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13200000003

第3章 俗神的由来

福神的传说

在民间传说的诸神之中,福神的起源很早。每当过年的时候,老百姓都要贴上“天官赐福”的年画。年画中的天官身上穿着一品大员的红官服,手拿如意,长须飘飘,面貌安详和蔼,给人一种雍容华贵的印象。在有的年画上,天官还携带着五个小童子,这些小童子手中捧着仙桃、鲤鱼灯、石榴、春梅和佛手。在新年的时候,人们贴上这样的年画是为了祈求天宫赐福。

福神,本名叫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是唐德宗时期的进士。他因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颇有盛名,因此受到唐德宗的重用,官升至谏议大夫。贞元十一年,陆贽等人因为边关军需困难的事情上书,结果受到裴延龄的诬陷。唐德宗大怒,要杀陆贽等人。朝廷中没有一个人敢上谏,只有阳城以死上书,力陈裴延龄的奸佞和过错,这才使得陆贽等人免于一死。后来,唐德宗想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听说了此事又上书反对,列举裴延龄的种种罪行。唐德宗认为阳城诬蔑,不但不理会他的忠言,还将其贬为国子司业,后来又贬为道州刺史。

阳城在做道州刺史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因此受到道州百姓的爱戴,将其功绩千载传诵。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其不畏权势,不进贡侏儒的故事。

唐德宗荒淫无道,喜好侏儒,于是就下令让各地向朝廷进贡侏儒。贡阳县就是后来的道州,向上进贡了一名叫王义的侏儒。王义从小就长不高,即使成年以后,身高也不足三尺。王义虽然不高,但头脑灵活,口齿伶俐,还会唱小调,逗人取乐,深得唐德宗的喜爱,于是,唐德宗就下令贡阳县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一名。这样,贡阳县进贡侏儒就成为一项制度延续下来。后来贡阳县改为道州,但进贡侏儒的制度没有变。

道州并不产侏儒,只是当地男子的个子都很矮罢了。历任道州官员为了讨好皇上,同时也迫于上级的压力,就想尽一切办法到处搜索侏儒。毕竟侏儒是有限的,官员们就人造侏儒。他们把从贫苦百姓家中抢来的,或者以很低的价格买来的幼童,放到窄小的陶罐中,只将脑袋留在外面,用这种方法抑制孩子的生长,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侏儒,进贡朝廷。这种丧尽天良的做法,给当地百姓平静的生活笼罩上了一层阴影。

阳城被贬到道州以后,听说了这骇人听闻的做法,决心铲除这个恶习,每当上级要求道州进献侏儒时,阳城就是不进贡。唐德宗多次下令责问他,阳城每次都据理力争,并上疏说:“国家法典有规定,进贡本地有的东西,不能强迫进贡没有的东西。道州这个地方不产侏儒,只有极少数的矮人,所以不应该进贡。”最后,朝廷理亏词穷,也不得不下诏废除进贡侏儒的这项制度。

道州的老百姓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欢呼雀跃,为了感激阳城的解厄赐福、为民申冤,道州百姓建立寺庙供奉他,尊其为福神。后来,其他地方的百姓也纷纷效仿。

据说阳城的生日是在上元灯节,也就是元宵节,因此在这一天,各地的老百姓都为其庆祝生日——有各种各样的赏灯活动,游园盛会,祈福道场,每户添丁的家庭还要在祭祖的时候举行“点灯”活动。

禄神的传说

禄是指官职禄位。禄神是掌管文运、官运、功名利禄的神灵。在我国古代,做官是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的,科举考试成功与否又与文人读书写文章的好坏直接相关,所以禄神不但受到官场人士的敬奉,也受到崇尚文化的老百姓的喜爱,成为民间的吉祥神。

禄神被人神化之前,专指天上的禄星。禄星位于文昌宫的第六星,专掌司禄。后来,人们对禄星的崇拜,渐渐将其人格化,成为和福星、寿星并列的神仙。福禄寿三神仙常常出现在传统风俗年画中,其中禄神抱着或者牵着一个小孩,所以有人把他叫作“送子张仙”。在戏曲中也有“禄星抱子下凡尘”的唱词。可见,禄神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

有关禄神张仙的故事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为唐朝宰相娄师德消灾的故事。

娄师德年轻的时候体弱多病,看了好多名医,吃了许多补品也没有用。一天,有一个算卦的先生来到他家给他算了一卦,说他印堂发黑,三日必死。娄师德听后并不以为然,因为从小体弱多病,早就做好了死的准备。

在这三天中,娄师德将家中的仆人都召集了起来,跟他们说:“你们不用再伺候我了。我已经把路费准备好了,你们都回家去吧。”仆人们一头雾水,不知道主人出了什么事情,只好听从主人的安排。

处理好这些事情以后,他什么事情也不做,专门等待死亡的到来。等到第三天,娄师德看自己还活着,非常惊奇,心想可能是那个算卦的说得不准。

第三天晚上,娄师德躺在床上睡觉,睡梦中感觉有人从屋外走了进来。他睁眼一看是个紫衣人。娄师德想自己反正也要死掉了,管他是谁呢。只见那个紫衣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弹弓,对着娄师德的脑袋就是一下。娄师德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紧闭着双眼。等了好一会儿,娄师德只觉得神清气爽,病痛好像都消失了。他睁开双眼,向四周看了看,那个紫衣人正站在他的面前。

娄师德赶忙下床,问道:“请问是何方神圣,救了我娄师德一命,请受我一拜。”

紫衣人说:“我是禄神张仙。你本应该高官厚禄,可是灾星盖顶,我特来救助你。”娄师德半信半疑地看着紫衣人。紫衣人说:“你不相信的话,可以给你看看我的官禄簿。”说完,紫衣人就带着娄师德来到了一个小屋子里。在这个屋子里放着一本官禄簿,娄师德拿起来翻开查看。

只见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进士及第、当宰相的时间及八十五岁的寿命都记录在上面,心中大喜。这时,他看见自己堂兄弟的名字也在上面,就想看看到底写了些什么。他刚要翻开看,一个怪兽拿着叉子闯进屋里,大喊道:“大胆娄师德,竟敢乱翻官禄簿,泄露天机。”

说完,怪兽就用叉子刺向了娄师德。娄师德吓得惊醒,才知道原来是一场梦。后来,娄师德果然做了宰相,高官厚禄,验证了梦中的事情。

禄神在民间很受欢迎,老百姓认为禄神可以带来官职禄位。因此人们喜欢在屋内张贴禄神的年画。传统的年画中,禄神有时候是一身华贵的打扮,左手张弓,右手拿弹,作仰面直射状。有时候禄神怀抱或者牵着一个小孩。又因为“鹿”与“禄”谐音,在中国的年画、风俗画和吉祥画中一般用“鹿”来象征“禄”。如“福禄寿三星图”中便是一个老寿星骑在一只鹿上,上空飞着蝙蝠。再如“加官进禄”画中,就是一个官员抚摸着一头鹿。

送子张仙

张仙是一位传说颇多的神仙,有人将其称为禄神,又有人将其称为“送子张仙”。

《历代神仙通鉴》记载,这位张仙是五代时期的一位道士,叫张远霄。在巴蜀道教名山青城山修道成仙。他有一门最堪称道的绝技,就是擅长弹弓射击,百发百中,而射击的目标正是那些作乱人间的妖魔鬼怪。五代至北宋时期,他在巴蜀地区已经小有名气。那么这位张道士后来又是怎样成为送子张仙的呢?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举兵伐蜀,大获全胜。后蜀灭亡以后,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被送给了新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花蕊夫人不忘旧情,时时刻刻想念着前夫孟昶。于是就请工匠画了一张孟昶打猎的画像,挂在寝室的墙壁上。

一次,花蕊夫人独自面对画像默默流泪,正好被赵匡胤看到。赵匡胤看见花蕊夫人对着画像哭泣,非常奇怪,就问:“爱妃,怎么独自对着画像哭泣呢?难道画中是你的亲人吗?”花蕊夫人赶忙止住悲声,回答道:“这画中人乃是送子的神仙。我嫁与皇帝多年,可是一直没有子嗣,非常伤心,就命画师按照老家的风俗画出送子张仙。希望可以保佑我早生贵子。”赵匡胤听完,非常高兴。从此再也不问画中人是谁了。

后来这件事在宫中流传开来,那些想要子嗣的嫔妃都在自己宫中悬挂起送子张仙的画像。只是画中的张道士被褪去道袍,换上一身戎装,并拥有了孟昶英俊潇洒的美男子扮相,从此以送子的张仙闻名于世。后来这件事情传到民间,人们为了求子就供奉起张仙来。

这个故事不见于正史,真伪难辨。但北宋之初张仙送子的说法已风行于世,成为不争的事实。北宋文人笔记中记载了一则张仙送子显灵的故事。

苏东坡和苏辙两兄弟参加同一年的科举考试,并且兄弟两人同时高中进士,这个消息一时轰动朝野。其实早在两兄弟出生以前,他们的父亲苏洵就梦见过张仙弯弓向天射击,连发两弹。

据说,有一天,苏洵正在睡午觉,在梦中看见一人站在自己面前。苏洵赶忙上前施礼,说:“请问你是谁啊?”这个人笑着说:“我是送子张仙。”苏洵忙问:“不知神仙有何事情啊?”只见张仙拿着弯弓向天空中连射了两弹。

苏洵不解其意,赶忙恭敬询问,张仙也不作答,隐身而去。后来,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出生,一直到兄弟两人双双高中,苏洵才恍然大悟,原来张仙早就托梦给自己。为此苏洵还写过一篇名为《张仙赞》的长诗,以表示谢意。

另外,张仙射天狗的故事也十分有名。

据说宋仁宗赵祯年已五十多岁,尚无一子。宋仁宗非常苦恼,经常向上天祷告,希望赐予自己一个儿子。一天晚上,他在睡梦中忽然看见一个男子。这个男子衣着十分华丽,脸上好像敷了一层粉,五缕长髯在胸前飘洒。

仁宗看来人仙风道骨,赶忙施礼,说道:“不知是哪位神仙驾临,有什么事情吗?”这男子挟着弓弹,来到宋仁宗面前,说:“我是送子张仙。陛下因为天狗守垣,不得子嗣。今天我特地来为你用弓弹驱逐天狗。”

宋仁宗听后很惊讶,忙向这位美男子询问是怎么回事。这男子说:“这只天狗在天上掩盖住了日和月,让天上的神仙看不到人世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跑到世间作恶,专门吃小儿,但是这只天狗最怕我的弹弓,只要一看到我就会逃跑。”宋仁宗听了以后非常高兴。梦醒来后,仁宗立刻命人按他梦中所见的张仙形象描绘了一张图,贴在宫中祈子。所以民间就有了“张仙射天狗”的说法。

张仙既能送子,也能护子。以前过年祭神的时候,家家都要请一张张仙神像贴在烟囱旁边。因为据传天狗会从烟筒里钻进屋来,吓唬小孩,吃小孩,或者传染天花给小孩。只要将张仙像贴在烟囱旁,天狗就进不来了。张仙神像旁还常贴上对联:“打出天狗去,保护膝下儿”,横联是“子孙绳绳”。或“打出天狗去,引进子孙来”,横联是“子孙万代”。

麻姑献寿

人们为老人祝寿时,是有男女之分的。女寿星图中画的是麻姑。画中的麻姑腾云驾雾,一手拿着自制的寿酒,一手拿着王母娘娘赠送的仙桃。酒和桃成了麻姑图中不可缺少的两样东西。因此,酒和桃在人们心中也成了长寿的象征。

