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8400000017

第17章 大巡抚灵隐进香 高县令火中取栗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

陈默的事情,起因是一个京城的世家弟子到杭州游玩,在灵隐寺看到一本手抄的《金刚经》,他被那本经书上的一笔蝇头小楷所折服,打听出这本《金刚经》是灵隐寺住持仁勇大师的墨宝,就乘人不备把这本《金刚经》给偷了出来。此本为洒金宣纸十四行手书本,无年月落款,只最后一页有一阳文小篆“心空”印压脚。回京后,有位书法家见到这本书,阅后惊叹“平生所见古今名人真迹甚丰,尚无一帖能达此本境界”, 因而此帖名声大振。后经多人鉴定,大都认为是当年名震书坛的陈默真迹。据说,陈默的家人闻讯后,曾派人赶往杭州探视,回来后断然否认此事。但仍有人相信,这仁勇大师就是陈默。

清安泰当然很关注这一消息,决定亲自到灵隐寺会会这个当家和尚。假如仁勇就是陈默,至少也是他乡遇故知,乃人生一大乐事也。何况,还可以劝他出山,报效国家。满腹的锦绣谋略,却终老在青灯黄卷之中,岂不令人可惜?

清安泰的府邸离灵隐寺并不远,坐轿只要个把时辰,他只是与佛教无缘,平日无心也无暇光顾灵隐寺而已。

清安泰来到离灵隐寺山门百步之遥的地方,即令落轿,并叮嘱随从止步。他今日没穿官服,着了一件长衫,手里拿把折扇,打扮得像个三家村的老学究。

他独自一人进了灵隐寺山门,亲手把拜帖递给看山门的小沙弥。

小沙弥一看,竟是巡抚大人莅临,岂敢怠慢,急忙飞也似地进去通报。

不一会,出来一个大和尚,恭谦地把清安泰请入偏殿的一间客室。

清安泰刚落座,就进来一个年轻但显然身份不低的和尚。

“阿弥陀佛,施主恕罪。在下乃本寺执事觉醒,不知施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清安泰淡淡一笑:“冒昧打扰,惶恐得很。”

觉醒双手合掌,又施一礼:“不知施主驾临本寺,有何见教?”

清安泰开门见山地说:“我要见住持和尚仁勇法师。”

觉醒微微一愣:“阿弥陀佛,仁勇大师早立有规矩,不见任何香客。”

他这一愣,使清安泰感到仁勇必定是陈默无疑,否则,以自己巡抚之尊,屈驾来见一个寺庙的住持和尚焉有被挡驾之理?

“我不是香客,烦执事师父通报一声,就说是故人造访。”

“阿弥陀佛,一入空门便无故人了。”

“哦,对了,我忘啦,当了和尚就是六亲不认了。告辞!”清安泰一阵冷笑,复又说:“只怕我这一走,贵寺灵隐山南坡的那一片山场就没了!哼,我把它判给钱善人、钱大财主。”说完,便将折扇一收,度出客室。

原来,灵隐山南坡那片山场产权历来有争议,山下的大财主钱善人说那片山场是他家的祖产,灵隐寺的和尚则坚持说那是庙产。双方都有证据,但证据也都不足,为此双方在杭州知府那里打了多年官司。一边是江南名刹,一边是地头蛇,杭州知府两面都不愿得罪,把事情一面拖,一面往上推给省府。清安泰知道跟觉醒软磨是见不到人的,就拿蛮来个近似耍无赖的威胁。

不过这一招挺奏效。

“阿弥陀佛,施主息怒,请留步。”觉醒忙追出去,拦住清安泰:“容小僧向仁勇大师禀报一声,长老见与不见就要看施主的缘分了。”

清安泰暗喜:“去吧,我等着。”

觉醒把清安泰重新请到客室,默默退下。

半晌,觉醒方转回。

“施主随我来。”

清安泰随着觉醒穿过大殿,正殿,后殿,转弯抹角来到寺后边的一个小禅房前。

觉醒深深一喏:“阿弥陀佛,请施主自便,小僧告退。”

清安泰按捺住心里的好奇与兴奋,一掀门帘,走进去。

禅房很小,但很素雅洁净,墙上挂着一幅“苦海有边,举头是岸”无款的楷书条幅,赫然是陈默手笔!但这一览无余的小禅房里,除了一个十来岁的小沙弥站在里面,哪里有什么仁勇或陈默的人影?

