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800000036

第36章 提倡西学,勤教子弟(4)

曾国藩认为,乱世居家,不可过于张扬。大手大脚、大操大办地建造宏丽的房屋,会招来祸患,超出一般人的居住水平就违背了勤俭持家的宗旨,这也体现了他明哲保身、力求俭朴的思想。

(2)在工作上示范

对待工作,曾国藩一直非常投入,他每日从早到晚,不断地工作,很少休息。对于一些主要公文,均自批自拟。晚年时,虽然他的右目失明,但是仍然坚持阅读公文,写作诗文日记。

在任直隶总督时,他一意清理积压起来的狱讼。对于一些重大案件,他均亲自鞠讯,半年之间,竟然了结了四万一千余件,多年的陈牍均清理完毕,由此可见他工作时的勤奋与执著。

(3)在读书上示范

话不在于多少也不在于深刻与否,而在于是否能身体力行,是否可以从严要求自己。曾国藩重视读书做人的教育,可他却不高高在上、夸夸其谈。他以商量的口吻、中肯的态度,教育子女认识自己在学习与进步中的不足。

他酷爱读书,读书之勤无人能及,世所罕见。他指出,学习贵在恒心,读书贵在有常。他严于律己,自订十二种功课,并且力行不懈。为了使自己每天都可以遵守十二“常课”,他专门找人刻印了一些簿子,在上面列出了详细的表格,他每天都要在表格中填写“常课”的相应内容。这十二种功课分别为:

1.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5.读史:购二十三史后,其父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补,尔能圈点一篇,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点十页,从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是功夫第一。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奉其父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9.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累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易溺心丧志。

11.做字:早饭后,做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12.夜不出门:临功疲神,切戒切戒。

曾国藩的自课十二条自订立起终身坚持,后来他曾手抄此“功课”,让他的子弟们“效法”。

(4)在修养上示范

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曾国藩均有极大的成功,这些都得力于他的修养功夫,因此时人称之为“圣相”,实非偶然。他时刻检点自己,力求心安理得,努力上进。他所作的五箴,不仅可以律身,亦兼可教诫子弟,垂范后世。

(5)在孝友上示范

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非常孝敬,他告诫兄弟以及子女对于父母祖父母的一言一行,要谨守毋违,且为文纪之,以示子弟,传为家训。至于笃爱兄弟,更是始终不渝。

曾国藩把兄弟和睦、贵体孝道、实行勤俭作为家运之兴的根本,把孝友二字作为使家势经久不衰的法宝,他在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这样写道:“吾细思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他反复强调家势兴衰与个人的修养、立志有很大的关系,孝友会使家庭兴旺发达,长久延绵而不致衰败。

(6)在清廉上示范

后人读书做官,做官发财,几乎不可分割。但曾国藩做了几十年的官,从来不取一文来历不明的钱,而且立誓不靠做官来发财。他认为收取不明之财是一种最可羞可恨的事情,他这样的做法想法难能可贵。

曾国藩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就是,做官不是为了发财,更不应该留下钱财给子孙后代,他告诫家人应当自谋生计。在京做官十年,他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后来勉强凑足了一千两银子寄回家中,还一再吩咐须以四百两分赠予戚族的贫穷者。以后带兵多年,担任总督时,也从来没有占有公家一丝一毫钱财。

曾国藩之女崇德老人曾这样说:“文正公手谕嫁女奁资,不得逾二百金。欧阳夫人遣嫁四姊时,犹谨遵遗法。忠襄公(曾国荃)闻而异之曰:‘焉有此事!’发箱奁而验之,果信。再三嗟叹,以为实难够用,因再赠四百金。”如此清廉的总督,真是罕见。

曾国藩手制《家范》,内容并不复杂,也没有任何高深之处,然而却有说不尽的滋味,能够流传后世并影响深远。曾国藩一生崇尚朴实,不尚高谈阔论,认为“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这样的见识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他持家育人,不但躬行实践,身体力行,还要把它传给子孙后代。他率先垂范的教子之道深深赢得了家人的敬服,家人都以他为榜样,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忍让,为营造一个和睦、俭朴的家族而严格要求自己。