麻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一位少数民族姑娘。她长得十分俊俏,一条乌黑的大辫子垂到腰间。她不仅长得漂亮,还心地善良。麻姑的父亲叫作麻秋,性情十分暴虐,专横跋扈,经常欺压贫苦百姓。即使这样,麻姑对他的父亲还是很孝顺。

一天,麻姑到山上去采摘野果,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大桃子。麻姑舍不得吃,就把桃子揣在怀里,打算拿回家给父亲吃。

麻姑在回去的路上,看见路边围了一群人,就好奇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个穿着黄色衣衫的老婆婆病倒在路旁,不省人事。有几个人七嘴八舌地说:“这个老婆婆一定是饿晕了,要是能有点吃的,还能活过来。”围观的人只是这么说,却没有一个人给老婆婆拿吃的。那时,兵荒马乱,田地荒芜,粮食十分珍贵。麻姑听完这些人的谈话后,想也没想,就把怀中的桃子拿了出来,蹲下来,去喂老婆婆。这个桃子又甜又多汁,老婆婆吃了以后,很快就醒了过来。旁边的人都称赞麻姑心肠好,将来一定会得到好报。

老婆婆醒了以后,还是很虚弱,开口对麻姑说:“好孩子,谢谢你了,能不能再给我煮些粥喝呀?”麻姑听后,爽快地答应了。她让老婆婆坐在树下等她,自己快速地跑回家中。

麻姑回到家后,开始煮粥。这时麻姑的父亲回来了,麻姑就把刚才街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父亲。麻秋听说女儿不仅把桃子送给了老太婆,还要给老太婆煮粥,非常恼火。于是他把麻姑关了起来,不准她出去。

可是麻姑放心不下那位老婆婆,等到半夜父亲睡着的时候,偷偷跑了出去。当她来到白天老婆婆等她的地方的时候,老婆婆已经不见踪影,只留下一颗桃核。麻姑只好把这颗桃核捡起来回到了家。躺在床上,麻姑在睡梦中好像看见了白天的那个黄衫老婆婆。老婆婆笑眯眯地看着她,对她说:“好孩子,谢谢你的桃子了,我们有机会还会见面的。”说完就飘然而去。麻姑在梦中惊醒,觉得这个老婆婆一定不是寻常人。

早上起来以后,麻姑把那颗桃核种在院中。几个月以后,就长成了一棵又高又茂盛的桃树。奇怪的是,这颗桃树每年三月就结出又大又红的桃子。这时,就会有很多人来看热闹。麻姑就用结出来的桃子救济贫苦的老人。这些老人吃了麻姑的桃子,精神抖擞,身上的小毛病都不见了。麻姑这才明白当初的那个老婆婆是神仙下凡。

后来,国家打仗急需士兵,麻姑的父亲应召入伍。麻秋因为骁勇善战,屡立战功,被封为征东将军。战事平息以后,皇上下令让麻秋负责修建宫殿,为了讨好皇上,麻秋抓来好多贫苦的农民,让他们没日没夜地干活。

麻姑非常同情这些人,就去劝说父亲。可麻秋怎么听得进去。麻姑就趁父亲不注意的时候,从将军府拿药、拿吃的给这些工人们。麻姑得知鸡叫的时候这些工人们才能休息。她就躲在鸡窝里,学鸡叫,好让工人们早些休息。可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麻秋知道了。麻秋十分恼火,叫人把麻姑关了起来。

麻姑运用聪明才智逃了出来。麻秋听说后十分恼火,决定要狠狠地痛打麻姑。就在这危急时刻,王母娘娘正好驾车经过此处,她早就听说了麻姑的善行,于是就把麻姑解救出来,收为徒弟。

有一年农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寿辰,天庭举行蟠桃大会,各路神仙都来祝寿。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位仙子特来邀请麻姑一同去祝寿。四位仙子为王母娘娘送上了仙花。麻姑只拿了一个小土坛。其他各路神仙都掩嘴而笑,觉得麻姑的礼物太寒酸。

王母娘娘知道麻姑的礼物一定不一般,就说:“麻姑,你送的是什么好东西啊?快让我看看。”神仙们听王母娘娘这么说,都不敢小看麻姑。

麻姑对王母娘娘说:“今日娘娘大寿,小仙特酿了一坛寿酒,请娘娘品尝。”打开坛盖后,一股清香飘满瑶池。神仙们都凑到了酒坛跟前,交口称赞。连天宫中专管酿酒的神仙也都赞不绝口。原来,麻姑用山上的泉水,配上各种名贵的草药,放了七七四十九天,才酝酿出这坛美酒。王母娘娘大喜,封麻姑为虚寂冲应真人。

麻姑成仙以后,还经常回家乡显灵,为穷困百姓消灾免祸。

王母娘娘蟠桃会

王母娘娘,也称瑶池金母、西王母,又叫瑶琼。传说中她是玉帝的妻子。在天上掌管宴请各路神仙之职,在人间掌管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王母娘娘住在瑶池,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每年三月三日她诞辰之日,都要在瑶池中开蟠桃盛会,以蟠桃来宴请各路神仙。

王母娘娘种的蟠桃很神奇,小桃树三千年一熟,人吃了体健身轻,成仙得道;一般的桃树六千年一熟,人吃了白日飞升,长生不老;最好的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日月同寿。因此,各路神仙都争先恐后地来参加蟠桃会。

参加蟠桃会最有名的,也最为我们熟知的几位神仙,就是孙悟空、沙和尚和猪八戒。沙和尚以前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为在蟠桃会上打破了王母娘娘喜爱的琉璃盏,被罚贬下人间。猪八戒是掌管天河的天蓬元帅,在蟠桃会上酒后调戏了月宫仙子嫦娥,被罚转世误投胎为猪身。其中,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故事最为有名。

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座花果山,山顶耸立着一块仙石,受日月精华,产下了一个石猴。石猴身手不凡,异常勇敢,被推为水帘洞洞主。后来,石猴四海拜师求艺,在西牛贺州得到菩提祖师的真传。

菩提祖师给他取名为孙悟空,教他七十二般变化。这天,菩提祖师把悟空叫到了身旁说:“你技艺已经学成,可以回去了。”悟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师傅,一个筋斗云就翻回了花果山。

猴子们正在山上嬉戏玩耍,忽然看见自己的大王从天而降,高兴得欢呼起来。孙悟空给他们讲了自己学艺的经过,还演示了不同的法术。猴子们看得眼花缭乱,直拍手称好。这时,一个老一点的猴子说:“大王,你这么大的本事,没有应有的工具也发挥不出来呀。”猴子们一听,都说:是啊,是啊。

孙悟空一听,也觉得有道理,就问:“上哪里去找应手的工具呢?”老猴子说:“听说东海龙王有件宝物,叫作定海神针。大王可以借过来。”

悟空非常高兴,马上去龙宫借定海神针。龙王说:“你要是能拿得动,就送给你。”悟空在神针下面往上看,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如意金箍棒”。悟空心想;要是能小一些就好了。没想到,神针真的变小了。悟空将神针托在手里,对龙王说:“现在这个宝物归我了。”龙王没有办法只好让他走。

悟空拿着金箍棒来到了阴曹地府。他找到生死簿,将上面跟猴有关的名字全部划掉。这一举动惹怒了阎王。他命令手下的牛头马面去捉拿孙悟空。这些人怎么是悟空的对手,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

龙王和阎王联合去天庭告状。玉帝想要派兵去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天界,让他做个弼马温,在御马监管马。

孙悟空不知道弼马温是个什么官职,以为是和玉帝一样大的官,就高高兴兴地答应了。来到天庭,他才知道自己只是个养马的小官,气得拿起金箍棒打出了南天门。回到花果山以后,自立为王,号“齐天大圣”。

玉帝听说这个放马的猴子竟然自称齐天,气得胡子撅起老高。他命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二郎神、哪吒二将。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请孙悟空上天做齐天圣,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听说吃了蟠桃园的桃子可以长生不老,就答应了。这天,悟空正在蟠桃园里睡觉,忽然一阵嬉笑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原来今天是王母娘娘的寿辰,七仙女奉命来摘仙桃。

经过询问,孙悟空得知王母娘娘设蟠桃宴,各路神仙都请了,唯独没有请他。孙悟空火冒三丈,先是大闹蟠桃宴,自个儿开怀痛饮,还将所有仙酒仙菜席卷一空,装进乾坤袋,准备带回花果山。哪知酒喝多了,撞进了太上老君的宫殿,将专供玉帝服用的金丹吃了个干净,这才返回花果山,与众猴孙大开仙酒会。

玉帝和王母娘娘听说了此事后,气得咬牙切齿,立刻命李天王带领十万天兵天将,兴师问罪。孙悟空与二郎神斗了几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中了太上老君的计,不幸被擒。斧砍、火烧、箭射,都损伤不了孙悟空一根毫毛。玉帝大怒,将孙悟空打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烧。没想到孙悟空并没有被烧死,他跳出丹炉,打上了凌霄宝殿。一路上,天兵天将,望风披靡,玉帝狼狈奔逃。猴王大获全胜,回到了花果山,重新树立起齐天大圣的旗号,与猴孙们过着快乐的生活。

玉帝束手无策,求助西天如来。孙悟空终究敌不过佛法无边的如来,一路筋斗云翻不出如来的手掌。如来将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饥吃铁丸,渴饮铜汁,苦度了500年。

和合二仙

我国民间有供奉财神的习惯,大多数供奉的是关羽。不过,中国的财神有文财神比干和范蠡,武财神赵公明和关羽,女财神和合。在我国财神体系中,女财神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她们总是面带微笑,手持荷花和宝盆,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时,还能带来美满的姻缘。

古时候,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叫作和,妹妹叫作合。这对姐妹长得胖胖乎乎,天生福相。她们长大后,因为长相富贵,谁家有娶媳妇、嫁姑娘这样的事情,都会请这姐妹俩。只要有这两姐妹参与的婚事,都会婚姻美满。

有一回,一个媒婆为村子里王家的儿子和李家的女儿说亲,结果一看双方的八字,王家的儿子是火命,李家的女儿是水命,自古以来水火不相容,因此王家不同意这门婚事,李家也要把女儿嫁给别的人家。其实,王家儿子和李家女儿早就好上了,两个人说什么也要在一起。

王家儿子和李家女儿看家人如此反对,决定一起殉情。两个人来到了河边,望着流淌的河水,不禁抱头痛哭起来。和合姐妹俩正好路过这里,看见两个人在河边哭,就走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人一看是和合姐妹,就止住了哭声。王家儿子说:“我俩真心相爱,可是就因为我们的八字不合,双方家长不让我们在一起。”李家女儿哭着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在一起,所以才跑到河边来的。”

和合两姐妹听完他们的哭诉,非常同情两个人,决定帮助他们。和合姐妹暗地里找来媒婆,给了一些钱,让媒婆改变说辞。媒婆重新来到了王家,说以前弄错了,李家的女儿不是水命,是木命,木生火,两个人是天生的一对。这样,就撮合了两家的婚事。后来王李两家日子红火,人丁兴旺,他们都非常感谢和合两姐妹。从此和合两姐妹撮合姻缘的好名声就传开了。

和合姐妹的父母早亡,她们靠着自己的勤奋,日子过得十分富足。可是,当地不怀好意的人,总是来纠缠这两姐妹,想要谋求她们的财产。姐妹两人商量怎么才能摆脱这些纠缠,姐姐说:“他们这些人都是因为看上了我们的财产,要是我们做了亏本的买卖,他们也就不会来了。”

做什么生意才能亏本呢?姐妹俩想破了头,也没什么好办法。最后她们决定花大价钱买一堆没用的青稻子。说干就干,她们到乡下收购了几百斤的青稻子。她们想这些青稻子也没有什么用,到时候时间一长就腐烂了,这笔生意一定亏本。

人们看见和合姐妹俩买了一堆青稻子,认为姐妹俩一定是疯了。可是姐妹俩非常高兴,心想:这回就可以摆脱那些恶人们的骚扰了。

谁知道,这一年爆发了马瘟病。一匹匹马可怜地死去,人们都束手无策。这时,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兽医说:“要治马瘟病,只能用堆黄了的青稻子。”可上哪里去找堆黄了的青稻子呢?这时候人们想起和合姐妹俩买的那堆青稻子。人们纷纷来到她们这抢购。很快稻子卖完了,姐妹俩一算,没赔反而赚了不少。

姐妹俩没有想到,本来是赔本的买卖,竟然还能挣到钱。第二年,姐妹俩又商量做亏本的生意。姐姐说:“妹妹,我们一定要吸取去年的教训,今年一定要做成亏本的生意。”妹妹说:“姐姐,你说我们今年买些什么好呢?”

