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29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一声闷响,火焰迅速上蹿,数十条鲜活的生命瞬间灰飞烟灭……

2013年6月7日下午6时30分左右,在厦门BRT快1线途经金山站往南500米处,一辆公交车起火,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嫌犯陈水总被当场烧死。经警方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走向极端泄愤纵火。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多起针对儿童、女性或其他无辜群众的暴力伤害事件。在这些极端暴力犯罪的行为人中,不少属于无业或没有稳定工作、长期被边缘化的“失意群体”。由于相对剥夺感与反社会人格结合,经过长期淤积发酵,他们对社会产生了仇视心态,从而采取极端手段对社会进行宣泄报复。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权力寻租与资本依傍相链接,由此垄断更多社会资源,占有更多上升机会,攫取更多发展红利。这种利益的多元化及阶层的日趋固化,给底层民众带来的,不仅有制度性的分配不公,而且还有等级化的人格歧视。

比较突出的是,不仅城市底层群体靠个人努力改变命运的难度加大,其子女要通过教育、就业等正常渠道进入更高层次,比如公务员、经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阶层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父母职业、家庭收入、家庭社会关系等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明显增强。

当前,弱势群体已倍感生存压力,而“房叔”“房姐”动辄坐拥几十套房产的财富神话,更是刺痛人心。再看看中国广大的乡村,有些土地被地方政府强行低价征占、被资本强势集中流转,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被侵夺,更加重了中国社会的底层危机。

中国必须让每位公民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且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如果底层民众的心中,涌起对生存发展的无力感、对人生梦想的挫败感和对尊严体面的羞辱感,任何一点新的伤害,都可能成为点燃他们极端暴力的导火线。

那么,当前中国有多少底层声音,已沉没在众声喧哗中?

《庄子·说剑》曰:“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明代高启《尹明府所藏徐熙嘉蔬图》诗:“君多恤民意,毋忽岁馑忧。”

在中国民智已开的今天,民众维权意识日趋增强,他们渴望一个开放、平等、互动的社会环境,但一些地方的权力部门还沉浸在以往的运行惯性中,他们以权力美学的好恶为中心,视舆论监督如芒刺,一遇民众表达诉求就浑身不自在。

而事实上,当前中国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已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堰塞湖”现象——民意表达机制不够健全,底层民众的实际状况和利益诉求难以及时上传。在“沉没”地带,聚集着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以及改革领域尖锐的矛盾冲突。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教授青连斌说,“各阶层的利益要求要顺畅反映,否则不满会越积越多。”中国领导人也警告说,现在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

然而,在中国现实社会里,不论是富裕阶层,还是草根百姓,都普遍热衷于表达自己的不满,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奔走呐喊,具体表现为既得利益者为集聚财富丝毫不让度,利益受损者常常不惜以生命作为暴戾的武器来表达诉求,这种局面在剧烈地割裂社会、割裂人心。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没有稳定的环境,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均无从谈起,甚至已取得的成果也会毁于一旦。对此,中国有着更为深刻的经验教训。比如“十年动乱”导致经济社会几乎处于崩溃状态,而改革开放以来大局的稳定,给中国带来了连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此外,中东地区一些国家动荡后民生凋零的社会现状,亦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以往情况分析,不少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事件,均源于底层民众的切身利益、现实利益受到侵害。所以,作为执政者必须清楚,民意的通畅表达是纾解和缓释社会不良情绪的前提,有助于培养民众对政治体系的服从、忠诚与合作,取得他们对政治体系运行的认同与支持,提升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与稳定性程度。

天涯社区推出“天涯观察”指出:面对太多群体性事件,执政者该如何处置,确实考验其政治智慧。当底层民众心死之际,就是惨剧发生之时,前车之鉴,血迹斑斑。如果政府能够及时倾听到那些“沉没的声音”,同时能切实解决问题,惨剧一定能避免。

无论如何,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需要像改革开放初期一样,汇聚人心凝聚共识,而并非像如今各个阶层彼此对立,毫不妥协。因为没有妥协,就没有共识,没有共识,就没有合作。每个中国人,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要想在国家发展中实现个人发展,就需要本着妥协与合作的精神,完成中国社会各种利益的彻底整合。

