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是大院各项业务大发展的一年。香港嘉嘉集团资金全部到位,占黄源市嘉嘉食品有限公司51%的股权,黄源面粉厂以土地和机器入股,占公司的49%股份。集团要求利润和规模逐年递增。中原省粮食厅也划拨了专项基金,建立新型楼房仓项目,储备规模扩大2倍。
三体一套经营班子领导人潘军,在96年年底,获得黄源市政府“优秀企业家”称号。总工程师王建也被评为黄源市“劳动模范”,绿玉牌面粉也被评为“十佳品牌”称号。电视台和报纸用大篇幅报道潘军的领导风采、管理艺术等等。潘军乘坐丰田皇冠车,手拿大哥大忙碌的影像,已经传到黄源市各个角落。
食品深加工方面饼干和方便面,由于开始跟着面粉的销售网络,销售渠道不一样,销售业绩不佳。集团派了一个香港人郭徽任常务副总,主要负责食品深加工,组建销售团队,成立了内部的食品厂。摆脱了跟着原有面粉销售网络。
食品深加工前期产量低市场大,几个月时间方便面和饼干业务供不应求。在原有1个班组生产的情况下,要求增加2个班组生产,原一个班组生产1500箱,要求一个班组生产提速一倍。在这样情况下提货车辆还在排队提货。
郭徽要求人事部大量增加人员,增加一个班组的生产能力。这个时候关志国被分配到方便面生产车间。
关志国拿着内部手续,首先见到了主管生产副厂长王卫东,王副厂长签字后,又去找车间主任张伟。张主任是从机修工一步步的干上来的,和机器打交道时间长了,有点木讷,白净的脸上带着黑框近视镜,头发有点杂乱,看起来像才毕业的学生。
简单的几句话后,关志国被分到生产二班,二班班长叫李红兵。轮倒班制上班,下午4:30上班。2班制是早班8点-16:20 中班是下午16:30--0点,每周调整一次。
下午16:10分,到了4楼的车间,机器轰鸣声比较大,都在忙碌着。一个人拍了关志国一下,回头一看是“王爱房”。“王爱房”真名是王梁,是关志国第三门栋一个家属区的。
一间50平方的房子住了5个人,他经常讨论如何多一套房子的问题,如何解决目前窘境,不切实际的各种想法,走火入魔的做法,大家暗地里叫他“王爱房”。不知是自卑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大院里的各家“红白”事情,都不参与。也从不和人说太多话,一旦说话就和房子有牵连。他们家的事情,大家也不过问,大家看着他像空气一样存在。
“我是来上班的,今天第一天,李班长在……”
“你认为当车间主任,能分多大的房子?问问你父亲,住房公积金大概能提多少?本来关志国想问问李班长在那,“王爱房”说完就一溜烟就走了。
关志国看着“王爱房”的背影,心里一直在嘀咕
“为什么他会这样,是因为住房的问题压抑的吗?为了尊严,还是想得到更多。职务不高的“王爱房”,一直盼望自己成为领导,成为有钱人。适得其反他在别人眼里,估计和精神病划等号了吧。
想起上学校的时候,有个经常考试前茅的人,天天神神叨叨的背单词,背词句。同学们都不来往,大家在说笑的时候,他在学习不断的学习。有一次别人考了第一,他考了第二,这个家伙把考试第一的人打了一顿,还一直痛哭,感觉自己委屈…….
