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539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战略家邓小平

李洪峰

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我们党又一位伟大的战略家。

邓小平一生,三落三起。他第三次复出,进入一生事业的巅峰,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时候,回顾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领略他战略思考、战略判断、战略设计、战略决策的战略家风采,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继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起点,从解决思想路线入手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带来的深重灾难,使我们党、我们国家和我们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左”的错误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拨乱反正。

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一出来工作,就表现出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面对百废待兴、百端待举的复杂情况,他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环节,从解决思想路线入手。

重新确立和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开创新时期的战略起点。

邓小平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长期革命实践的千锤百炼,使他深深懂得实事求是的极端重要性。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正确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路线。整个中国革命的历程充分证明,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创造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找到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正确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和转变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在一个工人阶级数量很少、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建立起一支马克思主义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有了实事求是,我们党才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错误和挫折,正确地总结了经验教训,团结了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毛泽东的理论贡献,最重要的是他提出和确立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和人民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武装起来,中国革命就打开了胜利的通途。

我们党执政以后,发生的各种失误和偏差,特别是发生“文化大革命”那样全局性的错误,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但从根本上说,都同偏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关。

1976年粉碎“四人帮”,全党全国欢欣鼓舞。但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题为《学好文件抓住纲》的社论,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即“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社论是经华国锋批准发表的。之后不久,发生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了破除这“两个凡是”,支持和推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发表了26次谈话、讲话,反复阐述实事求是的根本道理。

邓小平一针见血地点明:“两个凡是”不行,不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自己也没有说过“凡是”。不能用毛主席的只言片语损害毛泽东思想体系,讲毛泽东思想,不在引用很多毛主席的话,而在发挥他的根本思想。

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要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为什么要抓理论研究?就是为了这个。讲空话不行,要有具体措施,统一认识。实事求是是毛主席讲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懂得这一条就有希望。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态度、根本观点、根本方法。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哲学的概括,是马列主义理论、马列主义方法的概括。这是毛主席经常讲的道理,也是他讲的最多的道理,列宁也讲得很多。我们讲要继承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培育的优良传统,第一个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

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造成毛主席倡导的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我们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能当“收发室”,简单地照抄照转。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关键还是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政治问题,是思想问题,也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从实际出发,把实践经验加以概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是毛主席经常讲的。毛主席总是提倡要开动脑筋,开动机器。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实事求是,开动脑筋,要来一个革命。

1978年12月13日下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实质上是紧接着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在这篇重要讲话中,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结合起来,集中阐述了解放思想问题。他说: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也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邓小平为什么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成为实事求是的政治前提,也是实事求是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有解放思想这个政治前提,或者说这个政治前提不充分、不彻底,就根本谈不上实事求是。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拨乱反正,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的新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不可能打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创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正确判断国际局势和世界主题发生的深刻变化,也就不能制定新的国际战略。

实践证明,邓小平抓住了党的思想路线问题,就抓住了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关键,就抓住了凝聚党心、军心、民心的根本,就抓住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全局,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全党迅速由被动转入主动。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发展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整个拨乱反正的先导,也成为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导。

二、战略决策,开创新时期、新事业和新道路

邓小平是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形成过程中,在我国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制定和形成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干的是全新的事业,我们正在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成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成为一场影响深远的伟大革命,成为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强大动力。

邓小平是善于审时度势的伟大政治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邓小平冷静观察和深入研究国际局势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关于国际国内大局,作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重大战略判断。

关于国内大局,邓小平作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战略判断。他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后来,在著名的南方谈话中,他进一步发挥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党的十三大、十五大、十七大,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了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是新时期我们党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于国际大局,邓小平作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的重大战略判断。他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后来,我们党进一步把“两大问题”概括为“两大主题”,并据此提出了“重要战略机遇期理论”,江泽民、胡锦涛都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充分阐述。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只能导致封闭落后。充分认识和切实把握运用好我国所处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以我为主,趋利避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关重要。

在这两个重大战略判断的前提和基础上,从1978年到1992年,十四个年头里,邓小平作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包括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确立“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制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一整套方针政策;包括决策恢复高考;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决策创办经济特区;确立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决策实施“863”计划;包括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推动真理标准讨论;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平反冤假错案;实行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提出一系列“两手抓”方针;把制度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突出提到全党面前;实行百万大裁军;提出“一国两制”方针,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等等。这一系列战略决策,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特别值得提起的是,邓小平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牢牢把握了三个重大历史节点,“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引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第一个重大历史节点,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当时的中国,面临极其复杂的局面。“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百废待兴,百端待举。邓小平及时向全党发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战略号召,胜利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确立了邓小平作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有的同志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不低于43年前的遵义会议,这是很有道理的。这两次会议虽然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就是实质上确立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实现了我们党从遭受严重挫折到走向新的胜利的伟大转折。