最关键的是,这需要执政者摆脱自身的一切利益纠葛,在制度上做出顶层设计,避免社会积怨的加深和矛盾的激化,以免应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

从法治国家的治理角度出发,对任何极端暴力犯罪都必须进行严厉打击,但全社会更应作出深刻反思,从源头上彻底铲除其产生的现实土壤。

当前,中国执政者有必要深入社会底层,把协调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作为起点,打捞起更多“沉没的声音”,并置于阳光下,做到“表达”与“回应”的良性互动。特别要着眼于革除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和两级分化的“畸形权力”,努力构建平等竞争、自由发展、有限干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社会生态。其中,推进民主和法治,发展机会平等、改革和发展成就能让广大民众平等共享,这是未来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可预见,这些改革必然会遇到来自权力和利益集团的竭力抵制。这需要执政者具有非凡的决心和智慧去改革,以更大的魄力,更强硬的手段为中国社会精准托底。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播发,详细地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并提出了11个重要方面的改革,吹响了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国梦进军的新号角。

但是,在中国深化改革之前,有必要明确一点,即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共产党,最需要什么?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只有具备清醒的问题意识,才会为之付出有效的雷霆行动。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一直汲取于人民。这点在其诞生伊始,就毋容置疑。正因为如此,毛泽东与黄炎培的延安“窑洞对”,核心即“人民”。而且这一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各种政治话语体系和制度中,比如“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公仆”等等。几乎在每个政治概念和制度前面,都能见到灼灼生辉的“人民”二字。

如今,尽管中国存在不同的政治力量,但中国共产党客观上就是最重要的行动主体。中国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中国共产党。目前需要警惕的是,在有些领导干部那里,“人民”二字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不但淡漠民众的利益诉求,甚至与民争利,这样做直接弱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导致了“脱离民众”的危险。

更有甚者,有些领导干部还把自己和社会切割开来,用强化维稳机制、构造各种各样的特供系统等方式,来为自己构造一个安全堡垒,享受着由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好处,规避市场经济带来的一切坏处,由此割裂了自己和民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对于任何执政党来说,不关心民生疾苦,甚至与民争利都是最大的危险。一个执政党,如果演变为利益导向,民众就会从主体变为客体,而执政党本身也就很难再超越自己本身的利益。对于这一点,中国共产党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不但着力点精准,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历史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注意打捞底层民众的声音,在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中,才能获取永无止境的执政活力。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作品,把民众的声音,尽量呈现给社会。当然,如果执政者能从中得到某些启发,更是我的一种良好愿望。

这部《民意为天》选编的58篇作品,大部分是我近两年刊发于中国时政名刊——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从中国社会心态的角度,通过大量调研采访,聚焦底层民众呼声,不回避社会矛盾,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杨宜音研究员对于社会心态,有着更深入的解读。“当人们面对社会生活的时候,在很多时候会形成一种共同的体验和价值偏好,并且这种体验和偏好经过各种传播渠道,特别是新型媒体的传播,变得广为人知。”

“人们有两种需要,一方面人们希望了解别人的感受,以别人的感受为参照,来调整自己的感受和反应。另一方面,人们希望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表达唤起共鸣。在这样的反复互动和振荡中,整个社会便酝酿出一种特别的社会心理氛围和底色,这便是我们日常感受得到的社会心态,一种被社会成员建构出来的‘共享的现实’。”杨宜音说。

可见,社会心态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社会中的一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自己的社会中,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声音。尤其要警惕“强势集团欺压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滑向边缘群体,边缘群体中的绝望者可能沦为暴力群体”。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发表过的作品,选编入书时,基本忠于原文,仅在细节方面进行了适当删除和修改,或补充了一些最新信息。

此书出版,首先得知名学者李成言和王俊秀拨冗作序。其次,感谢所有采访对象,是他们为这部书贡献了智慧。再次,感谢新华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他们为本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

