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0800000001

第1章 代译序 月亮的清辉润泽心田——阿赫玛托娃和她的抒情诗

1989年,阿赫玛托娃诞生10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阿赫玛托娃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大师”。

这是一个崇高的荣誉。这个荣誉对阿赫玛托娃来说,实至名归。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阿赫玛托娃在出版了以爱情为主题的3部诗集后名声大噪,被人们喻为“俄罗斯的萨福”。有人,例如评论家尼·奥辛斯基等,甚至断言:“在勃洛克逝世后,俄罗斯诗人的第一把交椅无可争辩地属于阿赫玛托娃。”

可是20年代,阿赫玛托娃受到打压,这开始引起西方的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英国学者、外交官伯林对她的访谈,60年代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和德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亨利希·伯尔等人对她的拜访以及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特和波伏娃对她的祝贺,更让她在国际上声名远播。英国以至西方评论界把她喻为”20世纪的萨福”。确实,从传奇式的古希腊女诗人萨福到阿赫玛托娃出现之间的两千多年,还没有诞生一位如此敏捷、朴实和强大的女诗人。

50年代中后期,阿赫玛托娃被恢复名誉,受到更多的人的推崇。著名诗人叶甫图申科把阿赫玛托娃比喻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从此这一美好而贴切的比喻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文学界的认可和肯定。确实,阿赫玛托娃的诗歌几乎涉及了女性情感的所有领域,她几乎是爱情诗的同义语。她成为自己时代女性的声音,成为永恒的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女诗人。美国《华盛顿邮报》说:在伟大而悲剧的文学时代里,她是唯一的遗迹。她是时代变化的女主角,也是那一代最好的爱情诗人。

阿赫玛托娃被公认为是“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是”20世纪俄语诗歌发展里程碑式的人物和一面光辉的文化旗帜”。1988年,在美国的国际行星研究中心以阿赫玛托娃的名字命名了一颗小行星。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埃斯普马克说:阿赫玛托娃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她本人的遗憾,更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遗憾。

阿赫玛托娃1889年出生在黑海之滨的敖德萨。父亲是海军的机械工程师,母亲出身贵族。她1岁时全家迁往彼得堡近郊的皇村。她进入皇村女子学校读书。但她诗歌的启蒙并非来自也曾在皇村学校读书的普希金,而是来自母亲常常给她朗诵的杰尔查文和涅克拉索夫的诗歌。

1903年冬,阿赫玛托娃认识了同在皇村学校读书的古米廖夫,后者疯狂地爱上了她。两年后,父母离异,阿赫玛托娃随母亲迁居南方的耶夫帕托里亚。阿赫玛托娃十分怀念皇村,写了不少感伤的抒情诗。中学的最后一年是在基辅的丰杜克列耶夫学校读完的。之后在基辅进了女子高等学校法律系学习。

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为伉俪,并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度蜜月。在迁居圣彼得堡后,阿赫玛托娃又进入拉耶夫高等文史讲习所学习。1912年是她的双丰收之年——儿子列夫诞生,第一本诗集《黄昏》出版。在以后的岁月,她又出版了《念珠》《群飞的白鸟》《车前草》《耶稣纪元》等6部诗集。然而好景不长,她与古米廖夫不久就分居,终至1918年离婚。

十月革命后,大批知识分子纷纷离开祖国,流亡国外。而阿赫玛托娃坚定地留在国内,心甘情愿地准备接受个人生活的厄运。果然,古米廖夫1921年因所谓“反革命罪”被布尔什维克处决。而她尽管已离婚3年,仍被作为反革命分子的遗孀看待。

不久,左派文学团体“岗位派”和“拉普派”向她发起粗暴的攻击。更有《布尔什维克》杂志点名批判“阿赫玛托娃内心深处的反革命性”。于是,从20年代中前期起有十七八年阿赫玛托娃的作品得不到发表。她转而致力于古典诗歌和普希金诗歌的研究,并从事文学翻译,把包括我国屈原的《离骚》、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和一些无题诗在内的多国诗歌译介给苏联读者。不过,在暗中她还是继续着自己的诗歌创作,她的不朽长诗《安魂曲》和《没有主人公的叙述诗》就是在这段时间及稍后开始创作的。特别是前者,她是写到纸上后,请几位密友分别背下来,然后烧掉纸张。待后来形势有所好转时,才请密友们背出来,抄到纸上。手抄本《安魂曲》流传到国外并在国外出版,直到1987年苏联国内才首次发表它的全文。

