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6200000003

第3章 初通谋略(2)

诸葛圭治家极严,训斥儿子从没个留情处,庭训酷烈,为二儿子的不修细行,也不知骂了多少次,打了多少次,气急了,笤帚铁筋地一顿好打,可就是拧不过来。他也曾一度萌生过送儿子去洛阳觅名师传教的念头,养好了性情,将来进官学授业,可这孩子天生的不畏天不惧地,只怕放了出去,缺了管束,比在家时更野,也就罢了。

当下里,诸葛圭骂道:“混账东西,你当真要做百无一用的蠹虫么?”

“儿子没这么想。”诸葛亮低声道。

诸葛圭厉声道:“你若不作此念,为何气跑先生,气跑一个不算,足足气跑五个!”

“那先生讲授好无趣,他只会依着书白念,若是这样,还不如我自学呢。”诸葛亮辩解道,他虽然年纪小,却天生伶牙俐齿,和邻家小儿争吵皆是他赢,甚或一人对阵一群人,常常自夸苏秦张仪也不过如此。

这话怄得诸葛圭好一会儿反驳不得,他黑着脸说:“纵算先生有百般不如意,可也是授业恩师,你也该有万般尊敬,何况天下学问宏奥精深,博大无边,岂是你能凭一己之力悉数学会的?”

父亲的严厉宛如一道生硬的钢鞭,在脊梁骨上重重摔下,诸葛亮浑身打了个哆嗦,小心地向诸葛玄递过去一道求助的目光。

诸葛玄向他悄悄眨眨眼,因对诸葛圭道:“我听说瑾儿去太学念书了,如今怎么样?”

提起长子,诸葛圭的心情渐渐明亮起来:“劳费心,一切安好,年末或要归家一趟,我倒是劝他安心就学,勿需惦记家里。”

被诸葛玄这一番打岔,诸葛圭的火气已弱了,再见儿子窘迫着无处容身,手脚也不知该往哪里放,却是可怜可疼的模样儿,心里不免软了,肃声道:“还愣着干什么,现在立刻给我抄书去,不抄完不准吃饭!”

诸葛亮早就想溜之大吉,父亲的训斥犹如圣旨。这时莫说是抄书,便是罚他背下整部《尚书》,他也是甘愿的,他小声对父亲应了一声,扯了一把正咬指头的诸葛均。

那壁厢,顾氏也告了退,自领着两兄弟出去,背后诸葛圭依旧训斥道:“把鞋找来穿上,衣冠不整,成何体统!”

诸葛玄因劝道:“兄长,亮儿年幼,循循善诱即可,谁不是从年幼懵懂犯错过来的,年纪大些自然明了事理。”

诸葛圭道:“子不教父之过,我若不严以辞色,威以厉害,他们如何成器!”

诸葛玄笑道:“幸好我不是你儿子,不然真不得安生,只怕已被你逼得离家了!”

这玩笑却勾起了诸葛圭的劝导心:“你这趟回来,把心安了吧,别再整日漂泊无定,男儿事业一朝辜负,没世抱憾。”

诸葛玄洋溢的笑容倏忽戛然,满满的怅然涌动起来,他苦涩地说:“兄长该知道,我也是不得已,不是我不想定,是留不得也停不得。”

诸葛圭不由得生出几分愧意:“说起来,一多半是不想牵累于我,方才远走天涯,却是我辜负了你!”

诸葛玄摇摇头:“兄弟之间,哪有什么辜负不辜负,兄长说这话却是生分了。何况倘或我不是深陷党祸中,又怎会带来这场变故,所谓牵连一说,反应是说我。”

兄弟的通情达理让诸葛圭不免感动,他宽慰道:“自叛乱以来,党禁已解,而今天下攘攘,良才难求,多少党人擢升要职,为国所用,你不用再东西不定,朝廷应不会再起党锢。”

诸葛玄低着头一叹:“再议吧,总之,我这次会留得久一些。”

正说话间,门外进来一人,二十岁的年轻小伙,阔字脸,五官敦实如写在礼器上的铭文,见到诸葛玄眼底绽出了憨厚的笑,却原来是冯安,他自小便长在诸葛家,和诸葛兄弟都甚是熟络。

诸葛玄立即便笑了:“冯安小子,我回来了,你也不来看看,偏躲着不见我!”