第二个重大历史节点,是1989年平息北京发生的政治动乱。邓小平领导全党果断平息了动乱。1989年6月9日,他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重要讲话中,科学分析了形势,明确而肯定地向世界宣布,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坚持“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坚持十三大概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从而在重大历史关头,鲜明地回答了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方向前进的重大问题,稳定了大局,进一步坚定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心,树立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

第三个重大历史节点,是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就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等一系列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谈话。这既是一篇集大成的谈话,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之点,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新的宣言书,又一次从根本上排除了“左”和右的干扰,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战略指导,邓小平领导风格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作为战略家,他的领导工作,高瞻远瞩,举重若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旗帜鲜明,勇于担当;绵里藏针,柔中寓刚;波澜不惊,稳如泰山,赢得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信赖和衷心爱戴。而贯穿邓小平领导工作的,是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坚定的信仰,是邓小平全部实践和理论的基石,也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基石。

邓小平在讲到党的优良传统时,曾经讲过,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在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中,始终不渝地坚持的,也是这两条最根本的东西。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两个基本点。

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现在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和任务不同了,要学习的新知识确实很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一些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为此,他建议“党中央作出切实可行的决定,使全党的各级干部,首先是领导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时间学习,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邓小平在这里提出的领导工作“四性”,是他对领导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是他对全党的要求,也是对他自己长期领导实践的理论总结。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本质特征。

原则性,这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灵魂。领导工作,原则性是第一位的。没有原则,谈不上领导。邓小平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历经坎坷,多次经受革命事业的艰难曲折,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信念,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意志顽强,坚韧不拔。立场从不动摇,信念从不动摇,原则从不动摇。毛泽东说他:“外面柔和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就是对他原则性的高度赞扬。邓小平这种坚定的原则性,在新时期既表现在破除“两个凡是”束缚、平反冤假错案的勇于担当上,也表现在确立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大智大勇上;既表现在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决策创办经济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上,也表现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平息1989年政治动乱、打破西方制裁的果敢行动上;既表现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上,也表现在坚定不移地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上;既表现在国内治党、治国、治军的伟大实践中,也表现在错综复杂国际政治斗争的纵横捭阖中。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观察,邓小平都是坚持原则的典范。国外许多学者把邓小平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袖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毛泽东是具有超凡魅力的权威,邓小平是有组织性的权威,他从不在党内和军队内搞自己的小宗派,用组织和制度治国、治党、治军是邓小平领导艺术的典型特征之一。[1]

系统性,这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主要特征。国家治理,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的治理,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精微的系统工程。邓小平曾经对当时的香港总督麦理浩说过,如果你们认为治理香港复杂,那么你们就来治理中国试试。邓小平是战略家,也是辩证法大师。他在领导工作中,既注重从全局和战略大的视角上观察问题,又善于从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来处理问题,这是邓小平思维和决策的一个重要特点。他既善于抓住关键、把握重点,又善于总揽全局、推动全盘。正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说:“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从未有过这样一个社会,像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成为最高领导以来的中国那样,在没有战争、暴力革命或经济崩溃的条件下,进行如此重大而全面的改革。”“邓小平是处在中国转折时期的伟人,他使中国从一个时代走向一个新时代,走向现代化。”[2]邓小平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和理论联系实际。他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进行了巨大的理论创造,适应新的时代需要,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写出了新的著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立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著作同毛泽东著作,理论上、思想上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但在风格和形式上却有很大不同。毛泽东著作虽然也有短小篇什,但大多是系统的、展开的论述;邓小平著作虽然也有宏篇巨制,但大多是论点、论断的集合。但两者都有完整的思想体系,都是典型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又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和开篇之作。它上承毛泽东思想,下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预见性,这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鲜明特点。领导需要预见。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邓小平是一位求真务实的实干家。他曾坦言自己是“实事求是派”。邓小平的许多思想观点,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比如“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不务虚名、多做实事”,“不搞争论”等,都是群众语言,但经过邓小平的加工和创造性提倡,便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成为新时期的治国名言。邓小平又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思想家,他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眼界要十分开阔,襟怀要十分开阔。邓小平思考问题,总是把历史、现实和未来统一起来考虑,邓小平的领导工作,是求真务实和远见卓识的统一,因而他总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想得深些,总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在邓小平的领导工作中有极鲜明的体现。比如,他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展望、关于农村两个飞跃的论断、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关于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关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战略构想等,都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科学预见,充分表现出邓小平卓越的战略洞察力。

