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2200000013

第13章 阅读受制于社会趣味,这是个大问题——答《文汇报》记者黄纯一问

【采访手记】格外关注阅读,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精神家园日渐花果凋零——不少读书人,也慢慢爬上了网,任他们曾经习惯的书本沾上厚厚的尘埃。“可以问一问每位教师几天读一本书?不读书怎么教书?不读书算什么读书人?”沪上一位小学语文教书匠的呐喊(详见《语文老师不读书,谁读书》,本刊2013年2月21日),无意间点燃了这场读书大讨论的“导火索”。

几个月来,很多老师和学者加入这场讨论。“缺乏阅读,再灵秀的文字也无法呈现个人思维的缜密,更何谈表达思想?!”(详见《这年头,学生还能有阅读习惯吗?》,本刊2013年3月29日)“我们恐怕正在经历史上最严重的语体松动。”(详见《拜托,请维护公共语言环境的整洁》,本刊2013年4月11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更透彻地看到了大众阅读滑坡背后的问题:真正的高雅阅读,即便在大学也很难坚持。如何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趁他近期来沪讲学,本报记者做了专访。

“最近20年,大学教学愈来愈功利化。很多大学的科目设置,倾向于实用知识,‘小火慢炖’的通识教育不受重视,继而导致中学里也同样忽略课外阅读,像多米诺骨牌一样。”

《文汇报》:多年来,您不断在公开场合勉励年轻人多读书,个中原因不言自明,很多80后、90后沉浸于网络,正丧失阅读的习惯。但另一方面,每年我国图书出版量却成级数增长,看上去很繁荣。您如何解释这对矛盾?

陈平原:很早以前我就说过,在当下中国,阅读的最大敌人是功利化。今人读书过于势利,都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只有电器说明书、股票指南这类读物能做到。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掌握和使用,是需要长期的“无用”阅读来积累的。

举例而言,在中学里,“语文”是最不能急功近利的科目。因为对文字的感觉需要漫长的时间去熏陶和培养,阅读习惯也必须靠平时日积月累逐渐养成。最后,“语文”的修养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就像广东人煲汤,太猛的火是不行的。

中国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众多劝学诗文,没有比这首名声更大、影响更深远的了。你可以批判它,但中国人“读书做官”的思路根深蒂固。若发现读书既不能“做官”,也不能“发财”,一转便是“读书无用论”。换句话说,大部分中国人至今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文汇报》:功利化阅读表现在课堂上,最典型的现象莫过于学生读教辅书的时间,远远甚于读闲书。而承载母语养料的语文课,虽然大家都知道重要,但其实从中学开始就在边缘化。您觉得,应该怎么来救救我们的语文课?

陈平原:20世纪90年代,北大开设过一段时间的“大学语文”课程,但后来消失了。近年我希望恢复老北大的“大一国文”,没有成功,因有些理科院系的老师追问:你能保证学生上了一学期“大一国文”就变得特别聪明吗?其实,这样的“中国文辞”学习,主要目的在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品位,需持之以恒,其好处方能体现出来。

但在社会趋势总体趋于实用的背景下,最近20年,大学教学愈来愈功利化。很多大学的科目设置,倾向于实用知识,“小火慢炖”的通识教育不受重视,继而导致中学里也同样忽略课外阅读,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须知,使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国民文明素质的重要表征。让学生们能准确无误地、优雅地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于教育而言是最基本的。而在当下中国,语言文字的重要性,在绝大多数民众和政府官员眼中,远不如经济增长指标,因此可以忽略不管。

“阅读一旦受制于社会舆论、受制于大环境背后的政治利益和商业潮流,就没办法读出自己的味道,活出自己的特性来。”

《文汇报》:世界读书日那天,您在《人民日报》发文,呼吁读书人坚守自家的阅读立场。在您看来“阅读时尚”是不是也是一种问题?

