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1700000011

第11章 刘建山:社区热心投稿人 绿化环境大功臣

人物小传

刘建山,男,88岁,月坛社区离休老干部。他平日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最热衷的事情就是为《人文月坛》投稿。他几乎每周都要写出诗歌送到居委会,由社区工作者打出来后向《人文月坛》投稿。无论每次的稿件是否被刊登,刘建山老人都会再接再厉,乐此不疲地继续创作。

刘建山特别喜欢读书读报,尤其喜欢《人文月坛》报,他曾被评为月坛金辉老人、《人文月坛》热心投稿人和热心读者。他也喜欢养些花花草草,对植物的了解很深。他最大的希望是绿化国家的每一块土地。因此,他常常将“没有绿色就没有生命”挂在嘴边。

他在家中的院里种树种花,还义务帮助邻居种植。

义务参与 关心社区大事小情

刘建山退休后曾两次当选社区居委会主任。“那时候当居委会主任不像现在,没办公地点、没办公室、没办公桌,也没有空调,更没有电脑。我就是靠一支笔,一本笔记簿去管社区内的大小事务。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教育、家中不合等等。只要有问题和需要,我就去调解。”

刘建山说,社区是政府基层中的基层,社区里有什么事都会经过居委会,所以要把好这一关才能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转。刘建山紧守着这个岗位,关心社区里的各种诉求,协助居民解决难题。

退休之后,刘建山奉献社区的心却没有因此而退下来。社区成立老干部活动站的那天起,他每天都去做人员登记。“我每天都用活动站的黑板报写上国家大事,结合时事去布置黑板报。我十几年未间断过。”

他也常常参加社区活动,离休干部座谈会、老年人座谈会、金辉座谈会等等。“退休后没有落差感,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没有退下来。我没有空闲的时间,好多事情都做不完,还没做完一天就过去了,新的一天又来啦,时间总是不够用。”离休后的生活十分充实,他笑言,比上班还要忙呢。

不断创作 将好思想传递

刘建山在《人文月坛》创刊的当天开始便积极地写稿,为社区精神文明传播发挥着正面的作用。“我积极投稿,可以锻炼我的思维。平时看看报纸、电视,听听新闻,与时俱进,多了解社区的事儿,也将我觉得有意义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从未学过真正诗词写作的他,就是看人家怎么写,再汲取优点去创作。

“我写的稿有的时候会登在《人文月坛》上,那时候就觉得很自豪,觉得大家可以看到我的作品,了解我的想法。”

刘建山说,他不求每次都刊登,他认为创作的意义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别人认可自己的想法,就是成就。他特别强调要孝敬父母,因此很多的创作都是以围绕孝敬父母为主题的。

“你现在不孝敬,到老人走了你才想着孝敬,那就来不及了。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孝敬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我希望把这个思想传递出去,让子女们了解老人的心思。老年人不是一生出来就这样慢慢腾腾,他们也有过青年、也有过壮年,为国家、为人民、为家庭都做过奉献。”

他把中华民族的孝道融入创作,亦把作为老年人的心声抒发其中,透过报纸,时时刻刻提醒读者要尽孝。

他的创作灵感除了自身感悟以外,也从《人文月坛》报中获得不少灵感。有次在《人文月坛》看到有老人不会使用爱心卡,因此他特意写了《正确使用爱心卡》,给老同志提个醒。

绿化社区 义务植树数十载

1982年,邓小平提倡每个公民义务植树5棵。

那年起,刘建山在绿化环境的工作上从未间断过。“1982年,邓小平同志提倡国民义务植树,我便到了绿化办公室当副主任,参加义务植树管理。三年以后,我便到居委会里种、屋外的院里种。”

他对绿化环境的坚持,一切都是发自他爱党爱国之心。他是位忠心的党员,对于党的号召,他都积极响应。因此,邓小平在1982年发起义务种树号召以后,他便把绿化事宜刻在心上。

“刚开始参与绿化工作就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因此我对绿化的工作越来越关心。”没有绿色,就没有生命,是刘建山的信念。吸碳吐氧,大家共享,是他坚持植树种花的宗旨。“把环境绿化起来,可以吸碳又可以调节温度。绿化的好处很多,所以我就一直坚持着。”

他还会义务帮助邻居种花,把绿化环境的信念宣扬开来。“我供苗、供盆、供土,邻居想要哪盆花,他们端着就走。喜欢哪个就拿哪个。没有的我帮你培育。我完全是义务的,不是做什么善事。这就是我的成就,别人对我的认同。”

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人不打招呼顺手就把刘老的心血端走。但刘老却不会因此而愤怒,反而换个角度想:有人把我的花端走了,也是在帮忙绿化。拿了我的花,我并不恼。绿化祖国的面积扩大了,这不是挺好吗?拿了我的花,我也心平气和。这是承认我的花种得不错,是我的成就,所以我并没有损失的感觉。