清安泰陡伤自尊,压住愠怒恼火,威严而厉声地问这个小沙弥:“仁勇和尚呢?”

只见那个满脸稚气的小沙弥平静而答非所问地说:“施主请坐,我师父请施主用茶。”

说完,恭敬地用托盘递上一个精致的白陶茶杯。

这茶杯竟与自己平日所用的几乎一样!清安泰疑疑惑惑接过茶杯,揭开杯盖一看,杯中赫然是自己最爱喝的,也是杭州世面上极难见到的六安瓜片!

“你师父呢?怎么不出来见我?他人在哪儿?”清安泰好奇而急切地问。

“师父刚才给施主留了一句话,就外出云游去了。”

“啊!他怎么说的?”

“师父要小僧问施主:友与父母、妻、子比,孰重?”

“哦!?”清安泰一时竟不好回答,只得借品茶来掩盖词穷。

说友重显然有悖常理,说父母、妻、子重的话,这陈默连父母、妻、子都不认,这不就是暗示他不愿跟自己叙旧吗?想到此,清安泰心中不免大为失落。但看到手中的这杯香茶,又感到欣慰,这位陈默,或者叫仁勇大师,毕竟一直在关注自己,也了解自己。

愣了一会,清安泰见小沙弥在打量自己,他灵机一动,反问道:“小师父,你说呢?”

小沙弥淡然说道:“阿弥陀佛,在佛门弟子眼里,都是芸芸众生。轻重存乎于念,在乎于心,得乎于缘。”

清安泰闻言肃然动容。

这小和尚看起来还是个孩子,领略佛法竟达此境界,真叫人不可思议。

他顿时感到自己十分渺小,不由自相形秽。

他已经明白,他是再也见不到陈默了,就是见到他,也只是那个素不相识的仁勇大师。

清安泰心中若有所失,怏怏而返。

永嘉知县高毓英,少年得第,涉世未深,他果然爽快地就接受了廷潞的委托。

他是在润五月的第二个端午节,给廷潞送节仪时,知道这个消息的。

旧时官场陋规,逢年过节,下级要给上司送点礼物或钱,美其名曰节仪。他当然也不例外,就在这天带了些礼物,到温州去拜会这位顶头上司。

廷潞见到他,甚为高兴:“客气,客气,廷潞何德何能,敢叫高大人破费啊。”

“应该的,应该的。”尽管廷潞是客套,但高毓英听起来也很舒服,对廷潞的印象也比对杨大鹤好得多。因为过去在这种时候,前任知府杨大鹤总是眯起眼睛,一面紧紧盯着礼盒看,一面贪婪地问:“我瞧瞧,我瞧瞧,是些什么好东西啊?”那种露骨的小家子气,使他心里十分厌恶。

稍事寒暄,廷潞就切入正题。

“高大人年轻有为,前程不可限量啊。廷潞想拜托高大人代理本府审理一个案子,还望高大人不要推辞。”

“什么案子大人不好过问,要下官审理啊?”高毓英明白,一般审案都是件十分抢手的事,原告、被告都要上下打点,其中的油水很多。廷潞为什么要把到手的好处让给自己呢?显然这里面有缘故。

廷潞淡淡说道:“是个很寻常的旧案,平阳北港老林家,告本府官兵在搜捕人犯时,抢了他家的财物、打了他家的人。”

“哦,为什么要我来审?”

“高大人不必多虑,因为案中牵涉到两三个本府官员,我得避嫌啊。”廷潞含蓄一笑,又说:“同衙共事,话不好说,礼也不好收啊,哈哈!”

“啊!原来如此。”

“也有人说乐清的王大人精明强干,向我推荐让乐清县来审理。但我以为在温州府的县令中,真正能让我倚重的,还是你高大人。”

两句话,把高毓英说的心里十分滋润,廷潞的态度也十分诚恳。

“谢府台大人器重——但不知对此案,大人还有什么要嘱咐下官?”

