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75600000002

第2章 嗣位之谜与衔恨(一)

多尔衮是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母亲是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他生于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死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至今已363年。他轰轰烈烈的人生,为一代王朝奠基做出过重大历史贡献。但围绕他人生各个阶段有许多谜,令人难解,少年嗣位与衔恨就是其中之一。

一 大变革的年代

多尔衮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人,其先人自周秦以来叫肃慎、邑楼、勿吉。辽、金、元、明时代称作女直、女真。明朝正统初年,先祖南迁至今辽宁省新宾和吉林省桓仁等地区。建立明朝地方政权“建州三卫”。受汉族等先进民族文化影响,16世纪末年进入社会大变革时代。

(一)统一建州本部

建州女真从正统初年到努尔哈赤起兵,经过140多年,与辽沈、中原汉族进行密切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往,社会生产、文化生活飞速发展,初步进入农业民族行列。但明朝末年吏治腐败,边官的民族压迫政策,引起少数民族的不满与反抗。努尔哈赤就是女真族的代表人物。

努尔哈赤早年住在辽宁省新宾县网户村后山北砬背山城,曾受明朝赐封的龙虎将军等武职高官。他不仅带领部众在开原、抚顺、清河、叆阳等地从事马市贸易,而且八次到北京向明朝政府进贡、经商。他眼界开阔,除本族语言外,还会蒙古语、汉语,最爱读《三国志》、《水浒传》,对中华传统文化早有领会。

努尔哈赤等不堪边官欺凌,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同弟弟舒尔哈齐等团结37名英雄豪杰,以13副铠甲起兵。经过三年苦战,将建州范围内苏子河、浑河等流域的苏克苏浒河、浑河、完颜、哲陈、栋鄂五大部及其所属各城先后统一。继之将长白山的讷殷、珠舍里、鸭绿江三部征服。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虎拦哈达山下“筑城三层,启建楼台”。当年六月二十四日,宣布“定国政,凡作乱、盗窃、欺诈悉行禁止”。并宣布国家婚姻大法等一系列法律,开始依法治国,形成初具规模的奴隶制国家。这时,他坚持同明朝通好,照常进贡,通商贸易,关心人民疾苦,至“民心大悦”,出现“民殷国富”形势。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为适应“国势日盛”的发展需要,他将首都迁往更开阔的赫图阿拉城。

(二)征服东海各部

努尔哈赤胸怀大志,颇有进取精神。他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迁都赫图阿拉后,开始向东海各部进军。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他派大将扈尔汉等征服东海兀吉部的胡叶路。第二年,派大将额亦都征服绥芬路、雅兰路、纳木都鲁路、宁古塔路。第三年,派儿子阿巴泰、大将费英东等征服乌尔固辰、木棱路;大将何和理、额亦都、达尔汉等征服胡尔哈部扎库塔城,并向黑龙江中下游用兵,直到天命二年(1617年,万历四十五年)征服库页岛,将东海,即包括今天的乌苏里江沿岸,黑龙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都纳入他兵威之下。

(三)吞并海西四部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征服东海各部主要是夺取资源、人口,从物资和人力方面充实自己的实力。然而,哈达、辉发、乌拉、叶赫等部都是与他不相上下的部落,占据通向东海和黑龙江的贸易通道。欲控制整个东北貂、参等物资来源,并用以同明朝马市贸易,这四大部落即“海西扈伦四部”成为他的最大障碍。扈伦四部的酋长都是女真社会有历史传统,比较强盛的大家族中的人,他们看到无名的努尔哈赤领导的部落飞速崛起,很不服气,便联合起来,想把它掐死在摇篮里。于是,叶赫部那林布禄、布斋,乌拉部布占泰,辉发部拜音达理,哈达部猛格布禄等各部贝勒[1],联合蒙古科尔沁部翁阿岱、莽古思、明安贝勒及珠舍里、讷殷、锡伯、挂勒査共9部,大兵3万,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分三路向建州进攻。结果在古勒山一战,被建州兵打得惨败。布斋战死,布占泰被俘,其他头目带领残兵败将落荒而逃。

