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2900000002

第2章 《唐君毅著作选》编序

霍韬晦

《唐君毅著作选》在唐先生逝世二十七年后方克有机会在国内出版,实在太迟。不要说国内读者引领以望,从国内开放、经济发展,亦极需要像唐先生这样的学者和这样的思想来作为社会和民族的支柱,使国人不致在五光十色的知识贩卖中和商业大潮中迷失。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的社会危机正是在于失去了传统的教养。

这不是国粹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唐先生对此深有卓识。他一生的努力都奉献给中国文化的弘扬,但他的思想早已超出五四时代的东西文化对立与二十世纪意识形态之争。他超越于这些理论,但又不抹煞这些理论在某一时位中的贡献。他的思想波澜壮阔、高潮迭起,通达诸家,涵盖古今,更胜西哲康德对不同文化领域的判划和黑格尔的辩证的安排。可惜世人福薄,能得其咳唾、接其慧宝者甚少,和其它几位同时代的新儒家相比,似乎稍见寂寞。我认为:于时、于理这是很不相称的。

“大声希声”,之所以如此,不一定是和现代人的学术训练有关,反而是和现代人的生命有关。生命的反省要有深度,才能见出知识之本。现代人只知向外运思,视概念为砖瓦,辗转批削,以为严格,却不知只是技巧;貌似可观,而实智力之游戏,无关于生命之成长,亦无关于质素之提升,最后如庄子所说的“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有甚么真实的贡献呢?

这样说不是否认学术、否认知识,唐先生亦深知学术与知识之价值,否则他不会写那么多书,对中、西、印哲学做了那么巨大的整理和会通。不过由于他的思想曲折回环,一般读者都觉得难以随顺,亦不明白唐先生何以如此细致包融,于是往往半途而废,十分可惜。总之,读唐先生书,读者必须平心静气,逐句体会,才能感受到其内容的丰富和精采,而且在风格上和进路上,感受到唐先生思维的特色。

唐先生思维的特色在哪里呢?就是即使讨论学术问题、知识问题,都不离其生命中的悲情。人生问题就更不必说了。唐先生生于忧患,受社会、文化、人情的冲击特多,其敏感之心灵亦特多感喟,发而为文,自然充满悲情。不过唐先生之思想并不以悲情止步,而是能够深入观照种种现实心境背后有其原始的性情与美善,于是可以化灰暗为光明。这就是唐先生毕生的信念,一直贯于他的学问、文化生涯,亦贯于他的思想和人格。因此,有人称他为理想主义者,唯心论者,或文化哲学家,“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其实是唐先生对生命的觉醒,知道生命才是文化之根、学术之本,人的行为就不用说了。

据唐先生晚年自述,他二十七、八岁尝独游于南京玄武湖,见城墙上阳光满布,深感欢喜,忽由此而顿悟一切真理皆内在于人心,今人古人皆能得之而相互契合,所以真理之为真理,必有其普遍性。这可以说是唐先生见道式的体证,一般人以为神秘,或欠缺科学根据,其实这是生命与超越世界感通的必然。学者须先有此超越的向往,并对其自身之障碍有所反省,而诚意求通,方能一念涉入而得开启。这是唐先生生命的突破,旁人仅藉怀疑理性或思辨理性而向外运思,恰好南辕北辙,哪能得达呢?

由此我们可以微悟唐先生之所以寂寞的原因:时代未成熟,人生苦难尚未受够,所以另一方面的智能,也就是冲破障碍的智能不生,真是无可如何。达者对此,唯有起悲,所以唐先生的情感特别丰富,对不同学者之观点特多同情,而不忍全盘抹煞。论者每谓唐先生喜总持古今中外一切思想及文化,似亦欲吞没诸家而成一大系统,这是错的。唐先生根本不是要造一哲学系统,以囊括一切哲学。他曾说过,若这样作就有“杀机”,结果将“导致一切哲学之死亡”(《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第15页)。相反,他只是提供一道路、或一桥梁,以通于其它哲学,使人皆能如实承认一切哲学之价值。所以其归宗处,仍是仁义礼智之心。孔子所谓“依于仁”,即在此仁心下,方能尊重诸家,而知其言、尽其理,各不相害。由此,唐先生主张“即哲学史以言哲学”,使一切哲学在历史之开展下而各归其位,各得其价值,亦即各有其普遍永恒之意义。从另一角度看,这也是一种超越反省法,即超越各家,而翻至其前面、后面、上面、下面,以尽其可有可发之义,于是有途径会通于他家。所以唐先生对中国哲学的整理,乃至对世界各大哲学的研究,其实是做了一个巨大的融会、贯通、包举、分疏的工作,其胸襟之广、识见之精,可谓前无古人。