创造性,这是邓小平领导风格的主线,贯穿他的全部领导实践。邓小平一生独立思考,从不盲从。邓小平1938年就讲过,一切都是辩证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中。毛泽东很欣赏这句话,认为这句话很厉害,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富有哲理,他一连四五年都提到这句话。思想充满活力是邓小平的性格特征之一,也是他的领导工作特征之一。基辛格曾对邓小平说过:“我知道中国有人比你更年轻,但我不知道,在中国还有人比你更有活力。”[3]一位俄罗斯学者在评价邓小平时说:“用现实主义态度对待世界,对待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以,对他来说,知识的源泉就是不断变化的生活。一个政治家的任务就是要认真思考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制定符合这种变化的路线,邓小平的人生哲学,不是斗争哲学,而是实践哲学。”[4]

邓小平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充满了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他以70多岁高龄,指导了全新的实践,开创了全新的事业,创立了全新的理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邓小平讲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得最好的是列宁和毛泽东。列宁搞成了俄国革命,毛泽东搞成了中国革命。我们完全可以说,对毛泽东思想理解得最好的是邓小平,邓小平搞成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这四者不是割裂的,而是统一的;不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不是空洞的,而是实际的。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实践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因而它越是向前发展,必然对国家和社会素质要求越高,必然对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要求越高。从而,思想方法问题必然越来越重要,精神状态问题必然越来越重要,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必然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纪念邓小平,纪念一切伟大人物,除了缅怀他们的伟大业绩以外,最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思想理论、思想方法和精神风范,跟上时代、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在提高素质、提高境界、提高水平上下功夫,努力把世界观、人生观搞对头,把精神状态搞对头,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但有了这“三个搞对头”,从主观条件上说,许多事情就好办了。

我们要记住毛泽东的话:“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我们要记住周恩来的话:“跟着新生的力量走,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有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才是正确的。”我们要记住邓小平的话:“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万众一心,努力奋斗!

注释:

[1]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研究述评》下册,第950页

[2]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研究述评》下册,第952页

[3]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研究述评》下册,第951页

[4]中央文献出版社:《邓小平研究述评》下册,第950页

同类推荐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回忆司徒美堂

    回忆司徒美堂

    根据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定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出版计划,我社拟安排再版《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一书。《回忆司徒美堂老人》一书曾于1988年5月初版,是司徒美堂先生诞生120周年纪念文集。内容主要为三部分:1.司徒美堂先生自述,包括《旅居美国七十年》和《我的生活经历》;2.回忆司徒美堂的三十余篇纪念文章,充分展现了司徒美堂先生爱国的高贵品德;3.附录和后记,附录为广东省开平县司徒美堂纪念馆筹建经过。此次作为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系列之一种出版,内容未作改动。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袁世凯(北洋风云人物)

    袁世凯(北洋风云人物)

    有人夸他是“济世安邦”的能人,有人骂他是窃国的“独夫民贼”。他游刃于各军阀、名臣之间,以北洋之师掀起血雨腥风,大推改革之旗,却又囿于极权高位,剑走偏锋强行复辟,终究落得个千古骂名。他就是中国近代赫赫有名的北洋鼻祖袁世凯。本书真实地再现了袁世凯在大变革时代中的奋斗、迷茫、斗争直至灭亡。
热门推荐
  • 三十不嫁又如何