“我没有呢,我忙着,忙着……”冯安结结巴巴地说。

诸葛玄戏谑道:“你忙着什么,忙着娶媳妇生孩子?”

“没有……”冯安急了,涨红着脸却解释不出来。

诸葛圭插话道:“你就别挤对他了,他一个老实人,你偏不正经地和他耍嘴皮子。”

幸而主家救火,冯安的难为情稍稍减缓了,方才说道:“车马备好了。”

听得冯安如此说,诸葛玄因问道:“兄长这是要出门么?”

诸葛圭点头:“是,郡府遣我去徐州,稍后就走。”

诸葛玄踌躇道:“我这趟从江淮北上,一路上听说青徐周边叛乱又起,兄长此时去徐州,恐怕会有安危之虑。”

诸葛圭不在意地说:“不妨事,我们走的那一路没有叛乱,你不用担心,不超过半月我便回来。你安心待着,我回来再和你叙话。”他说着,便和冯安往外走。

诸葛圭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也许是许久没有见着弟弟,满肚子的心腹话等不及要跳蹦出来,他觉得自己啰唣得可恨了,竟似那缠绵多语的妇人,便只挥挥手道:“罢了,回来再说!”

午后时分,暖风微醺,楼台庭院被日照拖长了影子,仿佛一笔到不了尽头的墨痕。

诸葛亮倚着窗抄书,抄的是《大戴礼》,这是父亲给他下的任务,抄不完,难免是一顿重责。他倒不怕被打,就怕父亲禁足,旬月不准他出门,邻里的小伙伴还等着他下河摸鱼呢,还有,那场由他指挥的“楚汉之争”结果如何了,不会因为他被逮走,大家作鸟兽散吧。

抄书抄得索然无味,他其实不喜这种寻章摘句咬文嚼字的文章,偏圣贤书都这种况味,为一句古话训诂幽微,旁征博引,甚或分出无数针锋相对的派别。你说古文蝌蚪为正宗,我说今文注解才经典,纷纷扰扰,争了几百年也不见个究竟,可偏偏学馆里奉此为经典,一篇典籍翻来覆去讲解。

为这不解,他常在先生讲学时提出质疑,先生便说他中了歪门邪说的蛊惑,君子非礼勿视非礼勿思,你而今所思所念,皆是乱七八糟的烂污之说,想多了会祸害心智,将来成为祸国殃民的蠹虫。他没被夫子的话吓住,反而更加困惑,在讲学时也偷偷看过邪书,譬如为儒学贬斥为不走正道的刑名家说,他觉得那些说林故事有趣得很,怎么就成了乱七八糟的烂污之说。

他搁了笔,百无聊赖地在案头堆叠的书里翻出父亲的手书,那是父亲抄录的《孟子》。

父亲用的是工整的隶书,字字墨汁淋漓,一笔一画没有苟且偷懒,一丝儿飞白也见不到。自国朝书法大手蔡邕创制八分飞白隶书,天下人风靡效仿,故意用枯墨使枯笔,势要写出那黑白相间的时髦书体来。

可这是父亲不喜的,他很厌弃这种对时新之物趋之若鹜的心态,君子当一以贯之,学这些于国于民毫无益处的奇技淫巧只是徒费精力。

诸葛亮咀嚼起父亲常训诫的“一以贯之”,对此他懵懵懂懂,为什么君子要一以贯之呢,又该对什么一以贯之呢?什么又是君子呢?

窗外微风敲得花草婆娑而动,斑驳光影投在案前,宛若时间轻浅的脚印,有人在门口轻轻咳嗽,他转头一看,原来是四岁的弟弟诸葛均。

“二哥,吃饼。”诸葛均伸出手,手心里是一块捏熟了的麻饼。

诸葛亮摇头:“我抄书呢,不吃饼。”

“那我吃。”诸葛均认真地咬了一口,蹭了进来,凑过来瞧诸葛亮抄的书,也看不懂,说道:“二哥,隔壁的大牛骂我。”

“骂你什么?”