古勒山战后,尽管扈伦四部被迫与建州部讲和,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志向没有改变。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出兵消灭哈达部。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九月,灭亡辉发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吞并乌拉部。天命元年(1616年,万历四十四年)他自称抚育列国英明汗,在赫图阿拉城建立大金国,史称“后金”,是为“天命元年”。天命四年(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八月,消灭叶赫部,将女真社会全部统一。他骄傲地宣布:“满洲国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鲜鸭绿江,同一语音者俱征服,是年诸部始合为一。”

(四)对明王朝开战

明朝政府对女真各部实行分而治之政策,各部首领都是明朝任命的都督等,通过卫、所制进行管理。努尔哈赤的统一战争,对明朝政府是公开挑战。明朝边官进行过一系列干涉。天命四年(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初,发动著名的萨尔浒大战,四路出兵围攻赫图阿拉。结果被努尔哈赤指挥的八旗兵各个击破。天命三年(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号召,公开向明朝宣战,当年四月十五日,率兵占领明朝边疆重镇抚顺城,七月攻克清河城。第二年六月占领开原城,七月夺取铁岭城。由于战争不断向明朝辽东腹地推进,为减轻调兵遣将辛劳,天命四年(1619年,万历四十七年)六月,他迁都界凡城。天命五年(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十月,迁都萨尔浒城。天命六年(1621年,天启元年)三月,一举攻占明朝关外重镇沈阳、辽阳城。并迁都辽阳,建筑东京城定居。天命十年(1625年,天启五年),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城。

努尔哈赤占领辽沈后,由于奉行民族压迫政策,推行剃发令,遭到广大汉族人民反抗,民族矛盾尖锐化。在对辽南金州、复州、海州和盖州进行血腥镇压的同时,他于天命七年(1622年)率兵渡过辽河占领辽西重镇广宁城。天命十一年(1626年,天启六年)正月,带领13万大军进攻宁远城,遭到明朝督师袁崇焕守军的坚决抵抗,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当年四月他派遣二贝勒阿敏、四贝勒皇太极等出征巴林部取胜,但他一生的战争事业至此已画上句号。

二 兄弟父子相残

努尔哈赤兄弟、父子相残,发端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征服东海和哈达部前后。弟弟舒尔哈齐、长子褚英都在内讧中幽禁被杀。

(一)兄弟之争

努尔哈赤起兵初期,舒尔哈齐是得力助手,他英勇多谋。十余年后,兄弟分歧逐渐加深。主要表现在两个重大问题上:其一,对外战争问题。努尔哈赤起兵目的是征服女真各部,统一东北,进而对明朝开战,如先金一样,入主中原。舒尔哈齐想平定建州本部后,各自守土。所以,对征服东海、哈达部表现消极。他满足于明朝封赐给他的都督职务,号称“三都督”。其二,权力之争。随着统一战争发展,兄弟权力冲突日趋严重。征服哈达部后,建州将全国分成三族,分配从哈达掠来的明朝敕书,大部分被努尔哈赤及其子褚英(20岁)、代善(18岁)领有,舒尔哈齐及其子所得很少;努尔哈赤部下将领150人,舒尔哈齐只有40人;兄弟相争日渐明显,招待外来使者,兄杀几头猪,弟必以相同数量招待;外使贡物,弟弟要求使者“不要高下于我兄弟”,希望数量相同。最后,弟竟与兄长分城而居。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八月十九日,舒尔哈齐在被幽禁中死亡,享年48岁。

(二)褚英失位

舒尔哈齐死后,努尔哈赤仿照汉人习俗,实行长子继承制,立长子褚英为嗣,继承汗位。从万历八年(1580年)至天命五年(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的40年中,他共生16个儿子。长子褚英(1580年生)、次子代善(1583年生)、三子阿拜(1585年八月十五日生)、四子汤古代(1585年十一月初四生)、五子莽古尔泰(1587年生)、六子塔拜(1589年二月十八日生)、七子阿巴泰(1589年六月十六日生)、八子皇太极(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九子巴布泰(1592年十一月初十日生)、十子德格类(1596年十一月十三日生)、十一子巴布海(1596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十二子阿济格(1605年生)、十三子赖幕布(1611年生)、十四子多尔衮(1612年十月二十五日生)、十五子多铎(1614年生)、十六子费扬古(1620年生)。其中长子褚英和次子代善是元妃佟佳氏所生,承继汗位由长子褚英首先列名,理所当然。