陈平原:大部分中国人的阅读,严重受制于整个社会的趣味,不敢对抗时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阅读一旦受制于社会舆论、受制于大环境背后的政治利益和商业潮流,就没办法读出自己的味道,活出自己的特性来。

从学校里的课程设置,到国家发展战略,眼下中国人的阅读环境之所以不太理想,与国人普遍忽略本国语言文字的教学有密切关系。一个大学生,学习外语是有制度保证的,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受网络语言影响。平时你没感觉,一到写论文,发现他们为何如此半土不洋,杂乱无章。作为中国人,没有能力准确、优雅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实在太遗憾了。

胡适说过,现代的中国人,在传统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外,还得添上一句“时髦不能动”。社会需要各种立场、声音和表达方式,但现在很多人都希望获得“最大受众”,哪个地方受众多,哪个话题时髦,哪个场合掌声响,就往哪里跑。

我在上海交大做讲座,讲抗战烽火中的中国大学,如何在战争状态下弦歌不辍。讲座结束后,有学生问我,为什么当时的人读书兴致盎然,我们现在却觉得读书很没劲?我给他们看西南联大的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人个个衣衫褴褛,然而精神焕发,“很漂亮的”。眼下这个时代,物质的诱惑太多,教授忙课题,学生茫茫然,读书环境及文化氛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文汇报》:您能给读者一些关于阅读的具体建议吗?

陈平原:这需要问三个问题。第一,走出校园还读不读书?如果一个人在学校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一出校园,书很可能就被扔下了。第二,课外书读不读?为专业而读书,不必强调,任何一个接受过学院训练的人都会这么做。缺的是专业以外的阅读。我说的不是“跨学科研究”,而是纯粹出于求知的欲望,一种无关学位与学历,不能拿来评职称、报课题的“阅读的乐趣”。而在这一类阅读中,最后进入视野的大都是人文类书籍。第三,同是人文的书,哪些值得读,哪些不值得读?这就要考个人的眼界和趣味了。对于已经走出学校的人来说,我建议大家“业余时间”凭“自家兴趣”读点“杂书”。这里所说的“读杂书”,不是漫无目的地“乱翻书”,而是指超越具体专业的限制,且不含功利目标。这种阅读很高雅,也很难坚持。

“当一个人整天阅读破碎的内容,不仅不可能养成好的阅读趣味,还可能因越读越烦,最后变得毫无阅读的乐趣。”

《文汇报》:最近,第1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纸质书籍阅读和手机阅读比例都较前次有所增长。看来,经过前些年的振臂一呼,“阅读危机”是不是已经减缓了?

陈平原:过去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是书到读时方恨多。宋代,由于刻本大量增加,朱熹曾感慨,今人读书,“看了也似不曾看,不曾看也似看了”。这句话特别适合于当下中国社会的阅读状况。对于聪明人来说,读过的书能说,没读过的书也能说。这是一种本领,可也是陷阱。

很多人没意识到,阅读是一个过程,需要在这过程中得到乐趣和思考,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或修养,而不是得到一个具体的结论。如果只在网络和手机上读别人给出的书籍摘要和评论,表面上不断地接受信息,但实际效果不好。其实,过分地贪多求博,对阅读是一种戕害。宁肯少读、精读,那样更有意义。

《文汇报》:有一种观点认为,呼吁传统阅读的都是年纪较长的知识分子,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应当有自己的生活和阅读方式。这好像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您怎么看?

陈平原:媒介的变化当然值得重视。1872年《申报》创办,中国人开始读报刊;1978年中央电视台正式成立以及电视机的日渐普及,“看电视”于是成了重要的学习和娱乐。20世纪90年代出现网络,信息流通的速度及渠道大变,最近十年很多人读手机。在媒介层面上,现在的阅读可以说是“目迷五色”。在某个时代成长的人,肯定对特定时代的媒介感兴趣。但媒介只是一种外在形式,媒介影响着内容,却不等于内容。

年轻一代成长于电子媒体的环境中,其阅读习惯与长辈不同,这很自然。其实,在使用电子书时,大部分人还是倾向于阅读时尚、通俗、娱乐的内容。这种网络时代养成的阅读习惯,在我看来有很大的局限性。当一个人整天阅读破碎的内容,不仅不可能养成好的阅读趣味,还可能因越读越烦,最后变得毫无阅读的乐趣。