“说我们姓诸葛,就是猪。”

“你等我抄完书,我去骂他,骂死他!”

“现在不能去么?”

诸葛亮无奈道:“我要抄书,若不抄完,父亲要打我。”

“父亲不打你。”

“你怎么知道他不打我。”

诸葛均笑嘻嘻道:“父亲出门了,他打不着你。”

诸葛亮心上像炸开了一朵花:“他出门了?”

“嗯,他和安叔一块走了,娘说父亲要出远门,是去……嗯,去徐州。”诸葛均对自己的这个惊人发现很得意。

父亲出远门这个消息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诸葛亮激动得想大笑三声,他把笔墨竹简往旁边一推,一把拉住诸葛均的手:“走走,出去玩!”

两兄弟手拉手穿过长廊,诸葛均说要去骂隔壁大牛,诸葛亮记挂着“楚汉之争”,商量的结果是,先去解决了楚汉,再以胜利之师去讨伐大牛。

两人没敢走大门,怕被堵门的司阍拦回去,再告诉继母,若不慎遇见两个孪生姐姐,也难免啰唆,便循着小道往角门而去。

刚走到角门处,却听见扰耳的吵闹声,是家里的仆役和谁在吵嘴,两兄弟本来想躲,偏又生出孩子的好奇心,倒挨近了去看稀奇。

那和仆役吵嘴的是个街面上的乞丐,原来是乞丐在门口蹲踞,被仆役发觉,嫌他污了门庭,要赶他远去,两下里不肯相让,竟吵了起来。

却见那乞丐似已年过六旬,拧成条的灰白头发从后脑勺翻过来,把脸挡了个结实,因身上的衣服烂得不成样子,仿佛只是披着几条破麻缕,上半身几乎裸着,下边也没穿鞋,两只脚磨得起了皴口,约摸是走了很远的路,虽是一身褴褛,肩上却还背着一个大包袱,四四方方,仿佛扛着一面门板。

“别在这儿杵着,也不看看地方!”仆役凶道。

乞丐满不在乎地说:“我在门外住,又不住在你家里,你管得我。”

“你躺的地方就是不对,给我滚远点!”

“一只看门的狗倒比狗主人凶险,叼的不过是骨头,还以为自己是肉食者。”乞丐讥诮道。

仆役脸上青一阵红一阵,骂道:“啰唆什么,滚!”

“贵胄之家霸了高墙之内,还要霸高墙之外,给不给世人一口活气!”乞丐把肩上的包袱一拉,便要离开。

“等等!”说话的是诸葛亮,他从后面蹿了出来。

“这人脏,公子别理他!”仆役连忙劝道。

诸葛亮不搭理仆役,径直走向乞丐,他从腰里的革囊里摸出一把铜钱,那本是过年时家中大人送给他的岁钱,他不由分说都掏了出来:“这个给你。”

乞丐没接:“我不受无因之赐。”

遇着个不受施舍的乞丐,还真是稀奇,诸葛亮好奇起来:“那你要怎样才接受?”

“有所予才有所受,所谓礼尚往来。”

瞧这乞丐身无长物,能求他掏出什么值钱家伙来,诸葛亮无奈,想了想,说道:“那我看看你背上的包袱里是什么。”

乞丐略一思索,干脆地把包袱解开,原来是一方边角磨烂了的木棋盘,可诸葛亮惊奇地发现那木棋盘原来只有纵横十道,迟至东汉,围棋已从十五道延展为十七道,棋道越少,则布局越窄,一局棋限在小域内,对弈者往往施展不开。

“你这棋盘不对。”

乞丐淡淡道:“哪里不对?”

诸葛亮一板一眼地说:“天下棋盘皆是十五道,多也不过十七道,你这是十道,明明就是不对。”

乞丐嗤道:“谁定的棋盘就一定得是十七道,‘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这个道理都不懂,那便是迂腐!”