褚英英勇善战,曾因战功被赐封为洪巴图鲁和阿尔哈图图门称号,是勇敢、有谋略之意。努尔哈赤根据长子继承制,决定将国中一半的人口赐给褚英和次子代善,即每人名下各5000户,并“牧群八百、银一万两,敕书八十道”。令长子褚英执掌国政,代善辅佐,故有令“二子执政”之说。按努尔哈赤的想法,两位长子多分财产,其他诸弟少分,一旦诸弟有难,便于向兄长求助,而兄长有难,将不便求助于弟,故如此安排。

褚英在三个问题上同父亲有严重分歧:其一,同情叔父舒尔哈齐,不赞成置叔父于死地。其二,胁迫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等“发誓”:听兄的话,不许“将我之所言告于父汗”,并威胁五大臣费英东、额亦都、何和理、扈尔汉、安费扬古服从自己,否则汗父故后将诛杀之,致使“彼此不睦”。其三,四兄弟、五大臣告发他之后,憎恨其父,诅咒父亲出兵乌拉部失败等。努尔哈赤认为长子“不可置信”,以其“心胸狭窄”,无治国胸襟,与他所希望的“秉公治国”背道而驰。于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二十六日,将其幽禁。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闰八月,以罪伏诛。

褚英失政后,努尔哈赤仍以长子继承制安排嗣位人选,令次子代善代政。李朝使者反映说:努尔哈赤死后,代善“必代其父,胡中皆称其宽柔,能得众心”。

三 暴风雨中降生

多尔衮降生在建州本部统一之后,大军征服东海三部与扈伦四部的炙热年代。他还在娘胎里蠕动时,姥姥的乌拉部已遭到父亲的大军攻击,失掉6城;刚降生5个月,姥姥和舅舅已无家可归,部落被父亲兼并。可见,他是在战争的暴风雨中降生。

(一)子以母贵时代

在努尔哈赤16个儿子中,按道理除长子褚英、代善外,以顺序第三子阿拜,第四子汤古代应排在前边,但为什么将八子皇太极、十子德格类、五子莽古尔泰列入“爱如心肝之四子”呢?这与满族[2]社会发展阶段性有关。因为在统一建州和扈伦四部中,努尔哈赤后宫是政治晴雨表,为加快统一事业发展进程,他大搞政治联姻,凡是有威望的大酋长,自称贝勒(王),属下人多势众,地位显赫,相互联姻,是普遍增势手段。褚英、代善之母元妃哈哈纳扎青就是有名的酋长塔本巴宴之女。莽古尔泰、德格类之母衮代是继妃,也是著名酋长莽塞杜诸祜之女。这两位后宫主人除具备上述条件外,又都是努尔哈赤统一建州本部的创业夫人。而阿拜母亲兆佳氏、汤古代母亲钮钴禄氏只排在“庶妃”位置上。因此,其子不被列入“爱如心肝之四子”中。皇太极之母叶赫那拉氏孟古姐姐地位更高,是叶赫贝勒杨吉砮之女。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嫁给努尔哈赤后不久,就取代继妃衮代为中宫皇后。她生皇八子皇太极地位比继妃衮代之子莽古尔泰更高贵。努尔哈赤在分给诸子产业时,莽古尔泰“并未授以产业”。衣食之用都是皇太极的残羹剩饭,长期倚赖皇太极生活。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清朝早期皇帝后宫注重政治联姻;后宫福晋名次常常反映社会统一进程;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子以母贵。

(二)暴风雨中降生

阿巴亥生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父亲是乌拉贝勒满泰,母亲姓都都祜氏。努尔哈赤兼并哈达、辉发部后,为打通朝鲜后门东海地区贸易通道,尽量争取乌拉部合作。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贝勒满泰及其子因故死亡,努尔哈赤将9部联军之战中俘虏的满泰之弟布占泰贝勒送回乌拉部成为国主。布占泰使用刚柔并举手法对付努尔哈赤,既治国强兵、兼并临近各部,又试图与努尔哈赤友好。他先请求努尔哈赤将舒尔哈齐之女额实泰、额恩哲及努尔哈赤之女穆库锡娶为妻子。又将自己的妹妹滹奈嫁给舒尔哈齐,侄女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在这种相互政治联姻交易中,阿巴亥作为交易的政治筹码,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在叔父布占泰陪同下,进入建州赫图阿拉城。阿巴亥作为刚满12岁的少女,与43岁的努尔哈赤就这样成了婚配。

