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29600000011

第11章

走进画室后,画家米哈依罗夫把客人们又打量一番,在他的想象中记下了伏伦斯基的面部表情,特别是那颧骨的样子。虽然他的艺术直感在不停地工作着,收集着材料,虽然马上就要有人来评价他的作品,他感到自己愈来愈兴奋,他还是对这三幅面孔迅速而精细地从许多别人不会注意到的特征中在心头形成了自己的看法。那一个(高列尼谢夫)是住在这里的俄国人。米哈依罗夫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记得在哪里遇见过他,或是跟他谈过些什么话。米哈依罗夫只记得这张脸,他不管什么时候看见什么人都会记住人家的脸,不过他还记得,这是他想象中所存放的许多张煞有介事而又表情贫乏的面孔当中的一个。浓密的头发和非常宽阔的前额让这张面孔外表上看起来很了不起,那上面有一点儿孩子般的坐立不安的表情,集中表现在那个窄窄的鼻梁上。伏伦斯基和卡列宁娜,米哈依罗夫觉得,一定是俄国的显贵,而且很有钱,但是跟所有的俄国有钱人一样,对艺术一窍不通,却又要装出一副爱好者和鉴赏家的神气。“他们大概已经看过了所有的旧玩意儿,现在来这些新人的画室里一家家走走,德国的江湖骗子啦,英国的拉斐尔前派傻瓜啦,都想看看,到我这儿来只不过是凑个数罢了。”他这样想着。他非常了解这些半瓶子醋的人的做派(这种人越是聪明就越糟糕),他们来参观当代艺术家的画室,其目的仅仅是获得一种让他们往后可以大肆评论的权利而已,说什么艺术已经衰落啦,新人的作品看得愈多,愈觉得古代伟大巨匠们依然无可企及啦等等。他知道一定会是这样的,他从这些人的脸上全都看出来了,从他们彼此之间谈话时,他们观看人体模型和半身塑像时,他们随意地走来走去,等着他把作品上的盖布掀开时那种漫不经心的神态上看出来了。然而,尽管如此,当他一幅幅地翻开自己的画稿,拉开窗帘,掀开盖布时,他还是感到一种强烈的激动,虽然在他心目中,所有那些显贵富有的俄国人必定全都是畜生和混蛋,而伏伦斯基,特别是安娜,这两个人却让他觉得喜欢,因此他就更加的激动。

“瞧这个,愿意看看吗?”他说,迈着一摇一晃的步子退向一边,指着一幅画。“这是彼拉多的训诫。《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他说,这时他感到自己的嘴唇开始激动得发抖。他走开几步,站在他们的身后。

在几位参观者默默观赏这幅作品的那短短几秒钟里,米哈依罗夫也望着自己的这幅作品,用一种淡漠的旁观者的目光望着它。在这短短几秒钟里,他未卜先知地相信,正是这几个人,这几个他几分钟前还那么瞧不起的来访者,将会对它做出一种最高的、公正的评价。从前,在他作这幅画的那三个年头里,他对自己这幅画曾有过许多想法,而此刻他全都忘记了;他忘记了这幅画的所有那些他认为是毋庸置疑的优点,——现在他在用他们的淡漠、旁观、全新的眼光看着这幅画,于是他发现其中一无是处。他看见画的前景中彼拉多怒气冲冲的脸和基督安详的脸,看见背景中彼拉多几个仆从者的形体和约翰那副一旁观望的面容。他对这每一副面容都曾经做过那样艰苦的探索,有过那么多失误,做过那么多修改,这才能够以其特有的性格在他的心目中成长起来,这每一副面容都曾经给他带来过多少痛苦,多少欢乐,所有这些面容都曾经为了全局的协调变换过多少次位置,所有的色彩明暗和浓淡又是他花费多少气力才终于达到的,——而所有这些配置在一起,如今用他们的目光来一看,他觉得都只是庸俗不堪的、千篇一律的东西。他最珍视的那副面容,基督的面容,这是全画的中心点,当他画出它来时,它曾经给他带来多大的喜悦,而现在,所有这些,当他用他们的目光来审视这幅画时,全都荡然无存了。他看到的只是那些提香、拉斐尔、鲁本斯[14]的无数基督像和那些兵士以及彼拉多像的很不错的摹制品而已(就是摹制品也不能说好——此刻他清楚地看见了一大堆缺点)。所有这些都是平庸的、贫乏的、陈旧的,甚至是画得很糟的——花花绿绿,缺乏力度。他们如果当着画家的面说几句虚假的恭维话,而背后又可怜他和嘲笑他,那也是没有错的。

