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77900000003

第3章 巴山蜀水养育一代诗魂

公元8世纪的前半个多世纪中,强大的大唐王朝以其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经济繁荣昌盛的大背景下,诗坛也出现了群星璀璨的壮观局面。而被人们誉为“诗仙”的李白,则属于这星群中最明亮的一颗。

李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生于公元701年,卒于762年,主要活动于玄、肃两朝。唐玄宗前期,也就是开元年间,由于统治者比较注意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的发展,在农民和手工业者的辛勤劳动之下,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城市繁荣,交通发达,国力强盛,文化的发展也达到了高峰。在文艺领域,诗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雕塑等各个方面,都焕发着奇异的光彩。唐王朝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继承和发展了隋代的科举取士制度,改变了大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使较多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有可能参与政治。这一切使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阶层相当普遍地具有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处世态度。

但是,即使在这繁荣昌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仍然存在,并且潜滋暗长。到了唐玄宗后期,统治集团手中已经集中了巨额财富,其腐朽性也就与日俱增,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激化。到了755年,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直到763年才告结束。这场战乱使广大人民群众遭受了巨大的浩劫,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央政权的统治力量也大为削弱。从此,内忧外患,接连不断,大唐王朝的黄金时代也就一去不复返了。

李白的一生,正处于这样一个社会由全盛转入衰落的重要历史时期。

李白出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附近),在他5岁的时候,随其父亲李客迁回内地,居住在蜀郡绵州彰明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油)。

李白出身于富有的大商人家庭,自幼聪颖好学,他曾说:“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又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家学习的时候,教他的主要是他的父亲。“五岁诵六甲”的“六甲”,是指计算年月日的六十甲子,“百家”是指诸子百家的各类杂书。因此可以看出,他自小的涉猎范围就比较广泛,学习的内容也比较庞杂,接受了古代思想家各方面的影响。

到了15岁的时候,李白就开始学习剑术和学写文章了。据有关资料考证,《明堂赋》就是他15岁时所作的文章。从他的诗文中所引的佛经、道经等等,他的“开口成文,挥翰散霞”的能力,主要是20岁以前的少年时期苦学得来的。

据传李白在年幼读书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感到没有什么大的成果,便想放弃不读了。有一天,他在山下的小溪边遇到了一位老太太,那老太太正在不停地磨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地问她在干什么,老太太说:“要把它磨成一根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发愤读书,终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为这个故事,那小溪被称为“磨针溪”,民间也流传下来了“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谚语,成语“铁杵成针”亦源于此。

李白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剑术了,有侠义之气。他当时就与一位侠士赵蕤交往,可见是气味相投。在后来李白出蜀远游的一段时间里,其为人处事仍有侠义之道。他常常把剑佩戴在身边,遇有酒醉或有感慨的时候,就抚剑扬眉,起舞或者吟诵,以此来寄托他的宏伟抱负。别人说他是:“袖有匕首剑”,他自己则说:“高冠佩雄剑”,“锦带横黄龙”(黄龙是一种宝剑名),他又说:“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可见宝剑是经常佩戴在他身边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侠气虽然逐渐有所减少,但在他的诗中,每当写到侠客义士时,便虎虎有生气,流露出一种衷心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如《侠客行》、《白马篇》、《东海有勇士》、《秦女休行》等等篇章,便可以看出这种侠义风气。在李白的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豪放傲岸的性格,以至于诗歌的豪放不羁、热情奔放,应该说都与他少年时代的侠义作风有一定的关系。

李白在四川居住的时候,还经常与一些隐者道士交往,经历过隐逸生活。赵蕤就是一位隐士,在开元中期,大唐皇帝曾经召见过他,但他不肯应召。他还同一位隐士东严子共同隐居在岷山,也就是现在成都附近的青城山,一连住了几年也没有回到城市里。他在山里还驯养了很多奇异的禽鸟,这些鸟被他训练得非常温顺,只要他一叫,就能落到他的手掌里来吃东西。当时的广汉太守还特意到山中参观,并且推举他们二人出去做官,但被他们拒绝了。

