纸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原料。勤劳而富有智慧的棠岙村民很早就靠山吃山,利用竹箬、嫩竹等生产纸张。据明嘉靖《奉化县图志·土产》记载,棠岙在明正德九年(1514年),有人从江西引进竹纸生产技术,开始生产竹纸。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造纸业成为棠岙人维系种族延续、村民生计的一项主业。《棠溪江氏宗谱》卷十一收录有“出品”(即特产)类目,首项记载的就是“纸”,宗谱里说:“(纸)种目甚多,大半取材于竹,亦有用箬用桑皮者。西江惟黄纸;东江出则俱白纸,品类较多。”有徐青纸、大盖纸、盘纸、心纸、马青纸(又有次青)、亭下纸、百料纸、唐川纸、重参纸、鹿鸣纸(一名镴箔纸)、纯一小桑皮纸(一名毛边纸)等纸品。后面还附有一首小诗,由清末时一个名叫江观澜的县学生所作:

劳逸原来异此身,

区区席上枉怀珍。

早知儒业终难就,

悔不当年师蔡伦。

诗的大意是读书难有成就,不如早早学做造纸养家糊口。

民国时期的棠岙文人江廷灿在所作《造纸忙行》诗序里也有类似说法:“自春徂夏至秋冬,四时皆有纸,盖以棠之地多山而少田也。习其劳以代耕耨,亨其利以免饥寒,虽不为农,而终岁之勤劳实倍于农。此所以自养而以养君子也。予悯其忙而幸其利,因赋。”说棠岙人因山多田少,祖辈以造纸代替农耕,虽然不比农作清闲,但手艺获利也能养家糊口。

而其所赋诗中更是详细描述了棠岙人造纸的情形:

春晚采茶方逐逐,采茶之后笋穿屋。

笋长茅檐绿箨抛,邻人劝我收箬速。

我说收箬尚未完,儿童告我收新竹。

箬兮竹兮皆纸料,收之不足空碌碌。

收来箬竹入方塘,洗练工夫异样忙。

才拌石灰次第煆,又烹活火煮以汤。

出水淘来粗细判,细者洁白粗者黄。

粗细捣烂借碓力,捣烂造出纸千张。

君不见,造纸之人要株守,暂歇手时便无救。

不以身软稍偷闲,不以久立稍行走。

时估水花恐厚浇,时补帘痕恐罅漏。

旦复旦兮昏又昏,夜归灯下功加凑。

一手造时一手分,晒干始有好价售。

若得好价便当行,胜耕南亩禾麦秀。

造纸之祖是蔡侯,封侯之家世华胄。

我劝纸家无汔休,即不封侯亦殷富。

由诗中可见,棠岙竹纸以嫩竹为主料,选料讲究,做工精细,需经过腌料、清洗、烧煮、捣料、打浆、抄纸、晒纸等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在500年的漫长岁月里,棠岙村民祖祖辈辈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从事着手工造纸。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是棠岙造纸最鼎盛时期,从业人员有近千人,光抄纸槽就有三百多个,几乎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有纸槽。每天清晨,“噼噼啪啪”的捣浆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宁静的山谷上空,成为村里独有的一道风景。

这里有一则棠岙人江涌青在《纸笋木柴水果蚶子等免捐始末记》里叙述的故事,更能说明棠岙造纸的兴旺,以及村民对造纸业的呵护。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当时,奉化县财政局发出布告,要求“凡经过外濠河之纸与柴、笋、水果、蚶子等物,向未抽捐者,自一月一日起,一律报捐”。这项规定,对棠岙造纸业冲击极大。竹纸不同于笋、水果、蚶子等物,不可食用,又不会自己消费,必须得外售。因而,每逢市日,宁绍一带商人常会来进纸。棠岙纸品大多由埠头通过泉口市、大桥市等沿水路运到宁波、绍兴、上海等地出售。县财政局的规定那是要了棠岙人的命。

于是,棠岙村民奔走相告,聚众合计,上访请愿,直至抗议示威,最后迫使县政府专门颁布免税令,取消征税。江涌青在《免捐始末记》记载了谋事、起事的经过:“盖吾乡大半以纸营生者也。是不可不谋抵制之策,于是再三熟商,公举族叔祖江、家燕为乡民领袖,江尚洲君司财政,江君敏卿与袁君民捷总其事。余往来拆冲于樽俎之间,而担任文墨事务。并令每堡各举二十人暨汪家村、箭岭下共约二百人有奇。择阴历二月初八日赴宁,议先吁禀会稽道尹转电省长收回成命,不获,则焚毁统捐局,以实行反抗计……”