阿巴亥初嫁时,仅是个小姑娘,不足以引起努尔哈赤关注。后宫最受青睐的是皇太极母亲,叶赫之女即孟古姐姐。然而不幸的是阿巴亥入宫两年,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九月,孟古姐姐病卒。努尔哈赤痛苦异常,他“爱不能舍,将四婢殉之,宰牛马各一百致祭,斋戒月余,日夜思慕,痛泣不已,将灵柩停于院内三载,方葬于念木山”。

孟古姐姐病逝一年,阿巴亥满15岁,成为努尔哈赤卧榻上最受宠的美人。此后10年在努尔哈赤的婚姻生活中,除有时关注侧妃叶赫那拉氏、庶妃西林觉罗氏、伊尔根觉罗氏外,主要热恋着阿巴亥。因此,阿巴亥连生三子,即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七月十五日生阿济格,万历四十年(1612年)十月二十五日生多尔衮,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二月二十四日生多铎。

历史上女真社会部落与部落政治联姻,实际上都是为维护相互力量暂时的平衡,没有什么亲戚、感情可言。当努尔哈赤需要,并有能力征服乌拉部时,尽管乌拉部女儿夜间还卧在他的卧榻中,而早晨他便率领大军向乌拉部开战。当多尔衮在胎中数个月后,努尔哈赤同阿巴亥的叔父布占泰翻脸,夺取乌拉首都之外6座城市,大肆焚烧谷物。多尔衮降生刚满5个月,其父大兵的铁蹄已踏平他姥姥的安乐窝,乌拉部彻底灭亡。姥姥和舅舅都无家可归,逃往叶赫部。多尔衮就是降生在女真社会大动荡的暴风雨中。他甚至在娘胎时就与母亲思考人生的抉择和道路。所以,兄弟之间他最聪明。

四 慈母更显风流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努尔哈赤中宫皇后病逝,同时乌拉部与建州部关系正处在相对稳定时期。努尔哈赤考虑进一步拉近与乌拉布占泰的关系,当年便将14岁的阿巴亥捧上大妃宝座,史称“大福晋”。

(一)大福晋自危

时间如流,转瞬之间努尔哈赤62岁。刚满31岁的阿巴亥已给他生下三男一女[3],高居大福晋之位,国家第一夫人、国母。按理说她该满足了,然而,面对苍老的丈夫和年幼的子女,她眉间紧皱。丈夫一旦西归,她孤儿寡母将依靠谁?恰在此时,即天命五年(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三月初八日,左翼总兵官费英东故去,令努尔哈赤十分悲伤。他到费英东灵前“呼号大恸”,直到“夜半返家”。长吁短叹地说:“和我休戚与共之大臣,今始有一二凋丧,我亦不久矣!”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其实这是阿巴亥早就想到,并有危机感的大事。她倾吐了自己的心事。努尔哈赤为解爱妃担心,便说:“吾身殁后,大阿哥须善养幼子和大福晋。”这给阿巴亥指出了寄托和希望。

(二)大福晋忧心

天命五年(1620年,万历四十八年)三月十五日,努尔哈赤小妾泰(塔)因査与另一个女人纳扎发生口角,牵出大福晋阿巴亥一系列经济问题。众所周知,努尔哈赤从起兵那天起,对经济问题就十分重视。他在统一过程中,垄断东北经济是他成功的重要手段。在后宫已有约法,明确规定:“诸凡福晋,若不经汗允许,即以一庹布,一块缎给与女人,则被诬为欺夫买药;若与男人者则被诬为已有外心。”讲明内宫经济问题的两种性质。而这次大福晋的经济问题确有更复杂的社会背景。大体有四种情况,其一,给达海“蓝布二匹”,令努尔哈赤怀疑大福晋“有外心”。将达海“缚以铁锁,钉于粗木而囚之”。其实,阿巴亥或者是济贫,或者是收拢人心,因为达海毕竟是汗身边难得的人才,不会有他意。其二,两柜财物放在阿济格家,另有“暖木面大匣中存放之银两”放在大福晋母亲家。众所周知,自从乌拉部灭亡,大福晋母亲都都祜和弟弟阿布泰,跟随布占泰贝勒逃往叶赫部。叶赫部灭亡,布占泰、都都祜、阿布泰等全部移居后金都城。阿巴亥将财物和银两隐藏在儿子和母亲家可能是敛财,以解后顾之忧。其三,阿巴亥将另外部分财物隐藏或赠送给养子达尔汉虾、总兵官巴都里、参将蒙阿图家。这些人都是皇太极所属正白旗将领,也是努尔哈赤的爱将。阿巴亥相信惠及这些人,对其未来必有好处。因为皇太极一直是嗣位争夺的劲敌,聪明的大福晋不会不想到窝囊的代善在与皇太极争夺中,鹿死谁手,难于料定。其四,散财给村民。这是大福晋接济贫民的表现,从最坏的地方想也只能说她有意收买人心。总之,大福晋并不吝财。她通过经济手段在铺垫自己的未来,反映出她忧心忡忡,并敢于违背汗约,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算是敢作敢为的一位女性。