她们研究了一下,决定买一大批木材。她们把买来的木材堆在空地上,谁也不知道她们想干什么。这时,和合姐妹俩拿起燃着的火把,丢到了木材堆上。原来,她们想把新买的木材烧掉。

和合姐妹俩望着熊熊火焰,露出了笑脸,心想这次亏本的生意算是做成了。谁想,天上突降大雨,把大火扑灭。这些木材被雨水浇成了木炭。这年的冬天,非常寒冷,北风呼啸。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可还是冻得直哆嗦。于是大家都到和合姐妹那去买炭来取暖。一堆炭很快就卖光了。和合姐妹俩又挣了一大笔钱。

这两件事后,姐妹俩决定再也不做亏本生意了。因为她们不论做什么都不会亏本。后来,和合姐妹俩被文武财神接到了天上,玉皇大帝封姐妹两个人为女财神,地位与文武财神并列。

泗州大圣

泗州大圣,又称泗州佛。传说他是一位西域僧人,人们称他为“僧伽大师”,是观音的化身。唐高宗时,僧伽大师曾来到长安、洛阳一带化缘,后来又去了吴楚等地。他手执杨树枝,到处说法。有人问他:“大师姓什么呢?”他就答道说:“我姓何。”又有人问:“大师是哪里人氏?”他就答道:“我是何国人。”“何国”据说在西域碎叶国以北。

后来,他游历到泗州,就在这定居了。有一天,他在一户人家留宿,突然对主人说:“这里本来是一座寺庙。”主人闻听后格外惊奇,忙让仆人在院内掘地,果然发现了一块古碑,碑上题名为“香积寺”,又刨出了一个金像,人们看过之后都说是“燃灯古佛”,而大师却说是“普光王佛”。

景龙二年,唐中宗派特使迎接大师来京城,皇上远接高迎,百官行礼,颇为隆重。皇上还亲笔题写了“普光王寺”的匾额。景龙四年三月三日大师圆寂,归葬泗州,并漆身起塔。传说唐中宗曾问过僧伽大师:“僧伽大师何人?”僧伽大师回答说:“观音化身。”从此,泗州僧伽大师的圣名广为传扬。

宋朝太平兴国七年,宋太宗下令翻建泗州僧伽大师塔。雍熙元年,太宗又加封僧伽大师“大圣”谥号。从此“泗州大圣”更是四海名扬。

在福建、台湾、广东等一些地方,泗州大圣的职能正逐渐发生变化,产生了另外一个传说版本。泗州大圣被称为“泗州佛”,其职能主要是掌管爱情婚姻。各地情侣们都祈拜他,并修了许多凉亭供奉他。泗州大圣就成了爱情之神。

那么泗州大圣是如何成为爱情之神的呢?其中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宋朝时候,在福建惠安和晋江两县交界处有条洛阳江。这条江的水流十分湍急,万分险要。这天,蔡襄的母亲正怀着蔡襄要过洛阳江。由于水流湍急,蔡襄的母亲在过江的时候,在船上受到了惊吓,上岸后她就对腹中的胎儿说:“我的儿子诞生后,要是能做官,一定要在这条险峻的河上修造一座桥。”

后来,蔡襄果然当上了泉州太守,他按母亲的意思来江边造桥。可江水湍急,连投到江中的石头都被冲跑了,更不用说在上面架起一座桥了。蔡襄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有一天,有个老翁与一名绝色女子划船来到江心。老翁宣布有谁以钱掷中姑娘,就把姑娘嫁给谁。于是前来投钱的人不计其数,可是钱都落在江里,没有一个人可以砸中姑娘。这样过了几个月,江底积满了钱,成了架桥的奠基石。实际上,这位老翁是土地爷变的,姑娘是观音菩萨变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蔡襄架桥。

可是,就在大功快要告成之时,一个聪明的泗州人想了个巧妙的方法,用钱掷中了姑娘。老翁便叫他到凉亭中去商议婚事。这位泗州人到凉亭里一坐,就再也没有起来。原来他的灵魂被观世音菩萨度化到西天成佛去了,但肉体却留在了凉亭之中。这座肉身就成了民间膜拜的泗州大圣。

人们传说,泗州大圣十分理解与同情那些追求美满婚姻的痴男怨女,所以只要在泗州大圣佛像的后脑勺处挖下一点泥巴,偷偷地撒在对方身上,对方就永远不会变心,这样爱情、婚姻就会得到幸福的结局。但是这一来,这座佛像的后脑勺处就只好一修再修了。

月老的故事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缘分注定事,莫错好姻缘。”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月老,又叫月下老人,正是掌管人间姻缘的婚姻之神。据说,月老手中有一根红线,将一男一女的脚脖子拴在一起。所以,两个人即使是在天南海北,也能走到一起。

唐代杜陵有一个叫韦固的人,从小是个孤儿,本想早点娶妻生子,可是总是求婚不成,一次他外出游学,住在宋城的一家旅店里。在宋城这个地方,韦固遇见了自己的一位老乡。两个人就找个地方攀谈了起来。

当这个老乡知道韦固尚未娶妻的时候,就说自己可以给他介绍一户人家的女子。韦固非常高兴,相约明天早上在这里见面。晚上,韦固躺在床上睡不着,一心等着天亮。最后,韦固等不及了,穿好衣服,决定先去约会的地点等着。

他走在夜深人静的街道,看着天空中的明月,感慨颇多。自己从小孤苦伶仃,好不容易长大成人,有了些成就,可是就是找不到中意的媳妇,不知道这次能不能成功。他正胡思乱想着,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人好像在月下看书。

他紧走了两步来到一座寺庙的门前,看见一个老人,其身边放着一个布袋子,正坐在台阶上翻书。

韦固心想:这个老头好奇怪啊,竟然在这种地方看书。韦固忍不住探头去看这个老人看的是什么书。

韦固凑上前一看,竟是一本无字的书。韦固暗想这老人家看的书怎么没有字呢?他向老人家拱了拱手,问道:“老人家,您看的是什么书啊?”老人笑着回答道:“这是天下人的婚书。”韦固觉得奇怪,心里想:我怎么没听说过天下有这么一本书啊。又问:“老人家,您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啊?”老人说:“装的是红线,是用来系住夫妻二人的脚。两个人如果被我的红线系上,就算是仇深似海,就算是贫富悬殊,就算是相隔天涯海角,都会在一起,想逃都逃不掉。即使两个人再相爱,我的红线没系,两个人也是不能到一块儿的。这就叫千里姻缘一线牵。”

韦固听了老人的话,很是好奇,就询问自己的姻缘:“老人家,那我的妻子是谁啊?”月老翻了下书,笑着说:“你的妻子现在刚刚三岁,是店北头卖菜的瞎老太婆的女儿。”韦固一听,心里暗自思量,想想自己的满腔抱负,怎么会娶一个卖菜人家的女儿。

于是,他对老人家说:“我的同乡给我介绍了一户人家的女子,约我早上见面。没准这个女子就会成为我的妻子。”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姻缘都是天注定的,怎么强求得来呢?”韦固告别老人,赶往约会的地点。他在那里等了一上午,也没见到自己的同乡,只好沮丧地回去了。

回到店房以后,韦固越想越生气,就喊来随行的仆人,命他暗中去刺死这个小女孩。第二天,仆人来到了菜市场,找到了那个小女孩,上去就是一刀,然后慌忙逃走。仆人因为做贼心虚,没有刺中小女孩的心脏,反而刺中了眉心。仆人回来以后将经过讲给韦固听,两人仓皇逃出了宋城。

十几年后,韦固驰骋沙场,骁勇善战,立下显赫战功。有一次,刺史王泰犒赏士兵,看见韦固英雄少年,十分喜爱,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刺史的女儿十几岁,长得很漂亮,是个知书达理的人。韦固十分满意。可就是妻子眉心处总贴着一朵花,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拿下来。韦固问她,她才说明原因:“我的父母原是城里卖菜的,自幼贫寒,三岁时,父亲过世。有一天母亲抱着我去市场,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个狂徒,想要杀死我。不过,我命大,只刺中了眉心。后来,我的母亲报告了官府。刺史大人负责调查此事,可始终不明因果。刺史见我可怜,就收我为义女,对待我如同亲生女儿一样。我觉得有这样一个疤痕不好看,就贴了一朵花在上面。现在才告诉夫君,请多包涵。”

韦固问:“你的母亲是个盲人么?”

妻子回答道:“是啊,你怎么知道的?”

韦固心想真是天意不可违,就把十几年前在宋城遇见月下老人的事情讲给妻子听。从此夫妻二人更加相敬如宾。后来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叫韦馄,官至雁门太守。

由于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后人将其改编成戏剧搬上舞台,并且月老也成为媒人的代名词。

刘海戏金蟾

在民间版画中,刘海戏金蟾的吉祥画十分流行。画中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胖小子,穿着红肚兜,笑眯眯的,两手各拿一串金钱,旁边配上三足金蟾、荷花、梅花等,呈现出一派喜庆的气氛。在针业,奉刘海为祖师爷,大概是取其“线过金钱眼”的动作。在地方戏曲中,有《刘海戏蟾》、《刘海砍樵》等剧目。

刘海,历史上确有其人。原为五代时人,本名刘操,字昭远,又字宗成、玄(或元)英,居燕山一带,先为辽朝进士,后出家修道,号海蟾子。刘海十六岁的时候中进士。后来,刘守光被后梁太祖封为燕王,刘海就当上了燕王的丞相。刘海特别喜好谈玄论道,与道士交往密切。有一天,一个道士来访,刘海以礼相待,询问道士的姓名。这个道士听而不答,只是在刘海面前拿出十个鸡蛋、十文金钱,每一文钱间隔一个鸡蛋,将钱和蛋层层垒叠,最后蛋和钱垒成了一个塔状,却没有坠下来。刘海惊叹道:“这太危险了!”道士告诉他说:“你身家性命面临的危险,比这个更严重。”刘海问道:“怎么样才能摆脱这种危险呢?”道士并没有回答,拿起鸡蛋、金钱,掷之地上,然后长笑离去。

原来,这个道士是说刘海现在身居高位,这高位就像垒起来的鸡蛋一样,随时有可能坠毁,要摆脱危险,免去杀身之祸,就要抛弃荣华富贵,就像道士将鸡蛋、金钱掷于地上一样,弃荣华富贵如敝屣。刘海很聪明,马上就明白了道士的用意,当晚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美美吃了一餐,然后砸碎所有的宝器。第二天,解下相印,穿上道士的服装,假装发疯,出了燕国,远游去了。

在路上他又遇到那位道士,道士授给他服丹成仙的口诀。刘海这才知道他是钟离权。两年以后,燕王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不久就被朝廷剿灭,刘守光遭诛灭九族之祸。而此时,刘海正云游天下访道。后来遇上了吕洞宾,授之以秘法,乃得道成为真仙。从此,刘海以钟离权、吕洞宾二位仙人为师,追随他们遁迹于终南、太华之间,不知所终。