还是不想太多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对于这种偏执的人,关志国还是远离。去找李班长。
2个班组在交接时间,显得车间人格外多,都在忙忙碌碌。问了二个人后,都说李班长在忙,不知所踪。还是门口等待一下吧,等正式开工后,估计闲下来就能看见了。
忽然听见一个公鸭嗓子的人,说着粤语,皮鞋咯咯的响,上楼梯的声音。关志国跑到楼梯口扒着楼梯的栏杆,看见一个人穿着白衬衣,戴金丝眼镜的人,在上楼梯,手里拿着黑色的大哥大,按键红色的灯在亮着,让人感觉像血红色。
关志国知道这个人,香港嘉嘉集团驻派大院的常务副总经理------郭徽。大院里人都知道他的脾气,爱吵人、爱骂人,与内地人的文化格格不入,大家背地里叫他假洋鬼子。关志国身穿着工作服,却不在工作岗位,这个假洋鬼子也不认识自己,也不会知道自己还没正式上岗工作,站在门口会被挨骂的,关志国有点急了。
有一辆上个班组的垃圾车推过来了,穿灰色工作服的人,很吃力的推着,显然很卖力了。为了躲避关志国急忙的跑过去推车,迎面碰到了郭徽,马上低下头。没走几步还是被拦了下来了,关志国站在他面前有1米远的位置。
郭徽用大哥大指着关志国,天线像个刀子一样,用粤语开始说话了。粤语的歌声很美妙,关志国很喜欢听香港“四大天王”的歌曲。但从郭徽的表情看出是在吵自己,干瘦的身材,一直在晃动,白净的衬衣在牛仔裤上套着,鞋套上一双白色运动鞋,上衣口袋依稀看到555牌香烟,典型的TVB港片里香港人打扮。
关志国听的不耐烦了,因为郭徽的声音越来越大,自己一句听不懂,车间里很多人在扭头观看,从小都没受过气的关志国,心情开始暴躁,心里的火开始涌起。如果听到郭徽话里有“八格牙路”或者骂家人的话,想要揍他一顿,拳头已经慢慢的握气,眉头已经紧皱,脸被涨得通红。
关志国的身材宽度是郭徽的2倍还多,这些人平时欺人太甚,都说这些香港人都是纸老虎,真正干上一架他都知道什么是厉害了。何况在气头上,失去理智情况下。
有人告诉关志国当有人失去理智时候,一定要等待一下,因为这个时候对方是不计后果的。今天却发生在自己身上,20多岁青春爆发力,要在这个中国即将收回土地的人身上,发出爆发力。
这时候有一个人从远处急忙跑过来,给关志国说:“我是李红兵,你是不是找我的?”
“我是来报到的,找不到您,不知道干啥,碰到他了”
“好好!我领你到一个地方,先避避,等交接完后,机器顺畅后咱俩在工作”这样一个要开始的世纪大战,就这样结束了。
关志国在一个角落里等,人逐渐的减少。一股热气均匀的送上来,所有的机器在有规则的启动,像蒸汽火车一样传递着要远行的号令。
关志国看看这车间,高高的房顶,宽长的空间被一条生产线占了一半,生产线比较长,后面还盘旋着。有2个人拉着成品方便面,看见后面围了很多人,估计是在包装,一车一车的方便面在那里堆放。南边是一排封闭的玻璃房,有办公桌、和生产原材料,估计是办公区吧。
“自己在这里会不会是干一辈子吧?是5年,还是10年,在车间里最大的官是车间主任,想着张伟那种木讷的表情,自己不想这样一直做个和机器打交道的人。机器的轰鸣声,让关志国进入了遐想中。
“关志国,你来吧”李班长的喊声打断了想象。
李班长把关志国领到了一个40岁左右女人的面前,虽然在上班时间,她的脸上还画着浓妆,眼睛不断的闪动,从李班长脸上、身上滑过,又滑到关志国的脸上。关志国的脸马上红了起来,从来没有被女人这样看过,侧眼看看李班长的表情,李班长估计是习惯了。
“田组长是负责后面包装线,你以后跟着她就行,以后让你的美女姐姐,好好教教你,有不懂的在问我吧!”