到了20岁的时候,李白在蜀中已表现出颇高的文学能力,并开始了一些社会活动。那时著名的作家苏颋由礼部尚书出任益州长史,李白就在路上向他求见,拿出文章给他看。苏颋看过他的文章后,曾对他的同僚们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后来苏颋在《荐蜀中人才疏》中,也说到了李白文章,可见李白在少年时代已经写出了很多作品,可惜留传下来的不多,不过足可从中看出他的创作才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李白有一次跟随彰明县令观看水涨情形,有一女子溺死在江上,县令见后便“苦吟”起来:“二八谁家女,飘来倚岸芦。鸟窥眉上翠,鱼弄口边朱。”李白应声续到:“绿发随波散,红颜逐浪无。何因逢伍相?应是怨秋湖。”由此可以看出,李白是很不满意这种歌咏“翠眉”、“朱口”的昏庸县令的。这是李白对当时封建官僚们感到不满的开始。

巴蜀境内,自然风光秀丽壮美,名胜古迹颇多。李白20岁以后便在四川境内开始游览。

他在成都登过散花楼,有《登锦城散花楼》诗: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祖国的名胜给他一种优美壮丽的感觉,使他的胸襟开阔了,诗的技巧也进步了。他还游历过峨眉山,听过峨眉山的蜀僧弹琴。李白对琴的爱好与学习,就是从在峨眉山听蜀僧弹琴时开始的。李白平生很喜欢音乐,除弹琴外,他还能歌善舞。在他的很多诗作中,就表现出了能歌善舞的才能。如:“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一笑复一歌,不知夕景昏”,“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歌声送落日,舞影回清池”等等,都表现出了诗人对歌舞的崇尚与谙熟。

在游峨眉山时,李白写过有名的《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在这首七绝中,有5个地名,但读起来仍然很自然,可见这时他做诗锤炼的功夫已经很深了。李白自幼就喜欢月亮,认为月亮是一种清新皎洁的象征,而峨眉山的月亮给他的印象最深。他把月亮当做了一种理想的寄托,在那里是没有一点污浊和黑暗的。

李白还到过戴天山,有《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诗中细腻地写出了幽美寂静的山林景色。他还登过巫山最高峰,他已将蜀中的名胜都游览遍了,他说:“巴国历所尽”,又说:“历览幽意多”。这种游历使他饱览了巴蜀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色,也使他更多地接触了各地的社会生活。这对他眼界的开阔,豪放自然的诗歌风格的形成都是有关系的。这种风格的形成虽然和他一生的经历都有关系,但少年时的蜀中生活,已经为此培植好了根基。他后来写的著名诗篇《蜀道难》中有好些关于四川地理形势的奇险壮美的描写,这种奇险壮美的感觉也影响到了他的诗歌的艺术风格。

到了公元725年,也就是李白25岁的时候,为了寻找机会来发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乘舟出峡,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同类推荐
  • 沧海(上)

    沧海(上)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

    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

    讲述了畅销书《无尽的玩笑》作者大卫·福斯特·华莱士和《滚石》杂志记者一同踏上新书全国宣传之旅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在为期五天的公路旅行中,华莱士讨论了从孤独到哲学,从电视到现代诗歌到爱情,当然还有写作的一切。滚石记者和大卫·华莱士的公路之旅,这本是两个作家的对话,却完全不掉书袋,从很普通人的角度入手,慢慢深入。
  •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山西王:阎锡山秘事

    本书并非阎锡山的传记,而是撷取了他一生中若干最具传奇色彩的片段,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活灵活现的,同时也是绝无仅有的阎锡山。多少风流人物在历史大舞台上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阎锡山却能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纷乱年代里历经坎坷而屹立38年不倒,而且使山西一跃成为在全国独领风骚的模范省,必有其人所不及之处。在波诡云谲的旧中国政治舞台上,“山西王”是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地方实力派代表,把他归为“反动派”,自然有充足的历史依据,不过,一个立体的阎锡山显然不仅于此。他独特有趣的行事方式,在招致诸多批评和讥笑的同时,既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也造成他无可奈何的失败。
  • 邮票上的航空人物

    邮票上的航空人物

    飞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成就之一,100多年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在飞机发明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大批杰出人物,从早期的航空先驱,到当代的航空科学家、发明家、设计师、飞行家和企业家都为之付出心血,甚至生命。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其中很多著名人物的事迹都在邮票上得到反映。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冷面魔帝:废柴庶女要逆天

    冷面魔帝:废柴庶女要逆天

    一代女天帝,被渣夫陷害,挑除仙骨,废去灵气,打入人间。再睁眼时,她是丞相府的草包丑陋胖小姐。被挨打,被下毒,被退婚,不,这些她通通双倍奉还。炼丹、炼级很难?她手到擒来,谁叫人家有小正太神器开外挂。复仇、斗渣不易?她轻松搞定,谁叫人家有个妖孽的冷面魔君爱。看她如何打倒渣夫,携手冷面魔帝,共掌天下。
  • 魔法高级技工学校

