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2400000003

第3章

拍卖会于十六日举行。

参观与拍卖间隔一天,好让挂毯工人摘下帷幔、窗帘等物品。

回到消息灵通的首都,总会有朋友告诉重大新闻,当时我旅行归来,却没有听说玛格丽特之死,这也是自然的,没人把这当做要闻。玛格丽特长得很美,然而这类女人讲究奢华的生活,越是惹人议论纷纷,死的时候就越是无声无息,好似那些每天升落而暗淡无光的星球。假如她们正当青春韶华便逝去,那么她们从前的所有相好就会同时得知消息,只因在巴黎,一位名妓的所有情人,几乎总能亲密相处。大家交换同她相好的一些往事,但是每人还照旧生活,不会受这一事件的干扰,甚至连一滴眼泪也不会掉。

如今这年头,人一到二十五岁,就不会轻易落泪了,眼泪变成极为稀罕之物,就不可能为随便一个女子抛洒,顶多哭哭双亲,那也是与他们养育时的付出相等值。

至于我,尽管玛格丽特哪一件梳妆用品上,都找不见我的名字缩写的字母,但是出于我刚才承认的这种本能的宽容、这种天生的怜悯心,我还是想到她的红颜薄命,也许她并不值得我久难释怀。

还记得在香榭丽舍大街,我能经常遇见玛格丽特。她乘坐由两匹红棕色高头大马拉的蓝色四轮轿车,每天都要经过那里。那时我就注意到她有一种高贵气质,与她那类人不同,而她那绝色的美貌更加突显了她那高贵气质。

那类不幸的女子,出门通常有人陪伴。

然而,同她们有夜宿之情的任何男子,都不肯当众宣示这种关系,她们本人又害怕形单影只,就总携带女伴。女伴的境况自然大不如她们,或是自己没有马车,或是些老来俏,打扮得花枝招展也难再现往日的风骚。若想了解她们所陪伴的女子什么隐私,就不妨去问问她们。

玛格丽特的情况则不同,她总是独自乘车到香榭丽舍大街,尽量避免惹人注目,冬天裹上一条开司米大披巾,夏天就穿着极普通的衣裙。她在喜欢散步的地方,尽管能遇到不少熟人,她偶尔向他们微微一笑时,也唯有他们才能见到,那是一位公爵夫人才可能有的微笑。

她并不像从前和现在的所有同行者那样,在香榭丽舍大街的入口处,绕着圆形广场漫步,而是由两套马车飞速拉到布洛涅树林。她到那里下车走一小时,然后重又登车,飞驰返回住所。

我曾时而目睹的这些情景,重又浮现在我眼前,我不禁叹惜这个姑娘香魂离去,如同叹惜一件艺术杰作的彻底毁掉。

的确,世间再也不可能见到比玛格丽特更迷人的月貌花容了。

她高挑的个头儿,身材未免苗条得过分,但是,她衣着上善于搭配,以高超的技巧稍一调解,就消除了造化的这种疏失。她那条开司米大披巾边角一直垂到地面,两侧飘逸出丝绸衣裙宽宽的花边,还有厚厚的手笼,藏住双手,紧紧贴在胸前,四周围着十分巧妙排列的褶皱,线条那么优美,再挑剔的目光也挑不出毛病。

她那颗头简直妙不可言,正是着意修饰的部位,天生小巧玲珑,大概是缪塞说过,母亲特意给她生一个适于打扮的脑袋。

她那张鸭蛋形的脸蛋,清秀得难以描摹,两道清纯如画的弯眉下,镶嵌着一双黑眼睛,而遮蔽眸子的长长睫毛低垂时,就在粉红的脸颊上投下阴影;

那鼻子纤巧挺直,十分灵秀,鼻孔微微向外张,强烈地渴望性感的生活;那张嘴也特别匀称,嘴唇曼妙地微启,便露出乳白色的牙齿;

那肌肤上一层绒毛,宛若未经手触摸过的桃子。这些组合起来,便是她那张柔媚面孔的全貌了。

她那乌黑的秀发赛似煤玉,不知是否天然鬈曲,在额前分成两大绺,再拢到脑后,两侧只露出耳垂,吊着两只亮晶晶的钻石耳环,每只价值四五千法郎。

玛格丽特那种火热的生活,为什么还能给她的脸上留下特有的纯真、甚而稚气的情态呢?这正是我们不能无视,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方面。