“看你,这么精明的小伙子,肯定一学习就会,哪能劳驾领导呀!“说完田组长的手轻轻拂过李班长的手臂。
关志国看着田组长的眼神和动作,浮想起《西游记》盘丝洞的女妖们看到唐僧的感觉,赶紧捏捏自己的胳膊,自己是不是唐僧,一身的鸡皮疙瘩上身了。但是又一想,身为基层的“领导”,没有技能是不可能的,靠阿谀奉承是在基层干不成的。在郭徽的领导下的食品厂,车间里绝对是“能者上,弱者下”。
关志国被田组长引领到机器包装区,2台包装机器在飞快的运转。机器前后有4个人,2条包装线。有一个年青男正在照看机器,另外一台没人,显然是田组长操作着,等待有人操作。
“姐妹们,来帅哥了,都打起精神来“田组长银铃般的声音,能喊出感情来。像是被饿了2天的人,知道肉包子来一样,这里估计太缺少男人了。包装线上所有人都抬头看关志国,有2个人抬起头后,又马上低了头,思考着什么。这2个人关志国认识,是隔壁楼上的梁姐,另一个是王姐。
关志国思索着,她两个人为什么低下头,是有自卑感吗?显自己的工种太低,不好意思了。看透心思后,关志国先跑到她俩身边,给她两个人打了招呼。
“姐,以后得多指导你兄弟呀,你兄弟我可笨了”
“没事的,小关咱们都是自己人,有啥事有你姐呢!”梁姐说话很真诚。
“呦,都认识呀,姐妹们以后晚上上班都不寂寞了!”田组长又是一阵发嗲。
“死去吧,你这个骚娘们,这是我的小兄弟,没男人是不是活不下去了,回家去找你老公去”梁姐说话了。
车间有3个机组是核心,第一个是压延机;第一道工序按照配方进行和面,和好的面送到压延机器上,根据克重的要求,调整面皮的厚薄,关系着整条生产线的起始,这个岗位必须是有经验的,不然要浪费很多的原材料。
第二个是油炸锅,油炸锅是原装引进RB大竹生产线,噪音低,温度精确,关系着方便面含油率。如果一块方便面需要干吃,含油率要高,如果是泡着吃含油率必须降低,增加面的劲道。如果操作不当,含油量升高,整个生产成本就会提高。并且还要和锅炉房沟通配合,锅炉房提供热气让油温升高或降低,属于最高精技术。
只有包装机才可能是新手操作,还必须是正式员工。
包装机前面的链条,带着一块块方便面面体,一个人在面体上放料包。前面是分配面块的传送带,方便面面体,从油炸锅出来,经过风干机迅速凉却,到输送带进行分流,输送带末端配备一人进行分配整合,分配工能用眼分辨残次品,或者在包装机出错的时候,把面体迅速的装进食品运转箱储存。包装机的下方是2个包装工种,一个是制箱一个是封箱,经过封箱的方便面装进小推车里,进行入库,属于半自动化包装线。
田组长开始教关志国操作包装机了。首先是装包装膜,调整薄膜和追踪器,每个包装袋都有一定的长度,包装袋画面也有长度。追踪器是分辨包装袋的长度,把数据传达到机器后面的热封闸刀,进行热封包装袋。完整的包装需要画面在中间,纵缝和侧缝严密没有烧灼现象,这样属于正品,不然属于残次品。
15分钟学会了各种包装机器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30分钟后,出现了故障,残次品增加,关志国马上关上机器,关机的铃声把田组长吸引过来了。
“赶快去输送带,把面体装食品箱,不然就出问题了,包装机我来调整”10分钟包装机调整成功了,面体装了8个食品箱。
正常运行20分钟后,又出现了故障,关志国已经大汗淋漓,心里愧疚……。
来来回回几次故障,关志国已经精疲力竭了。
终于等到了晚上6:30分吃饭时间,10分钟时间把晚饭草草吃完。坐在旁边思考机器如何出故障,田组长如何操作。
如果前面一出故障,后面的人引起了多种问题,这条包装线的人格外忙碌,而那条包装线人很清闲,有时还过来帮忙。李班长在忙碌其他事情,偶尔也过来看看,感觉无所谓样子。但看到其他人已经心烦躁了。
离开机还要10分钟,前面操作压延机器的大姐喊了一嗓子
“要不要在来一段呀?李班长和田组长来一段,让我们在轻松一下!”