卫国战争爆发后,阿赫玛托娃写了不少格调高昂的诗篇。她在电台发表演说,缝制沙包,戴上防毒面具走上街头巡逻等,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

1946年8月,阿赫玛托娃又遭到一次更沉重的打击。联共(布)中央发布文件,点名批判作家左琴科和诗人阿赫玛托娃。苏共文化宣传工作总主管日丹诺夫甚至以十分下流的语言辱骂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托娃在政治上被宣判死刑,她的诗歌被打入死牢。但她坚忍地承受了这个打击,沉默以对,后以翻译为生。

噩梦醒来是黎明。50年代中后期,阿赫玛托娃的名誉得到恢复,她的儿子列夫前后3次坐牢,这时也予以无罪释放。她的诗歌被大量刊登和出版,苏联和各国人民由衷地热爱她的诗歌。1964年,她在意大利被授予“埃特纳·陶尔明诺”国际诗歌奖。1965年,她在英国牛津大学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她的声誉和她的诗歌达到了她一生的光辉顶点。可是不久,1966年3月5日,阿赫玛托娃还是与世长辞了,终年77岁。

夜幕降临,白日的喧嚣复归寂静。天边出现一轮明月,她抖落雾霭,穿过乌云,冉冉升到澄明的中天。月光溶溶,月色皎皎,月亮的清辉洒向人间,静静地润泽着人们的心田。银色的月光下,情侣们在湖畔草地,在花间小径喁喁私语,款款漫步,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昨日幸福的幽会,变成今天的悲伤离别,失恋的人儿那么惆怅,那么哀怨,那么凄凉,那么痛苦,踽踽踟蹰在阒无人迹的昏暗荒野上。只有月亮皎洁如故,她的清辉依然润泽着人们的心田。

阿赫玛托娃,这位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的温馨优美的诗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受到各国千千万万的读者喜爱。但她也是一位“失恋者”,是历经人生苦难的“泣血的夜莺”。她以女性的身份大胆道出自己难以言说的心曲,透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隐秘,揭示自己情感世界的冲突,并主要写不幸的爱情或婚恋的悲情。而这些,是与她的家庭、她的恋爱、她的婚姻和她的人生经历有密切关系的。

阿赫玛托娃虽出身于体面的技术知识分子家庭,但很早父母就离异,给她带来了家庭温暖的缺失和心灵的创伤。她与她的兄弟姊妹大多患有难治的肺结核,整个家庭笼罩在死亡的氛围中。她的妹妹和姐姐先后死去,哥哥自杀。她少女时代的初恋,那么纯真,那么热切,结果是一场带给她精神和身体伤害的单恋。她两次结婚,一次事实上的婚姻,均以失败告终,尝尽了恋爱、失恋、情变和婚变的甜酸苦辣和世态炎凉。她婚后的家更是破碎悲惨:前夫被处决,独子蹲监狱,自己贫病交加,居无定所,甚至寄人篱下,而且还遭到当局的打压迫害。她备尝孤独、压抑、恐怖和苦难。但是她却以柔弱的肩头承受住了一次次的沉重的严厉的打击,坚持了自己不屈的精神,维护了自己应有的尊严。所有这些不幸和苦难,都在她的诗歌中得到艺术的表现。特别是在《安魂曲》中,她将个人的情感和苦难升华到对人民大众的命运的思考,将“室内抒情诗”演绎成社会苦难的交响乐。

阿赫玛托娃经历的这些苦难和不幸,使她创作的抒情诗大多不同于在她以前的诗人的抒情诗。仅以人们把她比作的萨福而论,拜伦称之为“如火焰一般炽热的萨福”,萨福既写火热的激情,也写婉转的哀怨,诗句艳丽华彩,这与她的风流放荡又是同性恋者不无关系。而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大多是不幸的爱情诗,诗风含蓄婉约、朴实无华、亲切感人。就这些爱情诗而论,虽然萨福是奥林匹斯山上的爱情诗的歌后,但她却没有阿赫玛托娃那样的复杂、曲折、丰富、多变和悲情的爱情体验。阿赫玛托娃主要是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吟咏自己和身边发生的恋情。在她的诗中,可以感到爱情神秘的萌动和期盼,可以嗅到爱情散发的芳香和甜美,可以触到爱情搏动的兴奋和热烈。但更多的时候感到的是爱情的惆怅和迷惘,是爱情的寂寞和郁悒,是爱情的怨艾和凄恻,是爱情的幻灭和痛苦,是爱情的离弃和绝望。阿赫玛托娃在诗中明白如话而又细致入微地倾诉了自己爱情的不幸、婚姻的破灭——从瞬间快乐的狂喜,到情人对她的冷淡、离别、分居和被遗弃,以及饱受孤独、寂寞和抑郁的痛苦。她还揭示了女性隐秘的内心感受和细腻的情感冲突以及激烈的或脆弱的心理活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女性情感世界的千姿百态。美籍俄罗斯学者马克·斯洛宁在评价阿赫玛托娃的诗歌时说道:“她的全部作品读起来就像是一个为分享人世间爱情的悲欢离合而逃出修道院的激情修女的抒情日记。”俄罗斯著名诗人特瓦尔多夫斯基也把阿赫玛托娃的诗歌称为“百感交集的抒情日记”。他还说:“她的特点似乎只是在于其精心描写的诗歌故事中主人公不是‘他’,而总是一个女性——一个正在恋爱、正在忍受着未被理解抑或失去了爱的痛苦、一个具有独特‘内心回忆’的女性。”