“没有,什么嘱咐也没有。我到温州时间也不长,跟涉案人员素无来往。再说,此案并非大案,你秉公审理即可。”

就这样,廷潞三言两语就把这件万分棘手的事,巧妙地移交给高毓英了。

高毓英把案卷带回永嘉,细细一看,这个案子虽然不像廷潞说的那样轻巧,但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人命关天的大案。因此,对审好此案他信心十足。

初生牛犊不怕虎,高毓英雷厉风行,立马把押在温州的地保李玉生,恶棍范建百,平阳县书董世斗等涉案之人调到永嘉。并在润五月中旬对温州府经历朱宇泰、千总蔡廷彪、把总黄升等主要被告下了传票。

但温州府经历朱宇泰、千总蔡廷彪、把总黄升等主要被告,虽然接到了传票,却迟迟不到案。高毓英对这三位被告拿大轻慢的态度十分不快,也深深地刺伤了他的自尊。于是,他再次命令差役去温州,要差役一定要当着他们的面递上传票,务必要使他们三人尽快到案。

三天后,差役回来后向他禀报说,千总蔡廷彪、把总黄升有军务带兵出海去了,经历朱宇泰告假外出不在。

清朝官制,千总为正六品,把总为正七品,但千总与把总都是武官,平时不受地方调度。经历虽然只有八品,但是知府衙门的人,门楼子比县衙高得多。高毓英虽说是代理知府审案,但毕竟不是知府,说话的分量在别人听来,就要打折扣。

高毓英此时才感到事情很棘手,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容易。

但他毕竟血气方刚,一怒之下,打算过些天直接向廷潞要人。

主要人犯都未到案,高毓英觉得地保李玉生,二流子范建百,平阳县书董世斗等人,俱是从犯,关而不审也没多大意思。于是就命他们取保候审,随传随到,待主要人犯提齐后再来听审对证。

林钟英在家里听说李玉生放回了,十分惊讶。

他本来就准备在这一两天内到永嘉县去催告,今听说主犯没到案,从犯又放了,哪还能沉得住气?情急之下,他急急忙忙赶到永嘉县,向高毓英又投上一纸诉状催促,时在嘉庆十三年润五月二十八日。

他在诉状上催促道:“……地保李玉生,恶棍范建百,平阳县书董世斗等人,均是起因要犯,安能释放?主犯朱宇泰,蔡廷彪、黄升,至今均未听审到案。他等自恃官弁,弊脱不解,难免舞弊捏词,串供结盟。伏乞大人速提全部案犯,秉公详审。惨怜民冤,恩伸国法。”

高毓英一看,心中甚为恼火。心想自己为你林家的官司,忙得不可开交,你非但一文钱的礼不送,还来指手画脚责怪本官!你林家只知道一个劲的催促,可你知道办事有多难吗?再者,取保候审也不是释放。你还怕我不能‘秉公详审’,真是小看人也。于是,他生着闷气,大笔一挥批道:“应讯人证本县自有发落,其余提而未到者,候提。不得藉词生疑,亵渎公堂。”

高毓英还是准备秉公审理此案的,但林钟英则想,老是‘候提候提’,都候了快一年了,还要候到哪一天?朱宇泰、蔡廷彪、黄升等俱在温州为官,到案受审为何如此之难?再说原先到案的人犯又给放了,这能叫人不起疑心吗?

想到此,林钟英大不放心,当天下午又急急忙忙赶到温州,他也是病急乱投医,又向道台陈昌齐呈上了一个催促的状子。

陈昌齐在去年七月十八日就接到过林钟英的诉状,当时他以“该经历、千总等奉行公事,断不敢抢夺民财、刑及无辜。所付清单,何以为据?”为由,没有受理,事后他留个后手,把林家的诉状报给了巡抚清安泰与按察使朱理。现在,他也知道温州知府廷潞受理了此案,但并没有真正审理,而是把案子移交给永嘉县代审。眼下,林钟英又来找他催办,他自然是一推了事。

陈昌齐批道:“此案已有知府受理,不得多渎。”

道台的批文,使林钟英联想起总督、巡抚、按察使的相互推诿与知府、道台、县令的有意拖延。他隐约看到了官府与案犯是在联手作弊,营私枉法。

面对家中被人欺凌掠夺的屈辱与灾祸,林钟英岂肯甘休,他一怒之下,第二天便离开温州,也没回家就愤而直奔赴杭州,再一次进省越诉。

林钟英五月二十九日出行,走了十天,在六月初八赶到杭州。

他顾不得一路劳累,满身风尘,尚未住下,背着行李就赶到巡抚衙门,向清安泰投上诉状。林钟英对按察使朱理已经失去信任,不敢对他抱太大希望。

林钟英在诉状上除了再陈冤情外,着重历数了州、县拖延不办,受而不理,理而不提,提而不审,案犯至今逍遥法外的事实。请求巡抚主持公道,依法惩恶。林钟英这次在状上还加了“恶人朱宇泰因理亏不法,欲求谋和,然无辜刑母大仇,天理国法难容,焉能私了?我与此贼不共戴天!”这几句话,以反证朱宇泰的不法与心虚。