有人还把放磁带的收录机拿了出来,放着音乐,整个车间的人沸腾了,大家向空地中间聚拢,谈笑着。
“上班时间,还要放音乐,还有节目!“关志国心里嘀咕着。
音乐突然停止,大家安静下来。李班长走到了空地中央,手臂高抬,臀部微翘。恰恰的音乐响起来了,一阵欢呼声开始了。
李班长绕着空地绕了几圈后,田组长上场了,还专门的脱下工作服,穿着性感的小摆群,高跟皮鞋,白又长的大腿,一点也不输电视上的舞者。
田组长紧贴着李班长,从舞步配合默契程度上,2人已经练了很长时间了,舞步和手臂动作紧凑,动作合一,每小节四拍脚步与节奏完美的落在一个节奏上,俏皮而利落,娴熟不做作。
田组长像蛇一样,离着近的时候缠绕着李班长,眼睛直勾勾的望着李班长,李班长也火辣辣地望着田组长,演绎着激情万丈,生死别离。他们俩犹如无人之境,陶醉在自己的舞步中。
口哨声,呐喊声,在恰恰的舞曲中变化成了节拍,大家的眼神亮了,尽管是经常看,但每次喜悦度是不一样的,冲刷着每个人疲惫的心情。
舞蹈结束了。机器开始轰鸣,蒸气开始弥漫,方便面油炸的味道,开始进入每个人的鼻腔中,忙碌开始了,大家又恢复了以前的平静。李班长的眼神不在火辣,田组长的妩媚收敛了一些。
人的追求是什么呢?关志国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父亲从黄源市带回了方便面,那时候叫速食面,5个面块装在一个黄色的塑料袋里。自己小时候的玩伴都崇拜自己,为了拉近关系,拿着一块方便面掰开分给几个小朋友,能干吃又能泡着吃。80年代物质缺乏,一块方便面就能成为孩子王,并且收回的是羡慕的眼光。而玩具经常是泥巴和垃圾堆捡到的烟盒,为了能捡到带过滤嘴的烟盒,在小朋友那当做纸牌,村里的垃圾堆,被小朋友们进行了垃圾2次分类。
而现在身在方便面车间,一个8小时的工作时间,能生产出几千箱方便面,自己却无动于衷。吃的、用的都超出了以前很多。那在追求什么呢?得到了却又不满足的理所当然。关志国进入车间后经常拷问自己,自己却没法得出答案。
关志国连续几个班的忙碌,因为自己操作水平有限,和机器融合不到一起。或许机器在故意的刁难。每天都会出现大的事故,每次事故都会停留很长时间。旁边的人开始埋怨,甚至嘴里面开始嘟嘟囔囔了。关志国每天都焦头烂额的回到家里,心里不能平静。
今天是白班,上午8点到下午4点30分,车间主任给班组长开总结会议。开完会后,李班长若无其事的到处巡视,田组长却脸色难看的上班了,等到正常下班后,田组长拉住了关志国。
“小关,你这一段时间,操作包装机后,包装材料损耗不断上升,包装线上都在埋怨你,包装耗材已经超出平时的3倍以上了,各个人员的额外工作量增加了2倍。平时你去领包装耗材时候,一卷膜能出4000多包,每班领5卷包膜。平时破损率在千分之五,现在千分之十五以上,3倍呀!得用心呀!不然你到最后扣完工资。我和李班长也扣很多工资。”
田组长一改常态,眼睛里充满着严肃、认真和期待,让关志国一会脸红一会脸白不知道说什么。
下班后,关志国草草的洗完澡不敢回家,他看见李班长慢悠悠的也在洗澡,蹲在澡堂附近没人的角落里,在等着李班长。过了20分钟远远望去,一个人提着洗澡篮,脚踏着模特步,吹着口哨出来了。
