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000000024

第24章 将军楼(1)

这几幢绿树掩映的二层小楼是军职干部宿舍,机关里的一般工作人员称它们为“将军楼”。

计划部的乔新安副部长住在前排西单元的楼下。

有人说,吃饭要素,当官要副。不外乎是说,在一个单位里,大事由正职确定原则,小事由部门分别落实,副职领导的工作相对轻松,但是,乔新安这个副部长干得却有点累。机关里原来有一句话叫做“秘书动手,领导动口”,意思是说,总结、报告之类的文字材料,一般由秘书动手写,领导拿着念。其实,现在有些秘书的主要精力,也不在起草首长的讲话材料上,讲话材料一般由相关职能部门的人来写,秘书主要负责安排首长的公务活动,处理一些与首长个人或家庭有关的杂事。职能部门写的材料报上来之后,秘书只是根据首长的口味,进行添油加醋的加工之后,再呈给首长审定。

乔新安副部长似乎是有点特别,重要的文字材料都要召集有关人员一起研究提纲,待部属起草好初稿呈上来之后,自己再反复修改。他非常重视材料里观点和论据的确立、数字和事例的核实,认为这是起草文字材料的基本原则;他也特别讨厌文字里使用拼凑起来的排比句、顺口溜,觉得那是华而不实或者哗众取宠。

明天上午部直属的研究所新建的生活服务中心落成典礼,邀请部首长出席并讲话,计划部的行政管理工作由另一个副部长殷刚负责,殷刚明天要随总部工作组下基层,在总医院住院查体的邱正良部长打电话让乔新安出席。乔新安吃过晚饭看了新闻联播之后就趴在书房的桌子上,准备拟一个简单的提纲,到时候作即席发言。

外边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快去开门,应该是崔秘书来了。”乔新安朝着正在客厅里翻看报纸的妻子龙传珍喊道,并嘱咐一句,“让他把材料给我拿到书房来。”

崔秘书进了书房,把材料递给乔新安说:“首长,您要的研究所生活服务中心的有关资料找来了,陈所长刚才打来电话说,他明天早上接您过去吃早饭。我问了他一些生活服务中心的情况,他说新建的中心设施齐全,在驻京部队师级单位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中心启用以后可以大大提高所里后勤保障能力和人员生活质量。”

乔新安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崔秘书坐下来,对他说:“小崔啊,告诉陈所长,明天不用他来接,咱们又不是不认识路,在家吃过早饭自己去。另外,有些话我再给你说一遍,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差,不能只听这个单位的领导讲什么话,要听群众的反映。现在的个别领导,听他说话,群众感动得拍手,看他办事,群众气愤得跺脚。部里的行政管理工作不属于我分管,我原来对这方面的事过问得不多,明天让我发言,我不得不讲,但是,有些话,我会上不对群众讲,会下也要对所里的领导讲。研究所地处闹市,墙外就是超市和蔬菜市场,门口就有特色食堂和风味小吃店,一个只有几百个工作人员的小单位,有必要再花费上千万元建那么大的一个生活服务中心吗?现在提倡生活保障社会化,是要把小社会溶入大社会,而不是把大社会分成小社会。”

崔秘书听了乔新安的话,有些为难地说:“研究所的这个建设项目,是殷副部长支持的,邱部长批准的,听说上边也有人说了话,首长您——”

“这件事你不要有顾虑。”乔新安对崔秘书说,“我不会对这个项目的建设提出异议,只是想告诫所里的同志,设施既然已经建成,要加强管理,注意发挥它的作用。你拿来的材料我再看看,心里的底数会更大一些,好了,回去休息吧!”

乔新安与崔秘书一起走出书房,他看到大门里边放着一个漂亮的手提纸袋,问崔秘书:“这是你刚才拿来的,里边装的什么东西?”

“南京军区的同志刚带过来的新茶,三个部首长每人一份。”

“把我的这一份给楼上的冯部长送去,他爱喝茶,要对他说新老部首长都有份,不要说这一份是送给我的。”

崔秘书不情愿地提着茶叶上了二楼。

送走了崔秘书,龙传珍进入书房对乔新安说:“我刚才在外边听到了你对崔秘书说话的大概意思,你不要又是一条道直走不拐弯,研究所新建生活服务中心的事又不是你分管的业务范围,你明天去应付一下就行了,没必要非要那么较真。”

乔新安看了一眼龙传珍,不高兴地说:“我与你说过多次,我在工作上的事情你不要多嘴,多嘴也没有用,我有我的办事原则,原则是不会随便改变的。”

“你这不叫原则,叫固执,对的可以坚持,错的为什么不能改变?”