(三)大福晋风流

大福晋知道努尔哈赤对她和幼子未来的安排,将要由大阿哥代善来赡养,她动了心思,并采取三种手段接近代善和皇太极:其一,给两位贝勒分别送饭,告状者说给代善送两次,给皇太极送一次,看来还是有所侧重。其二,曾经一天两三次派人到代善家,并得出结论说她与代善有“同谋”。更严重的是竟然在“深夜”出宫院“二三次之多”,似乎有偷情之嫌。其三,大福晋在公开场合卖弄风骚。事情是天命年间,努尔哈赤虽然建国称汗,有外殿和内宫,但诸贝勒会议常常在内宫召开,大福晋出入不避讳。这是国家统治机构不完善所致。大福晋为引起代善注意,每在诸贝勒会议期间,有意梳妆打扮,“以金珠妆身献媚于大贝勒”。其他诸贝勒、大臣都看不惯,但畏惧代善和大福晋未来掌政报复,知而不言。众所周知,阿巴亥正值30岁左右,“美丰姿”,为人聪明伶俐、漂亮大方,具有满族女人生就的活泼、潇洒作风,为后宫之冠,自然看不惯的诸贝勒、大臣不是垂涎就是嫉妒。但不管他们怎么想,她都是一代风流人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满族从相对比较滞后的奴隶制发展时期飞速向封建制过渡,落后的民族风俗仍有残留,婚姻关系比较混乱,父死子娶其妾,兄死弟聘其嫂,甚至侄儿娶婶母等事,视为平常。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关系的反映,而在这种生产关系下所形成的社会风俗,不会随着经济关系的改变而立刻发生变化。努尔哈赤所说的“吾身殁后,大阿哥须善养幼子和大福晋”,其中就包含大福晋将要嫁给代善之意。可见,大福晋的风流是自危、是忧心,是一个女人预见到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而求得未来幸福的渴望。

(四)皇太极谋位

在努尔哈赤安排嗣位的规划中,总是能够看到一个人的身影,他就是八子皇太极。他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来自母亲家族的威望,来自汗父对孟古姐姐特殊的钟爱和他本人文武双全及过人的聪明。所以,当努尔哈赤第一次分析家产时,除长子褚英、次子代善外,皇太极在其他诸子中首屈一指,其次是德格类、阿济格,连大名鼎鼎的莽古尔泰都没有份。当努尔哈赤将汗位交给长子褚英承袭期间,刚满20岁的皇太极,就与父亲身边的巴克什额尔德尼往来密切,而额尔德尼正是陷害褚英、“进谗言”的主要人物之一。天命八年(1623年,天启三年)五月初三日,努尔哈赤对于杀褚英多有悔意,曾在诸贝勒大臣面前说:“昔大阿哥在时,额尔德尼、乌巴泰等曾进谗言”,并严肃地指出:“于辽东时,伊逊、额尔德尼,即已去四贝勒巡察之处,往而不问,归而不告其所往。如此之举,不唯挑唆,岂有他哉?”足见,在对大阿哥“进谗言”的问题上,皇太极难于脱离干系,有觊觎汗位之嫌。

