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1800000004

第4章 积累

在人生短促和物质的东西必然消灭的问题上,伦理道德哲学家总是找到他们最恰当的主题:“时间,它把种种古物变得废旧不堪,有一种使一切都化为尘土的本领。”再没有比那些由风琴奏出歌咏人类及其创造不能永存的悲歌的强者更为动人的了。我们这些以书籍为独特手段研究人类的人,满怀忧郁地思虑着文学宝藏的毁灭。我们想到柏拉图以前的哲学家,他们的作品仅留下片言只语。我们想到萨福的诗歌,它们几乎完全从我们的知识中抹掉了。我们想到萨提尔传奇[1]失传的片断,以及其他从前一度存在,现在已归于消灭的许多宝贵的篇章。我们抱怨时间在历史记载上挖穿的空洞,痛惜数不清的亡佚的文献损失。至于全部毁掉了的建筑、绘画、雕像,以及全部文明积累起来的证物,仿佛它们从未存在过,不属于我们的文学领域,倘若它们是属于文学的,那未免太多了,连大致列个目录也不可能。

但因为人们一定想过和在某种程度上感觉过,就一定永远继续那么想和感觉下去,倒也不然。似乎在今后的两三百年内完全可能,我们的后代会渐渐转变悲哀的感情,不是抱怨种种东西的脆弱性,倒是抱怨它们惊人的耐久和结实。他们感到自己会被多年不可忍受的积累所窒息。不过如今的人却深深被物质可灭的感觉所动,他们早已开始采取大规模的预防措施尽力保存种种文物。由于看到古籍被我们祖宗的疏忽大意所糟蹋,我们正在努力确保我们的子孙在他们要写历史的时候,不致缺乏文献。所有的一切都系统地分类编目,破旧的则小心地做了修补,恢复起来又能保存下去;新的则加以保藏,防止它们腐朽。

走马看花地参观一次世界大图书馆之一的书库,是一种不能不对令人惊异的物质不灭现象进行深思的经验。不久以前我考察了一次新建的牛津大学博德莱图书馆[2]的地下书库,图书馆的藏书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里来。这个地下书库在一个大四方院下面的北半部展开,在这个四方院的中心矗立着拉德克利夫堂[3]。地下室有两层,用不渗水的混凝土隔开;没有老式地窖内带有泥泞味的湿气和粘土;在这个文字的墓穴里,巨大的通风管吹出干热的烈风,使这个地方如同中亚细亚的沙漠一样温暖,东西不易腐烂。书籍放在金属套子里,这些特别的套子可以在铁轨上顺利地离开或回归原位。套子的排列是这么巧妙,三分之二的可用空间都可以完全塞满书。今后二十年左右,假如现有的地下室不能再容纳新书,在摄影机的对面将再修一个新的地下书库。要是它再放满了——那是现在半个世纪以后的事了——怎么办呢?我们只好耸耸肩膀。在我们之后也许是毁灭世界的洪水。不过让我们希望1970年博德莱的馆员们有勇气对“付之一炬”这个决定加以修正。付之一炬!这是对一个无法忍受的问题的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

将物品精心保存就必须相应地有将它们精心合宜地毁灭的办法,要不然世界将被成堆的古物所淹没。猪、兔、水田芹在最初引进到新西兰时成了把整个乡村变为荒原的威胁,因为没有任何生态平衡的毁灭力量制止它们无限繁殖。同样,只要事物一旦超越自然衰亡的规律,到头来都会把我们葬送,除非我们有条不紊地消灭这种讨厌的东西。那种要把纳特·戈尔德[4]的每部小说,《可笑的奇迹》[5]的每一期统统作为历史文献保持下来的主张——是并不稳妥的。要是一个问题的文献多如牛毛,那就简直没法写历史。用李顿·斯特莱彻[6]的妙语说:“因为无知是历史学家首要的前提——无知使问题简化和清楚,既选择又删削,用的是连最高超的艺术都达不到的不露声色的完美意识。”没有人想对过去的事情无所不知——毫不相干的材料以及重要的事实都在内;或者这么说吧,无论如何人不应有无所不知的想法。那些渴望掌握事实和无用的信息而执迷不悟的人,是一种罪过的可怜牺牲品,这种罪过跟贪婪和酗酒应同样受到责备。