    魔法高级技工学校

    本阴差这些年虽然不能说是表现优异,但也是兢兢业业,奉公职守,坚定不移地履行着阴间的规章制度!这一次不过偷个小懒,提前收个鬼而已!就被时空管理殿的雷劈了!!!还把本阴差送到一个落后的世界去“开荒”?从此,本阴差开始白天当魔法老师,教书育人!晚上,拿起拘魂锁链,拎起拘魂鬼灯,本阴差教你重新做人!
  • 限制级成婚

    限制级成婚

    男票出轨继姐,捉奸遇到警察查房,还被继姐倒打一耙。奶奶偏心,继姐欺负,他护着她。前男友死缠烂打,他替她赶走。就连她大姨妈了,他都无微不至到给她买小天使,当她的人工暖宝宝!她实在好奇,终于忍不住问:“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某人俊眉一扬,直接覆上她的唇,“因为我爱你……”可是真相却是……
  • 重生之丰年

    重生之丰年

    21世纪群众演员,业余爱好博览群书,魂穿天禧大陆异世界,成为天柱不周山上的千年小妖,与天黎族至强者火休屠相识,火休屠统一诸国为梵帝,傲音为梵后。傲音游历天禧大陆,在神族和魔族间以小博大,运势良好。一生有两大梦想,相爱是其中的一种,另一梦想,随着第一梦想的实现而展开,并逐步如愿。秉性善良,性格既温和睿智又刁蛮任性,性情随意切换,只为心中深藏不露的梦想执着靠近,不惜与主宰梵古大陆的昆仑神族为敌,维护人族,百折不挠,砥砺而行。
  • 一粒尘埃的使命

    一粒尘埃的使命

    我们犹如宇宙中的尘埃,漂泊着一生,去寻找本不存在的使命……
  • Son of the Nation 国家的儿子

    Son of the Nation 国家的儿子

    2012年11月23日,“辽宁舰”成功完成舰载机歼-15起降训练,为了这一天,中华民族等了近百年。然而,就在举国上下欢庆胜利之时,沈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却突发心肌梗死,因公殉职,英年五十一岁。该书作者历时四个月,深入罗阳学习和工作过的每个地方,访问了七十多个与罗阳有关的人物,以报告文学的方式,用真实感人的细节,艺术地再现了罗阳奉献给中国航空事业的悲壮人生。
  • 唐僧取经日记

    唐僧取经日记

    这是一个特殊的唐僧,他由一个文弱的僧侣,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不断成长。最终得到了美丽、善良的观音的爱情,并吸收了她的法力。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所见到的人间一幕幕悲剧与阴暗,常令他痛心不已。与徒弟在取经路上,结下深厚的师徒情意。 通过日记的形式,反映了唐僧内心世界的爱恨情仇,无情地对现实中的丑恶给与批判,又对正义给与宣扬。 在这追逐钱权,崇尚享乐的极端时代,唐僧逆潮流而为大众利益出发,消耗自己十余年的生命,长途跋涉,历尽艰险,最终取得大火中侥幸幸存下来的真经残片。也为人间芸芸众生,无法过上统一幸福的生活,而发出一声遗憾的叹息。
  • 我有一个沙雕老板

    我有一个沙雕老板

    “蒋瑶你什么时候能出去拉拉客?”抓着一把瓜子穿着一身西装的向亿坐在真皮转椅上边磕边说。“您真是敢说呢,咱们事务所什么时候倒闭啊。”蒋瑶拎着笤帚在一旁扫地,嘴角抽搐了几下。“嚯,这是你该说的话吗。啊啊啊?咱们要向前看,不要局限于现在!平时学长教你的,都忘了吗?啊?”拉拉拉拉个屁我拉,我还能上大街上随便拉个人问问“你离婚不?需不需要律师?”或者“你最近被没被碰瓷,需不需要律师?”除非我是脑子瓦特神经不正常。蒋瑶在心底翻了老大一个白眼。一个清闲的律师事务所老板和员工的日常,在心机男孩向亿的精心布置下,蒋瑶成功的被套入了手中。
  • 等你到夜深人静时

    等你到夜深人静时

    黎晴天没有想到林博宇会这么心狠手辣,日日夜夜地折磨她,恨不得她去死!后来,她的心真的死了,林博宇却不肯放她离开了。可是,黎晴天明白,他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天营养百味:易学的家宴菜

    天天营养百味: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