有人认为:唐先生这种思考方式,是一种本体思维方法,高扬心之内在性与超越性、道德性与圆满性,因此不可能避免批判精神的削弱,这是循概念逻辑思维而来的误解。难怪更有人据此而说唐先生以其道德心灵之活动,裁剪各家;言下之意,是对各家有所扭曲,强为定位,亦未能充分发挥知识之独立性,这种批评更是无理,而且浅陋。从内容上看,一切知识与理论有其出发点,有其指向,亦即有其所观、所及之境;若停于此境上,即有相对之独立性。但唐先生之心,更能反观此境所生起之源,从源头上知其可进可退、可升可降之道,于是通一切学术,任持一切学术而不失。这是唐先生超越学术门户的胸怀,也是唐先生著《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的旨趣,读者必须时时返其本,对此学术之源头、心灵之本体(其实是性情),加以体会,才能透入。所以这是最大的充扩,丝毫不存在着曲解或局限。局限的是境,是理论之内容,但能成此境、此论之心则无局限。

有关心之本体,唐先生早年说之为“道德自我”或“道德理性”,似太着迹,太概念化,亦易为读西方哲学者所执、所疑,晚年则但说之为“生命存在”,似笼统而实浑圆;一如孔子之“仁”、孟子之“性”,并未以语言界定,所以无此体会者根本不能入。唐先生反复叮咛,无非是表明一切学问之基地,必推原至此方见源头。成人成事,成理成学,在现实上总有具体对向,学者随境而趋,即说之不尽。但一念回顾,唐先生指出:则甚简单,全是不忍之情、无私之爱。这是层次之彻上彻下,超越之性情与现实之思考不相妨碍。一般人予以平面化,便不可解。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言,唐先生这一文化进路、思想进路,是一大创见,其理论之所以波澜壮阔、涵盖古今,又层层冒起,上接天光,如日月星辰之共烁,交互辉映,遍及于人类精神之各个领域,可谓至矣、尽矣、无以尚矣,而唐先生之仁心、性情之全体大用,亦次第展现矣。必须指出:自有中国哲学以来,尚未有如此气度之哲学家。西方之学者,如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亦似能全面论述人类之不同文化领域,但他们都是从思辨理性发端,提供一架设之道,完全不似唐先生,以生命之本根、无私之性情,方是文化与学术的活水源头。从这一点看,唐先生的写作文字虽是西方式的排列、铺陈,但精神上、思想上则完全是中国式的。唐先生是一位真正秉承中国先圣、孔孟之道的启迪而对生命有洞见的中国哲学家。

由此再回到本编《唐君毅著作选》的出版。唐先生逝世后,承唐师母之嘱,我忝为《全集》主编,与同门搜集遗文珍作,与唐师母亲赴台湾各大书局统一版权,前后十年,编成三十巨册,凡一千万言,由台湾学生书局出版(1989),成为当年港台学术界之盛事。嗣后唐师母更盼《全集》能在国内印行,以继唐先生之志;1998年遂以国内版权授余,嘱余设法,数年未果,心甚愧疚。现蒙北京中国社会科会院出版社慨诺,又蒙香港喜耀教育文化基金捐资,先印行第一批,使我愧疚之情稍减。所遗憾者,乃唐师母已于2000年仙去,不及见此书在国内之出版,十分遗憾,人生之事,本无圆满,惟望性情可入于幽冥,则其昭昭者,终得感应耳!

公元2005年夏日,门人霍韬晦敬序于香港东方人文学院

同类推荐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人物王守仁流传最广的著作。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各家学说,且具非凡的军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学造诣。本书是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包含了王守仁哲学思想的主要精华,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最重要的资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 点亮自性之光

    点亮自性之光

    在本书中,克里希那穆提以素有的亲切态度,为读者循序渐进地探索应如何具足自身的能量,去照彻光明自性。克氏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透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才是真正的解脱行动。不论他人有多么老练、聪明、博学或是神圣,也不能点亮你的自性之光,除非你能透过自己的领悟和冥想将它点燃。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传习录

    传习录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集中而系统地阐释了阳明心学: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内涵,是一部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古典哲学著作。它所阐述的修身、养心、处世之道对于现代生活依然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这是一本充满实践性的生活哲学读本。
  •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对和谐理性做了较全面的阐释,以和谐与理件为双重视角,借鉴并吸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思想资源,对人类社会的一些发展困境进行了哲学审视与反思。本书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促使人们对当代社会做新的哲学思考,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诠释学的特质,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反思和新的哲学论证,呈献具有宏观性和价值指导意义的新思路。
热门推荐
  • 情圣魔发师