克服困难 互相扶持白头偕老

数十个年头,刘建山都尽力在为社区服务,不停写作和开展绿化工作。其实,他是一位残疾老人,凭借过人的坚韧意志才能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各种困难。

“我的家庭挺困难,老伴身患5种疾病,主要是心脏病、退形性关节炎。她行动困难,有些残疾。我也有残疾。我们两个残疾人互相扶持、互相勉励,就是相濡以沫。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他说,老伴不能长时间站立,那么他便会站在后方,听老伴的指示,两个人一起做一顿饭。“她动嘴、我动腿,互相配合,虽然我俩行动同样困难,但我的家庭生活也过得很幸福、充满乐趣。”

刘建山直言自己是乐观主义者,他的老伴也受到感染。老俩口互相支持,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生命不息,投稿不止。只要我能动、我能写,我就继续创作。”他觉得把思想留给下一代很有意义,他会继续投稿、继续写诗。他更表示,他有一个老年梦,内容很简单:读马列主义的书,听共产党的话,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教育子女听党的话,鼓励老伴健康养生,长命百岁白头偕老。他说,长寿不健康是多受罪,长寿又健康就是快乐。只要他一直健健康康的,他就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不管是创作或绿化,都是奉献自己,服务居民。

◎寄语未来

我希望人人都参加绿化工作。人人参加,个个爱护,不做毁坏绿化的事情。现在有的人不爱惜植物,我植你踩、我植你扔,绿化就没有成效。爱护花木,人人有责。大家爱护,绿化才能有成绩。有人种、有人爱护、有人管理、有人欣赏,这才是和谐的社会嘛。

年轻人不能忘了本,为人民服务的本身就是不计较代价,是以奉献为主。没有奉献就不是为人民服务。希望年轻人要保持清晰的头脑,不忘了本。现在的我心是火热的,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多事情想办却办不了。就像我想多种点花,但我搬不动了;我想多为人民服务,老了不行了。青年人有的是宝贵的青春,要趁年轻多为国家做贡献。

◎采访手记

以生命感动生命

采访刘爷爷后,我彻底被他感动了,同时也反醒了自己:刘爷爷快九十岁了,但服务社会的心比年轻人更炽热。他总是说自己做的事很平凡,但他不知道至少在我们心中,他是伟大的。

刘爷爷说报纸、书都是自己的精神食粮,人不能离开精神食粮。可是,我却不知有多久没有阅读过了。空闲只懂玩手机,手不执卷。“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被智能手机充分支配了的我,跟刘爷爷交谈,只感自愧不如。他说自己没有学过真正的写作技巧,但他谈吐充满着文采修养。而我一直上学,却胸无半点墨,脑筋也没有他那么灵活。我想,一定是我没有多阅读所致。

一直聊着,听刘爷爷说自己如何克服生活上的各种困难都令我很佩服他的坚毅和开朗。但令我最为感动的是当他说到自己那颗火热的服务社会的心被年龄所限的遗憾。刘爷爷说,“我的时间非常宝贵,每一秒时间都有用。”他非常渴望可以一直绿化环境、一直写诗投稿。可是人总会老,想为社区多办点事情但无可奈何的是有的时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年轻的我,未曾把时间看得这么重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些句子我都背得朗朗上口,可是其中的意义恐怕要到年老才能体会,但到我真正明白的时候,望望镜子已两鬓变白。很感谢刘爷爷“一语惊醒梦中人”,让我明白时间是多么的珍贵。上天对每个人都公平,每人一天只有24小时。你怎么利用,没有人能够干预。但每人都是有限,从出生那天起计时器就开始运作。没有人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使生活过得精彩、无悔。这个世界没有逆转时间的钥匙,在此想送句话给读者:“你浪费了的今天是昨天逝去的人渴望的明天”,希望大家都珍惜时间,把每天都活得精彩。

■撰稿:林蔚盈/指导:张娅芸

同类推荐
  •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收录的是戴望舒创作和翻译的经典诗歌,以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特点的散文作品。内容或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是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是表现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或是描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全书意境朦胧,语言节奏感强,诗体富于散文美,风格哀婉清新,展现了戴望舒诗文的独特艺术价值。
  • 好故事 好家风

    好故事 好家风

    阅读,是一项百年树人的基础工程。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全民阅读”,并会同11个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历史性地写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今年,时值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之际,迎来了辽宁省第五届全民读书节,阅读对我们来说显得更加富有意义。
  • “江河十年行”日记(2006)

    “江河十年行”日记(2006)

    早上,天下着小雨,从成都出发,到达已经建成的紫坪埔大坝时,整个大坝锁在雾中。都江堰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的副队长张立新向记者介绍说,大坝的修建为调节岷江的水量起到了作用。可是四川地矿局地质区域调查大队总工程师范晓却指着紫坪埔水库边上几处塌岸说:紫坪埔在枯水季节可以起到让岷江有水的作用。但由于来水不均,这就会给河床以及两岸的地质带来影响。况且,修坝后的调节水,一定是要先紧着发电才行,对岷江的生态用水要放在第二位。紫坪埔水库2000年开始修建,2006年基本竣工。水库距离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有6公里。
  • 湘行书简