元朝元世祖封刘海为“海蟾明悟弘道真君”,武宗皇帝加封为“海蟾明悟弘道纯佑帝君”。刘海出家后,取道号“海蟾子”,称为刘金蟾。后来,由这名字又附会上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刘海就成为能给人间带来钱财、子嗣的吉祥神。

关于刘海戏金蟾又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刘海以金蟾为食物。金蟾是民间信仰中的灵物,刘海以之为食,说明他神奇非凡。一种说法是刘海捉金蟾是令金蟾吐金,施济天下穷人。

在民间中,最流行的还是刘海捉三足金蟾的故事。

康熙年间,苏州有一个乐善好施的大善人叫贝宏文。有一天,一个自称为阿保的小伙子主动找上门来做佣人,贝善人便收留了他。阿保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干活很卖力。而且他干活从不要工钱,还常常不吃饭,有时一连几天不吃饭都不饿。

贝家的人都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吃饭。阿保只是笑,不回答。更令人吃惊的是,他可以把陶瓷做的尿壶像翻羊肚子似的翻过来,洗刷里面,然后再翻回去,洗外面,陶瓷的尿壶在他手里竟然像柔软的面皮。

有一回元宵节,阿保抱着小主人去看灯,很晚未归,贝善人十分着急,派出家人四处寻找,哪里都找不到。快到三更的时候,阿保才抱着小主人回来。贝善人埋怨他回来得太晚,让一家人提心吊胆。阿保说:“杭州的灯不热闹,我带着小主人去了一趟福建的省城,那里的灯好看。”贝家的人都不相信他说的话。不料,小主人从怀中掏出了一把新鲜的荔枝,这是杭州没有而福建才有的水果。贝家人这才相信了阿保说的话,在心中暗暗揣测阿保一定来历不凡。

这天,阿保到井里打水,打上来一个大蟾蜍。奇怪的是,这个大蟾蜍不仅形体巨大,而且只有三条腿。三条腿的蛤蟆是传说中的灵物。阿保对贝家人说:“这个蟾蜍逃走已经好几年了,今天总算把它捉住了!”左邻右舍的人都跑来看热闹,并竞相传说这阿保就是戏蟾的刘海。阿保见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便谢过主人,升空而去。

顺天圣母

顺天圣母,又被称为注生娘娘、陈夫人、临水夫人。在我国福建地区,她是人们普遍信仰的顺产女神,其主要负责救助那些难产的妇女。

各种典籍都有关于顺天圣母的传说。但有关她的家世,却说法不一。

说法一: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载,陈靖姑是唐朝人,祖居福州府罗源县,其父在朝廷官拜户部郎中,母亲葛氏,陈靖姑有个兄长叫陈二相。

有一年,村里来了个蛇妖,危害百姓。村里人没有办法只好立庙奉祀,每年重阳节的时候都要用童男童女献祭给大蛇,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正好观世音菩萨赴群仙会后回南海,在途中路过福州的时候,见此地妖气冲天,知道有妖孽为害百姓,决定派人前去除害。她剪下一块指甲,化作一道金光,直达葛氏肚腹之中。葛氏从此受孕。

葛氏在唐大历年间正月十五这一天生下了陈靖姑。陈靖姑生下来的时候,“瑞气祥光罩体,异香绕闼,金鼓声若有群仙护送而进者,因讳进姑”。十七岁的时候,陈靖姑拿着宝剑斩杀了为害一方的蛇妖,为当地百姓除了害。这件事情传到了朝廷,唐惠宗封她为“顺懿夫人”。

后来,皇后难产,生命垂危。陈靖姑知道了这件事,就进入宫中,帮助皇后娘娘生产。她来到皇后的身边,看见皇后脸色发青,马上就要支持不住了。她马上运用法术帮助皇后顺利地产下婴儿。

皇上听了宫娥的上奏后非常高兴,召见了陈靖姑。皇上说:“要是没有你,皇后的性命就保不住了。你立了这么大的功,朕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陈靖姑回答道:“救助皇后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拒绝封赏,皇上拗不过她,只好敕封陈靖姑为都天镇国显应崇福顺意大奶夫人,并在古田建庙祭祀陈靖姑。在民间,人们都相信陈靖姑法力无边,专门保护童男童女,催生助产。

说法二:陈靖姑是福州人陈昌的女儿。当时,古田临水乡附近的山洞中,有一条白蛇吐气为疫疠之害。一天,乡里人看见一个身穿朱衣的人用剑斩杀了白蛇,为民除害。乡人赶忙上前打探其来历,朱衣人对大家说:“我是江南下渡陈昌的女儿。”说完就消失了。

人们按照这个地址去寻找朱衣人,可是找遍了整个下渡也不见这名女子。

人们为了纪念朱衣人,就在她斩白蛇的洞旁修建了一座庙。从此以后,人们一有什么难事都去庙里祈求朱衣人,有求必应。从此朱衣人名声大噪。南宋时朝廷封其为崇福昭惠慈济夫人,所赐匾额上题为“顺懿”。后来又加封她为天仙圣母青灵普化碧霞元君。

浦城有个叫徐清叟的,他的儿媳妇难产,有生命危险。陈靖姑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幻化身形,来到徐家。徐家人正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听说有人能够解救,赶忙将陈靖姑请进家中。陈靖姑帮助产妇顺利生下了孩子。徐家给予厚谢,陈靖姑坚辞不受。徐家人问起她的姓名和住处。她只是说:“古田人,姓陈。”说完就离去了。

后来,徐清叟到福州做官,就派人到古田去查访陈靖姑。来人见到庙中神像,酷似那个帮助分娩的女子,就回去报告,徐清叟也来庙中看那神像,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到他家去助产的是陈靖姑的化身。于是,上奏朝廷,请求为陈靖姑加封。福建地区的人都很崇拜陈靖姑,妇人分娩,必然挂她的神像在房中,以祈得顺利分娩。婴儿生下三天后举行洗儿诞生礼时,才将神像取下烧掉。

说法三:陈靖姑是福建古田县临水乡人。她与同乡的刘杞成婚,感情甚好。婚后不久就怀孕了。可正赶上大旱。她为了消除旱情,帮助乡亲,不惜用堕胎的方法来祈雨。最后雨是祈求来了,她自己却因为堕胎失去了生命,死的时候只有二十四岁。她临终前发下宏愿说:“我死后必成神,专门帮助产妇分娩。”后来,妇女分娩的时候,其家中都要挂陈靖姑的神像,才能够顺产。

关于陈靖姑的身世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与助产、分娩有关。人们根据接生婆或分娩死亡妇女的故事编造出了陈靖姑这位神灵,使她成为产妇的吉祥神。

妈祖的传说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妈祖是一位重要的神,尤其是在台湾,有很多妈祖庙。每年三月二十三日是妈祖诞生日,要举行祭祀和妈祖像巡街活动。妈祖的信徒人数众多,香火旺盛,至今不衰。在东南亚以及日本、朝鲜等国家,也有妈祖的信徒。

妈祖确有其人,姓林名默,居住在福建莆田湄州屿。在林默被人们尊为妈祖之前,有着许多传奇的经历。

五代时期,在福建湄州住着一户姓林的人家,林家世代海上经商。林家老爷去世以后,由其儿子林愿接管了家业,但林愿每次出海都不顺利。原来,做生意没有官府的保护是不行的。于是,林愿花钱买了一个巡检史的官。从此,他不仅可以收过往船只的税,而且自己家还可以不征税。林家海上的生意很快地红火起来。

林愿的妻子华氏为其生了四个儿子,可这四个儿子看上去体弱多病,一点都不出众。

林愿就与夫人一起来到普陀山进香,祈求观世音菩萨再赐一子。

观世音菩萨和龙女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会,在经过福建莆田的时候,看见有黑气从海面上升起来。龙女赶忙往下观看,只见海中有一妖怪作孽,经常掀翻船只,把落水者当点心吃掉。龙女想要下去收服这个海妖,观世音菩萨没有同意。等开完蟠桃会,回到了普陀山,正好碰到林愿与夫人求子。

观世音菩萨知道林家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听到祈求之后,就对身边的龙女说:“龙女呀,林家世代与人为善,今日来求子,师父不得不应允,你就投胎到林家去吧,到时还可以收服海上的妖孽。”龙女听完后说:“林家求的是儿子啊?”观世音菩萨说:“天机不可泄露。”

林愿夫妻上完香回来,不几天华氏就怀上了身孕。三月二十三日这天,林府周围被一道红光笼罩住,一声巨响,华氏产下一个女婴。这个女婴一生下来,就不哭不闹,直到满月也不会哭笑。林愿以为这个小女儿是个哑巴,就将其取名为林默。

林愿找来许多名医为小女儿看病,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让林默开口说话。这天,林府外面来了一个和尚,说可以治疗林默的病。林愿赶忙请他进来,说:“大师,如果能让我的小女开口说话,一定不会忘了大师的恩情。”和尚笑着说:“施主严重了。还是让我先看看你女儿吧。”

林愿赶忙派人把女儿找来。说来也奇怪,林默一看到这个和尚就张开小嘴笑了起来。和尚走到林默的身边,俯下身去,在她的耳边说了几句。只见,林默点了一下头,又笑了起来。和尚走到林愿面前说:“明天她就会说话。”说完就飘然而去了。

第二天,林默果然张口说话了。林家人非常高兴,想要感谢那个和尚,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原来,那个和尚是龙女的师兄善财变化的,受观音菩萨之命前来点化龙女。要不然,林默见到和尚怎么会开心地笑起来呢。

林默长大以后,经常到海边为父亲和哥哥祈求平安,也为出海的其他百姓祈福。一天,林愿和大儿子出海办事。在家中睡觉的林默突然手脚紧紧地抓住被子,并不停地在床上翻滚。华氏正好路过林默的床边,看见女儿这样,以为她在做噩梦,就赶忙叫醒她。

林默从梦中醒来,哭着对母亲说:“不好了,父亲和大哥掉到海里去了。”林母听得一头雾水,以为女儿在说胡话,赶紧摸了摸林默的头。林默看着母亲,悲伤地说:“父亲他们刚才在海上遇到了很强的风暴。我双手各拉着一条船。左手拉着父亲的那只,右手拉着大哥的那只。本来父亲和大哥可以平安无事的。你把我叫醒,我匆忙之中,松了右手,大哥的性命是保不住了。”华氏听后很吃惊。等到林愿从海上回来以后,大儿子果然遭遇了海难,印证了林默的话。此事传开以后,大家都说林默是神人。

林默一生没有嫁人,她经常驾船出海,凭着自己的好水性救助那些遇难的人们。林默死后,当地人修了庙宇祭祀她,并称她为神女、龙女、妈祖。她的神灵不时出现在海上救助人们。

宋徽宗时期,给事中路允迪奉旨出使高丽国。他率领的船队行驶到渤海海域时,忽遇大风,船队一下子刮翻了七八只。路允迪十分惊恐,跪在船板上祈求神女保佑。这时,路允迪觉得船平稳了。他睁开眼睛一看,一个红衣女子站在船头。靠着神女的保佑,路允迪的船队摆脱了风浪,安全地驶向高丽国。回朝以后,路允迪将此事报告给了宋徽宗。徽宗听后,为林默的庙宇题了一块名为“顺济”的匾额。

自宋以后,历代帝王都嘉奖过神女的灵迹,对林默的册封多达四十次。

文财神的故事

在民间,比干和范蠡被称为文财神。

比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他是商朝的宰相,也是纣王的叔父。比干小的时候就聪明,勤奋。二十岁就开始辅佐帝乙,后又辅佐纣王。在他当宰相的这几十年,主张减轻赋税,发展农牧业,富国强兵。可是纣王荒淫无道。比干多次直言劝谏,纣王都不听。

