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兴江
当了三十年文化站长的户一民调到桃园镇的时候,突然改行了。
那时候,桃园镇是全县闻名的乱摊子,群众上访率占全县第一。户一民刚来报到的第一天,镇政府大院就被上访的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甭说一辆车,就连一个人都出不去。王书记在办公室急得团团转,电话打了十几个,公安、司法、税务、法庭,所有戴大盖帽的都出动了,在办公室门外站成一排,和上访的群众对峙着。双方都嗷嗷叫,现场一片混乱。
事情是由金陵村主任醉酒殴打村民刘二柱引起的。
还是秋天收花生的时候,刘二柱打工在外,媳妇一个人在场上看场,白天劳累一天,晚上睡得死,没想到被主任偷吃了“软柿子”。刘二柱回来想讨公道,媳妇连哭带号不愿意,说人家贪污几十万都没人能告倒,你还去!这事就搁下了,但账还记着。到了年初一,大伙儿都相互拜年找酒喝,刘二柱在大街头撞上了主任,酒壮怂人胆,他拦着主任讨说法。
“你说我吃你软柿子,有什么证据?你有记号么?叫你媳妇脱了裤子咱瞧瞧……”
主任在村里当了十几年的干部,黑白道都通,最善于耍流氓。他骂骂咧咧,不等刘二柱反应过来,上去一个“封眼锤”,刘二柱立马捂着眼蹲下了。主任又一脚连一脚,把刘二柱真的踹成了“软柿子”。大年初一把人打伤,一年不吉利,这还了得!主任威风惯了,可他没想到本来就有民愤,这回更激起了众怒。群众抱成团,天天到镇政府闹,告他贪污,告他搞女人……而且还有人高喊:
“不怕他跟王书记是拜把子兄弟!”
王书记在屋里如坐针毡,脸红一阵白一阵,额头上渐渐冒出一层细汗。
户一民和王书记是老同学。看到这种局势,他决定帮老同学分解一下难题,于是自作主张,悄悄走到门外,一把揽住站在最前面的那个村民,小声嘀咕了几句。那个村民转身向身后的人群挥挥手,沸腾的人群片刻之间就宁静了。
事后,王书记问户一民,你跟他们到底说什么了,他们怎么那么听你话?
户一民呵呵傻笑着,我没说什么呀,我就说,我是新来的信访办主任,有什么问题跟我说吧。
王书记拍拍他的肩膀,哈哈一笑:好,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信访办主任了!
就这样,干了一辈子文化站站长的户一民,临近退休却阴差阳错改行当了信访办主任。他自嘲地笑了,他想只有天知道,那天他拦住上访群众说的那句话是:你们这样瞎闹腾能行吗?相信我就跟我来,我替你们整份材料!他的本意是缓兵之计,先替老同学解了燃眉之急,没成想王书记真的叫他去干信访。
第三天,他带领工作组进驻金陵村。他自己带着铺盖,带着煎饼咸菜。天黑了,其他成员都回家,只有户一民一个人坚守在办公室。
摸底调查,走访取证,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了。
半个月,户一民一次也没回家,天天和群众混在一起。后来,有人趁夜黑天偷偷往办公室扔石头,他干脆敞开门睡。
再到后来,没人扔石头了,可他经常半夜里听见办公室门外有人低声咳嗽。他披衣下床,悄悄地查看动静。原来门外有人在为他站岗,是上访的群众代表。那人见他出门查看,想对他说点什么,他重重地拍拍那人的肩膀,回到办公室,一夜无眠。
次日,他去找老同学汇报工作,说:“金陵村的事该出结果了!”
王书记说:“我正打算把你抽回来,听说你天天吃煎饼就咸菜,挺辛苦的,你不要再去了,回来歇歇吧!”
“不,金陵村的事不能再拖了。”
“你别管了,那样对你不好……”
“这事因我而起,我一定要给群众一个交代!否则,那些群众就会越级上访。”
老同学沉默了,挥挥手算是回答。
金陵村是全镇最乱的村。这次村内得到了彻底整治,个别违法乱纪的村干部得到了应得的下场。村民们敲锣打鼓放鞭炮,都说户一民是“户青天”,户一民声名远播。其他各村问题随后迎刃而解,全乡天下太平。
两年后,王书记调往县里,升任副县长。而户一民仍旧骑着他那辆破自行车,行走在村乡之间。期间,他帮助两个吃水困难村打了深井,安装了自来水,村民们立碑纪念,因为“户”与“护”谐音,名曰“护民井”。
后来户一民退休时,有群众感叹说,可惜了,应该让他再干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