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9500000010

第10章 雷霆之怒——可怕的雷电灾害(6)

地面电场仪可以测量晴天和雷暴天气条件下地面大气平均电场的大小和极性的连续变化,能够灵敏地响应近距离雷暴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在雷电临近预警中非常有用。

因为单点的地面大气电场是空中所有电荷在该点产生的电场的矢量和,所以只利用单点地面大气电场的测量结果不能准确反映雷暴云中的雷电活动状况,需要地面大气电场仪的组网观测,并通过其他观测大致确定雷暴云的空间位置。到目前为止,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地面电场仪组网观测资料进行雷电临近预警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还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

对于地面电场观测数据,目前主要采用了两个预警指标进行雷电临近预警:电场瞬间变化量和电场平均变化趋势。每秒一次的采样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闪电放电引起的电场变化的,因为闪电发生后,地面电场恢复到闪电前的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根据我们观测到的电场瞬间变化(相邻2秒地面电场值之差)能够大体上判断出在近距离是否发生了闪电。对于电场平均变化趋势(如采用1米的平均值)来说,不适于在近距离有闪电发生时使用,因为近距离有闪电发生时(特别是闪电频繁发生时),很可能闪电发生之后地面电场还未得到完全恢复就又有一次闪电发生了,这样每分钟平均值的变化会是杂乱无章的。但是在闪电还未发生前、最后一次闪电发生后或者闪电发生频率较低时(可舍弃闪电发生之后一段时间的数据不参与平均值的计算,若闪电发生频率较高,可能会造成根本没有数据适于计算平均值),还是可以利用电场平均值的变化趋势作为预警指标的,特别是雷暴发展初期,云中电荷处于积累阶段,通过对地面大气电场平均值的变化趋势的预测,可以对闪电的发生进行有效地预警。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单站的电场观测难以估计雷暴云的位置,其预警区域和提前预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另外,由于地面大气电场测量受安装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很难找到理想的安装条件。因此,不同站点采用的平均电场预警指标是不一样的,需要进行场地校正或根据长期观测寻找经验判据。

对于过境的雷暴,由于电场仪的有效响应范围有限,能够提前预警的时间受很大限制(当然,组网观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雷暴路径上电场仪的提前预警时间),最好结合其他观测,如雷达、卫星、闪电定位等。而对于电场仪观测网区域内新生的雷暴云,理论上地面电场观测能够达到很好的预警效果(采用电场平均变化趋势作为预警指标),这还需要用实际观测进行检验。

随着全国地闪定位站网和局部地区总闪定位系统的建设,闪电资料在雷电预警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区域识别、跟踪和外推算法,我们可以对已经发生闪电的区域进行识别,利用一段时间的监测资料就能进行跟踪和预测,特别是总闪定位系统能够提供云闪的信息,可以为地闪提供更长的预警时间。

另外,在同时拥有闪电监测资料及雷达、卫星等实测资料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资料。例如在利用雷达、卫星资料对强对流区域进行识别、跟踪时,参考雷电定位结果,判断这些区域是否已经发生闪电,将为下一时段外推得到的强对流区域是否会发生闪电提供决策依据。

利用照相机对闪电观测

利用照相机对闪电观测是研究闪电的重要工具之一。由照相观测可以测量闪电的时间、闪电的速度和闪电的结构。早在19世纪后期,霍弗就利用照相摄影方法观测闪电,他将照相机作水平快速移动,获取闪电照片,观测闪电变化情况,发现闪击是有分枝的,并且闪击之间有连续发光存在,并测量两闪电的时间间隔为1/5~1/10秒,这个时间显然是过大了。到20世纪初,法国沃尔特利用一个由钟控制的可移动照相机,精确地测出了闪击之间的时间,并拍摄了第一次闪击的先导,观测到第一次闪击是向下分枝的,但是他没有发现先导是梯级的。同时,美国的拉尔森也进行了类似的闪电观测,测量了闪击之间的时间,并记录到一次由40次闪击组成的闪电。

直到1926年玻依斯设计出一种旋转式相机,后来称之为boys相机。

其结构是将两个照相机的镜头分别安装在一个旋转圆盘的一条直径的两端,镜头随圆盘高速旋转。当观测闪电时,闪电成像位于两镜头后面的静止底片上,由于圆盘快速旋转,两镜头各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于镜头的高速移动,闪电光不是同时到达底片上,使得照相底片上感光的闪光发生畸变,这种畸变方向是以直径为对称的,镜头的旋转速度是已知的,通过将两幅图的比较分析及一系列处理后,就可以推断出闪电的方向和速度,并且可以判断闪电发展的连续相位,从而得到闪电的结构和发展过程。1929年,玻依斯又将相机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将转动相机镜头改为两镜头固定不动,而照相底片作快速旋转,这有利于提高观测的稳定性和精度。为观测回击闪电通道径向变化,塔卡基等制作了一台高速扫描相机,它是对一般线扫描相机的改进。其部件有:物镜、图像辅助(放大)装置、一维荷电耦合器件的图像感应器、一个探测驱动器和一个视频放大器。CCD图像感应器是由1024个高灵敏度的硅光敏二极管组成的线性阵列,所有的光敏二极管与CCD移位寄存器相连。