一种新媒介横空出世后,旧的媒介会做策略性调整。我的判断是,纸质书的使用量会日渐缩小,但将会越做越精致,不只是供你阅读,还让你赏玩。一方面,实用性书籍、更新换代很快的书刊会迅速电子化,另一方面,经典书籍会继续以纸质形式存在。这和阅读习惯有关。阅读有各种状态,我个人只有在查资料时才看电子书,一是习惯于读纸质书时的姿态、纸张的味道和触觉,更重要的是,我觉得阅读的速度和快感,在纸面上和电脑上是不一样的。比如读《诗经》这类需要咀嚼,或不是一眼就能看懂的东西,就需要放慢阅读的速度,调动各种学识及积累来面对文本,在这种状态下,纸质书更合适。

不熟悉的人来我家做客,常惊呼,北京房价这么贵,这么宝贵的空间,你怎么用来放书?太可惜了!我想,将来有一天,想读好的纸质书,除了图书馆,也只能到真正的读书人或藏书家家中才行了。然而,纸质图书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取得平衡的最佳作品,我相信它是不会消亡的。

(初刊2013年5月16日《文汇报》,原题《阅读受制于社会趣味,这是个大问题——专访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平原》)

同类推荐
  • 历代小品

    历代小品

    小品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较短,多以深入浅出的手法,夹叙夹议地说明一些道理,或生动活泼地记述事实,抒发情怀。我国古代即有此种文学样式,明清更为盛行。
  • 今日出门昨夜归

    今日出门昨夜归

    这是一个巨大的超赵人类文明能力的石窟群。但在厂窟周围却生活着群几乎被现代文明摒弃的穷孩子。一个名叫路云天的奇人在这里自筹资金办起了一座初级中学。路云天突然被害而且遗体不翼而飞。同学们在追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扑朔为离的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怪异事件,使大家的探秘过程,变成了对宇宙、对人性、对生命的寻觅和领悟……二十多年前,著名作家竹林曾以反映知青生活的长篇小说《生活的路》轰动全国,并得到了茅盾、冰心、萧乾等前辈的激赏;二十多年后,她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再度出发,以优雅的、意气风发的姿态行走在科幻、魔幻与现实主义之间,为当代中学生讲述了一个奇妙诡异、大气磅礴而又充满了诗怀画意的故事。
  • 我是爱你的,也是自由的

    我是爱你的,也是自由的

    一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自我与关系的成长读物。当你看得见自己,爱才看得见你。当你看得见本质,爱才会焕发生机。所有关系,都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内在丰盈,才能“势均力敌”。没有任何一种爱,需要牺牲自己来成全。当你学会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愿你的心,经得起岁月伤痕,也装得下世间柔软。
  • 红枫叶

    红枫叶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走过坎坷波折,历经沧桑风雨,用自己的热血青春打造了共和国的繁荣昌盛,为国家、社会无怨无悔地奉献了一生。在国泰民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很多老年人退而不休,老当益壮,通过各种形式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著书立说是部分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表现形式。相对于青年人来说,老年人在从事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更大,有些人视力已经下降,但还借助老花镜和放大镜查找资料;有些人体力不支,需要在他人帮助下完成书稿的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的书稿不单单是知识、情感和智慧的融合,更重要的是毅力、精神和境界的体现。这些书稿是留给后代的不可复制的精神财富,让这些书稿付梓,立言于世,泽被后人,又是件具有“抢救”意义的事情。
  • 四川好人

    四川好人

    《四川好人》讲述两千年来世上好人难以立足,于是三位神仙来到人间寻访好人。他们一开始就遇到困难: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不愿提供他们栖身之地,只有好心的妓女沈德收留他们。第二天,三位神仙以付住宿费的名义给了沈德一千多银元。这样,沈德再不必以卖身为业,开了家小烟店并无偿给求助者提供食宿。她的善举非但得不到回报,反而使烟店难以为继。无助的沈德只得戴上面具,以表兄水达的身份出现。他开设了一家烟卷厂,提供就业机会,残酷的剥削手段和严格的经营管理使工厂规模渐大,日渐兴隆。人们在感激水达给了工作和面包的同时,又十分怀念善良的沈德。有人怀疑水达谋害了他的表妹,以霸占烟店,水达被人举报。在三位神仙乔装打扮的法官面前,水达现出了沈德的原形,道出苦衷:“既要善待别人,又要善待自己,这我办不到。”三位神仙在这个问题面前也束手无策。“是改变人,还是改变世界?”布莱希特把故事背景设置在遥远的中国,写出了一部寓意剧。
热门推荐
  • 修亚诸神传