龙传珍在国家机关某部工作,刚刚提升为正局级部门的领导,她总是说乔新安的有些观点陈旧、过时,有些做法死板、保守,有时候对乔新安说话毫不客气。

“你混淆了‘对’与‘错’的标准,现时存在的不一定都是合理的。”乔新安严肃地说,“社会上事情复杂化,把我们的脑袋也搞复杂了,其实有些道理很简单。有些人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是利益的驱使,是另有所图,是想把水搅混。过去一些有志之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现在一些无志之人,可为一升谷低头。过去有一些人,见风使舵,顺水漂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现在也有一些人,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不管见人见鬼都说鬼话。当前社会上为什么有些不良现象越来越严重,就是一些有像你们这样的人的麻木、容忍,麻木、容忍就是纵容、支持。”

“不要总是盯着那些鸡毛蒜皮的繁琐小事,你是高级领导干部,要抓主要矛盾,要把经济搞上去,要建设和谐社会。”

“有些人喜欢把上级的精神曲解后当成挡箭牌,不然他们在群众面前就成了诸葛亮船上的草人。你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的领导,有的工作看似细致平凡,百姓为他树了纪念碑,有的政绩好像突出显赫,百姓却为他铸了耻辱柱?那些高大的墓碑下边埋葬的并非都是名彪青史的伟人,而许多矮小的坟丘底下却躺着道德高尚的凡人,群众心中的天平可以把一个人称得斤两不差。”

——

乔新安与妻子的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完全没有性再将材料看下去的兴致,他独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深思。

有人说,一桩婚姻就是一本书,多数时候,别人只能看到书的封面,而不了解其中的内容。夫妻生活,年轻时如诗歌,年老时像散文,而中间的漫长时间,那是一本厚厚的小说。在人生的舞台上,自己和妻子激情岁月的诗歌已经朗读完毕,晚年悠闲生活的散文还没有开始书写,现在经常的争辩和有时的共鸣,都是内容丰富的小说的新篇章。夫妻两人之间,要在生理上嘴对嘴、身贴身并不难,难的是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手牵手、心连心。乔新安非常羡慕身边那些退休的老首长,与恩爱一生,或者只是患难与共,根本算不上恩爱一生的老伴,相互搀扶着,一起用蹒跚的脚步去丈量人生的最后一段行程。他们乐观的生活态度令人羡慕,旷达的处世情感让人敬佩。有可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就尽情地欣赏今天的月亮;有可能吃不到明天的早饭,就仔细品味今天的晚餐。虽然夫妻都很老了,坚硬的牙齿也脱落得差不多了,但是,还能够用柔软的牙床津津有味地啃咬爱情之果的内核。

争强好胜的龙传珍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把别人说的话、办的事,都用自己的标准尺寸进行丈量和评论,这使乔新安心中不快。更可气的是她对计划部工作上的事说三道四,有时候让乔新安难以容忍。

乔新安觉得心里很乱,他给依然在翻看报纸的龙传珍打了个招呼:“我去冯部长家里坐一会!”

尔后就上了二楼。

住在乔新安楼上的是计划部老部长冯长平,他已经退休多年,儿子和女儿结婚后都在外边单住,他和老伴平时只能用相濡以沫的柔情填充空荡荡的房间,打发一个又一个无聊的时日。老两口有时也出去买买蔬菜、逛逛商场,在楼房间的花园走走步、散散心。一双儿女带着各自的孩子回家来的那个星期天,才是他们的节日,看着活蹦乱跳的外孙、孙女,老两口每一次都是忙活得腰酸腿疼,喜欢得眉开眼笑。

冯长平吃过早饭看了一会报纸,便习惯地与老伴方洁一起到户外散步。

北京的部队干部退休以后,原来是师以下职务的,有相当一部分都又找了一份工作,充实晚年生活,也增加经济收入。而原来是军以上职务的,除个别人外,绝大部分没有再干其他工作,他们退休生活的主要内容,不是带孙子、陪老伴,就是练书法、学画画。冯长平退休以后,先是带着方洁浏览了国内的几处名胜古迹,拜访了外地的几个亲朋好友。后来因为方洁腿脚不便,不能出远门,他也就成了陪伴老伴的“宅男”。