棠岙造纸业直到解放初期仍十分兴旺,村民在政府领导下,曾组织有造纸社,为《浙江日报》《宁波大众》等新闻单位提供大量新闻纸。1958年,造纸社改为奉化造纸厂。之后的三四十年里,棠岙竹纸业时兴时衰,总体趋于式微。如今,只有村民袁恒通还坚守这份传统产业。

袁恒通生于1936年10月。1951年,15岁的袁恒通拜棠岙东江村人江五根为师,学习造纸技艺。1961年开始置办造纸作坊,从事个体造纸。之后,随着儿女长大成人,袁恒通把造纸技艺传授给了儿子袁建岳、袁建方、袁建增,女儿袁建兰、袁建恩以及女婿江仁尧。如今,袁恒通从事造纸业已有60多个年头。这些年,他一直默默传承着这份传统手艺。据袁恒通老伴介绍,她刚嫁到这里时,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造纸作坊。到20世纪80年代,她家的作坊还有十几个小伙子在帮工,生产的纸品均由省土产公司统一收购。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机制纸业的加速兴起,手工竹纸市场受到挤压,经营难以为继,村民纷纷歇业。

如果不是因为一个机遇,袁恒通也许会像许多村民一样早已搁置手艺。1997年,当时的宁波天一阁图书馆为修补破损的古籍藏书,需要一批与明代古籍纸相同的竹纸。该图书馆管理员遍访全国各地求纸不得,后听说棠岙人精通造纸,便来到棠岙找到袁恒通,请他试制古籍用纸。袁恒通一口答应,然后全身心投入到古籍用纸的制作。他改良和创新传统工艺,尝试配制新用料,所用配料中,除有上好的苦竹、桑树皮、棉麻等传统原料外,还采用野生猕猴桃藤、冷饭包藤、豆腐渣树叶等辅料。经上百次试验,终于试制出第一批样纸。送南京博物馆测试后,证明这种竹纸是代替古籍纸最理想的纸张。

袁恒通研制的这种纸品细腻柔韧,厚薄均匀,味道苦涩,久存不蛀,非常适宜用来修复古籍和画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全国纸质类文物保护专家奚三彩以及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宫爱东、美国普利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馆刊主编罗南熙等专家学者,对袁恒通生产的竹纸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给袁恒通造的纸一个专属称谓——棠岙纸。“棠岙纸”理所当然成为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宁波天一阁等单位定为古籍修补的专用纸。《宁波日报》《浙江日报》《中国新闻网》《凤凰网》天津电视台等媒体先后对袁恒通及其棠岙纸的历史渊源、相关工艺、独特用处以及传承状况作过详细宣传报道。

近年来,随着棠岙竹纸再度声名鹊起,棠岙竹纸制作技艺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文化部门的关注。2005年,在“全球生态五百佳”之一的滕头村设立“棠岙纸制作技艺”展示馆,由造纸传人袁国安向游客讲解、展示古老的造纸艺术;2007年,“棠岙纸制作技艺”入选奉化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棠岙造纸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类推荐
  •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王蒙是一位擅长演讲的大师,他演讲不用讲稿,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时疾时缓,掌控得当。他的演讲生动、幽默,透出修养和智慧,让人额手称庆、交口赞好。王蒙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对中国文化始终进行着深入的思考,本书收录了王蒙先生近十年关于文化的演讲。在这本书中,他对“传统文化”“文学与时代精神”“文学与人生”“文化自信”“文化梦”等,进行了充满王蒙特色的思考与分享。
  • 香中别有韵

