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2500000006

第6章 陈近南:起底真实的天地会总舵主

李开周

“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

看过金庸《鹿鼎记》的,想必都会记得这两句拉风的判词。很多人印象中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就是这么个样子。《鹿鼎记》里写了很多真实历史人物,康熙、吴三桂、李自成,都跟史实大差不差,但唯独“陈近南”,却跟历史上的原型人物相去甚远。真实的“陈近南”什么样?要是信了金庸,才真的会让你“不识陈近南”。

“陈近南”是谋士,不会武

《鹿鼎记》里,陈近南向韦小宝透露自己的真名叫“陈永华”,永远的永,中华的华。这个陈永华,历史上确有其人。

陈永华,生于1634年,死于1680年,祖籍福建漳州,出身书香门第。

他父亲名叫陈鼎,是天启朝的举人、崇祯朝的进士,南明时期在福建同安县当教谕,相当于县教育局副局长兼县中学校长。1655年,清军攻陷同安县城,陈鼎上吊自杀。二十多岁的陈永华带母亲逃出,去厦门投奔郑成功。

《鹿鼎记》里的陈近南口才了得,而历史上的陈永华却不善言谈,不过他不说话则已,一开口就能说到点子上。

郑成功接见陈永华,与他谈论时局,茅塞顿开,称赞道:“复甫(陈永华的字),今之卧龙也!”于是请他当参军,相当于作战参谋。

1659年,郑成功统领十七万大军围攻南京,以及1661年渡海东征收复台湾,都是陈永华在出谋划策。1662年,郑成功病逝,临终前遗命儿子郑经,要向对待老师一样对待陈永华。

陈永华辅佐郑经治理台湾,官至“东宁总制”,相当于“行政院院长”。他兴修水利,发展贸易,在台湾建孔庙、办学校,是把内地教育推广到台湾的第一人。他在台湾威望很高,所以招人眼红嫉妒,这个嫉妒的人就是冯锡范。

冯锡范是郑经的侍卫首领,职位可能类似于现在美国负责总统安保工作的“特勤局长”。其实侍卫首领关键是懂政治、讲忠心,武功高低并不重要,所以冯锡范即使会武功,肯定也没厉害到“一剑无血”的份上。

郑经生下三个儿子,大儿子郑克臧娶了陈永华的女儿,二儿子郑克塽则与冯锡范的女儿订了亲。冯锡范想让未来女婿上位,就必须除掉郑克臧,而要想除掉郑克臧,就必须除掉郑克臧的岳父。经过一番密谋策划,冯锡范成功逼迫陈永华辞职,隐居台南养老去了。

1680年,陈永华病逝于台南,享年四十七岁,并不像《鹿鼎记》里写的那样,被郑克塽所杀。陈永华死的时候,郑克塽实际上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既没有能力跟韦小宝抢女朋友,也没有能力提剑杀人。

像郑经一样,陈永华也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在清军攻台时战死,二儿子陈梦球和三儿子陈维衡跟随郑克塽一起降清,被编入正白旗,成为汉军旗人,住在北京。后来陈梦球和陈维衡都参加了清廷的科举考试,陈梦球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陈维衡只考中秀才,多年后搬回祖籍漳州定居。

陈永华终生抗清,而他的两个儿子居然降清,若以传统史观评价,实乃不忠不孝,但若换上“统战史观来看”,则陈永华是武力拒统的分裂分子,而他的两个儿子则顺应历史潮流,维护了祖国统一。

天地会?康熙从没听说过!

抛开这些不谈,我们接着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陈永华真的创办过天地会吗?

答案是,NO。

天地会当然是真实存在过的秘密组织,但是陈永华活着的时候,天地会尚未诞生。

清廷第一次注意到天地会,清朝官方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天地会,是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以后的事情。

这一年,台湾爆发起义,持续三年,耗尽了清廷半个国库的财力。清廷派出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贵州等六七个省的军队,才把起义基本扑灭。

这场起义的大头领是林爽文,他就是天地会的成员,跟随他起义的很多是来自福建漳州的新移民,也是天地会成员。就是这场起义,让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乾隆注意到了“天地会”这个秘密组织,赶紧派各省督抚严查天地会的源头。

入台平叛的军队和各省大员逮捕了许多天地会成员,先是严刑逼供,然后再按照供词顺藤摸瓜。他们得到的供词有真有假,彼此打架,直到林爽文起义被平定之后第五年,才得出一个较为靠谱的结果——天地会起源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前后,首创者是一个和尚,法号提喜,法名云龙,俗名郑开,小名郑洪,人称“洪二和尚”。按漳浦土话,“洪”与“万”发音相近,洪二即万二,万二即万云龙。