妲己看比干不顺眼,就对纣王说:“大王,我有个心口疼的病,吃什么药都治不好。我听说只有用圣人的心做药引,才能够治好这个病。”纣王非常着急,关心地问:“上哪里去找圣人的心啊?”妲己说:“听说比干就是圣人,他的心一定能治好我的病。”

纣王听信了妲己的谗言,把比干叫进皇宫,对他说:“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今天我要把你的心挖出来看看是不是真有七个窍。”结果比干被剖心而死,终年六十三岁。

还有一种说法,比干被纣王挖心以后,并没有死。一位仙人送给了他一粒仙丹,保住了他的性命。比干因为没有心,所以他能够做到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后来,人们把这位受人尊敬的君子奉为文财神。

另一位文财神就是范蠡。他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后来和好朋友文种一起去越国。很快就得到了越王勾践的充分信任。

越国被吴国打败以后,越王勾践做了吴国的奴隶。范蠡也随勾践一起入吴,为吴王夫差驾车。在吴国忍辱偷生的两年里,范蠡鼓励勾践养精蓄锐,为了日后的复仇做准备。后来,吴王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准备攻打吴国。为了振兴越国,勾践拜范蠡为宰相。范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为了麻痹吴王夫差,他把自己最心爱的女人西施送给了吴王。

吴王刚开始对西施充满了戒备之心。但是,吴王还是没有抵住美女的诱惑,中了美人计。他对西施非常宠爱,为了博美人一笑,为她修建了豪华的宫殿。可是,西施一点也不高兴,整天对吴王冷冰冰的。别的妃子巴结吴王都来不及,哪敢这样对吴王使脸色。可是,吴王的占有欲非常强,越是得不到的,越想拥有。

吴王每天都围着西施转,想着怎样才能逗美人开心。渐渐地,吴王不理朝政。大臣们看不过去,都来劝谏吴王。其中一个大臣说:“大王,你可不能沉溺于美色之中了。越国正在养精蓄锐,准备随时消灭我们吴国。”吴王哈哈大笑,说:“你们想太多了。那个勾践是个懦夫,他恭维我还来不及,怎么敢反抗我呢?你们想得太多了。”

西施不辱使命,迷惑了吴王夫差,令他沉迷于女色,不理朝政。在西施的温柔乡里,夫差把称霸各国的豪情壮志全都抛到了脑后。

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使越国渐渐强盛了起来,报仇的时机也成熟了,越国对吴国发起了进攻。越军在范蠡的带领下,把吴王夫差围困在了姑苏山上。最后,夫差自杀身亡。

范蠡帮助越王消灭了吴国,洗刷了当年的耻辱。之后,范蠡又辅佐越王称霸诸侯,被越王奉为上将军。灭了吴国以后,越王还是面无喜色,范蠡观察到这个现象以后,心想一定是自己功高震主,才惹得越王不高兴。于是,他就上书给越王,说:“当年大王在会稽受辱,我所以不死,就是为了报仇雪耻。现在大仇已报,臣请赐死。”越王读了范蠡的奏章以后,对范蠡说:“我还打算把国家分一半给你呢。”范蠡知道越王并不是真心对自己,早晚会加害自己,于是就带着西施逃到了齐国。

在齐国,范蠡隐姓埋名,治理产业,很快成为当地的富户。尽管范蠡有万贯家财,但他把金钱视为粪土,将挣来的钱都分给了穷苦的老百姓。

齐国的国君听说范蠡隐居在自己的国家,想请他出来做官。于是,带着文武大臣来到了范蠡的住处。范蠡听完齐国国君的来意后,委婉地说:“大王,我的前半生一直在沙场征战。现在终于有了休息的时候,我想就这样终老,不想再卷入政治当中去了。”

齐君不死心,时常来看望范蠡。范蠡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家产偷偷地逃出齐国。

后来,范蠡带着钱财在陶地住了下来,自称陶朱公。范蠡既精通理财,又不惜散财,所以被人们尊为文财神。

武财神的故事

民间公认的武财神,一个是关羽,另一个就是赵公明。

关羽被人们称为关圣帝君、伏魔大帝、关公等,在道教被奉为护法神。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河东人。幼年熟读兵书,一身好武艺,好打抱不平。因此,父母怕他在外面闯祸,就把他关在屋子里。有一天,关羽偷偷溜了出来,没走多远,便看见一个老妇人在路边哭。关羽就上去问出了什么事情。原来老妇人的女儿被县令的小舅子抢去了。关羽一听,火冒三丈,马上提着宝剑闯进县衙,杀死了县令的小舅子。然后,关羽逃到涿郡,正赶上刘备招兵买马,就投到了刘备的麾下,从此跟随刘备出生入死。

建安五年,曹操派兵东征,刘备惨败,关羽被俘。曹操十分赏识关羽,封他为偏将军。可关羽始终不忘与刘备的兄弟情谊,在帮助曹操立下战功以后离开曹操去寻找刘备。

赤壁之战后,刘备收复荆州,封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平定益州以后,即位为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随后,关羽率军进攻樊城,降于禁,斩庞德,一时间威震华夏。不久由于荆州失守,关羽被擒,誓死不投降,被杀害。

关羽被人们看作是忠义的化身。历代帝王也对关羽推崇备至。宋哲宗封他为“显灵王”,宋徽宗封他为“义勇武安王”。明神宗封他为“三届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顺治皇帝封他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赞宣德关圣大帝”。

民间传说关羽能够保佑商人招财进宝,所以尊他为武财神。

另一位武财神赵公明,是陕西终南山人。他原来是天上十个太阳之一,后来被后羿射了九个太阳下来,赵公明就在其中。这九个太阳被射落后,坠落在山中,成为鬼王。赵公明决定改过自新,不再危害百姓,就托生到一个姓赵的人家。

赵公明成年以后,一直隐居在深山之中,不问世间的是是非非,一心虔诚修道。一天,他云游到天师张陵炼仙丹的地方。赵公明见这个地方十分幽静,适合修炼,决定在这多待几天。没想到,张天师下山采药看见了赵公明。张天师觉得赵公明慧根很深,是个修道的苗子,就收他为徒,传授他法术。还赐给他一只黑虎和一条护法鞭。

后来,张天师炼成了两颗仙丹,其中一颗给了赵公明。赵公明吃了以后,面目全非,竟变得和张天师的外形容貌一样,而且连说话都很像。赵公明也具有张天师一样超凡的法力。

后来,张天师派他镇守玄坛。可是他听信了申公豹的挑唆,助纣为虐,最后被姜子牙降服。赵公明死后,被封为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管理人间钱财。

据说,赵公明的身边本来有一位财神娘娘,但是后来却被他休了。关于赵公明休妻,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传说。

有一个叫花子,好几天都没有讨到吃的,快要饿死了,就跑到一间庙宇里去求财神赵公明。他来到财神赵公明的塑像前,一个劲地磕头,祈求财神给他钱财。

这时,财神正在睡觉,没有听到叫花子的请求。这个叫花子哪里知道财神正在睡觉,还是在下面不停地磕头,嘴里念念有词道:“财神爷,请赏我些钱花吧。我已经好几天没有饭吃了。如果今天我还没有东西吃,就会饿死的。”

在一旁的财神娘娘不忍心,就想把身边的财神爷叫醒。财神睡得正香,怎么叫也不起来。钱财都在财神爷的兜里揣着,财神娘娘拿不出来。可是,如果不给这个叫花子钱,他就会饿死。

怎么办呢?财神娘娘挠了挠头,忽然碰到了自己戴着的耳环。她就把自己的一只金耳环给了这个叫花子。这个叫花子看见神坛上丢下来一个金耳环,很是高兴,知道是自己的真诚感动了神灵。

可是,当财神赵公明醒来以后,看见财神娘娘少了一只金耳环,就问怎么回事。财神娘娘就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赵公明一听,财神娘娘竟敢背着他把当年的定情之物送给一个叫花子,顿时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休了。所以,财神像的旁边再也没有财神娘娘了。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赵公明的诞辰。这一天,商家都会用三牲来祭祀他,将香烛、水果供奉在桌案上,迎接财神。历代如此。

门神的故事

每当过年的时候,各地都有贴门神的习惯。最初的门神是用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的两边,后来则是将人像画在纸上张贴在门上。传说中的门神最初是神荼、郁垒兄弟二人。唐代以后,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成了门神。此外还有将关羽、张飞、钟馗的画像当作门神的。门神像通常是在门的左右各贴一张,后代常把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神荼、郁垒两兄弟是如何成为门神的呢?相传上古时代,沧海中有一座叫度朔的大山,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的枝干长达3000里,在支干的东北方向有一道门,叫作鬼门。这道门是众鬼出入的地方。有两个专门管鬼的神人驻守在这里,他们一个叫神荼,另一个叫郁垒。每天早上,他们都要在这棵桃树下检阅百鬼。如果发现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起来喂老虎。

后来,人们在桃木板上画出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时期梁代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从此以后,神荼、郁垒就成了门神。

到了唐代,秦琼与尉迟恭成了新的门神。这里面还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呢。

泾河龙王为了一件小事和凡间的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结果触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皇大帝任命魏徵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了保全性命,就跑到唐太宗这儿求情。龙王见到唐太宗哭着说:“皇上,一定要帮帮小仙。”唐太宗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问道:“龙王,出了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啊?”龙王回答道:“我因和凡人打赌,触犯了天条。玉帝命魏徵为监斩官。我想求皇上帮我留住魏徵。只要过了午时三刻,我就可以活命了。”

太宗皇帝答应了龙王的请求。快到了行刑的时候,便下诏宣魏徵进宫与其下棋。魏徵正准备上天行刑,可是皇帝召见又不好推脱,只好硬着头皮来了。太宗拉着魏徵下了一盘又一盘棋,就是不放魏徵走。

过了好长时间,太宗问魏徵:“过了午时三刻了吗?”魏徵一听,就明白一定是龙王来找太宗帮忙。魏徵说:“快到了。”太宗这才放下心来,只要再坚持一会儿,龙王就得救了。没想到魏徵下着下着就睡着了,只打了一个盹儿,魂灵就来到了天宫,将龙王斩了。

龙王抱怨唐太宗言而无信,日夜都在宫外呼号怒骂,要向唐太宗讨命。唐太宗每夜都睡不着,弄得精神疲惫,连上朝的心思都没有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就找来群臣商议对策。大将秦叔宝说:“臣愿意为陛下分忧解难,我和尉迟敬德将军身穿戎装立在宫门外,就是再凶的鬼怪也不敢来捣乱。”

唐太宗听从了秦叔宝的建议。晚上,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两位将军,身穿戎装,手拿利器,微风凛凛地站在门外。龙王的魂魄晚上又来捣乱,看见两位将军站在门口,非常害怕,就悄悄地溜走了。

这天晚上,唐太宗没有听到龙王的呼号声。就这样,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大将每天晚上都为太宗守夜。太宗不忍心二位将军如此辛苦,就命令巧手丹青,将二位将军的真容画下来,贴在门上。龙王晚上来的时候,远远地就看见两位将军把守在门口,以为是真人,就不敢再来向太宗讨命了。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民间,百姓们也将这两员大将的画像贴在门上,保佑家宅平安。他们二位遂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

明清以来关于门神的传说更是五花八门,据说河南人张贴的门神是三国的赵云和马超。陕西人将孙膑和庞涓当作门神,甚至小说中的金镖黄三太和盗九龙杯的杨香武也成了门神。河北冀中一带的门神是薛仁贵和盖苏文,也有贴西羌猛将马超、马岱兄弟二人的。清朝乾隆年间,出现了以“门童”代替门神的现象。所谓“门童”,实际上是杨柳青印制的年画。北京人贴门神,大多沿用唐太宗时流传下来的秦叔宝和尉迟恭,俗称“白脸儿”、“黑脸儿”。