测量大气电场

旋转(场磨)式大气静电场仪,它是根据导体在电场中产生的感应电荷原理来测量大气电场。主要由大气电场感应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系统和雷电警报器四个部分组成。大气电场感应器由上下两片相互平行、有一定间距、开关相似的四叶片连接在一起的对称扇形金属片组成。下面的金属片用来感应电荷,固定不动,称为定片,上面的金属片由马达驱动旋转,称为动片,并与地相连接,它既起屏蔽定片的作用,又使定片暴露在大气电场中。

当动片旋转时,定片便交替地暴露在大气电场中,由此产生交流电信号,信号的强弱与大气电场强度成正比。信号处理电路是将交变电信号进行放大等处理为显示系统所要求的信号。显示系统可以用示波器、打印机或记录器等显示大气电场信号。雷暴警报器根据测量的电场的大小和变化,预测雷电出现的可能,并发布近距离雷电警报。

大气电场探空仪用于研究积雨云或其他云中大气电场分布和云中电荷分布。它由双球式大气电场感应器、发射机和在地面的接收系统三部分组成。双球式大气电场感应器由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绕水平轴旋转的金属球体组成。在强大气电场中,两个金属球分别感应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交变电荷,其幅值与两球旋转所形成平面的大气电场分量成正比,双球式大气电场感应器的输出信号,经发射机传送到地面。地面接收系统由天线、接收机、数据处理系统和显示装置组成。天线接收的大气电场和温、湿信号,通过接收机和数据处理,最后输出探测结果。此外探空仪还携带有温度、湿度和测风应答仪。

卫星和雷达监测雷暴

卫星为大范围探测闪电提供了理想平台,多年来已有多颗静止气象卫星装载有记录闪电信号的观测仪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上载有各种光学探测闪电的探测器。

DMSP卫星是1970年美国空军发射的一颗用于军事目的的气象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其使用的基本仪器是高分辨率扫描仪,可以获取可见光和红外图片。1973年DMSP卫星发射后不久发现高分辨率可见光扫描仪在轨道的夜间部分具有探测闪电的功能。1980年,科学家首次提出在静止卫星上获取高空间分辨率、高探测效率、昼夜探测闪电放电图像。20世纪90年代,根据他们的理论开发出一种新的LMS闪电探测仪。

LMS成图探测器能够探测大范围区域闪电发生的时间、闪电的辐射能、日夜监测云闪和地闪闪电,其空间探测分辨率达到10千米。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首次用雷达观测闪电,直到近年来雷达可以用于闪电定位、确定通道的物理特征和监测有关风暴的演变。雷达能实时连续对雷电进行监测,对闪电的观测要优于被动观测,是监测闪电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闪电定位与新型探测仪

1.闪电定位

闪电定位系统也称之为闪电探测和测距系统(LDAR)。20世纪70年代,LDAR由一个中心站和6个遥控站组成,基本工作原理是双曲线定位原理。现在已大有改进,只用一个中心站和3个遥控接受站组成三角定位法系统。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磁场方位法。是利用一对闭合环形导体做成接收天线以接收闪电发生的脉冲电磁波的磁场分量。每一个天线接受磁场的一个分量,它是垂直于天线线圈平面的,从二个磁场分量的大小,可以确定落地闪的方向,二个站各自同时定出的方向线相交点就是落地闪的位置,用三个站,则可以把交点位置定得更精确。1989年黄岛油库是落地雷引起大火的,这个落地雷的地点和准确时间监测人员是在几百里外的监测闪电系统的监视屏上看到并记录下来的。这种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可以用于森林火灾的监测,也可用于荒无人烟大范围的输电网雷击损坏点的搜寻,我国大庆油田、华北电管局等已购用中科院空间中心研制的SD—JD—I型闪电监测定位系统,其测量范围可达几万平方千米。

另一种闪电定位方法是采用辐射场到达时间系统,又称雷电跟踪定位系统,它有非常高的精度,是以接受导航卫星的时间标准为基准,与各检测站收到闪电辐射场的时间相比较,从而定出闪电的位置。