这话让诸葛亮呆住了,懵懵懂懂仿佛要体会出什么,却又理不清,他盯着乞丐,忽然发现那被污垢堆叠的脸上透出一双明澈透亮的眼睛,仿佛夏夜闪烁的明星。

他把钱塞到了乞丐手里,乞丐只拿了两枚,其余退给了他,说多了便是贪心。

“就让他在这里待着。”诸葛亮吩咐那仆役。

“那可不成,待这儿有辱……”

诸葛亮没好气地打断道:“又没辱你,多管闲事!”

少主人发话了,仆役只好闭嘴,诸葛亮又说要和弟弟出门,你要是敢多嘴,我就把你上次去厨房偷拿羊腿的事告诉父亲!

威胁过后,诸葛亮却在琢磨,是留在这儿问问为什么棋盘只有十道,还是前去招呼伙伴们继续“楚汉之争”,可那乞丐却已蜷缩在一边,两手抱住棋盘,似乎打起了盹。

诸葛亮想,那就先去指挥楚汉吧,他拖住弟弟的手,飞快地跳出了角门。

门外是一条深长小巷,几株蓬松桃树交错而立,树杈上结着的桃子已熟透了,一个个仿佛红彤彤的孩儿面。

他们跑过了小巷,余光瞥见那缩在角落里的乞丐,像一只冬眠的蚕虫,一动不动。

十道棋盘,还真是奇怪的布局呢。

夜观星象,诸葛叔侄说天道

阳光明丽如瓷娃娃的脸,漫天飞起的白絮宛如一双双轻盈的翅膀,在庭院间起舞翻飞,仿佛逗引情绪的咒语。

诸葛亮在屋里待不住了,他被这满园旖旎风情吸引了,很想搁了手中的笔去纵情欢乐,可又怕耽搁了抄书的时间,若是父亲回来,书还没抄完,天知道是个什么情景。

继母昨天说等父亲回来,还要给他寻一个先生,这让他颇为苦恼,为什么非得请一个咬文嚼字的腐儒。每日授讲些不通人情的空话套话,真要把人教出毛病来,曾经便为这不可忍受,他已经用胡搅蛮缠逼走了五个先生。

这么闷着抄了半晌,满篇的文字一个个膨胀起来,心里像塞了棉花般难受,实在憋不住了,他索性跑了出去。

诸葛亮顺着连接前后院的长廊跑得欢畅,长廊的半腰处伸出一处小轩,两个清秀面孔的少女倚窗对坐,正在牵针穿线。两人却是一样的装束,一样的模样,这是一对孪生姊妹,前后相差不过一个时辰。

他起了玩笑心,蹑手蹑脚地溜过去,在窗口响亮地呼喝了一声。

两个女孩都吓了一跳,大姐昭蕙生气地说:“小二,又是你,吓坏我了!”

二姐昭苏却只温柔地笑。她虽和昭蕙一样长相,性格却极不一样:昭蕙是蓬蓬的火,点一点便燎原成灾;她是沉默的一脉水,安静而浅淡。

诸葛亮嘟着嘴巴:“吓又吓不坏!”他拐进了屋,扯住昭蕙手里的一幅布,“做什么好玩意儿,给我看看!”

昭蕙气得一把推开他:“过去,去找均儿玩,别惹我们!”

诸葛亮不悦地哼了一声:“看看有什么要紧,小气!”

昭蕙瞪了他一眼,她叠起布幅,把细针和簧剪都装入针衣里,卷成一管,起身离开了。

诸葛亮对着她吐了吐舌头:“吝啬鬼!”他挨着昭苏坐下去,腆着脸凑上去,“二姐,你绣什么花样?”

昭苏没回答,目光落在诸葛亮的袖子上,却说:“你衣裳破了。”

“啊?”诸葛亮还没反应过来。

昭苏牵过他的衣袖,点了一点:“这里!”

诸葛亮一瞧,果然,右衣袖脱了线,衣料裂开了缝,像敞开的一张嘴,他满不在乎地说:“破就破吧!”

昭苏把手里的布幅放去一边:“脱下来,我给你缝。”

诸葛亮迟疑了一刹,他因嫌热,在屋里抄书没穿外衣,只套着中衣就跑了出来,褪下这件中衣,便是赤条条的无遮拦。他虽年少,也还知道羞耻,犟着说道:“不脱!”