跟这一明智的毁灭程序并行不悖的是必须对剩下的书籍加以精密的分类。如用威尔斯[7]君的视野阔大、内涵丰富的话说,“未来的世界性国家的科学研究与文献记录组织,若跟今天的这类组织比较,则犹如远洋轮旁出土的赫里奥利西克时期[8]”某个流浪者的独木舟。随着书籍与报刊的不加选择,漫无止境的成倍增加,我们的文献保存组织将愈来愈陈旧古老。任何一定项目的有用的信息分散得如此之广,或可能隐藏在如此默默无闻的地方,结果学生常常对他应该学习什么或在哪儿学习感到茫然。如果未来几代的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想充分运用人类已经取得的知识,那么一项国际性的分类编目工作必须在不远的将来进行。

但这一建设性的劳动若跟光荣的毁灭工作相比将是漫长和平淡乏味的。一当图书馆进行周期性清理的时候,燃烧纸张形成的大火将延续好几天以至几个星期。唯一的危险,呜呼!那也是非常实际的危险,乃是图书馆馆员是否能正确地清除恶劣的图书。我们全都知道图书馆馆员是怎么回事;不仅图书馆员,也有批评家,文人,普遍的公众——人人,事实上除开我们自己[9]——我们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知道他们:从未有过比他们的趣味更糟糕的一辈人!毫无疑问要建立各种审查图书的委员会,权威性地宣布某些图书无害,有些则加以谴责。这将是一场规模宏大的霍桑顿竞赛[10]。一想到这点我就觉得我点燃起来的巨大的烟火失去了它们在我的想象里的许多光彩。

注释

[1]萨提尔是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上体为人,下体为羊。罗马作家盖乌斯·彼得罗尼乌斯曾作《萨提尔传奇》,以散文为主,穿插诗歌。

[2]博德莱图书馆原由格罗富斯特公爵创建于1445年,1597年由托马斯·博德莱爵士(1545-1613)重建,附属牛津大学,1602年开放。按1511年通过的版权法,凡英国出版的新书,如该馆要求,都要赠送给它一册。除图书外,博德莱图书馆也保存许多珍贵的手稿。

[3]拉德克利夫指英王威廉第三与安妮女王的私人医生约翰·拉德克利夫(1650-1714),毕生支持慈善与文教事业,牛津大学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天文台等。拉德克利夫堂是一座藏书楼。

[4]即纳塞尼尔·戈尔德(1857-1919),英国通俗小说家,一生先后写作130部小说。

[5]一种通俗幽默杂志。

[6]李顿·斯特莱彻(1880-1932),英国传记作家。

[7]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866-1946),英国著名小说家,尤以科幻小说创作闻名于世。对未来世界颇多幻想。

[8]史前人类崇拜巨石与太阳的时期。

[9]见本文第一段。

[10]霍桑顿是苏格兰爱丁堡东南的一个小城,为诗人威廉·德鲁蒙德(1585-1649)的故乡,以景色优美著称。在英国每年常举行民间歌手的歌唱比赛。霍桑顿竞赛或指在霍桑顿举行的这种比赛。

同类推荐
  •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在足球还给国人一点希望的时候,我知道国安队有个小眼睛球星高洪波。后来,机缘巧合,又碰上了另一个高洪波。在八十年代末的一次文学界活动中,《当代》杂志的汪兆骞兄向我“严重”介绍了时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高洪波。九十年代中期我到中国作协给《作家通讯》主编高伟送稿,正赶上时任创联部主任的高洪波在他办公室,高洪波顺口夸奖了我写的几篇文章。那时我在医疗卫生行业报当记者,白天为人道主义奋斗,晚上就做一枕黄梁文学梦。一个月后,我试探着给高洪波打电话询问可否推荐我到《文艺报》当记者,也好名正言顺地当当文学青年。他说:可以啊,总编郑伯农是我多年的老领导、老棋友。
  •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元曲之美:最是销魂曲中调

    本书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作者笔法清新,又不乏力量;说人说曲,两厢映照,将元曲自由活泼、质朴天成的生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失为说元曲的美文。
  • 奥瑟罗