现代关于门神的分类大致如下:捉鬼门神——神荼和郁垒,祈福门神——赐福天官、刘海戏金蟾或招财童子,道界门神——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武将门神——唐代名将秦琼与尉迟恭。

灶王的故事

在我国民间,祭灶是一项影响深远、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几乎家家都在灶间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灶王为灶君、灶王爷、东厨司命。传说玉皇大帝亲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灶王龛大都设置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设灶王龛的人家,将神像直接贴在墙壁上。

有人说灶王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者是神农氏的“火官”。也有人说灶王姓张,名单,字子郭。虽然说法不一,但是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有个叫张生的人,家境贫寒,后来娶了名叫郭丁香的媳妇。丁香十分贤惠,嫁给张生后,早起晚睡,辛勤持家,没过几年家业就兴旺起来。左邻右舍的人都说,张生娶了个好媳妇。

这个丁香,不但勤俭持家,还有一手好厨艺。她最拿手的菜就是肉汤。每当她做肉汤的时候整条巷子都飘满了香味。邻居们看在眼里都非常羡慕张生,而他却不以为然。

张生成了富户以后,十分骄横,看着渐渐变老的丁香,竟产生了喜新厌旧的念头。他整天不干活,一门心思想休掉丁香,再找个年轻漂亮的媳妇。

一天,张生在院子里晒太阳。他看到仆人在晒谷子,就把丁香叫到身边。张生说:“你把家里的黄豆拿出来晒晒。”丁香听后把一筐黄豆拿了出来。张生接过黄豆,就倒进了谷子堆里。然后对丁香说:“把这些黄豆从谷子里拣出来,弄好了才能吃饭。”丁香知道丈夫这是在为难自己,但也没有办法,只好把黄豆一颗一颗地挑了出来。天黑了,丁香还在挑黄豆。张生只知道自己吃好喝好,不管丁香是否饿了、累了。邻居们知道了这件事都说张生是个负心汉。

张生整天故意找茬刁难丁香,丁香却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张生见自己这样都难不倒丁香,干脆就写了休书,把丁香赶出家门。随后娶了财主的女儿李海棠。

李海棠是财主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好吃懒做,根本不懂得操持家务。二人整日花天酒地。李海棠想吃什么,不论多贵,多难买,张生都满足她的要求。一转眼几年工夫,张生挥霍无度,整个家产败了个精光。张生又成了一个穷光蛋。这时李海棠嫌贫爱富,不愿意再和张生过日子,半夜里趁张生熟睡的时候,偷了剩下的钱财回家去了。

张生成了穷光蛋,孤苦伶仃,身无分文,只好讨饭。他想想当初要不是郭丁香为他操持家业,哪里会有万贯家财。自己过了几天好日子,竟休掉了丁香,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莫及。

话说这年腊月的一天,张生讨饭讨了一整天也没人施舍,从早到晚没吃过东西,饿得头昏眼花,不小心晕倒在一户人家门口。天快黑的时候,这户人家的看门人看到了他,连忙回去禀报主人。这家主人是个热心肠的人,就说:“给他盛一碗肉汤吧。”一碗肉汤喝下去张生这才缓过气来,说没有吃饱,能不能再给一碗。主人吩咐看门人又盛了一碗给张生。张生喝完后,觉得身上有了力气,正要离开,看门人说:“我家主人慈悲,看天色不早,叫你在厨房留宿。”张生听后感动得痛哭流涕,连忙磕头感谢。

看门人把张生领到厨房里住下。张生看到厨房里正煮着一锅肉汤,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忽然觉得这肉汤的香味很熟悉。于是说自己还很饿,能否再吃碗肉汤。看门人又给他盛了一碗。张生喝完说:“你家主人是个大好人,请你帮我回报一声,我想见见他。”家人说:“我家主人已经来了。”刚说完,一位中年妇女走进了厨房。张生看着这个女人的脸很面熟,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被自己休了的丁香。

张生追悔莫及,同时又无地自容,用双手遮住了脸。丁香一看是张生,就关切地问:“你怎么落到了这步田地?”张生无言以对,羞愧难当。他心想:我还有什么脸活下去,不如死了算了。正好看见丁香家大锅底下的火烧得正旺,趁人不注意,一头钻到锅底下烧死了。

正好这件事被巡游的天神看见,就回禀了玉帝。玉帝觉得张生虽然有错,但他知道廉耻,勇于承认错误,说明他不是真的坏透了,还能回心转意;郭丁香勤俭持家、以德报怨,也是难能可贵。为了警示世人不要再像张生以前那样忘恩负义,玉帝要把张生的故事昭示天下,既然他是死在锅底下,就封他为灶王。

张天师奉命传下旨意:封张生为灶王,记录人世间的过错,每年腊月二十三骑马上天,汇报人间是非,直到腊月三十那天再回来,在天上过七天。

张生被封了灶王之后,为了赎自己的过错,对待人世间的事非常认真公正。谁家的儿媳不孝敬公婆,谁家的婆婆虐待媳妇,他都清清楚楚地记下来,等到腊月二十三日那天上天汇报。

这样一来,人们就不敢做忘恩负义、违背道德的事情,个个助人为乐,以德报怨。这样,人间的善恶是非都得到了应有的结果。

从此,每年在送灶的时候,都要在灶头上烧香点烛,供着慈姑、馄饨和用饴糖做的滥斩糖,又叫廿四糖,捏成元宝,祭祀灶王,然后在家门口,放上豆萁、稻柴,把供在灶上神龛里的灶王神像“请”下来,在他的嘴上涂上滥斩糖,再把神像粘在用稻草扎成的“神马”上,或者放进用彩纸糊成的“轿子”里,供上柴堆,丢上一些慈姑,连同锡箔折的元宝,点上一把火,烧个精光,算是送灶王上天了。等到来年正月再“请”回一张灶王神像,放在灶上的神龛里进行祭祀,算是把灶王又请了回来。

灶王奶奶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则歌谣说的就是关于灶王奶奶的故事。

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非常善良,十分同情天底下的穷苦人。她经常偷偷下到凡间,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一天,她路过一户人家,看见一个给人烧火帮灶的穷小伙子十分勤快。她就偷偷地暗中观察他,觉得他是一个靠得住的好人,便爱上了他,并在凡间与这个烧火的穷小伙子结了婚。婚后两个人过得虽然清贫,但很快乐。

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十分恼怒,就下令把小女儿打下凡间,跟那个穷小子去受罪。王母娘娘十分疼爱自己的这个小女儿,在玉帝面前帮着说好话,玉帝这才勉强答应给这个穷小子封了个灶王的职位。从此人人就称这个“穷烧火的”为灶王爷,玉皇大帝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在民间生活,深知老百姓的疾苦,于是就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理由,从天上带回来些好吃的、好喝的分给穷苦百姓。玉帝大帝本来就对自己的穷女婿不满意,察觉到此事后,更是火冒三丈,下令只准小女儿每年年底回天宫一次。

第二年,马上就要过年了。可是穷苦的百姓什么吃的也没有,有的连锅都揭不开。灶王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腊月二十三这天,她决定回趟天宫,给老百姓拿些吃的回来。但自己家里连点干粮也没有了,路程那么远自己吃什么呢?老百姓知道这件事以后,便把各自家中剩下的唯一的一点粮食拿了出来,好不容易烙了些面饼,送给灶王奶奶,让她路上吃。

灶王奶奶回到天庭,看见自己的父亲,向他述说了人世间的疾苦。玉帝听后不但不同情,反而嫌女儿回来什么礼物也没带,只带回来一身穷灰,要她当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说不出话来,转身就要走。可转念一想,自己两手空空,回去后怎么向穷苦的乡亲们交代呢?再说也不能就这样向父亲认输了。王母娘娘在一旁心疼女儿,过来说情。

灶王奶奶马上顺势说:“父皇,我今晚不走了,明天我要扎把扫帚带回去扫穷灰。”

二十四这一天,灶王奶奶正在屋里扎扫帚,玉皇大帝又来催她,让她明天就回去。她说:“父皇,你别催啊,这就要过年了,家里还没有豆腐呢,明日我要做些豆腐。”

二十五这一天,灶王奶奶正在院子里磨豆腐,玉皇大帝来催她,让她明天回去。她说:“父皇,不急,我家里没肉吃,明天我去割些肉回来。”

二十六这天,灶王奶奶刚刚从天庭的御膳房割了些肉回来,玉皇大帝又来催她回去。她说:“父皇,这肉是有了,可家里穷得连只鸡也养不起,明天我要在天庭杀只鸡带回去。”

二十七这一天,灶王奶奶正准备杀鸡,玉皇大帝又来催她回去。她说:“父皇,不要着急啊,我在回去的路上要带点干粮,明天我准备发面蒸馍。”

二十八这一天,灶王奶奶在厨房里发面、蒸馍,忙得不可开交。玉皇大帝又来催她回去。她说:“父皇,过年都要喝点酒的,我家买不起酒,明天我去母后那儿灌些酒带回去。”

二十九这一天,灶王奶奶刚灌完酒回到住处,玉皇大帝又来催她回去。她说:“父皇,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到一起,应该在一起吃顿饺子,也算是团圆饭。明天我要包些饺子。”

三十这一天,灶王奶奶正在包饺子,玉皇大帝实在是忍无可忍,大动肝火,要小女儿今天必须回去。灶王奶奶看东西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就说:“父皇,让我再陪陪母亲吧,晚上我就走。”她陪着王母娘娘一直待到晚上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天庭。

人们得知这天夜里灶王奶奶要回来,家家户户都不肯睡觉,围坐在火炉旁等候灶王奶奶。当他们看见灶王奶奶回来了,纷纷点起香烛,放鞭炮迎接她。此时已经是初一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的恩德,年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烙干粮,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肉,二十七杀鸡,二十八发面,二十九去灌酒,三十捏饼,夜里不睡觉“熬岁”,来迎接贤惠善良的灶王奶奶。

厕神的故事

紫姑,又名厕神,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我国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区,又称为子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我国古代民间有正月十五迎厕神紫姑的习俗,进行祭祀,占卜蚕桑。

紫姑的命运十分凄惨。她姓何名媚,字丽卿,是唐朝东莱人。紫姑自幼聪明伶俐,长大后貌若天仙,嫁给了一位唱戏的伶人。女皇武则天当政之时,山西寿阳刺史李景迷恋她的美色,想方设法害死了她的男人,霸占其,让其做了自己的小妾。

紫姑虽然很得李景的宠爱,但她从不恃宠而骄。对待李景的大老婆十分恭敬,丝毫不敢怠慢。嫁给李景没几年,紫姑就身怀有孕。李景的大老婆十分害怕,怕紫姑生个男孩,自己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于是,她偷偷找来郎中,开了一副堕胎的药。她拿着熬好的药,来到紫姑的房间,看见紫姑躺在床上,赶忙说:“妹妹身体可好。我特意给你熬了一副安胎药,趁热喝了吧。”紫姑心地善良,那里想到别人会害自己。她接过碗,说:“大姐,谢谢你了,还亲自给我熬药。”

紫姑把药刚喝到肚子里,只觉得肚腹剧痛,流出血来。侍女们看见紫姑这样,赶忙找来大夫。经过一阵抢救,紫姑终于苏醒过来。可是,孩子已经没有了。紫姑哭得死去活来。

李景回到府中,听说了这件事,赶忙询问是怎么回事。侍女们支支吾吾不敢说。最后,李景才弄清楚,原来是自己的大老婆在搞鬼。可是,自己拿这个老婆没有办法,只好咽下了这口气。