7.耕读传家是立身之本

中国儒家传统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统一的,家是国的最基本构成部分,能够治理好家庭的人,才有可能治理好国家,中国历史上的贤能之士很多是善于治家之人。治家有一定的难度,也需要一定的能力,作为一个治家的楷模,曾国藩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官宦人家的子弟多骄横,多颐指气使,往往沉溺于享乐之中,盛气凌人而不肯实干,因此很难有所作为。读书人家的子弟虽知书明理、眼界较宽,却往往缺少吃苦耐劳的品德。比较下来,似乎只有半耕半读或半工半读家庭的子弟,比较有出息。

曾国藩的耕读之家风是源远流长的,曾门家教有许多良好的传统。有记录可查的,能上溯七代。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承继家教,特别嘱咐曾国藩等人,只管专心读书,其他事情一概不要去考虑。父亲曾分别给应考的曾国藩、曾国荃、曾国华去信,告诉他们“临场揣摩墨卷,一心读书,切莫分心外务”,“心驰于外,则业荒于内。此不可不知所戒也”。他甚至要求已在京做官的曾国藩,祖父去世后不必回归,家中一切不必挂牵,“嗣后尔写信,只教诸弟读书而已,不必别有议论也。”

对于子弟们在学业上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收获,曾麟书总是因势利导地给予鼓励。在曾国藩的帮助下,其弟曾国华的文章大有进步,父亲便立即写信告诉曾国藩说:“读者专发愤,教者亦善于引导,可谓兄友弟恭,相与有成。”曾麟书要负担五个儿子读书所需费用,经济上并不十分充裕。但是,只要曾国藩兄弟专心于学,并且学有长进,父亲总会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从不吝惜钱财。

曾麟书在督教曾国藩兄弟读书上很讲究方法,不重在求速效,而重在循循善诱,教之有常,学之有心。“教之有常,自然有效;学之有心,业必有成”。在他的晚年,曾国藩兄弟大都取得了功名,他把教导孙辈和管理农事的责任继续担当起来,“仍杜门不出;课孙子,检点农事,守吾之拙而已”。

曾国藩接触的是长辈勤俭素朴的生活,以及礼仪廉耻、忠君爱国之类的教诲,这样的家世使曾国藩从小就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要有收获,有长进,首先贵在于立志,贵在于有恒。他说:“有志进取,亦是圣贤”;有了志向,才能读好书,才能做到“代圣贤之言,孝弟之心,仁义之理,皆能透彻”。自识字起,直到生命终止的前一天,他都无时无刻不以学习为事业的攀登点,他对子弟也是这样要求的。

曾国藩的女儿崇德老人在民国时所写的追忆父亲的回忆录,字体端庄秀美,让人赞叹不已,这一手好字,足以显示曾家耕读风范的泽流。

同治四年(1865)五月二十六日,曾国荃的长子曾纪瑞县学考试取得第一名,曾国藩得知此事,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是教导兄弟子侄读书的一个好机会。于是,他给弟弟写信说道:“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世家之招牌也,礼义之旗帜也。谆嘱瑞侄从此奋勉加功,为人与为学并进,切戒骄奢二字,则家中风气日厚,而诸子侄争相濯磨矣。”其中体现了曾国藩对家族的期望,不是出富贵之才,而是出读书之才。

曾国藩家风以耕读为特征,因此,在固守业农世家的同时,他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曾国藩的子侄们自幼就受到曾国藩反复训导。对于读书的作用,曾国藩告诉子侄们,除了生存所需之外,读书更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在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曾国藩这样写道:“你近来写字,总失之薄弱,骨力不坚劲,墨气不丰腴,与你身体向来轻薄之弊正是一路毛病。你当用油纸摹颜真卿的《郭家庙》、柳公权的《琅琊碑》、《元(玄)秘塔》,以医治你的这种毛病。日日留心,专从厚重二字上用功。否则字质太薄,即体质亦因之更轻矣。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告诉长子曾纪泽,读书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变化人的气质,但是只有立志读书,才可以实现这一变化。人生短暂,如果从小不立志读书,老大就会后悔莫及。他反复嘱咐曾纪泽:“你今未满二十,一刻千金,切不可浪掷光阴”,读书应该惜时如金,应当珍惜这优越的家庭环境,趁年轻的时候,勤奋读书,为将来的发展打下牢固的知识基础。