昭苏像是知道他的心思,也不强求,只抬起他的手,轻轻放在木凭几上,柔声道:“别动。”她重新穿了一根针,牵起长长的线,捏住了裂开的衣料。

诸葛亮果真不动了,他和昭苏挨得很近,他能闻见昭苏头发的清香,他觉得真好闻,他看见昭苏游弋的手指,指头晕着圆润的螺旋,像开着粉红的桃花。

墙外有孩子在琅琅地读《诗》:“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不一会儿昭苏已缝好了衣服,她咬断了线头,理了理皱褶:“好了。”

诸葛亮摸摸针黹平整的衣袖,嘿嘿直笑,昭苏拖来一只竹笸箩,里面装满了香喷喷的麻饼:“拿去吃。”

诸葛亮拿了一个,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又拿了一个,接着又拿了一个,后来索性寻来一方绢帕,一骨碌全包走了。

昭苏惊异道:“你要吃这么多?”

诸葛亮扁扁嘴:“我饿嘛。”他拍拍小包袱,笑道,“二姐可别心疼,我下回买多点还给你。”

他对昭苏做了个鬼脸,抱着麻饼跑出了门,一溜烟往角门奔去。

才跨出角门,却见墙外卧着一群人,那老乞丐盘腿坐在地上,正和一中年书生下棋。周围尚有三五个人,有的蹲有的站,有的议论,有的思索。

两人便在那十道棋盘上手谈,手里握的棋子材质为石子,潦草地涂了黑白二色,棱角参差,却被磨搓得圆润了。中年书生执的是白子,棋面俨然是一败涂地,他摇摇头:“古来棋道没有十道之数,我下不成!”

老乞丐头也不抬,声音低沉地说:“愿赌服输!”

中年书生无奈地叹了口气:“圣人观天地之相而定棋之道,长者以非道做局,我不识非道,认输!”口里虽认输,却是输得极不服气。

老乞丐还是低着头:“自古弈无同局,枰亦无同罫,君拘泥于古制,不知日日新之理,焉能求胜!”

同类推荐
  • 像蒙德里安一样作画的贼

    像蒙德里安一样作画的贼

    伯尼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合乎道德,只是认为自己没犯法却要进监狱不怎么公平。他去为一个有钱人的藏书估价,顺便留下了无数的指纹。伯尼发现自己成了警方的通缉对象,因为他的客户当天晚上死在了家里。与此同时,卡洛琳的猫被人捉走了,绑架者索要二十五万美元赎金。于是,伯尼想到了他在客户家中看到的那幅蒙德里安……
  • 瓦城上空的麦田

    瓦城上空的麦田

    他的老伴当时正一动不动地望着远处,望着远处的一朵白云。李四说,那是一朵湿漉漉的白云,那种白云在瓦城是永远看不到的。那种白云好像在慢慢地飘,又好像总是一动不动。他老伴经常看着那种湿漉漉的白云发呆。她没有回过头来。 她说我怎么知道呢?不回来就又是忙呗。李四说他不喜欢她这么回答。哪一年她总是一句,好像她已经习惯了,她无所谓了,她好像已经不于期盼着他们的回来……
  • 别对自己说如果

    别对自己说如果

    “如果那时没有怎样,现在又会怎样?”“如果当初我那样做了,现在就不一样了……”“如果从头再来一遍,我的现在完全不同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曾经说过诸如此类的话,当人们这样说时,都带着后悔、遗憾、哀伤甘的心情。虽然很多人都在喊着“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可却很少会有人想“我今天要怎么过”、“要把握好现在”,仍旧沉浸在回忆中无法自拔。当你总是说“如果”时,就表明你活在过去,也表示你无法开始新的生活,无法珍惜现在,无法活在当下。即使今天很精彩,你也会视而不见。从这一刻起,少说一些“如果”,如果没有“如果”,你的生活会精彩许多!
  • 狼牙