在大福晋被揭发的事件中,皇太极的影子再次出现。其中有四件事值得深思:其一,大福晋送饭除大贝勒代善外,其他贝勒都不给送,偏偏送给皇太极。其二,大福晋隐藏和送财物时,八旗各个大臣都不送,偏偏送给皇太极所属的正白旗大臣达尔汉虾、巴都里、蒙阿图。其三,努尔哈赤在派人调查时,偏偏派达尔汉虾、额尔德尼、雅逊等,有的史学家分析说:“调查者名列第一的调查大臣达尔汉虾即努尔哈赤养子扈尔汉,和代善的关系很不融洽,代善曾经专门向汗父进奏不利于扈尔汉的‘谗言’。……额尔德尼,是努尔哈赤重用的亲近臣,竭力拉拢皇太极,经常违背旗制,私往皇太极处通报消息,是皇太极争夺汗位集团成员;雅逊,好弄权术,爱作谎言,曾‘伪为己功’,免死‘单身给与四贝勒’;蒙阿图隶满洲正白旗。”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不动声色,善于团结和施展拉拢手段,而对汗具有左右能力的正白旗贝勒皇太极。何以见得?有一次额尔德尼被他属下牛录名叫塔布兴阿的人告发,额尔德尼十分紧张,慌忙去找皇太极商量。他告诉皇太极,塔布兴阿敢于“告发我二人”,是汗属下的雅逊、乌纳格两个人挑唆所致。二人经过商量决定“不可不令雅逊、乌纳格辞离于汗”。可见,他们多么霸道,竟敢在努尔哈赤健在时动他身边的人。后来雅逊可能被逼无奈,令其妻子馈送“十余颗东珠”给额尔德尼。尽管如此,雅逊还是以罪拨入正白旗。其四,大福晋的行为尽管有她自己的考虑,违背汗大权独揽、经济约法,但实际上并无大错。而汗的侍妾与大福晋宫女之间的口角,是叶赫那拉氏纳纳昆福晋、乌云珠阿巴盖福晋勾结皇太极,使令皇太极的一个小女人,接近努尔哈赤侍妾从中挑唆所致,是精心策划的阴谋,是个冤案。

然而,努尔哈赤一生英明盖世,回到内宫却弄不清其中的是是非非,竟以吃醋的心情,责备大福晋:“尔竟不爱汗夫,蒙我耳目,置我于一边,而勾引他人。”骂她“奸诈虚伪,人之邪恶彼皆有之”,决定“我将不与该福晋同居,将其休弃之”,将大福晋废了。如果不是因为有三男一女需要照顾,险些将大福晋处死。而对他心爱的第八子皇太极的所作所为却毫无提防和察觉,事后将部分家产竟送到皇太极库房。当然,叶赫那拉氏纳纳昆福晋、乌云珠阿巴盖福晋除得到“大福晋所制蟒缎被二床、闪锻裤二床”各一套外,没有取代大福晋位置,而努尔哈赤的侍妾泰因查却成了大功臣,受到“着加荐拔,陪汗同桌用膳而不避”的高规格待遇。

同类推荐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老舍:骚人无复旧风流

    建国后,老舍由“抗战派”转向了“歌德派”。据曹禺回忆,老舍建国后常说:“我无党无派,但我有一派,就是‘歌德派’,歌共产党之德的派。”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成了老舍建国后文学创作包括旧体诗创作的总主题。一九五八年,老舍在大跃进中重新开始写旧体诗,他写的第一组诗《元旦试笔》(二首),就是歌颂的“昂头迎晓日,风物美无边”的新中国。一九六五年,老舍含冤死去的前夕,他依然在《诗二首》中真诚地实践着自己当“歌德派”的诺言。
  • 武则天秘史

    武则天秘史

    上承贞观之治,下起开元盛世。一代女皇,不是不简单,而是了不起!赞叹与诋毁,欣赏与批判,美貌与智慧,疯狂与冷静,谜一样的女子,最冷酷又最温情。悠悠千载无字碑,是非功过任评说。
  •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雷震传:民主在风雨中前行

    为胡适、唐德刚及龙应台所敬重,权威体制下最值得重读的斗士雷震唯一传记。在战后台湾民主宪政运动发展中,雷震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他与胡适等人一手创办《自由中国》半月刊,以宣传民主自由与宪政理念为主旨,使一大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台湾有了重新集结的机会,并以公共论坛的方式臧否时政,发表建言,将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的“书生议政”在那个时代发挥到了极致。作者以第一手资料,透过雷震的风雨一生,叙述一代知识分子与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并以其个人政治生命的沉浮及历史背景为考量,着力表述这位骨鲠之士从坚守“自由”、“民主”等理念,到付诸实践的精神风貌,彰显那个时代的困局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艰难处境……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异梦叙