确实,在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诗坛,优美的爱情诗大多出自男性之手,很少数由女性抒写。爱情的快乐和痛苦一般都是男性主观感受的情绪反应和想象,少数女性主观感受的爱情诗,也局限在对真情实感的诉说,其女性话语体系并未形成,女性一般都是客体和感情的接受者。只是到了阿赫玛托娃,她才表达了一代“女性的自我寻找”,形成了抒情诗中爱情诗的女性话语体系,她是赋予女性情感生活和话语权的第一人。

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虽然继承了普希金、丘特切夫、费特、安年斯基和勃洛克等诗人的现实传统和审美追求,但她在抒情诗的题材和内容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和深掘,在艺术手法上做出了创新。她运用诗歌、小说、戏剧的表现技巧,综合独特地创造了一种类似音乐电影的表现手法。她的很多抒情诗读起来都像是一篇富有音乐性的小说片段或一个微型剧的场景。

在阿赫玛托娃的一些抒情诗中,不时融入小说的技巧,以增加诗歌的可读性(故事性)、复杂性和丰富多彩。她让跌宕起伏或逆转变化的小说情节与人物心理活动互动,加上真实的抒情,使诗歌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他人的似乎是“陌生化”的面貌,情感的吐露并未通过作者直抒胸臆,而情与爱的心理活动却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简短的情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些抒情诗也许短到只有几行至十几二十行,却因为融入简短的小说情节而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或矛盾冲突以及情感关系的种种复杂性,达到了一般小说运用大量场面描写、人物刻画和心理剖析达到的水平。这真是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的惊人成就。这正如同为阿克梅派代表诗人的曼德尔施塔姆所指出的那样:“阿赫玛托娃把19世纪俄罗斯长篇小说的全部规模宏伟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引进了俄罗斯的抒情诗中。没有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卡列尼娜》,没有屠格涅夫和他的《贵族之家》,没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全部著作和列斯科夫的部分著作,也不会有阿赫玛托娃的诗。阿赫玛托娃的诗起源于俄罗斯小说而不是起源于诗歌。她在注目于心理小说的基础上发展了自己那尖锐而又独特的诗歌形式。”

同样的,阿赫玛托娃在抒情诗中对戏剧手法的引入,也增加了诗歌的色彩感、生活感和欣赏感。她的抒情诗的戏剧性表现为有一定的情节和场景,并在抒情诗接近高潮时展开——或以外化为物象表征的内心独白展开,或以具有一定场景、动作、情节的对白方式展开,有时也用置身事外的旁白展开。她就这样让内心独白、双方对白并有时加上旁白,随着场景和情节的推进,再融入戏剧的紧张感而使抒情诗出现矛盾冲突,达到戏剧的高潮。这样就把在狭窄空间抒写日常生活的“室内抒情诗”外化和扩展为有多重欣赏价值的含小说情节和戏剧场景的诗歌艺术品。这又是阿赫玛托娃对诗歌艺术的一大贡献。