万云龙和尚在福建漳州云霄县东厦乡高溪村观音亭出家。观音亭又名“凤花亭”,讹称“红花亭”,是一座小小的寺庙。万云龙是这座寺庙的方丈,他野心很大,立誓反清,但并不复明,因为他梦想自己当皇帝。

要反清,单枪匹马可不行,万云龙借着做法事的机会,结交了江湖好汉马九龙与当地富户朱鼎元,以及一个名叫李少敏的俗家弟子。四个人拜天为父,拜地为母,以万云龙的乳名“洪”为姓,天地会诞生了。

作为天地会的四大元老,万、马、朱、李都在发展下线会员。万云龙、朱鼎元、李少敏秘密串连,马九龙则明着拉拢徒众结拜,结果被县官杀掉。故此,林爽文起义时流传一句天地会切口:

“三姓结万李桃红,九龙升天李朱洪。”“九龙升天”指的是马九龙被杀。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天地会已经在福建发展到几百人,万云龙开始策划会众起义,他暗示自己会呼风唤雨,麾下还有一个赵姓成员是赵宋子孙,事成都有官做。会众信以为真,查黄历,选良辰,攻打漳浦县城,大半被杀。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万云龙再次策划会众起义,他宣称结拜兄弟朱鼎元是朱明子孙,许诺事成后每人发给银元。于是又有会众准备扯起反清大旗进攻县城,但尚未举事就走了风声,起义再次失败。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壮志未酬的万和尚病死了,但他播下来的“革命种子”却在福建生根发芽,他的下线不断发展出更多的下线,靠着江湖切口与各种暗语,将天地会的起源演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因为天地会创立者万云龙万和尚是在红花亭(凤花亭)出家的,所以晚清天地会抄本给红花亭画了一幅像,门前一副对联:“一派溪山千古秀,三河峡水万年流。”并且发展出一套切口:“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鹿鼎记》第八回,陈近南教给韦小宝的就是这套切口。

天地会的组织架构非常松散,从来没有一个总舵主,更没有十堂香主。任何一个成员都可以自由成立分会,任何一个分会的首领都可以自封大哥,就像一个极为混乱的秘密传销组织。

正是靠着这种混乱的架构,天地会居然在清廷的严酷镇压下存活了下来。甲处的天地会被扑灭,乙处的天地会很难受牵连,即使清政府自认为逮到了所谓的天地会总舵主,各地的分舵也能安全逃脱——因为连总舵主都不知道麾下究竟有多少会员。

加入天地会,无非混口饭

彼此互不统属,甚至互不认识,天地会成员靠什么方法辨识同道呢?一是靠切口,二是靠手势。他们最常用的手势是三根手指:对方向你行礼,你伸出左手,大拇指朝天,食指和小指平伸,无名指和中指蜷曲;对方请你喝茶,你只用三根手指端起茶杯,另外两根手指蜷起来……这些都是被天地会统一认可的暗号。

那些加入天地会的人,大都是没文化的小商小贩小苦力和流氓地痞,政治热情并不高涨,家国情怀并不激烈,对反清复明并没有兴趣。天地会之所以吸引他们,主要在于组织的那份“兄弟情谊”——被人欺负时可以请天地会兄弟出头,欺负别人时可以请天地会兄弟撑腰。

万云龙死后,他的再传弟子严烟到台湾开布店,将天地会帮兄弟出头的宗旨传到了台湾。当时在台湾谋生的福建人与广东人械斗,福建内部的漳州人又与泉州人械斗,谁加入天地会,谁就能在械斗中占优势。再加上台湾天高皇帝远,驻台军队和地方官都没有意识到帮会组织的巨大隐患,所以天地会在台湾发展得非常迅速,直到几年后林爽文起义。

这场起义影响深远,万云龙活着时在福建传会多年,始终默默无闻,可是台湾起义之后,福建的天地会突然壮大起来,广东和广西也冒出许多分会,成为“出口转内销”的经典案例。

从乾隆年间到清朝末年,天地会的势力始终局限在华南地区,绝不可能有堂口开到北京的局面,但是在福建、广东、广西三地,天地会的起义始终不断。

洪秀全“金田起义”的时候,有一千多名矿工投奔他,那些人主要是天地会的会员。太平天国有一员大将罗大纲,也是天地会的人。洪秀全在南京定都,还专程派亲信到广东,策动广东天地会响应。