    异梦叙

    正确真的是正确吗?绝对的光明也就是绝对的黑暗吧。万事混沌,唯情却清。一场好梦,请君勿忘
  • 佛说七女经

    佛说七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行僵尸

    异行僵尸

    说—当将臣和鸿钧同时命令大军前往混沌界后————“咻!———”随着眼前一阵白光闪过,同时身体猛地一颤,紧接着众人便感觉自己的脚上传来一阵踩实之感!浑身肌肉猛然绷紧,紧接着众人便左右巡视自己的四周,但随即,众人先是在惊讶了下后,紧接着便一脸戒备之色的看着自己的前面!
  • 不谈情只说爱

    不谈情只说爱

    如果你爱上的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只是与另一个人共享身体的一个人格,你会如何?如果你爱上的这个人格,让你和他联手想办法让主人格永远沉睡,你又当如何?主人格与副人格之间的博弈?女主的抉择?
  • 魔鬼低语

    魔鬼低语

    夏季的夜晚,一个陌生人摸入一个房子,带给孩子一生的梦魇。8年后,孩子即将成人,再次无比接近魔鬼,7年后正面对上魔鬼的他这次还会不会再次听见曾经的惨叫?
  • 快穿病娇男神别作死

    快穿病娇男神别作死

    她,风华绝代,高傲一生。他,魔族弃子,被人唾弃。他崇拜她仰慕她敬仰她以她为心上人。当他心理发生变化,由一胆小怯弱的魔族弃子变为胆大妄为的病娇时,等待她的将是什么?
  • 萌妃倾城:国师绝宠

    萌妃倾城:国师绝宠

    那年晏琦七岁,不知怎的就入了传说中某位神秘莫测的国师的眼。多年后,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某女仰天抗议,“我要退婚……”某国师,“乖,老天都得听我的。”再某日,侍卫来禀:“主子不好了,晏小姐要把安太后的娘家安家给拆了!”“嗯,派人过去把安家围了,不许任何人伤到她一根头发……”“主子又不好了,晏小姐把未来的储君太子给揍了!”某国师边挽袖边往外走:“在哪?本座要亲自过去替她揍,免得她手疼……还有,你们去给皇帝老头松松骨头醒醒脑子,生而不教为父之过,看看这像什么话?”“主子大事不妙了,晏小姐要翻天了……她和老夫人都打起来了!”某国师当即一个激灵:“快去给本座取个榴莲来,老娘都遭殃了,儿子能躲得过?”
  • 无能狂怼

    无能狂怼

    大学刚毕业的林青青进入了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原以为创业环境下会充满干劲,却没想到这里有最奇葩的上司和最搞笑的同事……
  • 还不曾说再见

    还不曾说再见

    已换号为(九昃.)///括号里面的那个名字,记得看清楚后面有个点的符号哦。 新坑《时光不曾有尽头》已开。 清冷男神×神经质妹子 甜到掉牙的文。 HE,甜宠。 在明星作家何星辰给出的高额工资诱惑下,叶淮果断放弃了“公平竞争任何岗位”的原则,成功的被“骗”进了何星辰的工作室做插画师。工作室的工作很轻松,何星辰鼓励她继续写小说,总是找各种借口让她陪着他。嗯,小心机……二人相知相伴,在梦想的道路上继续前进,克服文学和生活的一切困难,最终收获了甜美的爱情。何星辰说,当时我没有和你说再见,因为再见是离别的人说的,而我相信你从不曾离开。 Ps:这本文笔不行,慎入。
  • 夏日不及你暖

    夏日不及你暖

    这个夏季,与你相遇“同学,欢迎你来到月亮湾学院~”你转过了头,留给我的,是一抹暖暖的微笑。风拂过,带来一股淡淡的栀子花香....学长,你太过美好...—————————分割线——————————“我亲爱的妹妹,你为何会喜欢这样一个小白脸呢?”黑暗中,少女喃喃道,“不过,只要你喜欢......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帮助你,甚至,是我自己。”“简单,你太傻了,她,值得吗?”一个如精灵般的邪魅少年,怀中抱着昏迷的少女,“不,不!我绝不允许你这么做!”简单,你,生是我的人,死,也只能成为我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