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虽然多取材于狭窄的生活空间而被人称作“室内抒情诗”,但她的“物质感”和“具体化”的艺术手法克服和突破了当时占主流的象征派诗歌的蒙眬晦涩,恢复了具体现象和澄明世界。她的诗歌简洁凝练,节奏和谐,格律严谨,韵脚讲究,意象完美,富有音乐性。她常常采用民间诗歌形式来突出永恒的主题和民族的特征。她的诗感情炽烈,真挚真实,忧伤中糅杂快乐,绝望中闪着光明;曲折的思想、矛盾的心理、细腻的感情,通过清晰的富有“物质感”和“具体化”的形象被凝练在短小精悍的诗里。她与阿克梅派的同仁还对传统的作诗法有所突破和革新,使诗行中的音步和“前添音节”多样化,使诗行中两个重音之间可以有数量不等的音节,即在同一诗行中把双音节的音步和三音节的音步结合起来。她还常常把句子移行,把句号标在一行的中间,有时还把一个句子的第一个词放在上一行的末尾。

就这样,阿赫玛托娃的抒情诗从个人感情的狭窄空间走出来,升华和扩大为对青年之爱,对人类之爱(她对青年诗作者和青年诗人予以慈母般的爱护、帮助,促其成长;特别是在青年诗作者布罗茨基遭逮捕被流放时,不顾个人安危,奔走呼号,全力营救;布罗茨基多年后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以女性的宽厚温柔的心胸承担了自己对灾难中的国家和民族应该承担的责任。她成为自己时代的女性的声音,成为永恒的具有全人类意义的女诗人。她是自古希腊萨福以来世界女性诗歌的一座耸入云霄的高峰,是20世纪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本诗集选译的时候,考虑到阿赫玛托娃的诗是她那个时代女性的声音,就选择了她完全独立自由创作、具有她个人思想感情特点的抒情诗,而不是为了迎合或屈从强大的外在因素而创作的丧失自我的诗作。因为她的诗的主题是吟咏人类美好复杂的情感和抒写女性的真实心理和憧憬,因此选择了那些感到爱情的萌动和期盼,嗅到爱情的芳香和甜美,触到爱情搏动的热烈的诗作;也选择了情感的惆怅和迷惘、寂寞和郁悒、痛苦和离弃的诗作。当然,这里面偏重那些细腻、纯洁、精致、高雅的诗歌,感情炽烈、真挚、坚忍,富有同情心。从这些篇什中,大多可看出她的曲折与矛盾,还有细腻的感情。

此外,选择的诗歌都短小精悍,简洁凝练,节奏和谐,格律严谨,韵脚讲究,意象完美,富有音乐性,还注意融入小说技巧和戏剧手法,使这本诗集更好地体现出诗的本质特征——美和新。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大家小书:宋词赏析

    本书是从作者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积存下来的有关宋词的著作中选录出来的,早已成为宋词赏析类选本中的权威版本。《宋词赏析》抛却了政治化的批评模式,回归到关注文学的审美特性、注重分析词作的艺术技巧和文学价值的批评之路。
  • 出发,是最好的开始

    出发,是最好的开始

    远方是所有成长中的男孩女孩所向往的,它充满神秘感,意味着未知、冒险、惊喜,但也与痛苦、危机相关。但总有一天,我们会对别人说:走过的路,我们都曾走过,转过的弯我们也庆幸转过。青春的启事,是贴在路口的路标,是不含税费的发票,价值多少,在于你和我曾有过多少辛酸多少微笑。岁月的鞭子抽打每一个人的青春,有些事曾无疾而终,有些事有了圆满的结果。但所幸这么多年,我们学会了安静与独处,用你的名字取暖,与一座城相依为命,在寂寥的时光里独自修行,靠回忆谋生。
  • 地气之上还有可仰望的星空

    地气之上还有可仰望的星空

    桫椤: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我请教的机会。前几天联系您的时候,您正在湖南吉首调研,那是全国政协委员的活动吗?通过您的这些工作,我们看到一位作家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担当。大多数作家埋头书斋的时间比较多,我希望知道,您从事这些社会工作,是否需要有身份上的某种转换?在时间的分配上,诸多的社会工作是否也会影响您的创作?张抗抗:五月我去湖南几天,是作为国务院参事调研,每年都会外出调研两次。这两年我们文化小组选择了“全民阅读”这个课题,研究部分城镇的实体书店和图书馆状况,向政府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

    《为你摇响一串风铃》一书,文章自美文作家张亚凌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书中数十篇文章被选作中考真题及高考模拟,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多篇文章被译为英文,深受读者喜爱。
  • 傻子与死神

    傻子与死神

    《傻子与死神》是霍夫曼斯塔尔早期重要的诗体短剧。在这出以死亡和生活为主题的剧本中,19岁的霍夫曼斯塔尔展示了精湛的语言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剧作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对立,艺术家与人的冲突。剧作散发着唯美主义格调,尤其带有维也纳末世气息。
热门推荐
  • 捡到一个太子妃