这种沉默让米哈依罗夫觉得太难受了(虽然也不过是几分钟)。为了打破它,并且表现自己并不激动,他竭力控制住自己,对高列尼谢夫说话。

“我,好像,有幸见到过您。”他对高列尼谢夫说,一边惴惴不安地一会儿用眼睛瞟安娜,一会儿瞟伏伦斯基,不放过他们面部表情的任何一个特点。

“自然啦!我们在罗西那儿见过面,记得吧,那个晚会上,那位意大利小姐朗诵来着——她可又是一个拉舍尔[15]呀”高列尼谢夫毫不留恋地把目光从那幅画上移开,随意地对画家说。

然而他发现米哈依罗夫正等着听他对这幅画的意见,他便说:

“您这幅画比我上次看见它的时候有很大进展。上一次,还有今天,我都觉得彼拉多的形象特别让我叹赏。你是了解这个人的。一个善良的好人,但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官吏,不知道他干下了什么。不过我觉得……”

米哈依罗夫那张活跃的脸忽然间开朗起来:两眼放着光。他想说什么,但是激动得说不出来,便假装在咳嗽。尽管他对高列尼谢夫的艺术理解力评价很低,尽管小官吏彼拉多的面部表情很真实这种公正的评论一钱不值,尽管高列尼谢夫一开口只说些这种不值钱的话,没谈到那些最为重要之点,这很可能令他心里不痛快,米哈依罗夫还是为这个意见而十分喜悦。他自己对彼拉多这个形象的看法跟高列尼谢夫说的一样。这种意见只是千千万万种意见当中的一个,米哈依罗夫深知它们都是正确无误的,但是这并没有降低高列尼谢夫的评论对他的意义。他因为这个意见而喜欢高列尼谢夫了,于是便一下子从抑郁而转为狂喜。瞬息之间,整个这幅画在他面前变活了,呈现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所具有的全部难以形容的复杂性。米哈依罗夫再一次企图把他对彼拉多这个人物的理解说出来;然而他的嘴唇禁不住地颤抖着,说不出话来。伏伦斯基和安娜也在低声地说着什么,他们压低了声音,既是为了不让画家的感情受到伤害,也是为了不要大声地说出什么蠢话来,人们通常在绘画展览会上谈论艺术时,很容易会说出这样的话。米哈依罗夫觉得,这幅画对他们也产生了印象。他便走向他们。

“基督的表情多么奇妙啊!”安娜说。在她所看到的所有东西中,她最喜欢这个表情,她觉得,这正是这幅画的中心所在,因此赞扬这一点会让画家感到高兴。“看得出,他是很可怜彼拉多的。”

这仍是那千千万万种正确意见当中的一个,谁都能从他的这幅画中和从基督的形象上发现这一点。她说,基督在可怜彼拉多。在基督的面部表情中是应该也包含有怜悯的,因为其中有爱的表情,隐伏的宁静表情,死而无悔的表情,和不必多言的表情。当然,彼拉多脸上要有小官吏的表情,基督脸上要有怜悯的表情,因为他们当中一个体现着肉体的生命而另一个体现着精神的生命。所有这些想法和其他许多想法在米哈依罗夫的头脑中一闪而过。于是他的脸上再一次显出狂喜的光辉来。

“是啊,这个形象是怎么画出来的哟,多有立体感啊。真可以走到他后边去。”高列尼谢夫说,显然他是想用这个意见来表示,他不欣赏这个形象的内涵和其中蕴藏的思想。

“是的,惊人的技巧!”伏伦斯基说,“背景上的这些人物多么突出啊!这就是技术。”他对高列尼谢夫说,这话是暗指他们之间的一次谈话,伏伦斯基那时说,他认为自己没有希望掌握这种技术。

“是的,是的,是惊人的!”高列尼谢夫和安娜都同意地说。尽管米哈依罗夫这时正心情激动,关于技术的意见却伤了他的心,于是他愤然瞧了伏伦斯基一眼,忽然沉下脸来。他时常听到技术这两个字,断然不能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患。他知道,这两个字指的是与内容全然无关的一种机械的描画能力。他常常发现,从眼前的这句赞美话中也发现,技术是跟内在的价值相反的,似乎只要有技术便可以把原本是不美的东西画得很美似的。他知道,要想排除表面的东西而又不伤害作品本身,必须非常注意、非常小心,这样做也正是为了把一切表面的东西全都去除掉;但是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描画的技艺和技术。假如一个小孩子或者是他的厨娘也发现了他所看见的东西,她也是能够把她之所见去除外壳、由表及里地表现出来的。而一个最有经验最有技术的画匠,假如他不能先发现大致的内容,单凭机械式的本领,便什么也画不出来。此外,他看出来,要说技术的话,他是不能因为有什么好的技术而受赞扬的。在他过去和现在所画的所有作品中,他看见许多刺眼的缺点,都是他在剥开外壳时不小心造成的,这些缺点他现在已经无法改正,除非是损伤整个的作品。几乎在所有这些人物形象上和面容上,他都仍然看见未能尽除的外壳的残迹,它们都给这幅画带来损伤。