    三十不嫁又如何

    二十五岁时,因为无法接受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何叶买了房子却没有如愿结婚!九年后,她带着领养来的孩子,上健美班,喝茶旅游,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依然没有嫁!二十一世纪了,三十不一定要嫁,也许四十也一样吧!是没有男人,她依旧可以过得很好!“呃,我是说,我觉得和你一起很开心,所以,我们可以维持床伴的关系!”“哦!我答应你的请求!”“你,今年多大?”“二十九!”“刚才我说的话不算!另外,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我们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叶儿开了新坑《下辈子不做军嫂》,一个甜蜜、寂寞的故事:http://m.pgsk.com/a/243333/
  •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告诉人们,梦是愿望的满足,是一个人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在满足愿望的过程中,又会有一种审查机制,这种审查机制使得有些梦不能直接表达出来,需要通过伪装才能表达。或许是曲折的,间或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梦中的情景仿佛一幕现代派风格的荒诞剧或者一个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一样。那么弗洛伊德具体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有什么样的梦例可以佐证?本书《弗洛伊德与梦的解析》将一一为您解答。文聘元教授以简明流畅的语言来解读弗洛伊德的解梦大法。此外,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及其思想,我们还附加了对弗洛伊德生平及其思想的简述,相信读者们读过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关于梦的思想,也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梦。
  • 红颜风华录

    红颜风华录

    无论是前世或是今生,李遐玉的生命中似乎都充满了悲伤。然而,前世她只能郁郁而亡,今生却决不能让命运摆布自己。失去父母又如何?失去心爱的夫君又如何?她依然能够按照自己的信念,坚定地走下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寸河山一寸血1

    一寸河山一寸血1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1册,主要讲述了1928年到1933年,发生在东北的历史。
  • 金匣书:寻找失落之国(全集)

    金匣书:寻找失落之国(全集)

    河南大建村白国墓葬发现神秘金匣书。金匣上刻有“天佑崇文,百战不殆”的篆体汉字,并有弯刀标记,但信中文字不属于我国任何一种字体……金匣书的神秘文字,吸引了中亚考古所的两名青年男女赵登峰和白翦翦开始破译,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开始展开。一部穿越千年的《金匣书》,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传说,引出—个靠着黄金弯月刀打下西丹王国的英雄缔造了神话般的“黄金之城”。神启碑、火落之国、九转龙纹印,现实和梦境的纠缠,前世与今生的牵引,冥冥之中注定的命运把人们引向何方?
  • 史上最牛冒险

    史上最牛冒险

    钢铁铸就的繁华都市,给了我们舒适的生活,但同时也禁锢了我们的天性;一个普通的白领青年,一扇神奇的冒险之门;孤岛求生,丛林历练,冰川独行,大漠迷途;末日挣扎,墓穴寻幽,外星探险,洪荒狩猎.......推开冒险之门,带你体验最艰难的求生,最刺激的冒险,释放属于我们的原始天性!
  • 酷妃掠夫

    酷妃掠夫

    新文《错爱残婚》月夜,断崖边——亲人的鲜血染红她的衣衫,她绽开一个凄美绝伦的笑容,挥剑斩情丝,三千青丝零落成风中飘絮。她道:“发断,情断!我夜曼殊今日以此断发起誓,再见之日,必取你心头之血。”她转身,跳下山崖。“不!”他飞扑过去,却只抓住了零落在风中的缕缕断发……这一转身,便是天涯!这一转身,便成陌路!夜曼殊——镇东将军之女,年方十八,尚无一人上门提亲。传言她相貌丑陋,面如夜叉;传言她疯野成性,刁蛮无理;传言她目无尊长,枉顾礼教;传言将军为了嫁女,不惜倒贴千金!然而,一切皆只是传言……凌御寒——曼殊,告诉我,错过了一时,便真要错过你一世吗?是不是这一生,我都失去了牵住你手的机会?凤千烨——我憎恶这森然的命运!为何要在我放弃所有,失去挚爱之后,才告诉我,这所有的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而我的人生,亦不过是一场可悲的笑话……风逸轩——你若前行,我为你劈开道路上的荆棘,填平道路中的泥泞;你若后退,我的怀抱永远在你的后方为你敞开;你若想飞,我为你插上自由翱翔于天空中的翅膀;若有一日,你倦了,我陪你泛舟江湖,看天边云卷云舒……萧陌狄——我可以给你万千宠爱,给你一生荣耀,却惟独给不了你要的自由。但我还是想自私的把你禁锢在我的身边,直至生命的终极。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恩怨纠葛,注定要在这泱泱乱世上演。待到最后,谁是谁的劫,谁是谁的殇,谁又是最终和谁相伴一生之人?
  • 马赛克的前世今生

    马赛克的前世今生

    这是畅销书作家写的一本令人惊艳的小书,适合门外汉阅读,但也涉及了几个深刻的话题,以供专业人士探究。如果你想对马赛克艺术做一个简单又全面的了解,这本书再适合不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