楼房间小花园在明媚的阳光下草绿花红,喜鹊在树枝间鸣叫,麻雀在草丛中觅食,

方洁是部队医院的退休医生,由于腿脚不利索,走起路来步幅很小,速度很慢,冯长平指了指喜鹊和麻雀,对她说:“北京虽然建了一个很大的鸟巢,但那里并不是它们的家,不知巢在何方、食在何处,依然还那么乐观的唱着跳着,小鸟的生活态度真是值得赞扬。”

方洁听了冯长平的话,笑着说:“你又不懂鸟语,怎么知道他们是在唱着跳着生活,说不定它们是在哭着诉苦、跳着抱怨,说人们破坏了它们的生存环境。”

“你说的有道理,不要说人与鸟相互不理解,人与人有时候也是相互不理解,比如有时候,退休干部看见在职干部觉得很可笑,天天忙忙碌碌,说不完的官话、套话;在职干部看见退休干部觉得很可怜,天天无所事事,说不完的废话、闲话。”

“你这话说得不完全对。”方洁反驳冯长平说,“什么事都不能一概而论,新老干部互相尊重的事并不少见,乔新安对退休干部就比较尊重,他说过,年轻人是花,老年人是果,花朵娇艳,要用心呵护,果实珍贵,要精打细收,没有种子就没有苗,没有苗哪来的花。你的好朋友鲍清彦对在职干部就不太尊重,总是挑他们的毛病,还爱说‘老子当了兵穿四个上衣口袋干部服的时候,你们还穿开裆裤呢!’——”

冯长平制止住方洁说:“你别住下讲了,说曹操,曹操就到,你看,老鲍过来了!”

管理部部长鲍清彦坐在一个小姑娘推着的轮椅上,后边跟着他的老伴老关,从曲径的那一边走过来。

“鲍大哥,有些天没有看到您,还在垂死挣扎呀!”冯长平比鲍清彦年轻几岁,两个人是几十年的老交情,见了面不开玩笑不说话,他离老远就朝着鲍清彦喊,“你该走的时候就放心走,我们会继承你的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方洁嗔怪地拉了拉冯长平的衣袖说:“你怎么与鲍部长一见面就说不吉利的话!”

冯长平笑笑说:“我们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说话时不在乎什么吉利不吉利。”

鲍清彦脸上皱纹密布,如同树桩上的年轮,记录着他漫长的七十年人生所经历的苍桑。他这几年身体不太好,每年的寒冷季节都要到南方住上几个月,天气暖和了再回到北京来。

由于身材高大,鲍清彦坐在轮椅上腿伸不开、腰挺不直,等轮椅推到冯长平跟前,他才佝偻着身子对冯长平说:“你不要以为身体比我稍好一些就骄傲自大,以前下象棋、打扑克你总是赢我,现在我要与你比比看谁活的时间长。”

冯长平上前热情地拉住鲍清彦的手,开玩笑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估计你比我活得时间长。”

鲍清彦也笑着说:“活千年万年不可能,再对付个三五年问题不大。你以前总说我是‘三高’,高个、高薪、高干,我现在也是‘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

方洁和老关打了招呼,两个人在一边聊起了家务。

冯长平问鲍清彦:“您老人家在职的时候天天大鱼大肉,抽烟喝酒,‘三高’还有情可源,现在不应当再有‘三高’了,有人说过,要想降低‘三高’,退休命令比吃药更见效,你是不是还没有放弃‘狗改不了吃屎、人改不了吃肉’的饮食原则?”

“不,不,我现在成了‘吃素的’,唐僧肉摆面前都不会瞧一眼。”

“要是真有唐僧肉,还是应该吃,可以长生不老啊!”

“现在什么肉都不能随便吃,唐僧肉里边搞不好也有瘦肉精。”

“我不像你,从来就没有‘三高’,我有‘恐高症’!”冯长平说。

“你确实有‘恐高症’,要不然,组织上准备提你当部长与你谈话时,你说,我当副部长挺好的,提了部长怕干不好,让更合适的人去干吧!”鲍清彦对冯长平说,“你当时的话可能是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是是傻瓜一个。”

冯长平和鲍清彦还在那里开玩笑,方洁指着推轮椅的小姑娘问老关:“这个女孩子是新来的吧,你们家原来的那个保姆不干了?”

“对,原来的保姆回老家结婚了,这是刚来的小翠,今年才十八岁,去年高中毕业没有考大学,就出来打工了。哎,对了,她还是你们家老冯的老乡呢!”