玛格丽特有一幅维达尔

给她画的出色肖像,也只有他的画笔,才能再现她的风韵。在她去世之后,那幅画像在我手中保存数日,它同本人惊人地相似,能向我提供许多信息,弥补我记忆中的缺失。

这一章讲述的具体情况,有些是我后来才获悉的,现在就写出来,以免开始叙述这位女子的轶事时,再回过头来追述。

剧院每次首场演出,玛格丽特必去观赏。每天夜晚,她都在剧院或者舞厅度过。每次演出新的剧目,就肯定能看见她到场,而且有三样东西从不离身,放在她在一楼包厢的俯栏上,即她的观剧镜、一袋糖果和一束山茶花。

她带着的茶花,每月头二十五天是白色的,随后五天是红色的,而花色的这种变换,始终无人了解其中的奥妙,我也不能解释,仅仅指出这一现象。而这一现象,剧院的常客和她的朋友,也同我一样注意到了。

除了茶花,从未见过有别的鲜花与玛格丽特相伴。因此,她常去巴尔荣太太花店去买花,到头来就得了一个绰号:“茶花女”,而她这一绰号就叫开了。

此外,我也像生活在巴黎某个社交圈的人那样,知道玛格丽特给一些最时髦的青年当过情妇,对此她并不讳言,而那些公子哥儿也以此炫耀,这表明情夫和情妇彼此都很满意。

然而,据说大约三年前,她从巴涅尔旅行归来之后,就只跟一位外国老公爵一同生活了。那位老公爵极为富有,千方百计要她改变过去的生活,而她似乎也颇乐意听从老公爵的安排。

此事的经过,别人是对我这样讲的。

一八四二年春天,玛格丽特身体十分虚弱,形容枯槁,她不得不遵医嘱,动身去巴涅尔洗温泉浴。

那里疗养的患者中,就有那位公爵的女儿,她不仅与玛格丽特患了同样的病症,而且容貌长相也十分相似,别人还以为她俩是亲姊妹。只可惜那位公爵的千金肺病已到晚期,在玛格丽特抵达后不几天,她便溘然而逝。

只因巴涅尔的土地埋葬着自己的心肝宝贝,公爵就不忍离去。一天早晨,他在一条林荫路上散步,在拐弯处见到了玛格丽特。

他恍若看见自己女儿的身影走过,便趋上前去,拉起她的双手,一边拥抱她一边潸然泪下,也不问问她是谁,就恳求允许他常去看望她,把她视为死去的女儿活的形象去爱她。

玛格丽特在巴涅尔,只带了一名贴身女仆,况且,她丝毫也不怕名誉受损,便同意了公爵的请求。

然而在巴涅尔,有人认识玛格丽特·戈蒂埃小姐,他们去拜访公爵,郑重劝告他注意戈蒂埃小姐的真实身份。这对老人是一大打击,他即使觉得她不再像自己的女儿,也为时已晚。这年轻女子已成为他感情的一种需要,成为他还活在世上的惟一借口,惟一情由。

公爵丝毫也没有指责她,他也无权那么做。但是他问玛格丽特,是否感到有能力改变生活方式,并且表示他愿意弥补损失,满足她的所有渴望。玛格丽特答应了。

应当指出,在那个时期,天生热情奔放的玛格丽特正患病,她认为过去的生活是一大原因,头脑里再有点儿迷信,希望通过痛悔和改弦更张得到宽恕,上帝会保她美貌和健康。

她洗温泉浴,散步,身体自然疲倦,睡眠就好,果然到了夏末秋初,她就差不多康复了。

公爵陪伴玛格丽特返回巴黎,他还像在巴涅尔那样,时常来看望她。

这种交往的关系,其缘由和真正的动机,都不为人所知,在巴黎自然就引起极大的轰动,因为公爵以其巨富而着称,现在又要让人了解他挥霍的一面了。

别人都把老公爵和这年轻女子的亲密交往,归因于老富翁常有的生活放荡。大家做出种种推测,独独言不及实际。

然而,这位父亲对玛格丽特的感情,有一种十分圣洁的缘起,因而在他看来,同她除了心灵相通之外,任何别种关系都无异于乱伦,他对玛格丽特所讲的话,没有一句是不堪入女儿之耳的。

