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88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年)是19世纪俄国文学泰斗。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是世界上闻名遐迩的经典名著,它们很早就被介绍到我国来,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了。

《复活》写于1889至1899年,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杰作,一部不朽的史诗。它通过对女主人公卡秋莎·玛斯洛娃被涅赫留多夫公爵诱奸后沦为妓女及后来的一系列悲惨遭遇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黑暗的沙皇俄国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表现了作者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无限同情,对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猛烈的抨击。

“复活”是全书的基本主旨。作者精心地描写了涅赫留多夫的精神复活过程,也描写了玛斯洛娃的精神复活过程。

小说女主人公卡秋莎·玛斯洛娃是一个美丽、单纯的姑娘,对生活和未来有过美好的憧憬。她是一个女农奴的私生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母亲在两个地主老姑娘家里干活。卡秋莎3岁时母亲死了,由两个老姑娘领回家里抚养,长大后她就有了半是侍女半是养女的身份。卡秋莎满16岁那一年,两个老姑娘的侄子涅赫留多夫公爵(当时是一个大学生)来到姑母家度假,卡秋莎与涅赫留多夫很快相识并相爱了。

不过当时的涅赫留多夫还是一个单纯、无邪的青年,并没有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三年后,当他大学毕业成为军官后,他就变成一个迷恋酒色、贪图享受、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了。这一年他再次来到姑母家,在那里住了四天,临走的前夜,他诱奸了卡秋莎。第二天他塞给卡秋莎一张一百卢布的钞票就走了。五个月之后卡秋莎才知道自己怀孕了。怀孕后她已无法再待在老姑娘家里,只好单身跑出来,先是在警察局长家做用人,受到这个警察老流氓的调戏,后来到林务官家干活,又被林务官强暴。她处处被侮辱,不断被抛弃,最终沦为妓女。在七年被蹂躏、被践踏的妓女生活中,她只有用抽烟和酗酒来打发日子,身心已完全麻木了。最后,在一桩人命案中她被诬为杀人犯,被关进监狱,送上法庭。

涅赫留多夫开始时也是一个善良的、有抱负的青年,在大学读书时他就迷上了斯宾塞的学说,并决心要把土地交给农民。但自从混迹于上流社会后,他改变了信念,变得虚伪自私,精神道德上已经堕落了。现在他平步青云,已当上了莫斯科某地方议会的议员,并且是地方法院的陪审员。没想到,冤家路窄,竟在法庭上与玛斯洛娃再次相遇。当他知道玛斯洛娃平白无故地被判苦役,特别是她在法庭上的那种“我没罪,我没罪啊”的绝望叫喊,突然震撼了涅赫留多夫的良知。恐惧和悔恨同时袭来,使他顿时产生了负罪感,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就是把卡秋莎推上堕落道路的第一罪人。于是他决心改变自己:他一次次到监狱看望卡秋莎,要求她的宽恕;他再也不去与省长女儿米西小姐约会;他把自己的豪华住宅典出去,辞掉用人,住进了一家公寓;为了减轻卡秋莎的刑罚,他提出上诉,四处奔走,甚至决定与卡秋莎结婚来为自己赎罪。

作者对涅赫留多夫的精神道德“复活”的过程写得极其细腻,层层深入,鞭辟入里。首先是在法庭上他与卡秋莎的相遇对他引起的强烈的心理反应,这是他复活的第一步。接着是对法庭及法官的腐败及整个司法不公的揭露,对监狱的黑暗和恐怖的描绘,对上层贵族生活的奢侈、糜烂和庸俗虚伪的厌恶和不满,对处于饥寒交迫、濒于死亡的农民及广大劳动者的同情等等,这一切均说明涅赫留多夫对事物的观点已发生变化,仿佛又回到了有理想的青年时期,这时他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又从附和或同流合污转变为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这种立场观点的转变也表明他已从对卡秋莎一个人的同情提升到对整个统治阶级的憎恶和对整个劳动阶层的爱,这是第二步。第三步是对土地问题认识上的升华,即从土地私有制的不公平进而领会到它是整个社会不公平和整个社会充满罪恶的根源。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涅赫留多夫从贵族阶级的立场转到了广大的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