    修亚诸神传

    这里不是凡界,这是一场以天使为起点的诸神史诗!这是诸神的崛起之路,是一群热血强者的传奇人生!
  • 三国之召唤水浒

    三国之召唤水浒

    水浒:东:梁山一百零八星将。南:四大元帅,八大天王,十二神将。西:一超二猛五虎将北:十三太保。辽国:十一曜大将、二十八星宿将军。宋朝:十大节度使,八方都监,四大奸臣。雷部三十六将,一十八位散仙。诸多英雄好汉!……三国:河北四庭柱一正梁,江东十二虎臣,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虎豹八骑。众多豪杰猛将!……汉末乱世,群雄汇聚,沙场驰骋,称雄争霸,三国水浒,豪杰乱斗,一统天下,众星归位。
  • 奥术狂潮

    奥术狂潮

    前世的落魄拳击教练,扑街武僧——杨秋,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新纪元》中时任四半神之一的魔网掌控者一直在寻找的一套耐色之卷,被追杀到了零级黯然离开游戏,前往酒吧借酒消愁之际醉倒不省人事,一觉醒来后发现重生回到了五年之前。PS1:本书架构大部分基于DND3R与WOW,但切勿随意代入,若出现矛盾,一切以我为准PS2:由于数值计算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所以本书会对其进行模糊化
  • 我的造梦空间

    我的造梦空间

    【钢铁学霸的天朝真实系青春恋爱物语】长期沉迷学习无法自拔的夏坤同学,意外在高三应考前获得了一个神奇的造梦空间系统,他的人生轨迹也就此改变。现在我们的夏坤同学可以在梦里保持绝对的清醒,在梦中创造连现实里都买不到的神奇商品,在梦中品尝山珍海味,在梦里创造自己想见的人,甚至进入他人梦里窥探心事改变认知,将他人拉入自己的梦中进行联机梦境——总而言之,只有宿主想不到,没有在梦里做不到的事情!老群已炸新建1群:1146305460暂时可能搜索不到备份2群:1041985787
  • 悠闲时代

    悠闲时代

    意外发生后。张小楷本以为往后余生,只能在伤痛中度过。可时间能抚平一切,重新让人寻找到人生的真谛。什么样的人生才算精彩?一万个人有一万种说法,对他而言,平平淡淡的日子就足够了。————————这是一部正儿八经的美国牧场种田文,有荒野,有渔场,有美食,也有可爱的小宠物,加上平静日子里的各种小插曲,顺便赚钱过上更好生活。PS:如果喜欢,请加个收藏,日常流轻松文笔,不喜勿扰。
  • 当穿越变成日常之后

    当穿越变成日常之后

    新书《万界君主》养成日记,希望各位多多支持,嘻嘻(?˙︶˙?)!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开封之大叔太腹黑

    开封之大叔太腹黑

    她本是北宋的一杀手组织的统领,冷酷无情,却在一次意外中被小人暗算跌落悬崖魂死!她是现代一富家千金又是一跆拳道高手,身怀精湛的医术,却被自己的亲妹和爱人背叛丧命于现代,她不甘如此死去,再次醒来后发现自己并非原来的自己,被人救下。在一次采药途中意外救了展昭,后陪同展昭去往开封,与包拯展开一段别样的爱恋,与众人一起经历一段破案之旅!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凡花蚀锦

    凡花蚀锦

    丧母,流浪,复仇。阮祺萱的童年经历注定了她不会是凡尘中碌碌无为之辈。拜师,寻亲,入宫。恩人不代表观念相同,血亲不表示一脉相承。遇险,遭叛,濒死。究竟世间谁人可信,谁人可靠?过尽千帆,她是会浴火重生,还是看破凡尘,常伴青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