“有一点可以谈谈,如果您允许我如此评论的话……”高列尼谢夫说。

“啊,我太高兴了,请说吧。”米哈依罗夫装出笑容说。

“这就是,这个形象在您的笔下是一个作为人来画的神,而不是作为神来画的人。不过,我知道,您就想这样画的。”

“我不可能画出一个我心中没有的基督来。”米哈依罗夫面色阴沉地说。

“是的,但是,这样的话,如果您允许我谈谈自己的想法……您的画实在太美了,我的意见并不能对它有所损伤,再说我这也只是个人的看法。在您那就不同了。动机本身就不相同嘛。不过咱们拿伊凡诺夫来谈谈吧。我认为,假如把基督降低到一个历史人物的水平上,那么伊凡诺夫[16]还不如去选择另一个历史题材,选一个新鲜点儿的,别人没画过的题材。”

“但是假如这是摆在艺术面前的极其伟大的题材呢?”

“如果去找一找的话,还是能找到其他题材的。但是问题在于,艺术不能容忍争辩和议论。在伊凡诺夫的画面前,信神的人和不信神的人都会出现一个问题:这是神呢,或者不是神呢?这就破坏了印象的统一。”

“这怎么会呢?我觉得,对于那些有教养的人来说,”米哈依罗夫说,“已经不可能存在争议了。”

高列尼谢夫不同意这样说,他坚持自己最初的关于艺术必须印象统一的想法,他把米哈依罗夫驳得无言以对。

米哈依罗夫很激动,但是他说不出一句话来为自己的思想辩护。

同类推荐
  • 云海争奇记(上册)

    云海争奇记(上册)

    本书是一部武侠小说。1938年10月起在北平《实报》连载;旋由天津励力出版社按集出版单行本,至1947年2月出版第十一集。作品融合侠义和武术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对后世武侠作家的启发甚深,值得典藏。
  • 翼之影Ⅱ:四分之一休止符

    翼之影Ⅱ:四分之一休止符

    佛明伦州的军演如期而至,年仅17岁的天才飞官波尔德一边烦恼着自己未来的去向,一边追随着王牌飞行员鲁迪斯继续飞行。然而就在军演进行到第三阶段,波尔德一行人前往尚恩基地的时候,有人意外地挟持了他们的战友……那片天空依旧自由而宁静,但自由之下孕育着无法挣脱的枷锁,宁静的背后则是漫长的永眠——四分休止符,当这个符号出现在乐谱中意味着停顿一拍。之后,还要继续行进……如果在你心底存在一份对草莽精神的渴盼,一份对自由无畏的狂热,一份对爱与时光的执念,那么欢迎进入White Phantom的世界,成为我们的同伴。
  • 后花园

    后花园

    组织局局长楚天舒大校平调大漠深处的C师任政治委员的消息一传出,机关大楼瞬时像炸开了。可不是,正师整整五年了,要下去升了也是个安慰,可这算是什么,非但没升,连原有的重要位子也没了。再则要去也去个好地方嘛,总部直属单位这么多,随便一抓都是师职单位。C师远离总部,偏僻不说,而且是个乙种师,这几年的景况更是一年不如一年。部队马上又面临整编,前景实在不容乐观。难道他犯政治错误了?或者犯了经济案?男女作风?要不就是跟领导闹别扭了?干事们在走廊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虽说军官们都是从全军各个单位挑选来的,素质能力无可挑剔,可人员变动,议论总是免不了的。
  • 暖若春风