李景的大老婆看奸计得逞,非常得意。可是,这丝毫动摇不了李景对紫姑的喜爱。这个狠毒的女人又心生毒计。在正月十五元宵夜这天,趁紫姑上茅房的时候,将其杀死在茅房之中。

紫姑死得冤枉,所以冤魂不散,经常在厕所周围游荡。每当李景如厕方便时,她就在旁边啼哭。后来这件事情传到武则天女皇的耳朵里,她非常同情紫姑的遭遇,于是下诏封其为厕神,专门管理茅房。

后来,人们照着紫姑的样子,扎成纸人或刻成木头人,放在茅厕之中,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一方面祭祀,一方面迎接厕神紫姑。

另一个传说中,紫姑身份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即戚夫人。《月令广义·正月令》载:“唐俗元宵请戚姑之神,盖汉之戚夫人死于厕,故凡请者诣厕请之。”

吕后因为册封太子的事情,与刘邦的妃子戚夫人结下了仇恨。等到刘邦死了以后,吕后开始实施自己的报复计划。她先把戚夫人贬为奴仆,再削光她的头发,熏聋她的双耳,然后逼她喝下致哑的毒药,最后极其残忍地挖掉戚夫人的双眼。因为刘邦生前最喜欢的就是戚夫人的那双眼睛。吕后命人将戚夫人扔到茅厕里慢慢地折磨。她还给戚夫人起了个名字叫“人彘”。在戚夫人苟延残喘于茅厕的时候,吕后还让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带着大臣们去观赏“人彘”死前的惨状。后世十分同情戚夫人的悲惨遭遇,于是就将紫姑改称为戚姑。

因“戚”与“七”同音,所以有的地方又称厕神为“七姑”。还有的地方称其为“三姑”,“坑三姑娘”。紫姑在演变中一分为三,成了三仙岛上云霄、琼霄和碧霄三位仙姑,统称“三霄娘娘”。

她们的师兄就是在峨眉山浮洞学道的赵公明。在周武王伐纣之时,赵公明受到申公豹的挑唆,听信谗言,助纣为虐,最后被周朝大将杀死。云霄三姐妹听说师兄被害的噩耗后,拿着自己的法宝,来到两军阵前为师兄报仇。云霄用混元金斗,碧霄用金蚊剪出战,屡战屡胜。后来,元始天尊和老子前来助阵,施法术将三位仙姑的法器夺走。老子作法招来黄巾力士压死云霄,又命白鹤童子用玉如意杀死琼霄,自己则从衣袖中取出神盒,将碧霄收入盒中,化为血水。

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将云霄、琼碧、碧霄封为“坑三姑娘”之神,执掌混元金斗。不论是仙凡人圣、诸侯天子,还是贵贱贤愚,落地前必先以金斗转劫,不得超越。

清人《都城琐记》中,有这样一首诗:“敝帚挂红裳,齐歌马粪香,一年祝如愿,先拜紫姑忙。”可见,古人对厕神娘娘的尊敬和喜爱。

药王的故事

古人对名医十分景仰,并将其神化供奉在庙宇中,赋予其主掌医药的职能,称之为药王。但药王究竟是谁,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神农氏是药王,因为《辞海》中说:“首创医药,世称药王,后遂以药王称为颂神医之称。”也有的人认为药王是佛经中所说的药王菩萨。关于药王的故事不尽相同,但主要有三种说法。

说法一是扁鹊。扁鹊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郑州人。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技艺高超,尤善诊脉。传说因为他饮用了长桑君的上池之水,并尽得其禁方,所以能够看见人五脏病症之所在,遂闻名于当世。他遍游各地悬壶济世,在齐地被称为卢医,在赵地则被称为扁鹊。扁鹊是一个全科医生,后因遭到秦太医令李醯的妒忌,惨遭杀害,后世尊称其为脉学的祖师。《汉书·艺文志》中说扁鹊著有《扁鹊内经》和《扁鹊外经》两本书,已佚。现存《黄帝八十一难经》七卷,是后人托名扁鹊的伪作。清代高士奇《扈从目录》中记载:“沧州城在(东)北有药王庄,为扁鹃故里,药王庙专祀扁鹊。”

说法二是韦讯。《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有记载:“药王,韦讯道之别名。”韦讯道其实是韦讯道人,也就是韦讯。他是唐代京兆人,自幼家贫,后来出家,道号为慈藏。武则天时期被封为御医,官至光禄卿。有趣的是韦讯在施药救人的时候身边常常带着一条黑狗。后来,唐玄宗继位想重用他。他拒绝了唐玄宗的请求,无心于仕途,受到后人的敬佩,被尊为药王。

说法三是孙思邈。孙思邈,京兆华原人,约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一百零二岁。人们尊称他为“药王”。

孙思邈从小勤奋好学,七岁开始读书,每天可以背诵一千字,被称为“圣童”。到了二十岁的时候,精通诸子百家学说,学问十分渊博。隋唐两代皇帝都想请他做官,他都一一辞谢了。原来他立志要学医。孙思邈有这样的理想是源于他切身的感受。他小的时候,体弱多病,经常请医生来看病。看病需要花许多钱,他的家庭可以负担起这沉重的医药费。可是还有许多贫苦的百姓,因为没有钱,有病只能硬挺着,有的竟悲惨地死去。这残酷的现实使他感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此,他十八岁就立志学医,并下了很大的苦功。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和钻研,他有了很深的医学造诣,成为隋唐时期医药界的佼佼者。

一次,孙思邈在路上看到一群送葬的人抬着一口棺材,从棺材里渗出几滴鲜血,滴在了路边。这时,走在旁边的老婆婆抹着眼泪说道:“我可怜的儿呀,你怎么死得这么惨。腹中的婴儿还没出生,你怎么就死了呢?”

老婆婆说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上前问道:“老婆婆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哭得如此悲伤?”老婆婆说自己的独生女刚刚难产死了。孙思邈听完老婆婆的哭诉说道:“你的女儿并没有死,我还能把她救活。”老婆婆一听,赶忙握住了孙思邈的手,求他救救自己的女儿。

孙思邈让人把棺材打开,将里面的产妇抱出来。他将产妇放在平坦的地上,只见产妇脸色蜡黄,没有一丝血色,跟死人一模一样,但还有微许的脉搏。孙思邈找好穴位,扎了一针。不一会儿,产妇就苏醒过来,胎儿也顺利地生了出来。母子得救了,大家十分都感激孙思邈。

全国各地供奉扁鹊、孙思邈的地方多,奉祀韦讯的很少。河北、河南等地多供奉扁鹊,陕西、山西等地多祭祀孙思邈。

兔爷的故事

兔爷大约起源于明末。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说:“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由于小孩子经常在母亲祭祀的时候模仿,兔爷就逐渐让小孩子来祭祀了,再后来就演变成孩子的玩具,并产生了好多新的形象。

到了清代,兔爷的制作日趋精致,有的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也有的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还有的则坐有麒麟虎豹等等。还有扮成兔首人身的商贩,他们不是剃头师父,就是缝鞋的,还有卖馄饨、茶汤的,各行各业无不包罗。清末徐柯在《清稗类钞·时令类》中说:“中秋日,京师以泥塑兔神,兔面人身,面贴金泥,身施彩绘,巨者高三四尺,值近万钱。贵家巨室多购归,以香花饼果供养之,禁中亦然。”可见兔爷在民间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今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各种各样的兔爷。

关于兔爷的传说是这样的。

当时北京城瘟疫流行,老百姓吃什么药也无济于事,死了好多人。老百姓叫苦不迭,祈求上天保佑。嫦娥在月宫中看见了人们的疾苦,决定派玉兔下凡间治病。嫦娥把玉兔抱在怀中,轻声地说:“现在人间百姓受苦,我派你去救助他们。”玉兔听懂了嫦娥的话,马上来到了人间。

玉兔变化成妙龄女子,走到一户人家门前。她轻轻地叩门,只见里面出来一个老者。玉兔说:“老人家,我是天上的玉兔,专门来治瘟疫的。”老人狐疑地看了一眼玉兔,摇了摇头说:“你还是走吧。”玉兔非常奇怪,忙问:“我是来帮你们治病的,为什么撵我走啊?”老人说因为她穿了一身白衣服,觉得是不祥的象征。

没有办法,玉兔只好去找衣服换。这时,她正好路过一座庙宇,看见里面的神像穿着一副铠甲。玉兔走了进去,向神像鞠了个躬,说:“我想借衣服一用,用完一定归还。”说完,玉兔将神像上的盔甲穿在了身上。

她打扮成男子的模样,看起病来非常方便。玉兔挨家挨户地治病,医好了好多人。人们都要感谢她。她不要百姓的谢礼,只是借穿百姓的衣服。百姓们非常奇怪,但也都把自己的衣服借给了玉兔。

这样,下凡的玉兔就仿佛有千万个化身,以不同的形象出现在不同的人面前。时而男装、时而女装,时而农民、时而商贩。她有时还会骑上各种坐骑,骡马虎豹,足迹遍布整个北京城。

北京城中的人们都知道有个治瘟疫的神医,不过每个人见到的形象都不一样。他们有的说是个漂亮的女子,有的说是个威武的少年,还有的说是个年迈苍苍的老者。最后,有个老人说:“她应该是嫦娥的玉兔。”原来他就是玉兔下凡后,到第一户人家时遇见的老者。

为百姓消除灾难后,玉兔返回到月宫之中。但她美好、善良的形象永远留在了民间。老北京人为了纪念玉兔,用泥塑造出了她的形象,千姿百态,十分可爱。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每户人家都要供奉玉兔,在桌子上摆出瓜果菜豆,酬谢她给百姓带来了吉祥和幸福。人们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兔奶奶”。

实际上民间艺人凭借着高超的本领,不仅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兔儿爷,还将其变成活动的玩具,俗称“吧嗒嘴”。这种兔爷肘关节和下颌能够活动。

现在,兔爷已经很少见了。东岳庙北京民俗博物馆中保存了一些各种造型的兔爷玩具。

虫王的故事

虫王是驱除虫害,保护庄稼的神,因此也被称为虫神。关于虫王的传说,大致分为两种:鸟说和人说。

说法一:鸟说。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叫作鹙的水鸟。这种鸟的头和颈部都没有长毛。有一年,天下大旱,蝗灾横行。老百姓叫苦连天,眼看着蝗虫啃噬庄稼,却无能为力。

这时,有人说用火烧死这些害虫。老百姓赶忙找来火把,将庄稼点燃。蝗虫被烧得吱吱作响,从庄稼上掉了下来。这个方法只能暂时缓解蝗灾,不是长久之计。再说,庄稼都烧光了,吃什么呢?