鲍清彦招手示意让冯长平探下身子,然后在他耳边悄声说:“问你一件事,你知道我有一个侄子在研究所工作,我听他讲,他们所里花一千多万建了一个生活服务中心,想引进物业在里边经营,结果几个物业公司都不愿意进去,他们怕部队营院里客源少,生意不好做。最后所里谈妥了一个物业公司,每年给人家补贴几十万元,这不是劳民伤财吗!”

冯长平直起腰来,笑着说:“你这个老鲍,我给你说过多少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现在有吃有喝的,还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

鲍清彦红了脸,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这个人的毛病你知道的,看见不合理的事不说不舒服。我们在职的时候,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可是现在执政的有些领导,两分钱合成一分用,尽管都是花国家的钱,也让人看了觉得心疼。我听说中心落成典礼的时候,乔新安还去了,你是他的老领导,让他注意听听群众的反映。”

“乔新安前天到我家去,也谈到了这件事,他虽然参加了生活服务中心的落成典礼,并且还讲了话,但是对这个项目的建设还是有不同意见的。”冯长平对鲍清彦说,“我原来经常给乔新安讲,经费使用要精打细算,要用在实处,他对我的话一向还比较重视。现在他是副部长了,如果不是主动找我,我就不给他提太多的建议,以免影响他的正常工作。你应该知道,在职时同样的话说几遍,那叫‘反复强调’,退休后同样的话说几遍,那叫‘唠唠叨叨’,人家嘴里不说,心里不一定爱听。”

“你比我有涵养,我是腚眼里夹不住热屁,肚子有什么话一定要说出来才痛快,要不然,棺材盖钉上了也要把它顶开。”

“掌握一个原则,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少说或者不说。乔新安前天还对我讲,他很羡慕退休老干部,心无所载,与世无争,与老伴一起,悠闲度日,共赏夕阳,那是神仙过的日子。”

“他说的有道理,只是夕阳无限好,难免挂得早。尽管退休生活悠闲自在,有几个领导干部愿意提前或者按时退休的,都想多干几年。”

老关看到冯长平与鲍清彦说得热闹,在一旁插嘴对冯长平说:“冯部长以后开导开导我们家老鲍,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少过问别人的闲事。”

冯长平说:“老鲍用不着我开导,他是个闲不住的人,你多给他安排一些任务,他就没时间管别人的事了。”

同类推荐
  • 自有暗香来

    自有暗香来

    自断桥东边走来一个喇嘛,遇上西面来的剑客。剑客一身黑衣,头戴斗笠,光天化日之下,朝着喇嘛就拔出了剑,剑长三尺六寸,薄如纸片,色如银月。喇嘛使拳,与剑客过了百十来招,不敌剑势,节节败退。剑客乘胜追击,一剑割下了喇嘛的脑袋,明黄色的喇嘛帽掉到了地上,光溜溜的喇嘛脑袋落进了护城河里。剑客往剑上啐了口,收剑入鞘,大步朝西面去。
  • 侠盗鲁平

    侠盗鲁平

    鲁平是一名侠盗,与普通小偷、扒手大相径庭。民国时期,社会动荡,鲁平出身寒微,因此深知社会底层人民疾苦,对那个动荡时代里为富不仁的人对民众的欺凌压榨怀着无限的仇恨。他盗窃那些土豪劣绅,惩凶除恶、行侠仗义,身为盗贼却不招恨。本书精选了孙了红《侠盗鲁平》中的五个经典篇目《鬼手》、《博物院的秘密》、《乌鸦之画》、《赛金花的表》、《木偶的戏剧》。
  • 菟丝花

    菟丝花

    菟丝花需要依附在别的植物上才能生存;而一个纤弱的女子,是否也必须仰仗一个强壮的男人才能活得好,活得有意义?与相依为命十二年的母亲诀别,忆湄被寄养在素未谋面的罗教授家,这位罗教授是谁?而纤弱如菟丝花的罗伯母跟母亲又有何关系.....
  • 21克爱情

    21克爱情

    一个不安分的女人,任性又疲惫的活着,离了婚,没了工作,突然又查出患了癌症,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她竟然狂热地追求起自己的主治医生!最后她在前夫、情人、医生三个男人的怀抱中幸福地死去。薛燕平说:死亡就像一件平常的事情一样,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只不过我们为死亡准备的过程有些繁琐而已。薛燕平在这部小说中写出了中国式的“死亡观念”,既给人带来惊喜,又让人震惊。
  • 只对你有感觉