清安泰这次倒是很认真,对温州府竟敢对自己的批示漫不经心,也十分恼怒。再说杨大鹤已经离任,他也不必再顾忌阿林保还有什么想法,所以他以严厉的口气把案子直接批给了按察使朱理,要他亲自过问。

清安泰批道:“此案于十二年九月即批温州府查讯,因何延搁经年尚未讯详?仰按察司速提确讯,俱实详办,勿少延纵。”

林钟英见了这个批文,十分满意。于是,林钟英又来到按察使衙门。

大堂上,朱理看罢清安泰批文,说道:“林钟英,你且回去,既然巡抚大人批文如此严厉,本司一定严催勒提。”

书吏把状子交给林钟英,林钟英连声称谢:“谢大人!”

朱理颇有兴趣地问道:“林钟英,我看你状纸后面所付的失物清单中,提到一方古砚,那是个什么砚台啊?”

林钟英:“回大人,那是学生家中祖传之物,据说是前朝大学问家钱谦益与秦淮名妓柳如是用过的东西。”

朱理大吃一惊:“啊!原来那是你家的东西!”

林钟英惊奇地问:“大人也知道这方砚台?”

朱理掩饰说:“哦,嗯,好象听说过。”

林钟英:“大人,我家的这方砚,台连同清单上的其它财物,早已被朱宇泰等人抢走。”

朱理“啊”了一声,已然明白如是砚的来历。沉吟道:“你先回去,本官自会秉公执法。”

朱理回到书房,点燃三根檀香,然后坐在琴台边自弹自唱起昆曲:“一方小砚台,我为你,已把律法枉、良心卖。为你,我颠倒了黑与白!可怜我,痴迷的人儿想不开。心底风流上天知,神交已久,梦魂牵绕难割爱。罢罢罢,我再装一回聋哑,雷声震天也不碍。”

夜晚,高高的镂花几架上摆放着如是砚,朱理对如是砚冉冉下拜。

同类推荐
  • 结婚照

    结婚照

    刘勇带着妻子阿秀,一路开到民政局门前。他们从车上下来。丈夫刘勇望着阿秀脸上的笑,也笑了。刘勇一边笑,一边红着脸,将一只手从肩上伸向脑后。从家里出来前,刘勇说现在真要去领结婚证?刘勇话说出口,自己先笑了。阿秀望着刘勇红着的脸,恍惚间,想起他年轻时候。刘勇年轻时候,漂亮极了。他们那会儿刚刚订婚,那时他们多大?十六岁,十七岁?他们是在双方父母的约定下定了亲。阿秀记得他们定亲那天,亲戚们说阿秀爸爸喝着酒,就哭了。阿秀订婚,爸爸是那样伤心。现在,阿秀女儿十八岁了。
  • 代号铁魂

    代号铁魂

    记得那天是2007年的初冬,晚上,一摞陈旧的日记摆在我的面前,刚开始,我还吸着烟,漫不经心地浏览着这些页面已然泛黄、字迹已不太清晰的文字。但当我阅读了几页之后,才发现自己居然被这些日记中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住了,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充满硝烟的画面……
  • 少年巡抚·沉沙骨

    少年巡抚·沉沙骨

    白小舟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握着方澜的手也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滑。他看着方澜的眼睛,低声说:“慕容遂把他的黄金和账本用火漆封在铁箱里,沉在山下的河里。那个地方,河岸上有一棵歪脖子柳树……”方澜怒吼:“闭嘴!”白小舟亮出一口白牙,咧出一个大大的笑:“方澜,保重。”
  • 爱上一个“神秘特工”

    爱上一个“神秘特工”

    事出无奈,我登了一则征婚广告,没想到竟使我遇上了一个大款。我是鼓足了十二万分的勇气走进晚报广告部的大门的,当我把手中的材料递给接待小姐时,我的脸肯定是红红的。我羞涩地低下了头,不敢看她。接待小姐接过材料,一边和别人聊着天,一边麻利地为我办好了手续,这期间竟没有看我一眼!
  • 父亲进城

    父亲进城

    烂尾楼背后的那些男男女女们留下了一堆废弃的钢筋混凝土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的辉煌、失落、曲折辛酸,那些或高或矮的烂尾楼都是一种命运与人生传奇。
热门推荐
  • 张云雷之风起云聚