曾国藩认为,读书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也可以进德、卫身,还可以陶冶性情,从书中领略古人的诗文韵味是一种享受。他对儿子纪泽说:“五言诗,若能学到陶潜一种冲淡之味和谐之音,亦天下之至乐,人间之奇福也。”此处可见曾国藩的读书之乐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境界。曾国藩十分推崇的张英、张廷玉的父子宰相家训中说,书卷乃养心妙物。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

太平天国战事兴起后,曾国藩成为湘军统帅,与太平军鏖战。几位弟弟都想借此时机一显身手。由于个人资质和努力程度有限,他们通过科举正途升官晋爵的希望非常渺茫,而这几个人又不甘心终生当个农民,所以争先恐后想钻到军营里。曾国藩认为家中不可无人操持,因此多次劝告弟弟们回家,可是无人听从。后来他借曾国潢在军中的一次失误,说他不适合从军,硬是把他赶回了家中,让他全力主持家政,教导子侄读书。曾国潢开始时不服气,后来渐渐明白,也就没有怨言了。

在曾国藩的家信中,内容最多的就是督导子侄读书。在子侄辈年幼时,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几个弟弟身上,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督促他们读书向上,切勿放任自流。从言传到身教,他都亲力亲为。当几位弟弟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后,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子侄辈的培养上,他经常写信给家中管事的曾国潢,告诉他一定要注重子女读书。

他在给弟弟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家中读书事,弟弟也应常常留心。如甲五、科三等侄儿,皆须读书,令晓文理,在乡能起稿,在外能写信,庶不失大家子弟风范。若不能此二者,则是为父母者之过,即余为伯者亦与有责焉,弟不可太疏也。”这样一个耕读之家,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孝友精神,曾国藩就是这个模范家庭的表率。

曾国藩从军打仗时,无论多么忙,无论在何种状态下,他都不会忘记敦促子弟读书,即使在军事紧急的状况中,他都能毫不耽误地把儿子的学业《闻人赋》圈批发还,而且还不忘夸赞、鼓励儿子说“能抗心希古,大慰余怀。”

为了让曾家能代代有读书种子,曾国藩费尽心血。他教导其弟、其子、其侄的家信不绝于缕,同时,他还费心费力地给子弟择师、择地、择书。曾国荃与他同在京城时,曾国藩给他规定课程,日日督促他学习,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儿子在他身边时,他也总是悉心教导,费尽苦心。

曾国藩在子女的品德教育、功课学习上倾注了很大心血。他经常写信回家指导孩子们的学习,无论是从科目的选择上,还是在课程表的制定上,他都细细叮嘱。有时候,曾国藩还让孩子们把作业寄过来。在曾国藩的耳提面命、悉心教导之下,他的子女们都走上了成材之路,长子曾纪泽担任过驻外大使,在中外交涉方面发挥过相当大的作用;次子曾纪鸿精研数学,并有著作流传后世。孙辈中曾广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孙辈中有曾宝荪、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曾家人才济济,后继有人。

“耕读”为本,这是曾国藩重视家庭教育的一贯主张,他既希望曾家后人兴旺发达,又时刻忧虑他们养尊处优、沾染坏习气。因而他反复指出,应该坚持把“耕读”作为立家之本,他的这一思想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曾家子弟能有所成就,与曾家教导子孙读书有很大关系。曾家这种耕读风气世代相传,曾家后人中才出现了很多卓有成就者。

8.莫存代代做官之想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传统社会中,人是有身份差别的,官与民地位悬殊,做官成为许多人一生追求的目标,而曾国藩却教育子女不要把做官作为自己的梦想。

古代父子宰相、相门世家有许多,豪门望族,家世显赫,很让人羡慕。因为在中国古代,官与权、势、财总是联在一起的,可以说,做了官就拥有了一切。在士、农、工、商的排列顺序中,士(为官)是最令人羡慕的职业,“穷不跟富斗,富不和官斗”的俗语从侧面反映了为“官”的优越性。