    暖若春风

    本书是80后作家林森的最新原创长篇小说,随着撤离海南岛的部队前往台湾的曾祖父,在离乡多年后回来,随后死在故土。曾祖父的归来,在带给子孙新的生活希望的同时,也埋下了阴影,直到他死去多年,那种笼罩性的阴影也一直没能散去——整个家族便开始了一种宿命般的挣扎。祖父、父亲以及我这一辈,都想活出自己的路,几代人各藏心事,无论是爱情与亲情,都经历了极大的考验,甚至希望逃离家园。长者们穷于应付,近乎发狂,而年轻的心灵则陷入迷惘和无奈。这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是几代人的流浪与还乡,是面对时代变化面前的无力与坚韧,同时也是当代青年的一部心灵书。
  •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在古代禁毁小说中,真正属于淫书,今天仍被查禁的应属少数。而大多数作品,不乏古代文学遗产中的精华,在思想和艺术上有一定价值,值得我们来研究。正是由于古代禁毁小说的特殊地位和价值,我们才编选这套《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书中的小说,有的反映当时的进步思想,有的表现重要历史事件,有的暴露封建社会的罪恶,有的在艺术技巧上可供借鉴,都可供读者学习和讨论。因此,这套书不仅给读者以过去“雪夜闭门读禁书”的神秘感,更使人领略到一些被历史隐没的古代小说佳作的全貌。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赖猫戏人间

    赖猫戏人间

    七彩的华光晃过,赖猫懒懒地睁开双眼看到的就是一片白色。。。雪白的墙壁,棚顶连窗帘都是雪白雪白的。开心地扬起唇角品着周围的一切,终于离开那个半死不活的身体了,终于逃脱了天庭的追捕,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 异世凤临天下

    异世凤临天下

    在这个满目疮痍、生灵涂炭、血流成河的世界,苏鸿羲拳打鬼怪,脚踢妖魔,坚信自己终有一天能携手小伙伴们重建光明的家园。可当她踏着无数人的尸骨,终于迎来那一天时,她突然怯弱了,她突然后悔了………………苏煜宸:我生于黑夜,却不甘于黑暗沉沦,我以为遇见她,是我的幸运,却忘了……此文前期温馨搞笑,因为是练笔之作,所以不太会掌控节奏,如果嫌慢,建议直接从80章看。
  • 总裁我们结婚吧

    总裁我们结婚吧

    为了让唯一的亲人安心,她急于把自己嫁了。一场相亲,他娶了一个比自己小十三岁的丫头。她连恋爱都没谈过,单纯的像一张白纸。以为结婚就是洗衣服做饭过日子,可他却说自己不想老来得子,得抓紧时间快快当爹?
  • 如果尘埃看得见

    如果尘埃看得见

    从宁崎元出现在童书尘的生活中开始,他就对童书尘百般刁难。直到一场车祸揭开一个真相,宁崎元突然从童书尘的生活中消失。两年后,两人的意外重逢将彼此内心隐藏许久的情愫揭开。就在两人的爱情之花即将盛放的时候,一个隐藏在日记本中的秘密又让这一切戛然而止。童书尘原本平静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恋情告急、友情危机,以及亲情远去,这一切都让童书尘措手不及。当真相一层层揭开,那些照进尘埃中的阳光,能否让痛苦和伤害消散?
  • 穿山越岭只为你

    穿山越岭只为你

    我与你相隔山海,不远万里,与之相望,坦诚,共存。听见温柔的声音,遇见温暖的人和事,整颗心都会跟着柔软,我相信你也是。抛开城市的喧嚣,夜晚的孤单,人群里的孤独,我想为自己建立一座童话小屋,永远保持童心,相信温暖美好,也欢迎你来入住这座温暖的城堡,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有想去的地方,有想见的人,那我们便不是孤身一人。即便我们常遭受着生活的失意,即便世界不如我们想象般美好,要相信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深深爱着我们的那个人。请在等一等,温柔降临在你我的身旁。我的十二,平安喜乐,万事胜意。
  • 绝色丹药师:邪王,别过来

    绝色丹药师:邪王,别过来

    遭受至爱背叛,一朝身死形灭。重生之后,她是绝世丹修,身负盖世灵力,手握千年神兽,将所有欺辱她的人狠狠踩在脚下,潇洒人生,好不快意。可惜天不遂人愿,她从来不按套路出牌,唯一无奈的是偏偏惹上了一个甩不脱的家伙,被他奴役不说,还要日日胆战心惊。“去给本尊炼丹。”“……哦。”“来帮本尊护法。”“……哦。”“本尊还缺个帝后,你来试试。”
  •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The Cruise of the Sn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烈女无心

    烈女无心

    无邪表示,她这一辈子做的最伟大也最憋屈的事,莫过于封印魔王。为什么呢?因为若是没有封印魔王,她就不会捡到宝宝,没有捡到宝宝,她就不会被他吃得死死的,甚至到了最后,连怎么被吃干抹净都不知道。不过,哪位养过孩子的妈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宝宝一天一个样,一个月就比她还高了呢?这让身为抚养人的无邪怎么破?
  •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苏麻喇姑的支持、帮助下,康熙团结了一批在圈地中破了产的中、下层地主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拥帝派的拱卫力量。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了良好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