同时,感谢朋友们在此书的成稿过程中,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当然,此书出版,我期待有更多善意的批评和指正。我的电子邮箱xhslisong@163.com

李松

2014年2月1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公民意识研究

    公民意识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公民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内涵、公民教育课程、民主与公民意识、公民教育实践、其他。
  •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热门推荐
  • 传统与文化

    传统与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气势恢宏、绵延不绝、奔腾向前、从未中断的文化成就。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跳动脉搏,继承、创新和发展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 HP之凡人的智慧

    HP之凡人的智慧

    “傲罗如何加点,在线等,急!”“全点力量、体力,技能把狂暴姿态、格挡、冲锋、旋风斩、斩杀、破甲点满,魔咒点个闪光咒就行了。对了,嘲讽也要满,不然容易OT。”“哦,多谢了。”——————————————那么,从头再来吧!本书Q群:315650580。
  • 斗破历险记

    斗破历险记

    废柴青年,在网吧休克,醒来后发现穿越到了一片沙漠之中。一群强盗围攻极其漂亮的女子,中二病一犯英雄救美,不幸跌落岩浆。异火之首,“红莲业火现世”引发了斗气大陆无数强者争夺。神秘斗帝突破位面,一场史诗级的浩劫,即将发生。红莲业火,焚天灭地,四海八荒,不服者,皆可来战!
  • 大佬偏偏要捧我

    大佬偏偏要捧我

    “听说时少最近在力捧小艺人苏酥?”时御眯着眼眸,冷冰冰道:“嗯,我在捧她。”让她上热搜,让她登杂志封面,让她加入热门综艺,让她接不完的大牌广告。捧她,捧她,丧心病狂的捧她。明明冷冰冰却一副宠妻如命的样子,简直引人犯罪!“时少,这个月,您投资十部电影,每部女主角都指定苏小姐,您不怕观众审美疲劳啊?”“我高兴。”“时少,苏小姐说成为影后,才能匹配您,到时再公开你们的关系。”一把搂住娇小的女人,低声轻问:“我们什么关系?”“无非是饲养关系。”第二天各大颁奖典礼都给苏酥打电话,哭着喊着要她来领奖……说好的只是饲养关系呢!!!
  • 汉口徽商

    汉口徽商

    刘富道:武汉市奓山人,汉阳一中高中毕业。湖北省作家协会前副主席、文学院院长、《长江》丛刊主编。著有小说集、散文集、文学散论集、电影剧作集、长篇传记文学多种。获全国奖作品有小说《眼镜》、《南湖月》,报告文学《人生的课题》,《天下第一街·武汉汉正街》获第四届湖北文学奖,二〇一二年武汉图书馆读者票选为十佳读物之一,《汉阳事件》全纪实文本获读书界热评,《汉口徽商》为中国作家协会二〇一四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我决定写一部《汉口徽商》,我觉得这是当务之急,是一项抢救性的工程,如果我现在不去做,等到将来什么人来做,困难就更大了。
  • 彪悍武皇

    彪悍武皇

    被石头砸中,不是变白痴就是成牛人。被鬼怪附身,不是变神经病就是变神一样的人。陈旦不仅被石头砸中,还被神魔附身!不过,从此,他过上了非常扯蛋的人生……
  • 妖孽郎君一见倾心

    妖孽郎君一见倾心

    一见钟情,从没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云齐儿的身上,然而它真实的发生了,第一次见,他便向世人宣告,我是他的,于是,一道圣旨,不得已,我成了他的王妃……而我只是相府里最不受宠爱的十七小姐,本以为爱上了相府里的他,结果却在无意间撞上了他与别的女人亲密无间。嫁吧,嫁到草原上,骑马射猎,从此与大汗双宿双飞,就在我以为这就是此生的幸福时,我从天堂走向了地狱,从没有一见钟情,从没有半分的爱,一切只是看不到内里的一种表象,我成了他的弃妃……破茧成蝶,从此,我是草原上最自由的女人。从此,我只随风起舞,随雪而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身份心理学