但是,做官的危险也很大,在帝王眼中,有作为的官员也最值得警惕,因此有才干的大臣往往要冒杀头的危险,有些还招致“灭族”重刑。为了在这复杂险恶的官场中保住自己的性命以及家族的安全,封建官场中便出现了一套“从龙术”,即如何在宦海中避免祸害的技巧。曾国藩经历了“高处不胜寒”的处境,深知其中的缘由,在家庭教育中,他并不提倡代代做官的梦想。

曾国藩说,在官场中混最不易,最易丧失威权与荣耀。官场中有一些“规矩”,这些规矩要独运于心,在幕后遵守。一是不直言人短,二是知己悦人,即保持一团和气最重要,三是要提防奸人捣乱。他举例说,苏东坡才华横溢,可称为一个奇才,但是却屡次遭贬,因为他不精通险恶官场中的“潜规矩”,结果犯了三大忌,使满腹的才华无处发挥。

曾国藩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中了翰林,又从军、做官。很多人可能对此羡慕不已,但是,他却告诉弟弟不必非走科举之途,又告诉儿子,不可从军、不必做官。

同类推荐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不畏列强勇捍主权的外交家曾纪泽

    不畏列强勇捍主权的外交家曾纪泽

    《中华爱国人物故事》是一套故事丛书。它汇集了我国历史上80位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革命领袖、先进模范人物的生动感人史迹,表现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少年钢琴家和他的爸爸妈妈

    少年钢琴家和他的爸爸妈妈

    郎朗,此时你已经在美国辉煌的音乐殿堂中拥有了自己的钢琴,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荣誉和尊严。听你妈说你来过电话,你还是那么乐颠颠的还是那么自豪,你总是抢话,总是不等妈妈说完一句话你就把话抢过去了。你有太多的喜讯要向母亲汇报,有太多的幸福要让母亲与你分享。可是,你知道吗?你的母亲在接到你的电话时一直在默默流泪。那泪不仅仅是酸楚的,也不仅仅是喜悦的,还有着更多更多的回味吧?
  • 谋圣鬼谷子

    谋圣鬼谷子

    鬼谷子作为兵家的著名代表之一,他通天彻地,兼顾数家学问,是战国历史上极具神秘色彩的显赫人物。是当下读者都比较感兴趣的人物之一,本书采用了大量纪实手法更全面和客观地观察鬼谷子。《谋圣鬼谷子》与大型历史谋略情节剧《谋圣鬼谷子》同名,是由著名导演郭宝昌倾心打造的一部史诗级电视盛宴。本剧由段奕宏、戚薇、倪大红、等著名演员联袂主演,号称2014年最好的战争史诗大篇,本书讲述了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历史。谋略家鬼谷子集儒、道、墨、法、兵、阴阳等思想于一身,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在乱世中,用“奇计”创造奇迹,用谋略推动时代发展的传奇故事。
  •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从不被盛名宠坏:坚毅女神居里夫人自传

    本书内容包括居里夫人亲笔书写的自传、皮埃尔·居里传记及她在居里先生身亡后写下的催泪日记。从这些毫无矫饰的文字里,我们看见一个出生平凡的女孩如何通过智慧和努力,走上曲折的梦想之路,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居里夫妇如何相濡以沫一起获得诺贝尔奖。他们不仅是两情相悦,志同道合的生活伴侣,更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生死搭档。
热门推荐
  • 明时明月

    明时明月

    天启五年,看似世间太平,实则风雨飘摇。东北万千铁蹄,欲踏破大明山关。西北饥民,饿殍连连,为求粒米,只待振臂而呼。朝堂之上,粉饰太平,然党派相争同袍相轧。东南一隅,歌舞生平,文绅富贾醉生梦死。两世为人富家子,是留恋这就要破碎的梦乡,保全自己去做那富家翁,还是壮志饥餐胡虏肉,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待从头......
  • 天煞妖娆:都市女天师

