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津,到长安,将近两千里,按照那个时候车马道路的状况,大概要走上将近一个月的时间。
窦漪房从来没出过门,更没有出过远门,刚一上路的时候,她满心的好奇,原野的美景目不暇接,她看着什么都新奇,处在亢奋中,一时忘却了离开家乡和亲人的忧伤。
来到长安的时候已经到了初秋,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国际大都市,窦漪房惊诧于人世间还有这样美妙的地方。长安城的城墙有十几米高,从墙下走过的时候仰着脖子也看不到墙头,这厚实高耸的城墙,圈出一个帝国的中心,那城墙并不平直,有的地方好像有凸凹,此时,长安城的城墙还没有完全竣工,有的地方还在建筑中,一些工匠蹲在高高的城墙上正在砌墙,远远看上去,城墙上的工匠人显得很小。
走进城墙内,就走进了汉皇城。
长安的街道这样宽敞,宽的可以并肩行走好几辆大车,城里街道纵横,车马穿行,还有规模颇大的“商业区”。市场云集四海商贾,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市场上有南方产的象牙、翡翠、黄金,中原产的丝绸、漆器、铁器,以及西域各国的土产、良马、毛织物、乐器、各种奇禽异兽。
窦漪房只是感觉新奇,原来以为自家那个地方的集市是最大的,原来天下最大的集市在这里,这一路上见过的人,比她长这么大见过的人的总和都要多得多。
长安真是个好地方,进城以后已经走了小半天了,还没到她要去的那个皇宫。
远远地,看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楼阁,押车的衙役说,那里就是皇宫。
进了宫门,又走过一道道的各式各样的门,才来到一个地方。
这里是皇宫中的长巷,刚才各地选来的秀女和没有分配到各宫去的宫女,都集合在这个地方。
送窦漪房来的人和这里的管事的在门口的一个房间做了交接,写下了她的名号之后,就让她跟着一个年龄稍大的女人进了院子。
这座院子里里外外好几层,出出进进的都是些模样很俊俏的女子,窦漪房猜想,这些女子应当是和自己一样,都是从各地选上来的秀女,不过,有的还很年轻,有的看上去年岁也老大不小的了,女子们的穿戴都是绫罗绸缎,有些人一脸的默然,一脸的不高兴。
到了后宫有吃有喝的还不高兴,窦漪房想不明白,这不是她这个年龄和阅历的小女孩能想明白的。
所有新来的宫女被集中在一起,她们明显是后宫中的菜鸟级宫女,嘻嘻哈哈说着路上的新鲜见闻,她们的状态明显和那些资深老宫女不一样。
新来的宫女们经过一两天时间的接触,迅速分出多个阵营和N个小团体。和窦漪房最说得来的,是从江南扬州来的一个名叫柳依人的女孩,还有一个来自长安城的女孩杨芊芊。柳依人是小家碧玉,父亲是当地一个小地主,杨芊芊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做官的,跟着刘邦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汉朝建立后,被封官加爵,所以杨芊芊属于官二代。
这些新选拔上来的宫女都很美,正是最美的豆蔻年华,和她们站在一起,窦漪房感觉有些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就像个丑小鸭。
柳依人比窦漪房大两岁,看上去明显要成熟得多,目光中已经有了几分成熟少女的风情,杨芊芊不同于柳依人那样的小家碧玉,她属于贵族出身的大家闺秀,虽然只比柳依人大一岁,却显得成熟很多,她一颦一笑间,都是说不出的雅致和书卷气,那是一般女孩子学不来的。
和她们想比,窦漪房就是十足的村姑。
她并没有觉得样子像村姑,说着一口的观津土话有什么不好,因为她没有一点自卑感,柳依人和杨芊芊都觉得这个小妹妹很萌,很好玩儿,几天下来,她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姐妹。柳依人的吴侬软语,杨芊芊的长安话和窦漪房的观津话在一起交谈,有一种奇特的喜剧效果。
本年度新选拔上来的宫女们从全国各地都集合到这里之后,人聚齐了,就到了给她们分配去处的时候了。最好的去处当然是直接被分配到皇帝身边做贴身宫女,这样胜出的机会和概率会比在别处多得多。其次是分到太后皇后的身边,有接触皇帝的机会,也有被皇帝看中的可能。如果分到一些妃子身边,也算是有了工作岗位。最可怕的是挑来挑去最后没人要,分配不出去的宫女,就留在了这个院子里,做一些勤杂工的工作,最终只能算皇宫里的工勤人员,这些宫女,不用说得到皇帝宠幸,这辈子连见到皇帝的机会都没有。
杨芊芊是幸运的,第一轮就被未央宫挑走了,到皇帝身边做宫女。她临走的时候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虽然那笑靥看上去不动声色,但是还是能看出她发自内心的快乐,只是这样的淑女要深藏不露。实说实说,窦漪房由衷的替她高兴,她觉得,杨芊芊姐姐第一轮被挑走,是宫里主管这项工作的人慧眼识珠,这样的绝世佳人就该去到皇帝身边,她一点嫉妒心都没有,即使不是杨芊芊被选走,也选不到自己头上,不管是杨芊芊去还是柳依人去,她都会真心实意为她们高兴。
柳依人虽然嘴上说祝贺杨姐姐,但是,心中带着一丝不快,她没觉得自己比杨芊芊差在哪里,江南女子的秀媚她杨芊芊有吗?长安人的审美就这水平,既然没选上,只好等下一轮机会。
下一轮是给太后的长乐宫选人。
没想到,长乐宫的挑选比未央宫还严格。窦漪房想,不就是给皇帝他妈挑选使唤丫头吗?还至于这样严格,比给皇帝挑选女人还较真儿?
窦漪房毕竟年龄小,在天高皇帝远的乡村长大,皇宫里面的事情她一点都不知晓,她不知道皇太后吕雉是什么样的一个女人,不知道这个女人实际上正主宰者大汉帝国的政治,她以为皇帝的娘亲也像自己在乡下看到的那些低眉顺目不问家政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