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持续了5年之久,双方大的交战有70多次,小的交战40次,刘邦在军事上一直处于劣势。项羽虽然屡获胜利,但在政治上却很不得人心。他率军入关中后,攻城掠地,屠戮无辜,引起人民的普遍怨恨,很快失去民心。
公元前202年,项羽全军被刘邦包围在垓下(今河南鹿邑县境内)。为瓦解项羽士兵的斗志,刘邦让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兵个个思乡厌战,项羽也以为楚地尽失,无可挽回。于是决定突围而逃。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率八百精壮骑兵乘夜突围而南行,拂晓时,汉军发觉他已出逃,令骑将灌婴带五千骑兵追赶。项羽渡过淮水时,手下只剩一百多人了,到了淮南的阴陵,项羽迷了路,问一个老农夫该朝哪个方向走。老农夫大约是认出他是项羽,便诳骗他说:“往左走吧!”于是,项羽及随从被引进了一片沼泽地中,因而被汉军追上了。项羽只好又带残兵往东去,到了东城,身边只有28个骑从了。这时,几千名汉军士兵远远杀来,声威颇壮。项羽见大势已去,最后的失败已不可避免,就对手下的骑从说:“我兴兵讨秦至今已8年了,身经70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未尝败北”,就是未曾被击败过。后来,人们便用“败北”指战败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