    天煞妖娆:都市女天师

    她是传说中的天煞孤星,能克父克母克兄弟,就算是将来出嫁也是克夫克子。凡是与她交好的男生都会发生意外,轻者伤残,重者死于非命。他是统领鬼域的鬼王,腹黑阴冷,统领鬼军几十万,纵横鬼域,连阎王都在礼让三分,却一直无鬼后。“你们鬼王干什么去了?竟然让那么多鬼到人间捣乱?”苏离右手掐着恶灵的脖子。“天--天师饶命,鬼卜师说鬼后在人间,所以王到人间找鬼后了”“到人间找鬼后?”自己在人间有下‘鬼后’之称,鬼王不会是找自己吧。鬼王跟天师鬼后,开玩笑的吧?虽然她想嫁人,但不想嫁给鬼呀!本故事纯属虚构,没法有事实依据,大家看得开心就好。欢迎大家进群讨论情节:142075076。
  • 十六年的陪伴十六年的你

    十六年的陪伴十六年的你

    每年的愚人节我都会开玩笑的说我喜欢你,但都被我们真的当作玩笑,一笑而过,但是在这一年,我不希望它再是一个玩笑。
  • 剑圣陈十三

    剑圣陈十三

    所处的世界神格封印出现裂痕.一些规则渐渐失去制衡.科技文明被颠覆.吊儿郎当是十一.陈十一因她由情入圣.破神格.脱离道制.无敌世间!他叹息道:奈何这世间无敌.也不………………
  • 彩云归

    彩云归

    民国十七年,正是五黄六月的天气,人烟辐辏、货物如山的碛口古镇,也赶上了“骆驼下场船避伏,麦熟杏黄买卖稀”的冷清时节。镇上三百多头骆驼,因忍受不了酷热的炎夏,一队一队穿过青石街道,被拉到离碛口有百八十公里的中阳县车鸣峪沟避暑。那儿山高沟深,树大林密,住户人家很少,正适合放牧骆驼。这一放就得三个月。平时靠骆驼运输货物的碛口镇,此时,五里长的明清一条街上,四百多家林立的店铺,家家店门大开却生意萧条,东家们这时不在店铺里,早回附近的村子里钻进厦院里歇凉避暑去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这样经营人脉最给力

    这样经营人脉最给力

    人脉仿佛是一条看不见的经脉,又仿佛是一张透明的蜘蛛网,人虽看不见却能感觉得到它有着巨大能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一切与成功有关的“好东西”,都是给人脉给力的人准备的。人脉高手们左右逢源、四通八达,对他们而言,没有趟不过的河,也没有翻不过的山。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找亲戚帮忙;亲戚解决不了,可以找朋友;朋友帮不上忙,可以找领导;再不成,还可以找朋友的领导、亲戚或邻居来帮忙,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脉像一条巨大的章鱼那变幻莫测的触须,幽幽地发出它的信号,从容穿过那些七折八拐的甬道,猎取到自己的猎物。
  •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之剑影迷踪

    泰山论剑,剑挫人亡,昔人踪迹飘渺何方!魔道横行,门楣晦暗,谁能撑起武林大梁!风雨飘摇,纲常沦丧,江湖动荡几时能熄!爱恨情仇,七情六欲,是谁始终看不破淡淡的那抹红尘!身世浮沉,举杯浇愁!赐君一柄宝剑,随我登高一呼,替天行道!
  • 万千宠爱

    万千宠爱

    本文荣获2018年新浪微小说大赛喜剧故事奖!万嘉宝车祸醒来,彻底失忆。据说出车祸是因为撞见自己的男朋友劈腿,然而万嘉宝很快就发现,她疑似不止一个男朋友……一心工作无心恋爱的沉稳总裁任劲节、俊美霸道的流量天王应寒洲、默默单恋的忧郁美男导演游孤辰。问题来了,她是撞见哪一个在劈腿?她自己都在劈腿啊!万嘉宝感觉自己快不能呼吸了,更可怕的是——男友们排队出现,个个情深似海,还纷纷向她求婚!多年来,任氏集团总裁心里只有工作,直到被好兄弟拜托,假装他妹妹的男朋友,任总才头回发现,什么叫心动了火急火燎。他沉稳地想,都是假男朋友,我当然要抢先求婚。四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修罗场,使剧情乌龙套路反转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