    情圣魔发师

    一场闹剧使亚斯、尔奇、费南度卷入“疑似杀人案”登上报纸头条。亚斯和小贝打赌输了,不但陪绸妹拍婚纱照,又要到忠南顶楼“鬼屋”住一晚。喝醉的亚斯把小贝误看成晴空,将她温柔地抱住,偏偏哲明(黄玉荣)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把门反锁,于是亚斯和小贝便意外地共度一夜……
  • 超神学院之星河纪元

    超神学院之星河纪元

    本书皇子已死一万年X3(别再问耀文哪去了!)神河文明发现虚空后,提出了星河纪元造神工程,以此为神河文明进入新时代的标志。然造神工程才刚开始,神河文明就突然覆灭,直到三万年后......书友群:86206817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

    女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

    在当今这个时代,生为女人,就要活出女人的价值。女人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入的大家闺秀;不再是弱不禁风,羞涩万千的小家碧玉;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需要人同情、怜悯的对象。女人是一个独立意义上的人,拥有和男人一样聪明睿智的头脑,拥有改变自我、改变生活的能力。换句话来说,就是女人照样能成大事,照样可以令人刮目相看,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宠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新元之魔刀大侠

    新元之魔刀大侠

    片场老油条,武术替身叶潭穿越古武未来。中二少年、混不吝、凶残少年等等不足以形容他。原本只想闷声大发财,世道却将他往魔道上逼。于是,他成了大侠。这是偏现实风的武侠,讲述一个侠成长的故事。
  • 女侠是这样的

    女侠是这样的

    天启年间,天下初定,金銮殿上身着官服的都是男子,女子却是轻摇掌扇的宫女丫鬟,武昭王四女均有才华大志,要为天下女子正言,她们会遇到知己贵人,英雄豪侠,忠义仆从,如意情郎,也会遭遇庙堂奸佞,背信弃义,忘恩负义,薄情寡义,她们究竟何去何从,能否明哲保身,改变什么?
  • 星途:无上荣耀

    星途:无上荣耀

    漫漫星途,何以为恒?唯拼搏!唯征战!唯,杀戮!当罪恶的手,伸向这片辽阔的星域时,当人类的联盟,走向了岌岌可危的边缘时,他,这个生活在牢笼中,被人称为“死囚”的家伙,在面对敌方漫无边际的星际战舰之时,究竟会如何抉择?书友群:611058793
  • 从群演到全球影帝

    从群演到全球影帝

    又名:《从横店群演到全球巨星》有人说他是二十一世纪演技最炸裂的实力派影帝。也有人说他帅气逼人,仅凭颜值,便能逆袭成为大咖巨星。更有人说,他天生适合吃这碗饭,娱乐圈没了他,华国的影视行业将倒退十几年。还有人说,他实力与偶像并存,是个完美无瑕的男人。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除了喜欢唱唱小曲、揣摩剧本人物,其他无关一切,都不在他的念想中。这是一部从群演到影帝的故事,可励志、可风骚、可荆棘、可欢乐……
  • 丑颜王妃:二嫁嗜血八王爷(全本)

    丑颜王妃:二嫁嗜血八王爷(全本)

    她是北苍国人人避而远之的‘煞星’公主,太监不怕她,宫女能打她,连猫儿狗儿都能欺负她!不过是长的丑了些,脸上麻子多了些,可谁知道,丑容下遮掩的惊天秘密?本以为暗恋成真,谁想某一天,一封决绝书,一道圣谕。情郎取了白天鹅,她这丑小鸭奉旨和亲,远嫁东陵国……出嫁当日,她洗尽铅华,回眸倾城,艳惊天下!·花嫁摇摇,落定景王府。谁知门口不见大红灯笼,等待她的竟是两条丈长的送葬白布?喜堂变灵堂,夫君成了一块冷冰冰的‘牌位’!新嫁娘变寡妇,景王府内惊吓、疑云、神秘接踵而来!·成亲三月,她本是竟然怀了孩子……老太妃勃然大怒,一场家法生生折杀掉她腹中的生命。愤然离去,却惊闻景亲王并未死,那住在香雪园中的面具男人便是她的‘鬼丈夫’?!他暴虐,嗜血,阴冷,邪恶,越是靠近,越像毒药侵蚀着她,邪魅得教她难以抗拒。·一嫁,他是景亲王,是坐在轮椅上的神秘面具男人。她是貌比无盐的‘煞星’公主。二嫁,他是摄政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她是花容月貌的‘歌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