2.新型探测仪

检测大气电场不一定用电学仪器,也可以运用光学效应来测量电场,光纤电光晶体电场传感器就是其中之一。电光晶体有一种泡克耳斯效应,它是这样一种现象:凡是不具有对称中心的透明晶体,光通过时会产生双折射现象,在某一方向加电场后,双折射现象会发生改变,变化量与外加电场成正比,是一阶电光效应,把晶体放入偏振装置中,经过起偏器1/4波片和检偏器作用后,通过电光晶体的光强就与外加电场的大小成正比了,光强可以用光电管来测量取读数。

另一个是借用共振现象测闪电。

大地表面和高空的电离层类似一个电的谐振腔,闪电发出的电磁波有各种频率成分,它的7.5赫兹的基频及其谐波在这个大谐振腔发生共振,称为舒曼共振。用电磁波接收机接收空中各种来源的电磁波,若有这种频率的成分,它一定是来自雷暴放电,利用这一现象可以监测全球的雷电,任何一个地方的闪电辐射舒曼共振频谱在全球任何地点均可监测到。

雷电监测产品的应用

闪电定位系统是用于雷电监测和预警的新型探测设备,可以自动、连续、实时监测闪电发生的时间、方位、强度、极性等特征参数。特别是目前在世界发达国家广泛使用的闪电监测站网,能够提供大范围、长距离、高效率和高精度的雷电活动位置和发展信息等,而且甚高频(VHF)闪电定位探测系统还可以监测云闪,能够揭示闪电放电过程的时空分布,因此闪电监测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短时天气预报的应用方面,雷电信息作为对流性天气灾害超短时预报的新手段已受到重视。1980年美国曾经开展了对流降水试验计划,反映了人们认识到电结构,特别是对流云系统电结构的复杂性,也反映了起电过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2000年夏季美国NWS和NOAA开展了试验项目STEPS,强雷暴起电和降水研究),其主要目的是研究雷电结构与灾害性雷暴的关系。STEPS试验项目的探测试验中采用了三维VHF闪电探测系统LMS和Doppler天气雷达等探测设备。利用LMA系统对各种雷暴进行了进一步的观测研究,利用LMA观测资料对雷暴中的闪电特征及其与对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同类推荐
  • 想变老虎的兔子

    想变老虎的兔子

    一只小兔子想变成老虎,是什么促使它有这样的想法呢?想让自己变的更强大,不光是外表的变化,内心也需要更强大。
  • 幻想大王杨鹏获奖作品选:哇,怪兽!

    幻想大王杨鹏获奖作品选:哇,怪兽!

    一个月了,电视里精美好看的动画片神秘失踪了。四位同学破解了这个谜,原来是怪兽“哇”把动画片吃掉了。大家本想好好教训这可恶的“哇”,不曾想怪兽“哇”地大哭了起来……最后,孩子们原谅了怪兽,还和怪兽成了好朋友,温暖的爱让怪兽不再感到孤独。懂得理解和关爱。
  • 凡尔纳密码: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密码:海底两万里

    小说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应邀登上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的故事。而所谓的“怪物”竟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潜水艇艇长尼摩邀请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做海底旅行。沿途,他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的生物,经历了种种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罗纳克斯等三人不辞而别,将他们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蕴含着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地理知识,使人们在获得极大的精神享受的同时,感受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力量。
  • 狼王悲歌

    狼王悲歌

    狼王洛波有血有肉有感情。它在适者生存的严酷的自然竞争法则下,为了填饱肚子得以生存,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可怕的敌人——人类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智斗勇。终,狼王洛波为了寻找爱人——那只被人类惨杀的洁白的母狼布兰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 科技难题我来解

    科技难题我来解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热门推荐
  • 囚天

    囚天

    天为棺材盖,地为棺材板,喜怒哀乐事,尽在棺材里。而我却不甘做一个平凡的人。
  • 浪迹在诸天

    浪迹在诸天

    末法时代,历经无量量劫,修炼纪元即将终结,最后的气运结合遁去的一演化至宝诸天棋盘,被末法时代最后一个修行之人得到,开启了一段浪迹诸天的传奇。
  • 异界之神创大陆

    异界之神创大陆

    某一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被自称为“紫光”的神拉入了异世界,而其中张锋带领他的小伙伴在异世界中从碌碌众人中脱颖而出,然而当张锋和他的小伙伴以为可以在异世界中安全长久的时候,神所安排的考验来临了。为了生存需要更强大的力量,而更强大的力量却代表着更加庞大的危险,一个无底的漩涡就这样将张锋拉扯进了一个更加未知的世界。一群扭曲的怪物谜团包裹得更加的深邃,就连神都感到一丝恐惧。终有一日,像玩具一般的孩子们将会直面神与神都恐惧的东西,那一刻真正的选择才刚刚开始。
  • 琛爷谋婚:萌妻不领情