    身份心理学

    以心理学、营销学的观点解析身份和影响力的内在逻辑。吸引高层次人群的人际关系法则。越是好的越多人抢,越多人抢就越是好的,你明白这种不成逻辑的逻辑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场面大了,会吓跑人群中的绝大部分;场面小了,有实力的人又看不上。你明白这个“面子”问题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形象代表人的本质,影响力就是一种生产力,你了解这种名与实之间互相转化背后的心理秘密吗?外表漂亮者比不漂亮者更为成功,你知道这种视觉效应背后的心理秘密吗?
  •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静瑶乃是清央国大将军静郝之女,她生性懦弱,寡言少语,没有任何斗气波动,相貌平凡,而且左眼角上方还有一红色胎记,世人称之为“鬼印”,鬼气煞重,接近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她年方十六,还未敢有人上门提亲,大将军静郝听从二夫人玉青昔的话将静瑶嫁于穷山僻壤里,那里的人不知晓静瑶脸上鬼印的事,静郝刚要有所行动,不曾想,一道令整个王国沸腾的圣旨就在此时颁布了,圣旨内容谁也没想到,竟是要将静瑶赐予逸王做正妃,这下全国所有的女性对静瑶那是嫉妒恨啊,可是两位当事人都没有任何异议,静瑶没有异议,他们能理解,可是为啥天神般俊美的逸王不拒绝呢?依晟帝对逸王的宠爱,只要逸王提出反对,晟帝一定会收回圣旨的,可是出乎意料的,逸王同意了,顿时,万千少女的心碎了满地。世人皆叹静瑶会是逸王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污点,却不知这桩婚事是逸王自己求的。片段一:“王爷,青枫小宛里的头牌幽雪姬今日在大街上嘲笑王妃是千古废物。”一侍卫恭敬地立在书房外。“废了她全身斗气,割了舌头,扔到军营中去。”逸王搁下狼毫毛笔,平淡道,门外的侍卫抽了抽嘴角。片段二:“启禀王妃,楚天国岚珞公主来访,说是要做王爷的小妾,并送上了一柄血如意为表对王爷的一片真心,这可如何是好?”王府管家双手捧着血如意站在院中,冷汗直下。“如何是好啊?呵呵,这么着急做人家小妾,那就成全她。”静瑶的一番话让管家摸不着头脑,成全岚珞公主?要是岚珞公主真成王爷的小妾了,估计王爷回来就成全他了。“城西李员外暮年还未娶一房,既然公主这么着急的话,就让她去伺候李员外得了,到时本宫会去祝贺她的。”吃下一粒剥好皮的葡萄,静瑶又躺了下去,只留下管家风中凌乱了。片段三:静瑶紧握手中的天剑,一脸冰霜地凝视着眼前的魔兵,浑身上下散发着幽冷如地狱的气息和刺骨的恨意,高举手中的天剑,周边的空气都聚集到了她的剑上,一刹那电闪雷鸣,手中的天剑一挥,一股磅礴的力量袭向了成千上万的魔兵,剑气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她的身后清央国百姓脸上都是不可置信,妈呀,废材变天才,这片天因她而变。
  • 过江鲫

    过江鲫

    纷飞的白莲,花瓣一叶一叶轻洒,落寞的盛梨,也荡漾在九天间。渺茫几缕浮萍蒙尘,幻墟几丝飘叶染霜。万里冰尽封,千里雪纷飘。荒芜的古道上,残几踏蹄痕。冰雪深处,两行辙迹犹存。北风吹散客车窗边的铃?声,却落不了漫天的萧笛。烈酒几丝,洒在雪中,蒸起清汽。惊起三只鸿雁是谁?那道玄墨轻狂身影,似醉非醉。手中持的青酒壶未闭,跨下的宝马未醒。悬在腰间的枯刀,为他添几分嗜血,披散在肩头的赤发,给他增几分狂野。风雪渐迷离人眼,余夕逐没浪子心。此心已封。朝廷大乱,江湖叛变……九州已乱,四海八荒六合已作混沌二十年的谋划成与败;三百年的宿命生与死。若非花落如雨,又怎惹来过江之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