我们无意不顾事实,把女主人公写成另一种样子。但是我们要说,她只要还留在巴涅尔,就不难信守对公爵的承诺,而且她也的确信守了。然而一回到巴黎,这个过惯了欢舞宴饮的放荡生活的姑娘,就感到寂寞得要死,只有公爵定期来访才打破一点儿她的孤寂,于是从前生活的灼热气息,开始吹拂她的脑海与心扉。

还应补充一句,这趟旅行归来,玛格丽特的容貌越发光艳照人了;

她年方二十,正当妙龄,病症暂缓却未根治,又在激发她的狂热欲望,而到头来,这种狂热的欲望几乎总要导致肺病的发作。

公爵的那些朋友始终在监视玛格丽特,他们说公爵同这年轻女子交往损害了自己的声誉,总想抓住她一件丑闻。有一天,他们就来告诉公爵,能够向他证明她一旦确信他不去看望时,就接待别的客人,而且那些拜访往往延续到第二天。公爵听了心痛欲碎。

公爵问起来,玛格丽特便全部承认了,并且坦言相劝,今后不必再照顾她了,因为她深感无力信守许下的诺言,她也不愿意再这么接受一个被她欺骗的人的恩惠了。

公爵整整一周没有露面,他也只能坚持这么久;

到了第八天头上,他便去恳求玛格丽特继续接待他,只要能见面,她无论成为什么样子,他都保证接受,还向她发誓说,哪怕自己送掉性命,也决不再指责她一句。

这就是玛格丽特返回巴黎之后三个月,即一八四二年十一月或十二月所发生的事情。

同类推荐
  • 特派员老米

    特派员老米

    老米并不老。那时候是残酷的战争年代,风里来,雨里去,吃不好,睡不好,二十郎当的小伙子,打眼一看,怎么着也像是三十开外甚至四十毛边。可老米不是。老米的年龄看上去永远都比他实际年龄还小几岁。老米长得白。是那种怎么晒也晒不黑的白。再加上他那副挺拔的身材,轮廓分明但又并不对比十分强烈的脸庞,还有那脸庞上不经意间流淌出淡淡忧郁的一对大眼睛,无论走到什么地方,老米都是大姑娘小媳妇目光的焦点和话语中心。老米一点儿也不老,可大家都喊他老米,因为老米的革命资格老。
  • 暖冬夜微澜(全集)

    暖冬夜微澜(全集)

    从前,他是金主,她是情人;如今,他是丈夫,她是妻子。本以为婚后的生活是风花雪月,却不知隐藏着无数暗涌。他早就知道她内心复仇的种子,所以即使她选择放弃复仇的时候,这对爱人已仿佛隔了无法逾越的深渊,那似乎是穷尽她一生无法逾越的距离。他的爱和在乎,似乎成了她的呼吸和生命,如今却要硬生生地剥离,才发现自己错失了多么重要的东西。记忆就像是昨夜惊魂的梦境,醒来却一无所知,任凭她如何努力,唯有断壁残垣的伤痕,却找不到最初的回去的路,只有眼眸里闪过一丝失落。
  • 恶俗

    恶俗

    老窖蹲在灶坑口儿一盅一盅喝闷酒。老窖喝酒一般不分地场不挑菜,掰半截黄瓜也能弄二两,拣两个土豆蘸大酱也能凑和一顿。老窖喝酒不挑剔,却愿喝个情绪。啥叫情绪?遇到顺心事儿要喝个痛快,碰上烦心事儿也得醉得彻底。说到底,老窖是个三顿离不开酒的酒鬼。不过,老窖之所以叫老窖,是因为他喜好喝当地产的一种名叫凤城老窖的高度粮食酒,劲儿大,味儿淳,一杯喝下去,喉咙里立马像着了火苗子,烫得慌。老窖喜欢一整天把那火苗子栽到胃里。“吱——”老窖一仰脖,又一盅热辣辣的玩意儿灌进了胃,他感到胃肠里像有股看不见又摸不着的邪火在往上窜。
  • 求职公寓

    求职公寓

    三个不同背景的姑娘因为“求职”住到了一起。彼此性格迥异,但不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向城是三人之间的开心果,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到了乐观的她面前,都变的不是事儿,她的朴实真挚也让两位舍友改变了对她的偏见,并愿意帮她出谋划策实现“城里人”的梦想。艾米,打开了两位舍友对高端人士的认知,她的认知和情商总能对舍友们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迎刃而解。梦之,她有一个爱好,就是写作。她喜欢把三人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出去,艾米还因为她讲述的故事,被亲生父母找到,向城也因此成了外界猜测和热捧的励志大师。三人通过自身持续的努力都成长成更满意的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
  • 悬崖上的谋杀