    香中别有韵

    本书稿是一位具有20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经验的老师,带领她的学生立足课本知识,深化阅读理解,读写结合的产物。分为三编,第一编文章为师生对书本中学过的名家、名篇的理解阐发;第二编文章为师生对生活中点滴的体悟;第三编为教师在教学方面的体会和研究心得。
  • 电视下南洋:广西电视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电视下南洋:广西电视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电视外交是电视媒体开展的公共外交,是媒体外交的一部分。电视媒体超越时空的传播方式、声像俱佳的传播效果、相对低廉的传播成本,使之成为直接影响他国受众观点态度,间接影响他国政策立场的“外交利器”。本书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资助项目,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共十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介绍了广西电视台进入新世纪以来,抓住中国-东盟合作的新机遇,以先进的公共外交理论为知道,大胆实践,探索出一条以“电视外交”的形式进行周边国际传播的新路径。对地方,特别是边疆省区的电视媒体有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 忍者

    忍者

    在今日,忍者(NINJA)与寿司(SUSHI)、艺妓(GEISHA)一样,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在西方人的眼中,忍者属于神秘的东方文化,可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黑暗时代的巫师、十六世纪的吸血鬼相提并论,而比起骑士的豪情、巫师的邪气、吸血鬼的阴冷,忍者则显得更为冷峻、敏锐而诡异。
  •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

    本书是余秋雨“封笔”5年来出版的首部新书。在书中余秋雨一改以前学者身份,以老师的角色和十余名北大学子“课堂互动”来对话中国文化,并对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进行了新型的解读。业内人士称,该书也开启了中国文坛“散文式”文化通史的先河。
热门推荐
  • 千世未离

    千世未离

    一个在楛禮山东躲西藏的小妖被一刚修成人形为冷俊少年的虎妖赖上,无奈带着他一起逃离妖界闯荡人间……一路上对其苛刻,虐待,还时刻准备着将他买了换银两……却不知他竟是与她有一掌之仇的妖界妖主,她惶恐、惶恐啊
  • 99封情书说爱你

    99封情书说爱你

    自从三岁的余锦瑟遇见大她两岁的顾思华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从此跟在他身后各种殷勤讨好。每隔一段时间便送上一份情书,直到第99封被顾思华连人带信打包回家,余锦瑟彻底蒙了。看着欺压上来的男子,露出惊慌,“顾哥哥,你这是干什么?”顾思华撕碎平日的矜贵,邪邪一笑,“如你所愿啊,看不出来吗?”(这是一本带甜味的小清新!)
  • 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以法理之名

    以法理之名

    李星穿越到了法理世界。这个世界中,法学理论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李星接到了特殊人物的任务,要在冒险过程中,不断的讲述法律知识以获取奖励。而我们可以看看李星的故事,顺带学点法律知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读人与读史:中国历史名人的另类解读

    读人与读史:中国历史名人的另类解读

    本书呈现的,是一个个在历史生态中遨游的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收藏在博物馆中的孤立的、冰冷的脱离了时代的名人标本。将一个人物放回他所在的历史生态之中,就会看到以往我们所忽视的一些内容:忠臣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不是一定是好的?在固定的政治秩序下,如何打破僵局,谋求个人的发展?义正严辞的反对派,是不是真的愿意为他所认为的真理献身?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真的适合在政坛中生存吗?
  • 豪门星光

    豪门星光

    摇身一变成为豪门千金,坐拥大把财富……谁知辉煌背后,暗潮汹涌,家族恩怨!娱乐黑幕!HOLD不住啦! 幸好咱有秘密武器,用不完的未来科技,想不出的随心所欲~ 这位从天而降的帅哥,你难道就是哆啦a梦? 矮油,来都来了,不如从了我吧!
  • 夫人说什么都对

    夫人说什么都对

    顾希荞在酒吧猎人,没想到看见一个人帅高冷的人,唇角一勾,眉眼带笑。顾希荞:“帅哥,你叫什么?”慕羽琛莫名被搭讪,眉头微挑,眼眸深邃不见底:“你是谁?”顾希荞:“你老婆啊!”慕羽琛:“那就来履行老婆的义务吧。”不是说慕总性情冷淡吗?她这被宠得无法无天是怎么回事?
  • 邪王溺宠:嫡妃惊华

    邪王溺宠:嫡妃惊华

    楚羿说,“我若为王,你必为后!”可顾雁飞所信非人!她倾尽全力捧他上位,却眼睁睁看着他一夕反目,看着自己的孩子惨死眼前。她被情同姐妹的侍女毒得又聋又瞎!顾家满门,皆不得好死!一杯毒酒放在面前,她指天起誓——有朝一日重生归来,我定要将你们扒皮拆骨,踩死脚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