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3600000002

第2章 导言

“教育公平”问题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也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教育中的公平问题既涉及公民教育权利的保障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问题,也关涉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问题。教育公平作为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对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基础教育由于涵盖了义务教育阶段,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特征。基础教育就个人发展而言,对每个人的终身发展起着奠基作用;对国家而言,关乎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基础教育公平”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也反映着教育对人的权利、尊严的平等尊重、公平地对待,彰显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现象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党的十七大确立了“公平”作为制定社会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2010年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公平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明确基础教育是重点保障对象。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首次将公平与质量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2012年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可见,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已成为我国中央政府推动教育改革的目标。但在总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追求最广泛的公平,又获得高水平的教育质量,是世界性难题。

选择英国作为个案研究,是因为英国作为世界上基础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以来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英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几度成为两大执政党争议、竞选的焦点问题。英国政府颁布的重要政策文献每每回顾之前政策成效,均要对该项政策对推进教育公平的成效作出客观地评价。纵观英国基础教育发展历程中公平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几方面独到之处:首先,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是渐进式地推进。自19世纪末以来,英国仍旧是一个阶级界限明确的等级制社会,而沿着这种等级制社会的结构建立起来的国民教育制度同样具有明显的等级痕迹,基础教育中的公平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教育法——《1870年初等教育法》,这个教育体系形成了为中上层阶级子女学习、培养贵族和领导阶层提供中等教育和为普通劳动者子女提供初等教育的“双轨制”。而《1944年教育法》虽然实现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并轨,实现了“人人受中等教育”的目标,但在中等学校结构上分化为带有明显社会分层倾向的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的“三轨制”。而对学生进行“三轨”分流的“11岁选拔考试”的合理性一直是理论界、公众争议的焦点。《1988年教育改革法》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导向的教育改革,远离了教育公平的政策目标,引发了对教育消费权、选择权批判的浪潮。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将教育政策作为社会政策的核心政策,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理论上提出“有差异的教育平等”主张,在实践上创造性发展出特色学校、个性化学习等促进“有差异的平等”的策略,随着教育公平的推进,教育质量也稳步提升。这一演进过程留下许多经验和教训,背后隐含了教育公平内涵不断发展演进的轨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其次,20世纪以来,英国一直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保守党和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工党轮流执政,政治与教育公平主张的联系、学术研究与政策制定的联系不仅十分密切而且清晰可见,为我们深入而正确地理解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的影响,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个案。英国各利益群体对教育公平问题争议的结果,促进了教育公平理论研究的繁荣,大大推动了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和政策水平的提高,但各时期的争议过程一直为国内研究者所忽略。

最后,英国教育公平理论研究走在世界前沿,研究范式不断创新。自20世纪20年代英国工党发言人托尼发表了《人人受中等教育》一文以后,引发了入学机会平等的大讨论,许多教育学家、历史学家、心理学家参与了这场讨论,积累了大量研究文献,阶级分析是主要研究范式;20世纪50年代,伦敦大学经济学院格拉斯教授创立了“政治算术”研究范式,用职业分层取代阶级分析,用统计数字描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情况,此后,牛津大学哈尔西教授对“政治算术”范式进行了系统阐述,与美国布劳和邓肯的社会分层研究遥相呼应,使教育公平研究走向科学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杰夫·恵迪和斯蒂芬·鲍尔等政策社会学家试图超越传统的阶级分析和“政治算术”的研究范式,倡导一种叙事和统计数字相结合的经验的社会学研究范式,以拓宽教育公平研究的视野,深化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为此,本书试图系统地考察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演进轨迹,以期为我国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有益的借鉴。但这种借鉴绝不是简单地横向平移,也不是照抄照搬,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都深深扎根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地域的特殊理念,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历史性。只有在历史长河中把握这个国家基础教育公平政策演进的脉络,深刻理解其实现价值追求、适应社会变化的行动策略,才能有利于我们做出合理的甄别和选择。

本书将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看作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采取历史法和系统分析法相结合,力图在研究视角上突破传统的静态的政策分析。全书以教育公平政策历史发展为线索,从《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到2009年工党政府的教育白皮书《你的孩子,你的学校,我们的未来:建设21世纪学校制度》颁布实施,时间跨度约140年。本书之所以未对卡梅伦领导的联合政府的教育政策作出评述,因为政策从颁布到实施需要一定时间运行,才可以评判其成败得失,现在加以评述为时尚早;在各个历史阶段,则采用系统分析法,系统地分析社会现实条件,诸如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教育公平理念等因素对教育政策目标形成的影响、考察实现教育政策目标的策略及其实施情况,并适度涉及教育政策效应分析,分析教育政策是否解决了公平问题或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公平问题,进而展现教育政策目标向下一个阶段运动发展的轨迹。系统分析法,有利于我们在考虑目标和解决问题时,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和贯彻执行的问题,注意从目标到手段的全面考察,把握其动态发展过程。

在这个分析框架下,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演进的轨迹清晰地呈现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普及初等教育时期;第二阶段为致力于人人受中等教育时期;第三阶段为追求更大的教育机会均等时期;第四阶段为效率优先下的教育公平时期;第五阶段为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时期。故此,本书共分为6章,分别为:

第一章 普及初等教育。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初,英国工业革命为普及初等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贵族政治的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崛起、普选权的推进以及普及国民教育思潮的兴起,促使英国政府对教育承担起责任,建立国家控制的初等教育体系。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法案——《1870年初等教育法》。此后英国政府用了近50年建立起数量充足的初等学校,完善强迫入学制度,实施免费就学,扩展和充实世俗教学内容等策略,终于建立起免费的、强迫的、公立的初等教育体系,实现让所有儿童接受初等教育的目标。但是这个公立的教育体系与英国原有私立的中等教育并不衔接,公立的初等教育面向劳动人民子弟,而私立的中等教育面向中上阶层子弟,形成英国特有的阶级间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第二章 人人受中等教育。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是一战到二战期间,工人阶级作为执政党已登上政治舞台,福利国家思想萌生,随着初等教育普及的实现,“人人受中等教育”机会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英国政府通过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至15岁,提供足够数量的中等学校,设立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等三类中等学校等策略,建立起与公立初等教育相衔接的公立中等教育体系,实现了人人受中等教育的愿望。但是三类中学之间的不平等直接导向职业上、成就上不平等。

第三章 追求更大的教育机会均等。二战之后,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英国经济迅速复苏,进入“富裕社会”时代,也是英国社会福利扩展期,两党都赞成追求更大的教育机会均等,通过发展综合学校,对贫困区实行补偿教育以及残疾儿童融合教育等策略,力求消除三类学校造成的不平等,实现教育过程和结果上的平等。但是这些策略收效甚微,综合学校因教育质量下滑,而招致广泛的批评。

第四章 效率优先下的教育公平。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是撒切尔夫人领导保守党进行市场化改革时期。保守党政府为了挽救英国经济发展的颓势,抛弃福利国家主义转而接受了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理论,提高质量、效率成为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英国政府采取扩大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倡导家长择校、实施统一的国家课程、扩大免费学额计划、关注有特殊需要儿童和少数民族儿童教育等策略,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取向,其结果加剧教育体系的两极分化。

第五章 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是布莱尔领导的新工党走“第三条道路”时期,为了消除教育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两极分化问题,新工党将教育政策重心从保守党时期关注少数人转向大多数人,从关注结果平等转向差异发展,追求有差异的平等。通过实施“教育行动区”计划,发展特色学校,支持家庭,完善学校制度,推行个性化的教和学等策略,向儿童提供适切的教育,教育公平内涵从教育资源更为均衡的分配转向人的潜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追求每一个儿童都能获得成功。

第六章 结语。总结了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的特征:即政党意识形态对教育公平政策目标的影响日渐淡化;教育公平理论研究促进了教育政策向更加平等化方向发展;教育公平策略以“渐进”的方式推进,教育政策与社会政策日渐形成相互支持的网状结构。

当前我国政府将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作为政策目标,这是基础教育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重大转移,是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的矫正,但需要制定系统优化的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的策略。希望本书提供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在制定基础教育政策时有所借鉴;也提供给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在创造性地贯彻实施教育政策时拥有一种国际视野!

倪小敏

同类推荐
  •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灾害,一个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一个我们潜意识里不愿多提的词。我们不愿说,并不代表它就会消失,听那电视中的新闻,看那报纸上的文字,总会被提到,提到它在某个角落里继续存在的身影。本书为我们例举了一百场危及世界的灾害。
  •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

    《中国高校博物馆建设研究》,高校博物馆是高校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直接载体,是高校发挥文化建设示范作用的重要窗口,是高校发挥文化辐射作用的重要基地。本书从历史发展、现状、功能、文化指导意义等方面做了论述,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
  •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家战略中的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理论、模式与实践》从城市战略发展的视角出发,根据特大城市特点(多圈层、国际化、广辐射等),分层构筑、分步研究。在理论层面,对上海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城市发展机制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不同空间主体包括创新城市、创新城区、创新新城(智慧新城)、创新都市区(创新城市—区域)发展的经验与规律;在应用层面,主要研究上海多层级空间体系(创新城市—中心城—新城—都市区)在多领域(社会—经济—建设—管理)的创新发展任务,提出上海创新驱动在各空间层面的发展思路和应用决策,最终形成一个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完整框架。
  • 社会理想和社会稳定

    社会理想和社会稳定

    社会理想与社会稳定是相互联系的一对概念。社会现实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于是引发人们产生美好的社会理想。如果社会现实与人们的社会理想差距过大,就会引发变革现实的社会活动。因此,要建构和谐社会,保证社会稳定,必须关切社会理想、研究社会理想,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理想,促进社会理想在社会现实中的实现。
  •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在中国,大学生是个非常特殊和重要的群体,这个群体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本书作者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在总结了学者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对两种精神融合的内涵、特征、标志、紧迫性与可行性、难点与支点以及保障体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创新之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余生有你十分甜