    悬崖上的谋杀

    博比·琼斯是个不着调的年轻人。一天,他在高尔夫球场发现有人跌落悬崖,赶过去时此人已经奄奄一息,挣扎着在死前留下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他们干嘛不找埃文斯呢?”博比没有多想,却在事后遭人谋杀未遂。回过神来,他的生活俨然成了一本刺激的侦探小说:危机暗藏的田园生活,新开的精神疗养院,邪恶的医生,吸食毒品的丈夫,角落里的丑闻……
热门推荐
  • Twenty Years at Hull House

    Twenty Years at Hull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苍兽奇缘

    苍兽奇缘

    我本人间一微尘,入得苍界悟玄真,洞悉本愿炼缘法,造化乾坤笑众生。并非自愿踏进这个世界的娄明,只有两个愿望,一是找到那老狗好好揍它一顿,二是找到回家的路!
  • 异世美味人生

    异世美味人生

    (不甜你拿我脑袋扣篮这是一个讲述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兽世遇见四只兽然后过上蜜里调油的幸福生活的故事。楚挽卿穿越到了外星,这里到处都是可以变成人的野兽,比如她家里的那只会撒娇的老虎、木块脸的蟒蛇、小傲娇的花豹还有大暖男信天翁。都太可爱了吧!一定要抱起来亲!兽世太危险?生活太艰苦?怕什么,万能女主光环在!每天美男环绕,轻松闲适,实在不能太开心!
  • 星尘雨

    星尘雨

    本作品是本人第一个认认真真填补设定,有过大纲,并且希望写出一个好结局的作品(可能也是最后一个吧),隔壁那个属实是我瞎写的(基本没怎么过脑子,只是突发奇想,而且并不成熟)。星尘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是我自己真正用了心思去琢磨与思考的,世界观设定很复杂,但是由于自己本身就比较懒,加上平时事也不少,所以拖来拖去,这么长时间就只有这么一点内容。如今再次品读也是漏洞百出,文笔太拉,目前正在对之前的内容与章节进行翻新、整改、加字与重制,第三阶段在脑海中虽然已经有了模型但是还缺少具体的蓝图,希望自己可以给这个作品写一个理想的结局,不为别人,只为自己。2021.9.9
  • 五行宫

    五行宫

    伤我的人我不会放过爱我的人我不会忘记掌控五行掌控世界
  • 六月遇上四月

    六月遇上四月

    当一只小奶猫遇到了明星帅哥主人,从此改变猫生轨迹。当一个明星遇到一只猫,还是一个会变身的猫,从此拥有另一种人生。六月的骄阳遇到了四月的春风,这会产生怎样的神奇变化……
  • 神武觉醒

    神武觉醒

    一名苦逼的小武者的意识海中突然出现一本神秘古书,内含“武神演武”和“浩瀚岁月”。“武神演武”,可以重演武神的一切神技。武道系、符文系、炼丹系、炼器系、驭兽系、冒险系、祭祀系......武神惊世骇俗的各系神技,在他身上得到重演。“浩瀚岁月”,可以阅览古神无数年冒险浩瀚历史,所经历的无数隐秘......爆棚的阅历,令他步步抢先。从此,各大豪门世家争相拉拢,行会大师为其醉心痴迷,绝世美女为他争风吃醋。小武者以傲世之姿,登上波澜壮阔的神武大陆舞台,一步步成为灿然星空下第一神武。
  • 龙先生你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龙先生你狐狸尾巴露出来了

    #影后不详克死无辜人,这事你怎么看##今天的影后出事了吗##全民祈祷影后别出事#看着网上围绕她不变的话题,江虞皮笑肉不笑看向龙先生:“我什么时候能克死你?”传闻不详的江虞,没嫁给龙先生之前心心念念就是嫁给他!当嫁了之后,离是离不了,从此只能想着什么时候能克死龙先生,因为…
  • 老大

    老大

    老大的这个名字叫得有点蹊跷,把这个名字安在牛犊的身上——老大原名据说叫牛犊,确实是一件让大家想破脑袋也想不通的事情,因为老大生活在一个基本不会出现这个称呼的地方,敬老院。而且老大就属于最不该出现这个称呼的群体,供养对象。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