    湘行书简

    这是“沈从文散文新编”之一,也是沈从文的一部关于湘西的书信集——1934年初,沈从文因母病还乡,行前,与夫人张兆和约定每天写信报告沿途见闻。这些信件及信中作者所绘插图,作者生前从未公开发表,直到1991年由儿子沈虎雏整理成册,取名“湘行书简”。版本依据作者儿子提供的《沈从文全集》。
  • 敌营十八年

    敌营十八年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古都北平,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上午九时,一辆黑色伏尔加小轿车悄然无声地驶进新华门,在一栋古色古香的房子前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位一身戎装的青年。“哦,时雨同志,好精神啊!”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号人物——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之一、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紧紧握着这位身材高大、姿容英俊的青年人的手,感慨不已道,“我在中央北方局当书记和在新四军当政委时,经常得到你的重要情报。每次你都干得很出色。我曾对陈老总说过,你一个人顶三个师。在敌人心脏整整战斗了十八年,今日得以凯旋,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我看是个奇迹。
热门推荐
  • 明朝来的吸血鬼

    明朝来的吸血鬼

    吞噬了天地的乌云下,只有一个孤独的黑影。乌云像墨一样黑,孤独的身影比墨还要黑。这世间再没有什么能阻我,连你这邪恶的天也一样,我比你更邪更恶。黑影张开嘴巴,“哇……哇……”纷纷攘攘的乌鸦喷涌而出,像狂潮冲入乌云,“砰……砰……”闷雷声不绝于耳。乌云裂开一个漩涡,黑影飞起,向着漩涡而去。我要吞了你这天!
  • 爱如烟火转眼即逝

    爱如烟火转眼即逝

    正值青春,因为心软而错过最爱的人,如果能够重新来过,我选择牢牢抓住你,打死也不会放手
  • 天啦!皇宫见鬼了!

    天啦!皇宫见鬼了!

    语雨是熬夜打游戏猝死的,醒来之后变成了阿飘,还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老头子教导(qiangpo)她收集功德来涨修为,不然就小命不保。还好她机智,抱住了皇·工具人·帝的大腿。直到有一天,语雨:“你你你不要过来啊!”某金大腿(微微一笑):“晚了。”
  • 穿越之尘缘劫

    穿越之尘缘劫

    车祸坠崖,他摇身一变成为坠马的肃亲王,而且竟然还刚娶了一位冲喜的王妃。在这位王妃面前,他总是压抑不住自己的心。什么权势阴谋、江山美人,他全都不屑去争,只想与她一起共续尘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你是我余生最大的意义

    爱你是我余生最大的意义

    三年前,她伤心欲绝远离故乡,三后她高调回归,然而三年里没有她的日子,他明白了什么叫做爱而不得,诲而不倦,幸好三年后她回来了,从此开启了漫长的追妻之路(此文是短篇文,更新时间不长但是会尽量保证一天一章到两章)
  • 那女孩真可爱

    那女孩真可爱

    李沐沐觉得,人生最好的状态,是每天醒来,面朝栩尘,甜甜一笑
  •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家长是孩子的人生规划师

    帮孩子找到好工作、建立幸福家庭,是许多家长心中盼望的。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明智地解决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本书共7章48节,介绍了家庭教育生涯的科学知识和有效方法,帮助家长解读生涯规划,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孩子生涯规划问题。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极具操作性,可供家长阅读,也可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
  • 夫君说我是妖精:本宫就妖给你看

    夫君说我是妖精:本宫就妖给你看

    曾对她一味的容忍,百依百顺的夫君,在一夜之间对她的家族赶尽杀绝,只剩下一个身负重伤的哥哥。苏沫儿不禁受辱,带着哥哥远离皇宫,怎奈那恶魔夫君怎么甩也甩不脱……她转过身毫不犹豫的扑入他的怀里,既然无法躲藏,她便做一只恶魔手心里的妖精吧……
  • 伐天决

    伐天决

    【一本正经的仙侠文】天界之下,永济城中走出的少年,曾因救妹妹而踏上修仙路。……后世采访起他修仙成功的经验,他总结后说:“一腔孤勇又何妨,有时该莽就得莽!”
  • 神州纵横录

    神州纵横录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共有三陆九个州际之地,人族世代居于北原这块富饶的大陆,衍朝姜氏统治了这片土地足有八百年之久。故事的开端,人族王朝灭亡已达六年,神州大地处处硝烟弥漫,人、蛮、巫、太、灵五族共同逐鹿,都想要夺鼎取得天下。而身份神秘的少年吕正蒙就生逢乱世,他寄居分族,被人轻视,偶然得知蛮族入侵的消息,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可他终究只是一个孩子,最终避免不了城池灭亡的命运,就此流落,闯进了天下纷争的旋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