咸丰四年(1854年),东莞、佛山、花县等十几万天地会员围攻省城,将广州围困了四个月。两广总督叶名琛请求英国出兵,才打退了天地会的进攻。

清朝后期防范天地会有如洪水猛兽,各处天地会为了自保,一般都改了名,有的叫“添弟会”,有的叫“三合会”,有的叫“洪门”。这个“洪”字与洪武皇帝朱元璋无关,它只是天地会创始人万云龙的小名(郑洪)。

在晚清与民国时代的华南地区,洪门和三合会相当火爆。我们历史教科书上备受赞颂的抗法名将冯子材、民国时代的桂系军阀陆荣廷,都出身于三合会。

天地会成员知识低下,离不开封建迷信。1915年陆荣廷起兵讨袁,先摆香案斩鸡头喝血酒,还拿鸡爪子来占卜吉凶,这种充满巫术的做法,洋溢着天地会遗风。

天地会宣传材料里,陈近南是和尚

后人之所以会误认为天地会在康熙年间就已兴起,这正是被天地会自己的宣传给领错了路。

晚清天地会的内部抄本上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

康熙年间,西鲁入侵中原,满朝文武无人能敌。康熙立下招贤榜,福建少林寺128名武僧揭榜出征,在六丁六甲神的帮助之下,将西鲁打得屁滚尿流,随后返回少林寺,深藏功与名。

朝中奸臣见这些和尚如此神勇,心怀妒忌,诬陷他们谋反。康熙听信谗言,派出大军火烧少林寺。有五个和尚逃出火海,在广东惠州遇见大哥万云龙、和尚陈近南、幼主朱洪竹,八人结拜,共创天地会,以万云龙为大哥,以陈近南为军师,以朱洪竹为大家共同辅佐的明君。

那五个和尚的俗家姓名在抄本上写得也很清楚,分别是胡德帝、蔡德忠、李色开、方大洪、马超兴。大约在咸丰年间,这五个和尚被洪门成员尊为“五祖”。金庸先生写《鹿鼎记》时,又将五人稍稍改名(例如将“李色开”改为“李式开”),另外加上五个人,杜撰为天地会的十堂香主。

我们用不着查阅正史,也知道康熙年间并没有什么“西鲁”进犯。那么天地会的秘密抄本上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荒诞不经的传说呢?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第一,我们看到的抄本是天地会发展到后期的产物,一群文盲口口相传,当然会传出很多谣言;

第二,为了避免清廷追查,天地会创立者及其继任者一定会故意搅混源头,让官府摸不着头脑;

第三,编造一个功臣蒙冤的故事,可以激发那些文盲会员的正义感和同情心。

当然,这个传说也不能说全是无稽之谈,例如万云龙就是实有其人的,只不过他是乾隆年间而非康熙年间的人。

那么传说中的陈近南、朱洪竹又是谁呢?洪门五祖是否可能是乾隆年间万云龙谋反失败后的第一批殉道者呢?在更多靠谱史料出现之前,暂时都不得而知。

民国时代,会党研究成为显学,学者们无法搞清天地会起源真相,不得不祭出“影射”大法。1929年,学者温雄飞著《南洋华侨通史》,推断万云龙即是郑成功,康熙火烧少林寺即是清廷杀掉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胡德帝、蔡德忠等洪门五祖是郑芝龙的部将,朱洪竹是指南明小朝廷中的桂王永历或者唐王隆武。

温雄飞认为,郑成功戎马倥偬一生,没有工夫创立天地会,只有可能派部下去创立。郑成功的部下当中谁最有能力创立天地会呢?当然是陈永华了。陈永华姓陈,抄本上的陈近南也姓陈,所以陈近南应该就是陈永华的化名。

上述推断极其牵强,但是很有市场,以至于金庸也采用了这一推断。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的市场很大,所以最近海外最大的华人秘密社团“洪门”已经将陈永华视为创派鼻祖来加以供奉了。

(本文选自“搜历史”公众号,文章原名《真实的陈近南怎么样?信金庸你就上当了!》,作者:李开周。)

同类推荐
  • 石话实说

    石话实说

    “告诉您最想知道的石家庄一百个故事”,一直是我们的愿望,随着大型系列文化节目《石话实说》的播出和结集出版,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三十万年前,石家庄人的先祖就在太行山下、滹沱河畔点燃文明火种,直到今天,演进为拥有千万人口的繁华都市。这条波澜壮阔、星光璀璨的历史长河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全景记述这亘古的传奇是石家庄广播电视台应当具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 官制:为政选拔吏制