李班长走路方式与众不同,不是大步流星,也不是小碎步,拔腿走路却连着腰,扭着臀,如果是女人的话,会用性感来形容,但是男人走出这样的步伐,不知道如何形容了……。
关志国跑过去跟着后面,李班长还在哼着歌曲,哼的很投入,始终没有发现关志国在后面跟着,关志国也不敢扫他的兴。
风再起时,默默地这不再计较与奔驰;
我纵要依依带泪归去也愿意,
珍贵岁月里,寻觅我心中的诗,风再起时……
张国荣演唱的《风再起时》,唱的忘情时候还在加动作,一回头看见了关志国。
“哎呀!吓死我了,怎么跟着我”李班长说话还捂着嘴。
“班长,我想给您说点事,最近包装耗材,用的多,如果你和田组长罚款的钱我掏吧!我感觉实在是过意不去”
“喔,的确有这事,这是香港郭老板订的“三战略一考核”。没事,我在给你10天时间的熟悉,这一段时间前面的机器也出现的状况,我也没管你,我带你3天,你就没问题了。明天上班,你去我小办公室一趟,给你有惊喜!”李班长又扭着臀部,哼着歌曲上楼了。
“惊喜!三战略一考核“这是关志国好奇的,感觉李班长管理艺术与众不同。按照常理应该批评教育一顿,怎么说出这样有”惊喜“的话。
“惊喜”明天就有答案了,暂且不用管。“三战略一考核”关志国听说过,是香港嘉嘉集团派驻常务副总郭徽进入后,提出的战略方针。
黄源市黄源面粉厂,在引进香港嘉嘉集团外资后,嘉嘉集团对大陆投资环境比较认可,黄源面粉厂也是对大陆第一项投资,开始让黄源面粉厂为桥头堡,下步进行全国布局。
嘉嘉集团很谨慎,派驻郭徽进驻大院,对大陆整个粮食行业进行研究分析。郭徽的工资也是集团按照香港标准发放的,3万港币一个月,这是97年一个工人10多年的工资总额。在大陆所有开销由当地报销。
这样情况下郭徽一个香港人,不适应大陆的目前的生活。首先是语言,他自己说粤语,在大院大家说方言,尽管对他尊重说普通话,还是沟通上有障碍。开始召开高层会议,他滔滔不绝的讲话,大家都听不懂,执行不到位,找翻译又不合适,到最后开会干脆也不参加了。
第二是饮食,中原省以面食为主,重口味;干瘦的他肠胃不太适应当地的饭菜,尽管当地联系了粤菜馆专门的为他做饭菜,还是不太满意。
第三吸烟,烟瘾很大的郭徽,大院是全部禁烟的,还专门为他开辟一间办公室设为抽烟室,他为了和大家一样,蹲在大院门口角落里,带着他的司机,吸着他钟爱的555香烟,开始大家看他忙忙碌碌的进出大院,都认为他很忙,最后发现他是为了吸根烟,如此大的烟瘾估计都浪费在路上了,最后也在办公室开始了,高层领导都去他办公室坐那吸根烟就走,不违法规定,也满足自己烟瘾。
“三个战略”也是对黄源面粉厂目前现状设定的。
1、针对黄源面粉厂,制粉行业深挖掘,目前产量可以翻倍,加大高端面粉产量,品牌运作,加大工业用粉的研发,家庭用粉专业化运作;
2、采购半径在500公里外可以在建立面粉厂,利用黄源面粉厂目前人才,销售本地市场及北方市场,未来南方市场设为潜力市场;
3、取消额外投资。暂停其他额外投资,特别是面粉下游深加工项目,原有耗材用完后,停止饼干生产项目,扩大面粉上游原粮采购存储。对黄源面粉厂没有合资前投资的2项投资项目进行否定A、棕榈油项目 B、白酒包装项目。2项投资进行全盘否定,权益和债务归黄源市面粉厂,不归属合资后的黄源市嘉嘉食品有限公司。