卡秋莎同样有一个精神复活的历程。她被涅赫留多夫抛弃后就再也不相信上帝和善良了。血泪告诉了她,世间没有真情,在这个世界里,人人都把她当做泄欲和赚钱的工具。因此当涅赫留多夫第一次去监狱看望她,向她表示赔罪时,由于她精神已经麻木,完全不以为然,甚至还一心盘算着怎样利用他一下,伸手向他要钱要物。但是涅赫留多夫第二次去看望她,提出要与她结婚,用实际行动来向她赎罪,并说,在上帝面前,他应该这样做时,她那关闭已久的回忆闸门却突然被冲开了,她几乎要把埋藏在心里的一切憎恨、一切苦水全部吐出来,厉声对涅赫留多夫喊道:“怎么又出来一个上帝呢?你根本是言不由衷。上帝,上帝是什么?你当初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你给我走开,我是苦役犯,而你是公爵,你不用到这里来。你是想用我来拯救你自己!你今世拿我取乐不算,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显然,卡秋莎这种突发的狂怒是她精神觉醒的第一步。而当涅赫留多夫第三次探监时,卡秋莎已经判若两人了,用涅赫留多夫的话说,“她变了,她发生了对她灵魂来说很重要的变化”。她变得态度平和了,变得特别关心别人,愿意为别的犯人求情,希望改善其他犯人的处境。不过她精神上的最后复活是在跟监狱里的政治犯接触之后。

涅赫留多夫为卡秋莎上诉,四处奔波,历尽艰难,但是上诉最终失败了。法庭宣布玛斯洛娃一案维持原判。于是在炎热的七月,涅赫留多夫跟着卡秋莎一行苦役犯一同上路。在赴西伯利亚这条漫长的路途中,卡秋莎认识了跟她同路的政治犯西蒙松。西蒙松对她非常尊重和体贴。在西蒙松和政治犯们的启发和帮助下,卡秋莎终于卸下了一切精神枷锁,复活了。她没有与涅赫留多夫结婚,而最后与西蒙松结合了。涅赫留多夫虽然心里有些不快,因为这毕竟多少有损于自尊,但是,同样复活了的涅赫留多夫也表示尊重卡秋莎的决定,并为她有这样的结果和有这样一个保护人而感到宽慰。

列宁在分析托尔斯泰的创作时正确指出:托尔斯泰抛弃了“贵族阶层的一切传统观点,在自己的晚期的作品里,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而这些制度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就是群众的被奴役和贫困,就是农民和一般小业主的破产,就是从上到下充满整个现代生活的暴力和伪善。”(《列宁全集》第16卷第330页,人民出版社,1959年)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和道义力量鞭挞了统治阶级,彻底撕下了专制制度的一切假面具,批判和否定了土地私有制,传达了千百万农民和一切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呼声。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复活》在描写涅赫留多夫和卡秋莎的“复活”过程中,积极宣传了作者那套“精神的人”同“动物的人”的斗争、“道德自我完善”、“不抗恶”等托尔斯泰主义,这无疑反映了作家的思想矛盾和世界观的局限性:一方面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对沙皇专制制度及整个官僚阶层进行了最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作了最彻底的决裂;另一方面他又劝说和要求被压迫者不要反抗,要饶恕自己的敌人,去爱那些压迫者。显然,托尔斯泰创作思想中的这种矛盾是在俄国宗法制这一特定条件下产生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托尔斯泰开出的这种“救世良方”虽然是糊涂的、错误的,但就作家的本意而言却也是真诚的。他为不能替这个病态社会开出一张正确药方、为俄罗斯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而苦恼,而受尽折磨。最后他仍不得不求助于他所厌恶的宗教。

作为杰出的艺术巨匠,托尔斯泰的创作有三大特点: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卓越的心理描写,非凡的艺术表现力。这三大特点在《复活》中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首先,就其社会批判的深度、人物描写的广度和艺术表现的力度而言,这部作品都无疑达到了最高峰,它给我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19世纪末沙皇俄国的生活的全景画面,实际上可以说它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总结。同样,作者的心理描写手法在《复活》中也运用得更加灵活和娴熟了。