正在大家愁眉不展的时候,飞来了一群水鸟,成千上万。它们飞到庄稼上面啄食蝗虫。不到一天,就将蝗虫吃掉了一半。十天过去了,蝗虫全部消灭了。老百姓欢呼跳跃,从心里感谢这些鸟儿。

这件事情被朝廷知道了,为了嘉奖这些鸟儿保护庄稼有功,就封水鸟为护国大将军。从此以后,水鸟就成了虫王。

说法二:人说。虫王是指刘猛将军。刘猛指的是一位姓刘的猛将。关于这位猛将是谁,历史上有五种说法:刘合、刘锜、刘锐、刘宰、刘承忠。民间一般公认刘锜为虫王。

刘锜是南宋抗金名将。他曾经率领军队打败过金兀术的人马,取得了赫赫战功。可是,南宋朝廷由奸相秦桧把持朝政,他主张求和,所以刘锜就遭到了排挤,到地方上做了一个小官。

刘锜到任后,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得到大家的拥戴。

这天,农夫们正在田里耕种,忽然听见头顶上传来嗡嗡的响声,抬头往天空中一看,只见一团黑雾正向田间飞来。这团黑雾来势凶猛,直扑田间。在田地里耕作的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庄稼就被吃掉了一半。

原来,这团黑雾是蝗虫。不知道从哪里来了这么多蝗虫,看见庄稼就咬,眼看就要收获的稻谷,反而成了虫子的食物。老百姓赶忙跑到刘锜的府衙,通知这件事情。刘锜此时正坐在屋内,想着如何组织农民收割粮食。

听见外面乱哄哄的,他赶忙走出了屋子。只见院子里站满了老百姓,正用期盼的目光望着刘锜。他赶忙问身边的衙役出了什么事情。其中一个人回答道:“不知道哪里来的蝗虫,把庄稼全都吃掉了。”

刘锜一听着急起来,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如果没有粮食吃,百姓岂不是要挨饿了。于是,他带着身边的衙役上田间观察。只见漫天飞舞着蝗虫,农作物上落着蝗虫,它们正不停地啃噬庄稼。

刘锜知道如果不早点除掉这些害虫,粮食就会被全部吃光。他回到县衙,把全城的老百姓都召集了起来说:“现在蝗灾泛滥,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消灭蝗虫。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粮食从这些害虫的嘴里抢回来。你们带上防护的工具,和我到田间去抓蝗虫。”

说完,刘锜带着全城的百姓到田间去捉蝗虫。可是,蝗虫越捉越多,好像永远捉不完似的。刘锜犯起愁来,可怎么办啊?这时,一个手下人说:“大人,昆虫都怕火。我们可以用火烧死这些害虫。”

刘锜一听是个好主意,马上让人准备火把。他举着火把来到田间,用烟熏这些害虫。蝗虫被火烧得啪啪直响,不一会儿,就烧死了一大片。刘锜看这个方法可用,就让老百姓们拿着火把烧蝗虫。

没过多久,蝗虫就被烧死了一大片。可人是需要休息的,不能总是举着火把。刘锜就命人在田间支起几口大油锅,将锅里的油点燃,顿时火光冲天,把天空中飞着的蝗虫都烤了下来。

就这样,刘锜带领着百姓消灭了蝗虫。刘锜因为驱蝗有功,被宋理宗封为扬威侯暨天曹猛将之神。这里的猛将,就是猛将军的意思。

相传农历正月十三是刘猛将军的诞辰。这一天,官府要正式祭祀,百姓要举行迎神大会。人们通过这个节日,表达了对丰收的期望。

梅葛二圣

梅葛二圣是染织业的祖师爷。旧时的染织店在祭祀的时候,常常焚烧一种“纸马”。这“纸马”由五色纸或黄纸扎成,上面印有梅葛二圣的神像。

关于梅葛二圣的传说,大致分为两类:

传说一:梅葛二圣发明了颜料。古时候人们的衣服都是用棉布、麻布缝制的,衣服只有灰白色,没有其他色彩,非常单凋。人们非常羡慕野兽的皮毛和鸟类的羽毛,因为它们有各种各样的色彩,漂亮好看。有一次,一个姓梅的小伙子不小心摔进了泥塘里,白衣衫叫泥水弄得很脏。他想:也不能穿着脏衣服回家啊。于是就来到溪水边洗衣服,结果衣服上的黑泥怎么也洗不干净。等把衣服晾干了以后,白色的衣服变成了黄衣服。没有办法,小伙子只好穿着黄衣服回家了。没想到,村里人都说这个颜色好看。这个姓梅的小伙子把这个秘密告诉给了自己的好朋友,一个姓葛的小伙子。从此黄泥可以染布的消息传开了。人们从此以后可以穿上黄颜色的衣服了。

梅、葛二人受到鼓舞,决心寻找其他的颜色来染衣服,试了很多回,还是没有找到染衣服的方法。有一天,他们俩把染好的黄衣服挂在树枝上晾干。忽然刮起了一阵风,把衣服吹落在草地上。等到他俩来收衣服的时候,把掉在地上的黄衣服捡起来一看,竟成了一件“花”衣服,青一块,蓝一块。他俩很吃惊地蹲在草地上研究起来,到底如何能染出这青蓝色呢?两个人想是不是因为沾上了青草的颜色了呢?他们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割了一筐青草带回家。回家后,两人就忙了起来,他们先把青草捣烂,然后放到水缸里,最后将白布放进去浸泡。不一会儿,白布变成了蓝布。后来这种染布的方法流传到了民间,人们不但知道了用“蓼蓝草”可以将衣服染成蓝色,而且还从蓼蓝中提取出了一种叫“靛青”的染料。

还有一回,梅葛二人在一起喝酒,两人边喝边谈,很是高兴。由于笑得太厉害,一不小心把嘴里的酒都喷到了染缸里,没想到“因祸得福”,染缸里的蓝布竟然变得更加鲜艳,十分漂亮。从此梅葛二人在染蓝布的时候,就改用一种酒糟发酵,用蓼蓝沉淀物还原的方法染蓝布。这种方法染出来的布颜色纯正,久不褪色。

工匠们为了纪念梅葛二人开创染布业、发明染料的伟大功绩,将他们尊称为染布业的祖师爷,就是后来的“梅葛二圣”。

传说二:梅葛二圣是一鸟一果。以前古人的衣服颜色很单调,只有白色。不仅平民百姓穿白色的衣服,皇帝也不例外。有个皇帝看见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色彩,而自己作为一国之君,连一件带颜色的衣服都没有,很是生气。于是下令,让手下的工匠为他制作出一件鲜红的袍子,就像太阳那般艳丽。皇宫里的工匠们一筹莫展,研究了好些天,也不知道如何染制大红袍。皇帝非常生气,把这些工匠都杀了。宫里没了工匠,谁还会做红袍呢?

于是皇帝贴出皇榜,在各地选聘手艺高强的工匠。皇榜贴出去了好长时间,没有一个工匠敢揭。工匠们都知道只要揭了皇榜,那就是死路一条。一天,一位老人揭了皇榜。他被带进宫见皇上。皇上问:“你能制作出红袍么?”他说:“我能制红袍,但希望陛下给我一些时日。”其实老人也制作不出红袍,他这么说用的是缓兵计。

一天,老人边走边思考怎样给皇上制作红袍,不知不觉走到了一片山林里。他找了一棵大树,坐在下面沉思默想。在这棵树上落着一只葛鸟,它正在啄吃梅果,吃得很甜。可能梅果太好吃了,这只葛鸟一边吃,一边啼叫。老人被鸟的叫声吸引,忍不住抬头望树上看。没想到梅汁从葛鸟的嘴里滴落下来,正好掉到老人的白衫上,留下一个个的小红点。老人受此启发,马上采摘了许多梅果。回到宫里,他把这些梅果捣碎,将白布浸泡其中。不久白布就染成了红布,他马上为皇上赶制了一件红袍。皇帝穿上红袍,非常高兴,赏赐给老人很多东西。工匠们十分感激老人的救命之恩,要给他立庙奉祀。老人说什么也不同意。老人说:“要谢就谢葛鸟、梅果两位神仙吧,不是他们下凡成就了此事,我怎么能把大家从刀口下救出来呢。”于是,人们就按照老人的模样塑造出了梅葛二圣的塑像,建庙供奉。

同类推荐
  •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瓦釜集:刘半农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新世纪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作品选

    新世纪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作品选

    本书收集了新世纪以来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的作家创作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和戏曲(节选)四个体裁。收入的作品均为在洛杉矶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华文作家的优秀作品,
  • 无人送行

    无人送行

    我跟石杭生反目是在那个如火如荼的夏天。作为烈士子女,他被推举为中学红卫兵的小头目。起初我想他也是身不由己,后来发现不对了,他爱上了这种一呼百诺的快意日子。抄京剧大师盖叫天家时我没有说他,抄电器行小开子荣家时我也没有说他。前者我不了解;后者童年时经常在我们面前摆阔,我想让他家在红色风暴中吃点苦头也没啥大不了。没想到他们株连到了子荣的娘舅周克,这是我们童年的开蒙先生,我就不得不去找他交涉了。让人触目惊心的标语和大字报覆盖了所有街道的墙面,报馆门口人头攒动,迷惘的苍蝇在男女老少头上旋转飞舞,嗡嗡地闹成一片。喇叭在响。
  • 文明之旅

    文明之旅

    本书是余秋雨亲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五大文明发源地和主要宗教发祥地,直面穿越千年的人类文化,以冷静疏朗的笔触描绘古老文明的昨日与今朝,辉煌与衰落。此次行程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一行人走过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众多异域国度,最终回归中华故土,虔诚寻访雪域高原和中原古都,倾听历史亘古悠远的声音。
  •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文学即人学:诺贝尔文学奖百年群星闪耀时

    本书是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编辑家汪兆骞先生近四十年从事专业文学编辑、阅读、评论生涯以来,关于世界文学的心血结晶。汪兆骞从纯粹的文学欣赏、评论与创作的角度,以人性、历史及美学的眼光,为我们精心解读从1901年以来的一百多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其经典代表作,全面呈现百年来世界文学金字塔顶部的辉煌与璀璨。他们为什么会获奖?他们的作品何以成为经典?他们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哪些贡献?他们是如何生活和创作的?一本书读懂一百多年来一百多部世界文学经典,了解一百多位文学大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他们是——泰戈尔、罗曼·罗兰、叶芝、萧伯纳、托马斯·曼、尤金·奥尼尔、赛珍珠、赫尔曼·黑塞、纪德、艾略特、福克纳、海明威、加缪、帕斯捷尔纳克、萨特、肖洛霍夫、川端康成、贝克特、索尔仁尼琴、聂鲁达、马尔克斯、威廉·戈尔丁、大江健三郎、辛波丝卡、若泽·萨拉马戈、君特·格拉斯、奈保尔、库切、奥罕·帕慕克、赫塔·米勒、略萨、莫言、阿列克谢耶维奇、鲍勃·迪伦、石黑一雄……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浮世上墟

    浮世上墟

    浮生一梦未有命,且摄笔来自成文。操纵命运的双手,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看官敢否。
  • There Must Be Showers

    There Must Be Showers

    Interior designer Shelley Scott's turbulent marriage ended in divorce--and she's finally back on her feet. But when she lands a wealthy new client and realizes it's her ex-husband, handsome and elegant Nick Montpelier, she curses her bad luck.Soon she realizes Nick has hired her to decorate the beautiful mansion where they both once planned to live--for the new woman in Nick's life. Determined to do the job, earn the money, and never look back, Shelley never dreams she'll fall back into Nick's arms--and back in love.
  • 奥特曼之梦幻系统

    奥特曼之梦幻系统

    大好少年唐枫因为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导致天朝上国少了一位绅士,而21世纪却多了一位奥特曼!唐枫:“咦?系统?!”Σ(?д?|||)??“啊!”
  • 网游之现实修仙

    网游之现实修仙

    这是一本非常轻松种田文,全程不需要带脑子,都能够看懂的,不用去半点猜测,不用费心猜测要干什么。没有苦大仇深,也没有豪门恩怨,更加没有扮猪吃老虎的小说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真破妄章颂

    明真破妄章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之平阳道君

    洪荒之平阳道君

    洪荒世界,强者为尊!时间异能觉醒者王成穿越洪荒,从此踏上漫漫仙道!本书免费,不喜勿喷!
  •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如何适应社会,在复杂的成长环境里生存、发展,让生命既充满阳光和雨露,也承受义务和责任,是每一个未成年人必须面对的课题。《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愿陪同青少年朋友快乐成长,打造成功的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