特别是最后一项,引起了很多人的议论,等于以前利用国有资产投资第三产,被否定了,这样以前领导层订的投资战略,被一个人否定,其战略眼光和领导投资思路截然相反。
当时郭徽在通报总部的时候,抄送了本部,对外统一做了解释:
1、棕榈油项目是在投机,由于没有投资部,没有投资专业人才。棕榈油上游被益海嘉里公司垄断,遇到行情可以盈利,但需要大量资金囤货,嘉嘉公司方便面无法快速消化棕榈油,进行不了套期保值。
2、白酒包装项目虽然参股25%,进入权益股,但实际没有任何决策权。包装项目没有任何核心可言,也有投机现象,一点收益没进入情况下,投资了400万人民币。
从郭徽的战略分析来看,嘉嘉公司重要的是面粉行业,黄源面粉厂有专业的制粉人才,却没有其他的优势人才。
特别是在1992年海南地产火热的时候,黄源面粉厂拿着重要流动的资金,在海南投资房地产,国家调控后,投资的房产成了烂尾楼。公司重要核心是人才,人才决定专业度,一个企业没有了核心,在有雄厚的资金,也会出问题。
关志国还从其他方面得知:郭徽对国有企业的作风在集团总部进行批评,国有企业亏损是国家买单,盈利业务或部门有可能是某个人的。单个投资项目,虽配备会计,但资金到那里,会计没有权利得知。人的升迁只要和领导搞好关系就行了,管理相对松懈,没有精准的会计制度。
有了上面的文化,基层人员以儆效尤,能拿一点就拿一点,蚂蚁搬家式把公共财物占为己有。就这样情况下,郭徽又设计一套方案,从最低层班组考核。每3个班组配备1个统计,奖前罚后。
从工作过程中通过数据对比监督采购,环形多项对比工作,考核数量的实用性,就一项考核使采购成本减少了15%。在执行过程中,抓住了几个职工有小偷小摸行为,毫不客气的严厉处罚,上级领导连坐处罚,雷霆手段显示了考核制度执行强度。
国有企业中由于体制问题,养成了很多企业痞子,但对郭徽格外害怕,因为从香港集团派来的,没有任何裙带关系。一旦惩罚正式员工,马上就不能在嘉嘉公司工作了,那个领导启用惩罚者,郭徽会找那个领导评理。很快难以管理的现象,迎刃而解!考核从食品深加工开始试点,然后整个公司开始慢慢实行。
大院里有几个所谓的文化人,称郭徽为法家韩非子。秦以法家治国二世而亡,以严苛的考核会把嘉嘉公司推向及早的灭亡,有的甚至把写的“法家韩非,二世而亡”的字条贴到郭徽的办公室门上,郭徽竟然懂得历史和国学,用打印机打了一段《韩非子》,贴到了办公室门上,作为回复,此举在企业里属于第一例。
为故人行私谓之“不弃”,以公财分施谓之“仁人”,轻禄重身谓之“君子”,枉法曲亲谓之“有行”,弃官宠交谓之“有侠”,离世遁上谓之“高傲”,交争逆令谓之“刚材”,行惠取众谓之“得民”。不弃者,吏有奸也;仁人者,公财损也;君子者,民难使也;有行者,法制毁也;有侠者,官职旷也;高傲者,民不事也;刚材者,令不行也;得民者,君上孤也。此八者,匹夫之私誉,人主之大败也。反此八者,匹夫之私毁,人主之公利也。人主不察社稷之利害,而用匹夫之私毁,索国之无危乱,不可得矣。
大院一片哗然,都赞叹“洋鬼子”是有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