    捡到一个太子妃

    叶紫:亲,你这个标题和分类不搭啊。林贞贞:你不懂,关键是内容内容。————————————————许小仙:娘子,刷稀有材料去吧。白小贞:我拒绝和非酋参加所有考验人品的活动!————————————————宁辰:宝宝,结婚好不好?林贞贞:可是准备婚礼好麻烦……宁辰:没事,让他们去准备,你准时出现就好。————————————————宠溺甜文,保证不虐,请放心食用!
  • 御剑太荒

    御剑太荒

    逆天改命的禁忌之子夜无心为了挚友潜入太荒古域与无数魔种厮杀,意外得上古魔种狻猊真血炼体,又在生死弥留之际得神兽白龙的龙珠铸魂,自此少年成功涅槃并踏上修道之路……平定帝国战乱,止戈魔族杀伐,战胜妖界入侵,终结灭道阴谋,看少年如何携挚爱之手御剑太荒……大道三千,随心是道,执着也是道。执笔落下是流年,蓦然回首问道心。路漫漫其修远……
  • Jeanne d'Arc

    Jeanne d'Ar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兽世甜甜圈

    兽世甜甜圈

    一个浑身都是神秘的大妖,机缘巧合来到了神奇的兽人世界的。面对战斗力无比强悍的兽人,平凡有一丢丢紧张,这可是你们逼我的!我要开始正当防卫了!“放开宝儿!冲我来!”小豹子猛地扑出来挡在平凡身前。平凡热泪盈眶,小豹子,真的不需要你!我可以!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怎么,想趁着我们不在欺负宝儿么”平凡抖着身子,“不是,我自己真的可以的!你们相信我啊!”(女主超强大妖,强悍无比,但是男主莫名认为女主很柔弱。)
  • 谁砍了我一刀

    谁砍了我一刀

    出事的那天正是黄昏。那天,日头带着酒意和蒜味,伴随着湖边的凉风,在我不注意的时候,就落入湖堤下面的槐树林。日头落入林子里,惊飞了一群鸟儿,它们在飘散着野花香的树林里,留下了无数道暗绿的弧线。我开着四轮农用车,刚从城里卖蒜回来。今年的蒜,价格糟糕透了,一车蒜仅卖了八十块钱。早上五点多出来,到了下午四点多,才找到买主。蒜越贱,冷库的主人就更不敢收,好说歹说,总算卖出去了。数亩地的蒜,还没有卖够化肥钱。我的心情一路上很沉重,肚子也咕噜咕噜直响。中午,在城里饭都没舍得吃饱,我只吃了一碗羊汤泡馍,也就吃了半饱。
  • 一世锦繁

    一世锦繁

    「可能会有种游戏向的感觉,改编自一个朋友小学时候混网的经历,可能三观不正,不成熟」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不都是在长大的过程中学会了逢场作戏吗。长大不就是该撕开那层戒备吗?你以为你是什么猫猫狗狗该对所有人都好?她是Candy,甜到悲哀,轻易融化。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成了一只老鼠

    我成了一只老鼠

    灵气复苏,稀奇古怪的事情越来越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某一天早上,宁浩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小灰老鼠......一只老鼠的进化史
  • 天才权妃

    天才权妃

    佛门五年禁闭,她重返王府,锋芒毕露。太妃恶毒?巧计送你全家陪你赴黄泉。正妃伪善高高在上?撕开你的美人皮让你跌入尘埃。王爷求助?可以,一纸休书换你权倾天下。本想低调做人,谁料刚出王府,又入宫墙。那一天,她跪在他的脚下苦苦哀求,365天的强行相爱,终换得离宫的机会。离宫之时,他对她说:“朕以朕的生命,以及朕对你的爱之名,给你自由。”她重回母国,登基称帝,成为一代女皇。
  • 原振侠9:魔女

    原振侠9:魔女

    深海海底里,有一块光滑得不可思议的大石,石上刻划了一组人形图案,他们个个踮起脚尖,举高双手,表情痛苦地看着顶上一个五角星形。首先发现这块大石的潜水员离奇死亡,引起了对发挖海底宝藏极有兴趣的洪致生的注意。正当他打算组织探险队作进一步探索之际,却听到一把神秘而迷人的女声,令他情迷意乱。奇怪的是,只有他才听到这把声音,录音机收录不到、别人也听不到,声音究竟从何而来?抑或只是他的幻觉?女声劝阻他不要再去追寻大石背后的秘密,他却执意要查探,结果,失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