    张云雷之风起云聚

    风吹云散,你我两分离。风起云聚,你我永不离。
  • 大茶商

    大茶商

    民国初年,湘鄂交界之地的南北镇匪患丛生,曾经名震全国的泰和合茶庄惨遭山匪洗劫,一夜之间由盛转衰。在这次变故中,鹤峰容美镇人张六佬因救了泰和合老板卢次伦的女儿卢玉莲而备受赏识,被招为婿。入赘卢家不久,泰和合茶庄倒闭,张六佬带着卢玉莲来到鹤峰自立门户,在他的努力下,宜红茶起死回生,重新打通英俄市场。然而正在张六佬春风得意之际 ,茶庄又遇到新的变故。英国人无理压价,日本间谍为取得宜红茶制作秘方“玉茗图”不择手段……一场保护“玉茗图”的爱 国战争就此打响。
  • 学霸娇妻:大佬,请矜持

    学霸娇妻:大佬,请矜持

    【暴戾打架大佬+软甜草莓小仙女+甜甜的恋爱送给你们】霍软觉得自己有些倒霉。转校前,在本子上认真的记录着,不能惹南三大佬。但是不巧,大佬在身后!去学校第一天看到大佬跳墙,偷偷跑。然后大佬威胁的说,敢告诉老师,打你!霍软整天怕极了,想着,这个大佬好凶啊。也不知道怎么了,有一天,大佬说,喜欢她??!霍软表示接受不了。然后又被大佬听到了,大佬恶狠狠的看着她,把她小小的身子抱在怀里,紧紧的勒着说:“软软,你要不接受,老子他么就一辈子缠着你!”语气里带着缠绵和威胁,嘴角的笑都是狠厉和疯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机甲师之世末哀歌

    机甲师之世末哀歌

    蒸汽文明与生物文明的对碰!枪械师与炼金术师的对碰!机甲与生物的对碰!……百年前,贡多莱亚大陆远航的舰队发现了新的大陆。当代教皇格里芬尔三世下令集诸国国力东征。战争过半,却发现对方实力远超我方。惨败回撤,对方趁胜追击,在快要入侵到贡多莱亚大陆腹地时。大陆圣城圣德明岚里,走出了一批机械铁骑,挡住了敌人的凶猛进攻。至此,钢铁与肉体、圣枪银弹与地狱猛兽、蒸汽刀刃与天使造物的对抗序幕,缓缓拉开!
  • 绿茵之梅罗秦

    绿茵之梅罗秦

    秦苏白重病寻仙,觅得机缘重生回自己10岁时,人生有了再来一次的机会……从此,足球成了他的哲学;他是天生的射手,却喜欢上了助攻。他与梅西,C罗,成了知己对手。球迷们管这个时代叫——“梅罗秦(情)!”
  • 牧羊北海持节不变的苏武

    牧羊北海持节不变的苏武

    本书介绍了西汉大臣苏武的生平,内容包括:苏武其人其事、苏武为什么被扣十九年、苏武牧羊之后、民勤与“苏武牧羊”的传说、苏武出使的意义等。
  • 官丐

    官丐

    平荒县在旧社会是个乞丐聚集的地方。据说当年这里是北大荒乞丐的集散地,南下北上的乞丐把这里原来牧马人留下的破房子当做歇脚地,养足精神,获取要饭的信息,交流要饭的心得,不断丰富积累要饭的经验,然后再到黑土地的广阔天地里去行乞。渐渐地有人在这里安了家,那些或真或假因为要饭发了财的人在这里开了旅馆、饭铺、卖些针头线脑什么的小杂货铺,天长日久就成了一个小镇子。
  • 玩命拍戏

    玩命拍戏

    一个零票房的导演,一部大投资的文艺片,女主角突然离奇跳楼,没过多久又死而复生。生生死死,导演看不清自己导的戏,谁又能分得清戏内戏外?一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没有丝毫预警,以致导演雷海水一点心理准备也没有。一如晴空中响了一声闷雷,在地毯上栽了一个跟头,刚出门就遇到了鬼。这天早上,雷海水照例早早爬起来,虽然昨晚酒喝多了,头还在隐隐作痛,眼前一切似乎还处在恍惚状态中,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准点早起。
  • 黑暗崛起计划

    黑暗崛起计划

    周天得到黑暗圆环系统,无任务,畅玩所有奥特世界随心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