    只对你有感觉

    "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尹洛曦在一场车祸后受伤,脸部留下疤痕,之后辞去工作,经营一家书店,并在做手术时认识了整形医生许诺。一天夜里,她被神秘人劫持上车,对方要她完成一件隐秘的事情。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尹洛曦意外地发现在自己店里打工的大学生欧远竟然有另一种身份,她当初遭受的那场车祸也并非一场意外。除此之外,而劫持她的那些人的身份也渐渐彰显,许诺也因此身陷其中,重重阴谋逐渐浮上水面……两代人的爱恨情仇,风云突变的商界交锋,真真假假间,她的爱情与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思想者说:王小波、李银河双人集

    思想者说:王小波、李银河双人集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是爱,是一分钟都不能缺少的感情和安慰,爱和感情像阳光和空气一样,让每一个活着的人获得生命,获得成长的力量和勇气。《思想者说》是一本王小波和李银河所著的双人集。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这才能叫作文化。
  • 血色弥漫之夜

    血色弥漫之夜

    一人类少女无意中得到一把吸血鬼家族的十三圣器之一的‘血匙’,开启死灵之门来到西方异世大陆的冒险故事。
  • 女皇复活系统

    女皇复活系统

    上登凌霄劈星月,下踏九幽斩黄泉。阻我女皇复活者,虽强必诛!
  • 情丝绕之情根深重

    情丝绕之情根深重

    情丝绕足亦会断,情根深重定难分。爱无因,恨无原,不过一念之间,从心从善必得圆满。
  • 盛世状元妻

    盛世状元妻

    大周元历1510年,丰庆十五年。皇家嫡长公主,明珠公主终于迎来了及笄之年。镇国公府,世子书房。“边关你就别去了。皇上发话了,等下个月明珠公主及笄之后,就为你们订婚。你准备一下吧!”镇国公世子白敬德正严肃的向他的大儿子,闻名天下的文武双状元,瑾公子陈述着这个美好的决定。附马啊!他们白家真是祖宗显灵了,才会让长公主看上了他家这大小子。要知道大……
  • 夏天的海最美的承诺

    夏天的海最美的承诺

    唯美的沙滩上,有一对璧人。女生问男生:“为什么你带我来看海”男生答道:“因为夏天的海是最美的”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经历过许多的磕磕绊绊,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 摄政王的法医狂妃

    摄政王的法医狂妃

    世人皆知尚书府出了未婚先孕的三小姐,能让死人开口,能破惊天奇案。慕名而来的皇子贵胄哀戚戚,如此美佳人,竟然被某个臭男人捷足先登……
  • 痴傻夫君刁蛮妻

    痴傻夫君刁蛮妻

    堂堂21世纪彪悍商女居然穿越了,这么倒霉的有木有?一穿越就嫁人,这么可怜的有木有?嫁人就嫁人吧,还是个痴傻的被废太子,这么悲哀的有木有?痴傻就痴傻吧,本以为总是个王爷,应该可以潇洒的当米虫,可是居然处处受气,这么没天理的有木有?受气就受气吧,竟然会被傻王欺负的彻底,这么狼狈的有木有?好吧,这些顾可可全部接受了,且看她在古代如果风生水起!别人欺她三分,她还别人三倍,没人可以欺负她,她可是河东狮吼顾可可!!!
  • 中华清廉故事

    中华清廉故事

    “廉”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代的很多仁人志士正是以清廉为节操,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被后人歌颂为清官廉吏。“晏婴尚俭拒新车”“吴隐之笑饮贪泉”“狄仁杰廉明断案”“于成龙骑驴赴任”……这些都是清正廉洁的率先垂范的典型。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古典故事对清正廉洁这一品德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
  • 萌仙来侍:殿下请当心

    萌仙来侍:殿下请当心

    她本是生长在冰天寒潭的一节小莲藕,于红尘中笑傲江湖,恣意人间。无奈天界太子一声令下,天降大任于斯任也,她竟成天界一个小书童。从此逍遥是路人,节操、自尊皆可抛,唯有寻回圣莲是重任。“还不速速端茶来?”“是的,殿下。”“这水太烫了。”“是,殿下,小的马上去换。”“你......”“哎呀,小的实在是笨手笨脚,竟将茶水倒在殿下身上,殿下请恕罪。”我思君兮不得闲,他闭眼认命道“遇上你,算我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