    余生有你十分甜

    乔晚穿越为总裁文里的恶毒女配。都说男主霍景深俊美无俦、禁欲矜贵,是最理想的结婚对象,却偏偏对自己的妻子乔晚很恶劣。直到有一天,有人看到他对乔晚视若珍宝,恨不得宠上天…从生到死,你是我唯一的情深。我愿为你俯首称臣。——霍景深致乔晚(1V1甜宠文)
  • 凤兮魂

    凤兮魂

    她是个废物,可是谁又敢轻视她,左有衷心侍女,右有傲娇猫咪。什么,有人盯上她,想和她打架。来人呀,放猫。玄猫:它要好好想想,当初是为什么跟着这货的,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她本以为,它能够一直这样下去,当一个人人皆知的废物,谁知,一朝醒来,世界变样。消失的二姐再度出现,神秘的棋盘,未知的旅程,踏上一条独属于自己的路程。喂,跟了你这么久,现在丢下我不合适吧。凤,你去哪,我就去哪。我不想失去你,一点也不想。还好,无论如何,转过头,他们还在。
  • 世界名牌大全(英汉双语版)

    世界名牌大全(英汉双语版)

    本书《世界名牌圣经》是中英文的对照白金版本,不仅给读者展现原汁原味的世界名牌,而且领略名牌风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英语水平和人生品质。本书根据中国人的喜好精心挑选了8大品类:尖端品牌、世界名表、品牌服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皮具、名酒、豪车系列。这8部分全是作者精挑细选出的世界名牌,每一个部分分为“品牌名片”、“品牌标志”、“品牌阅读”并附核心词汇。“品牌名片”一目了然列明名牌的品类、标志风格、创始人、诞生地、诞生时间;“品牌标志”展示名牌的商标;“品牌阅读”详细叙述名牌传奇、名牌经典之作等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魔君的天才毒妃

    魔君的天才毒妃

    二十一世纪天才杀手卿九,医毒双绝,魂穿异世成为东辰国最受人唾弃的卿家大小姐,长相丑陋,性格傲慢,天生废材而且还好色成性?这实在是……太好了!性格简直完全对她的胃口,九姑娘说了,她前世活的太累,这一世定要潇洒过一生,生平只有一个目标,“吃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男!”可为何会惹上这么一个可怕妖孽的男人?美的人神共愤,狠的阎王让路,顿顿只给她吃胡萝卜,而且她还不能睡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监坟头

    太监坟头

    一段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旷世奇缘,建立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之上。
  • 痴情天子

    痴情天子

    慈宁宫位于紫禁城的最深处,两尊威猛高大的麒麟镇守在门前,四周古柏森森,优雅恬静,因为是皇太后的寝宫所以显得神秘和庄重。东暖阁里,皇太后——大清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额娘端坐在上首,四周围坐着一群妃嫔命妇。她们喝着奶茶聊着天,消磨时光。今天皇太后有点特别,没有像往日掺和妃嫔命妇的闲聊,两眼紧盯着暖阁门外,不住询问时间,像是在等待什么人。“苏嘛,现在什么时辰啦?” 皇太后问。苏嘛答道:“皇太后,今儿怎么啦?您已是第三遍问我了。回太后,现在辰时已过,巳时未到。”“哦,快到巳时。”
  • 漠初月

    漠初月

    青葱岁月,契约游戏,善良自信的林雨萱毫无察觉的一步步卷入了蓝漠为她定制的充满荆棘的婚姻中。一向从心所欲的林雨萱对纷繁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才华横溢的她大学还没有毕业,就迫不及待的踏入纷繁的社会。但心无城府,在社会的深潭中举步维艰,伤害重重。蓝漠用深深的爱保护她,为她疗伤,并用自身的能量支持她的事业,让她充分展现才华,得到自我实现,却也一步一步陷入了蓝漠为她编织的网。然而他们来自不同的世界,蓝漠对雨萱的爱和执着,激怒了家长,伤害接踵而来。外表的柔弱掩盖不了内心的坚毅,雨萱毅然决然出走婚姻,也希望走出蓝漠爱的禁锢。自由带给雨萱的还有孤独,孤独中,不觉中收获了逸群张扬的姜云洲执着而炙热的感情,然而这份情感带给姜云洲的是近乎毁灭性的伤害。这让雨萱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满心愧疚。林雨萱对身边人的在意、维护和退让,让蓝漠不能接受。男人强烈的占有欲,有冷漠和狠辣陪伴,绝对的权力,使人畏惧而愤怒,却也将林雨萱越推越远,直至世界的另一面……
  • 大反派不好当啊

    大反派不好当啊

    我叫赵不凡,对,我穿越了,成为了大佬的儿子,并且获得了一个大反派系统……怪物妖兽沦陷的极南之地...万万亿誓死捍卫城墙故土的将士,这一切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小心,沧澜海中数千万亡灵正在贪婪的凝望着你!毫无动静的妖魔两族,开始蠢蠢欲动……是谁在赵不凡耳畔威严低语,醒来吧...大正似奸,大恶似忠,何为恶?何为正?十六年后...埋葬无数尸体的无尽深渊中,一双深邃沧桑的眸子骤然睁开……“赵不凡,莫要离经叛道,走上邪道!”“哈哈哈……哈哈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