    奥瑟罗

    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是威尼斯城邦雇用的一个将军。他是非洲摩尔人,肤色为黑色。黛丝德蒙娜是威尼斯一个贵族的女儿,聪明、美丽而热情。她为了同情奥赛罗的英雄遭遇,喜爱他的爽朗性格而瞒着父亲和他结婚。亚勾是奥赛罗的老部下。这个人有一副忠厚老实的外貌,但是在心里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他恨奥赛罗不提拔他做侍从长,他恨黑人讨白女人做妻子,他猜疑奥赛罗和他的妻子有私,但更大的缘故却是他从心里认为只有破坏了奥赛罗和黛丝德蒙娜的幸福,才是他最大的满足。他利用罗德里勾和艾米利亚做他的工具,捏造了黛丝德蒙娜不贞的假证据,让奥赛罗凭空生妒,有妒生猜疑,逼得奥赛罗为了“正义”的理由而扼杀了黛丝德蒙娜。当然,最后还是真相大白了,但是大错已经铸成,奥赛罗也只有自杀的唯一办法了。亚勾的诡计和奥赛罗在心理感情上的变化,以及其他人的反应,是莎士比亚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的极高艺术成就。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活山

    活山

    肖像被印上英镑的传奇作家,蒙尘三十余年的文学经典,中文版初次引进:一次通往存在的旅途,一本捕捉流水、雪花、鹿鸣的风土故事集。“气味使我兴奋;泥土上苔藓的味道也使我兴奋……”娜恩·谢泼德是大山的终身游客:她吃野果、饮河水,她在湖里游泳、在山腰入眠;清晨醒来,知更鸟的爪子搭在她赤裸的胳膊上;有些时候,是野鹿吃草时的呼吸把她唤醒。这是一曲献给大山的经典颂歌,更是一次长达数十年、探索自然世界的感官实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和外在世界之间能产生多少微妙的联系。在1977年出版之前,此书的手稿被作者本人压在箱底三十多年。
热门推荐
  • 假面书生撩大唐

    假面书生撩大唐

    一个不务正业的商人带着一群不务正业的刺客,找到了一个不务正业的王爷,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谋反大业!
  • 云遥路

    云遥路

    她前世惨死,今生穿越。明明只是王府一个不起眼的粗使丫头,缘何总有人想置她于死地?明明有绝色的容颜,缘何却被隐藏?深夜潜藏在暗处的人影,支配她人生的幕后主使,她究竟是何人的棋子?她心狠手辣,步步为营,将无数男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她是这天下最浓的酒,最烈的毒,令无数男子为之倾倒。她从一个卑贱的婢女一步步成为这天下最尊贵的女人。纵是孤魂应犹在,回顾人间怎奈何;坯泥尚有青云志,胭脂回眸笑九天。PS:诗句这种东西随便写写,小伙伴们看看就好,别较真!
  • 成功技巧

    成功技巧

    在人类历史中,假如把梦想者的事迹删去,谁还会去读那些枯燥无味的历史呢?梦想者是人类的先锋,是我们前进的引路人。他们毕生劳碌,不辞艰辛,弯着腰,流着汗,替人类开辟出乎坦的大道来。如今的一切,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总和,不过是过去各个时代梦想的现实化。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坏习惯可以改正,好习惯可以慢慢养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木给青和

    木给青和

    怀青喜欢上一个人。原本纠结要不要自己主动出击寻找真爱,后面发现别人已经有了爱人。怀青想那就完成自己工作,爱这个东西,其实过段时间就消散了。没想到那人和他的爱人分开了,对那人来说这是个悲剧,对怀青来讲这是个惊喜。终于和那人走到了成亲的这一步,但是怀青并不开心。成全,是种美德。既然不爱我,那就别纠缠,努力去追求你爱的那个人。
  • 不释

    不释

    王朝新立二世,却因一幅画卷风雨飘摇。乱党搅动,外敌侵袭,大势洪流席卷而来。一个仗剑天涯的少年身处其中,以一种诡秘的力量,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以生动而又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展现了保尔·柯察金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成为了激励中国几代青年人的文学经典。
  • 你是年少的向往

    你是年少的向往

    有人说,年少时,不应该遇见太惊艳的人,否则这一生会太孤独,因为念念不忘。裴越之于慕瑜时,慕瑜时之于裴越,当如是。初相遇,失去父母,裴越知晓后眼睛通红的厉害,天地间万物仿佛是红彤彤的一片。“以后,我来陪你吧。”自此,她成为他的太阳。慕瑜时:“我想护他一生平安喜乐。”裴越:“她只是想着护我一生平安喜乐,但是我不允许,我不过只要她罢了。”其实,身处棋局中,浮沉随他人心意。平安喜乐,便是极大的心愿。若如此,又当如何?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全当没看见(:?:)我太难了
  • 靖康稗史笺证

    靖康稗史笺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