    狼牙

    “狼牙少帅”刘猛最受赞誉作品,无数军迷心中难以超越的经典!《狼牙》是以中国第一支陆军特种部队的创建及成长作为背景,描写了从南疆保卫战之后至今的漫长历史事件,揭开了特种部队的神秘面纱。小说以大跨度、大场面、全景式的描述将中国第一支陆军特种部队从出生到享誉世界的铁血成长历程完整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狼牙》中人物棱角鲜明,以“狼牙特种大队”的创建为主线,讲述了军长刘勇军、大队长何志军、政委耿辉等职业军人鲜为人知的故事,刻画了刘晓飞、张雷、林锐等新青年士兵激情澎湃的热血传奇,同时,还描写了何小雨、刘芳芳、方子君等百合一样军中之花的爱恨情愁。
  • 大青神

    大青神

    佟婕网名道葭。满族,祖籍沈阳,现居岭南古邑广州。予自幼浑噩懒散,不求上进,迄今三十二载,仍不晓大义,唯汲汲于洞悉天人之妙,探寻古今之微,品评饕餮之食,挥洒稚拙之门。常欲寻人不经意间峰回路转,以脱旧来窠臼,奔何事与愿违,四顾茫然,乃腆颜码字,混迹求生,亦已焉哉!代表作:《饕餮娘子》。西江自古横亘数省,水系贯通两广,沿岸的人们逐水而居,历史源远流长。
热门推荐
  • 百越先贤志

    百越先贤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为媒,心所向

    花为媒,心所向

    白色茉莉——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海茉,简单平凡的女孩,一直渴望能得到男神的青睐,奈何命运之神却是另有安排………
  • 巫墓

    巫墓

    二十世纪中的青年,误闯入大巫之墓,学得无数巫族绝技,同时在墓中渡过了五十年。五十年后,林醒白重回世间。
  • 佛说业报差别经

    佛说业报差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界诛君

    乱界诛君

    一位普普通通的高中生白于,在被一次邀请的聚会上意外被人追杀,当以为自己快要完蛋了的时候,竟“意外”穿越,来到了一个熟悉又可以说陌生的世界……
  • 快穿系统爱神有毒

    快穿系统爱神有毒

    灵柒绑定了一个宿主。本以为只是一个普通人类,但后来渐渐发现,自家主人大有来头。幻星梦:我一定,一定会找到姐姐的!北冥鸢:兄长的意志,便是赤鸢的意志。北冥珺卿:于玥卿而言赤鸢更重要。幻星月:我哥罚了秦卿!?你觉得我哥还有机会吗?灵柒:我是一只莫得感情的系统。爱神有三大爱好:音乐、表演和直播。
  • 快穿第五人格:当个小红娘

    快穿第五人格:当个小红娘

    “滴!您已成功进入庄园!当前附身者,祭司,菲欧娜·吉尔曼!”许知意:〖脏话〗让我当红娘就算了还要我让他们搞基?许知意:啊伊索小天使……等等为什么会黑化!我吃摄殓啊喂!她没有问过一个问题:我怎么来到这的?也许她早就知道了,也许不想回去……?〖严重ooc警告!cp有雷点警告!文风偏沙雕,不喜勿看!〗
  • 小人物的乾坤世界

    小人物的乾坤世界

    刚辞职的屌丝徐墨,意外获得乾坤须弥葫芦的认主,从此获得一个完整的乾坤世界,开始了其辛苦但却快乐的创造生涯,封侯非我意,自在逍遥才是真。
  • 田家小厨娘

    田家小厨娘

    现代厨师林知墨一朝穿越成农家女,相貌丑陋,无父无母,伯婶刻薄,堂兄堂姐作践。开局不好没关系,厨艺在手,天下我有。林知墨斗恶人,开食铺,还顺手救了个失忆的男人当苦力,朝着发家致富的目标奔去。只是没想到男人却是当朝皇子,奴役皇子可是大罪,林知墨赶紧给皇子算工钱。只是皇子银子不要,店铺不要。“本王缺个御厨。”前面是田园文,后面女主陪着男主打天下。
  •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人在江湖,婚不由己

    作为一个合格的财迷,为了讨回自己的损失,惩罚那个偷了自己东西,挡了自己财路的混蛋,宁上陌不惜上京告御状。可是,为什么,一道圣旨入手,她却成了那人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