    官制:为政选拔吏制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由统一而进入分裂的时代,是社会转变的时代,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虽然运用礼法、刑德、赏罚和诛杀来控制群臣;群臣虽然在名分上还是按等级划分,还是拥有不同的特权,但他们已经不再是以贵族身份来行使权力,而是以君主臣仆的资格来进行治理。因此,各个政权对官制进行某些变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而正是这些变革,使我国的官僚制度从简单走向完善。
  • 大宋王朝再出发

    大宋王朝再出发

    改变,在原来的地方开始,在原来的地方结束。
  • 回到唐朝当龙王

    回到唐朝当龙王

    21世纪理工肥宅,魂穿大唐,化身为龙。兴农业,办书院,传兵法。阻四方来犯之敌,通蛮荒地域之商! 此文仅是娱乐之作,考究党勿入。
  • 天下人的传说

    天下人的传说

    九州四海,天下纷争在这里没有所谓的主角,亦或者人人都是主角。我随便写,你随便看。
热门推荐
  • 亿万甜妻:偏执帝少宠翻天

    亿万甜妻:偏执帝少宠翻天

    只是那一眼,贺楠竹便再也忘不掉她。他费尽心思将她留在身边,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目的。某男邪魅一笑,“老婆,你怎么可以拒绝我!!!”某女缩了缩,“我们之间是有协议的……”“没关系,我付违约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白雪公主(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十七史蒙求

    十七史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话青云

    神话青云

    你好,我是步青云!冥冥之中自有天数,是你的终究是你的!这是懵懂少年征战诸天的故事!
  •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

    因为痛,所以叫青春;因为迷茫,所以叫人生。如果你不能飞,就奔跑;如果你不能奔跑,就走;如果你不能走,就爬。但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得一直前行。《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用4大要点5种方法8个问题12种诀窍,全面强大你的内心和硬实力,它有系统有步骤地教你如何与“苦逼”的人生死磕到底,直到这个世界为你让步。
  • 哈尼老太

    哈尼老太

    哈你老太,是一位坚强的老人。一生及其坎坷,可是老太太一直向命运挑战,不屈不挠走完一生路。
  • 残叶不曾染雪霜

    残叶不曾染雪霜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这么一个人,她默默无闻地在你的时光中出现,又走得悄然无声。这是多年以后林耀含泪打下的一行字,他知道那个女孩就这样永远消失在世界了。“笨蛋婳啊,这么久过去了你还是那么笨。”微凉的秋风吹落枝头的残叶,林耀目光忧伤而宠溺的望着墓碑前照片上的少女,温柔拂去落在坟墓上的叶,“连叶子掉在自己头上了也不懂打理。”是啊,她就是这样一个不懂爱惜自己的女生,才会永远地离开他……楚婳原以为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拯救她的少年,她如此喜欢他,只是因为他刚好出现在自己最窘迫难堪的那段时光而已。青春中循环上演着那么多悲欢离合,不是在证明人的天真和幼稚,而是在强化着时间的无情,每个人不是输给了自己,而是时间。
  • 明末球长

    明末球长

    这不是一本打内战的穿越文300人乘坐的一艘星际飞船,穿越到了400年前的明末时代,当李向前知晓这一切后,他所想到的,唯有征服。大明,北方俄国,中南半岛,印度阿三,欧罗巴,凡是太阳照耀下的土地,都是我中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观江南美女,唱红色小调,伦敦调教牛顿,让丫把高数从头到尾做一遍,还得用中文!欲要马甲者,请在书评区留言,写明姓名,职业等等
  • 倾城恋之儒女冠华

    倾城恋之儒女冠华

    外界传言洛家的十三少自大病痊愈后便从第一纨绔转为清冷的翩翩公子,高岭之花,孤傲不可亵渎……“小洛洛,听说你清冷?”某帝邪魅一笑。洛羽:“这只是个传说!”“听说你孤傲?”洛羽:“这只是个不靠谱的传说!”“听说你是高岭之花不可亵渎?”洛羽:“这真只是个极不靠谱的传说!”某帝:“既然如此,本帝就不客气了!说吧,生一个还是两个?”“本少是男的,咋生?”“呵呵,总要试试嘛!”女扮男装,文可甩笔控美女,武能提刀弑神佛,却偏偏被一个邪魅狂狷的魔帝死死吃掉。从此,上至黄泉,下穷碧落,总有他的生死相随!
  • 逆袭修仙路

    逆袭修仙路

    废柴少年在学院被人无情耻笑践踏;一朝灵魂附体,大陆宝藏藏宝图尽在脑内;耻笑我的要把脸啪啪啪打回去;羞辱我的要打倒在地踩三脚;废材逆袭,崛起三界,改天换地,热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