随着社会矛盾冲突的加速和尖锐化,托尔斯泰在深入人物的心理冲突时,更加注意了快节奏的内心活动和跳跃性的心理转换,塑造了各种既具有时代特征又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深刻而真实地再现了活动在那个日益激荡的灰色时代的各种舞台上的众生相。在语言方面,这部作品也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语言简朴、形象鲜明是伟人作家的一贯的创作风格。在《复活》中不仅主要人物卡秋莎和涅赫留多夫的形象像浮雕一样,鲜明、突出,其他几十个次要人物的形象也个个历历在目,令人不能忘怀。诚如高尔基所言,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最大的优点之一——那就是感光板,描写得惊人的浮雕。当你读他的作品时——我不夸大,我说个人的印象——他刻画的形象巧妙到这样的程度,你会感觉到仿佛他的主人公的肉体的存在;他仿佛就站在你们面前,你们想用手指去触摸他”(高尔基《文学论文选》第13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再也没有人比高尔基说得更好更中肯了。

李辉凡

主要人物表

涅赫留多夫

小说的男主人公,出身于贵族。先是诱奸了女主人公玛斯洛娃,并将其抛弃,后来由于良心发现而恳请玛斯洛娃的原谅,并逐渐在思想和行动上叛离了自己的贵族阶级,最终达到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玛斯洛娃

小说的女主人公,是托尔斯泰满怀激情塑造的美好女性形象。遭到涅赫留多夫诱奸怀孕后,被主人赶出家门,在走投无路的境况下沦落为妓女,后又遭诬陷而被判刑流放。涅赫留多夫的忏悔与赎罪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是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地位,她最终选择了一同流放的“革命者”西蒙松。

米西

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老柯察金,母亲索菲娅·瓦西里耶芙娜公爵夫人。她活泼、雅致、聪明、漂亮,和涅赫留多夫曾有过一段恋爱史,并且很希望能够嫁给男主人公涅赫留多夫。

马斯连尼科夫

副省长。曾在军团里担任会计官,后辞去军职而改任文职。为人狡诈,口蜜腹剑,喜欢被人赏识,却又残忍暴戾,嗜血成性,经常以鞭打犯人为乐事。每当听到有人向他求助时,他便变得惶恐而严厉。

伊万·卡尔京金

退休的国务大臣。有着广泛的人际关系,能在不同场合既做到仪表庄严、高不可攀,又做到奴颜婢膝、卑鄙下贱,是一个贪婪成性、极其昏聩、学识很差却又非常自以为是的人。

沃尔夫

枢密院的枢密官。此人背信弃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以为是一位正派且具有骑士品质的人,他从不在暗地里接受私人的贿赂,却想方设法向国库申请各种式样的差旅费、住宿费;

他肆意摧残人民,却将此视为一种高尚勇敢的爱国精神。

老将军

一个曾立下赫赫战功、已经头脑昏聩的、祖籍日耳曼的男爵。掌握着彼得堡囚犯们的命运,“利用成百上千人的眼泪和生命来博得高官厚禄”。他的手段异常残忍,将男女政治犯监禁在地牢和单人牢房里,并且保证不出十年就会让他们死掉一半。

克雷里佐夫

政治犯。年轻时是一位斯文和善的大学生,在目睹了现实的黑暗和残酷后,他参加了革命,成为民意党破坏小组的组长。由于叛徒的出卖,他被捕,并被判为终身苦役,最终由于肺痨病死于流放途中。

西蒙松

政治犯。为人腼腆、谦虚,做事认真执着,并且是一名素食主义者。由于加入民粹派,向农民宣传革命而被捕。在监禁和流放途中,他结识并爱上了女主人公玛斯洛娃,并最终得到了她的芳心。

庭长

此人肌肉发达,留着漂亮的络腮胡子,气度威严却有些好色。审案时从不重证据而仅凭推理和陪审团的表决。

同类推荐
  • 我的初恋情人

    我的初恋情人

    顾时逸和贺夕南本是一对青梅竹马,却因为误会分手。分手后的夕南在远离故乡的海滨小城开了一家名为“西南”的饭馆,意为故乡的方向。饭馆承载了夕南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陈力身为好友兼店长帮助夕南守着西南。原以为生活就要这么平淡过下去,夕南突然收到了高中毕业十周年聚会的邀请函,并得知顾时逸也会参加。贺夕南踏上回乡之路,一是为了同学聚会,二是为了寻找食材.与顾时逸再次重逢之时,误会依旧,感情也依旧......
  • 赡养人类

    赡养人类

    一个职业杀手的经历,一个看似荒谬的故事。财富和技术向着少数人集中,各个方面的贫富差距变大。突发的状况,使得富人开始向穷人抛洒财富,甚至需要“雇佣杀手来消除不愿拿钱的人”的地步。是什么使他们抛弃自己的财富?
  • 无量(非虚构作品)

