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关志国又来到这个曾经工作的大院,今天心情却无法平息,虽然和往常一样,看完了父母,开车回自己的住所,但今天却是自己辞职8年的日子,自己在这个大院整整工作了10年。从毕业生清纯到成熟老练,回忆着以往青春、蜕变的过程,一帧一帧的在脑子里来回滚动。而关志国父亲却在这里奋斗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时光。
关志国从粮食大院的停车场驶出了卡罗拉,在门口角落旁停了下来,掏出了一根烟,脑子里不断浮现以前工作的点滴。而旁边银色的卡罗拉也反射着光,映射在关志国的紧缩眉头的脸上。改革开放以来,平静、安逸到波涛汹涌赋予每个人的使命,每个人都在改变自己,川剧的“变脸”让人感到艺术,而往往现实中的变化让关志国从青涩变的越来越成熟。
丰田车也是这个大院的人,从起步到辉煌,每个人从低配到高配到豪华都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无论从“首脑”潘军的皇冠,到90年代香港公司配置的“子弹头”商务车,一直到大院“首富”的花冠,都是那时候人的情结所致。车并没有熄火,关志国吸着烟喜欢听车的发动机有力的转动,无论怎么静音设置都能听到车里澎湃的发动机转动。在粮食大院10年时间让一个懵懂青年变成娴熟看懂现实。现在有时他更喜欢傻乎乎的过日子,当岁月的痕迹掠过的时候,让人感到物是人非了。平静的大院,从封闭慢慢转向市场化,平静却又暗涌流动生生不息。
粮食大院,是居住着这个院子里的人口头禅,都是和粮食打交道,曾经承载了计划经济的使命,以前外部人叫粮食大院;现在又与市场经济接轨,逐步改成“大院”,既有了北京各个行政院属大气,内部人又对生活在这里10年以上的人自然分别。大院前身中原省省会黄源市粮食仓储库,属于省级储备单位;80年代末建立了黄源面粉厂,在面粉厂基础上又引进香港嘉嘉食品集团外资,建立了食品深加工。仓储、食品加工为一体。占地500亩,东边临街马路,三个方向附属区域属于职工家属楼及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