    琛爷谋婚:萌妻不领情

    结婚协议,毫无预兆地递到宋曦面前的时候?,宛如一块馅饼从天坠落,砸得宋曦猝不及防。“签了它”低沉冰冷的声音带着丝丝入扣的性感撩人。他平静毫不波澜的面容里没有任何涟漪,好像正在叙说着一件公事。“为什么是我?”宋曦不解,一副看冤大头的眼神,看着这个神秘却不低调的男人。如今的宋曦,身无分文,复杂的身世,只要不是傻子,云城的男人都不希望和她有纠葛,唯恐避之不及,惹祸上身。不想……“在云城,只有你勉强可以肖想安太太的身份。”……“安总,你今年贵庚?”“二八”宋曦莞尔一笑,“抱歉,我还……相较……太小,目前不打算考虑婚姻大事。”相较二字她咬得极重。——甜蜜分割线————————————————————————————————宋曦:“我要你名下的所有不动产。”安庭琛“行”宋曦:“我要儿子跟着我姓。”安庭琛看了她一眼,“随你”宋曦:“以后,我在上,你在下。”某人看着她的眼神一下深了起来,半响,“好!”宋曦气急败坏,“我要你公司的所有股份。”安庭琛眼都不眨一下,“可以”这都可以,宋曦忍不了,一拍桌子,“我要马上和你离婚。”安庭琛瞬间危坐了起来,“这条!没门!”对别人来说,他阴,狠,冷,不近人情,可是偏偏只要动动嘴,就能让云城权贵疯狂趋之若鹜对于宋曦来说,他,其外是冰雕,其内是败絮。目中无人,狂妄自大,做的坏事就是罄竹难书。对于别人来说,宋曦是宋家‘香饽饽’,落难凤凰,名媛圈中的无冕之王,有手腕,有心计,难以招惹的对象。对于安庭琛来说,那就是一个字——傻。对于作者来说,他是,军人出身,后盾强大,资本雄厚,商场无敌。———————————————————————————————————————相遇是缘,相守是份。时光荏苒,多年后才发现,她教会了他什么是情动,他告诉了她什么是依靠。暮然回首,心中感慨,幸而相逢未嫁时。Ps:路过的美妞们记得收藏支持啊!重要的事说三遍!路过的美妞们记得收藏支持啊!路过的美妞们记得收藏支持啊!路过的美妞们记得收藏支持啊!
  • 中国时代·卷二

    中国时代·卷二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师永刚,曾从军十五载,现为香港凤凰周刊杂志社执行主编,作家,图书策划人,媒体研究人。内地画传热潮的策划与发起者、曾策划编著《宋美龄画传》、《蒋介石图传》、《邓丽君画传》、《切格瓦拉画传》等二十多本。另有研究凤凰卫视的专著《解密凤凰》、研究《读者》杂志的《解密读者》、研究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兔子先生》与美国《时代》周刊的传记《中国时代》等。
  • 山左笔谈

    山左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事白事

    红事白事

    李宗奇,汉族,陕西合阳人,大学文化程度,国家公务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二〇〇一年初涉文学,第一篇散文《母亲》刊登于《美文》上,从此笔耕不休,创作散文、随笔、小小说五十多万字,作品先后发表于《读者》、《中华散文》、《美文》、《散文选刊》、《随笔》、《散文》、《世界杂志》、《延安文学》、《延河》、《小品文选刊》、《小小说》、《西南军事文学》和《人民政协报》、《文艺报》、《陕西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等刊物。
  • 万界无敌王者系统

    万界无敌王者系统

    【无敌爽文】洛星繁穿越获得万界无敌王者系统,得到史上最强瞳术轮回眼,最强仙人体,最强极致真元,最强大脑和最强气运,出场就是王者顶级配置天赋。什么绝世强者,什么顶级天才,洛星繁装逼的时候从来不看对方是谁,因为洛星繁装逼的时候,如果对方不愿意瑟瑟发抖,主动配合吊打,那后果很严重。
  • 奇特的锐眼

    奇特的锐眼

    诗集《奇特的锐眼》源于生活,是国桥对人生所见、所思、所感的真实流露,没有半点的浮夸与做作。国桥的诗真正是诗中有情、有景、有物,而更重要的还是诗中的灵魂所在;国桥的诗又很美,像一幅幅精美的敦煌壁画,灿烂夺目。
  • 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不要假装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你是否身边有这样一群人,很爱拼时间和晒朋友圈。他们每天晚上加班到很晚,看起来很努力,可是他们一边看书一边听音乐,看过很快就忘记了。他们天天晒跑步照片,可是每次刚跑几分钟就难以坚持……他们看起来比任何人都努力,付出的很多,但是却始终毫无起色。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谁把自己虐得更惨,更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而是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技巧和方法。抛下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做一些思考和改变,不要沉浸于“我很努力”“我一直在努力”的假象。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骗这个世界真的有点难,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你所亏欠的终有一天会连本带利地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