    无量(非虚构作品)

    张乾打开门,进来的是老七张坤,和未来的弟妹。大包小包的,张乾晓得,都是买好了结婚用的东西。他的老婆秀明煮饭已熟,他喊小两口立即洗净了手一同吃饭。“咱妈那个脾气,”张坤一开口,肯定先说此事,“说什么都不行。在家结婚,是没希望了。”“不让结婚就不结了?这不可能。”张乾说。“婚期定了,就要结婚。你反对一天,反对两天,就拖下去,要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难道还要人等一年两年、十年八年?”“实在没办法。”张坤说:“本来我说,就先不结婚了。不是我不结婚,我妈不同意,结不了。”
  • 像天一样高

    像天一样高

    本书像许多成长小说一样,主人公都是一些年轻人,小西、康赛、阿原、晏子,是诗歌、高原、反现代的朴素的生活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随着生活的次第展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来越激烈。阿原似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走进诗性世界,或者说,他是一个企图在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得到圆满的人,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与生存能力,是第一个“清醒者”。
  • 蔡氏春秋

    蔡氏春秋

    《蔡氏春秋》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以蔡氏一家创业、生活为线索,用第一人称讲述了蔡氏家族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直到今天的故事,时间跨度近两百年。小说将一个家族的繁衍史和人物命运放置于社会和朝代更迭的大背景下,人物命运随历史的延进、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热门推荐
  • 饰邪

    饰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尔特手记(译文经典)

    马尔特手记(译文经典)

    《马尔特手记》为里尔克创作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峰,它叙述一个出生没落贵族、性情孤僻敏感的丹麦青年诗人的回忆与自白,某种程度上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小说由71个没有连续情节,又不讲时间顺序的笔记体断片构成,因为共同的主题——爱、孤独、恐惧、疾病、死亡、上帝、创造等,集中表达了作者终生关注的各种精神问题,在精神暗流上构成了一个特殊的有机整体,被誉为现代存在主义最重要的先驱作品之一。
  • 谢谢你,不娶我

    谢谢你,不娶我

    深情即是一桩诗句,须得以死来句读。阮棠爱陆箫仪七年,爱的声嘶力竭,满身风雨。可陆箫仪却亲手把她送进了监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殿下请松爪

    殿下请松爪

    追逐你是一种习惯,但我不是真真正正的凡人,我是九天之上的清浅神君“景良辰”。所以……五殿下,给脸不要脸要有一个限度。与我,你是我心口的朱砂痣,你想让我放手,别说不要脸了,就是不要命了,本殿下也要把你拐回家。嘿嘿嘿……
  • 诺贝尔经典文学:特雷庇姑娘(经典收藏版)

    诺贝尔经典文学:特雷庇姑娘(经典收藏版)

    本书是保尔·海泽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既有对纯真爱情的描写,也有对美好人性的赞美。情节跌宕起伏,几乎每一篇作品都富于少见的古典戏剧性和浪漫传奇色彩。
  • 三国之太古九鼎

    三国之太古九鼎

    “所以,你便是那害死了刘玄德的灾星?”“非也非也,灾星便罢了,死了刘玄德我亦是承认,只是这‘害’字我却不服。”……“闲话莫提,既是你惹下的祸,自需你自行解决。首先,你需寻到那继承龙气之人,并引导他与那关云长、张翼德结义。”“那……好吧,那继承龙气之人是谁?”“想来应当是那四世三公的袁本初。”“???”
  • 天台通玄寺独朗禅师语录

    天台通玄寺独朗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天谷之冷血柔情

    绝天谷之冷血柔情

    七年前,本来与世无争的凌云天被人追杀,害得凌心家破人亡。七年后,凌心偶然得知真相,杀害父亲之人正是御神教主,便与好友裴俊天一同和冯先生结盟复仇。可惜事不如愿,结盟众人惨败,而凌心也被御神教主一剑刺中,命悬一线。
  •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做合格的共产党员:从怎样看到怎样做

    本书的重点不是探讨理论上的问题,而是明确实践上的问题。本书从七个方面讨论并明确了“怎样做”的问题:一是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必要条件;二是牢记自我角色,强化党员意识。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三是认清重大问题,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动力源泉。等等。这七个方面的内容,涵盖了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切实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 夜还年轻

    夜还年轻

    《夜还年轻》关注的是活生生的普通人,他们的爱情,人性的挣扎和对自我的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