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8900000018

第18章 时光荏苒,翩翩少年

何不仕带着一众小朋友,开启了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哄孩子们吃饭,哄孩子们睡觉,幸亏孩子们生活都能自理,要不然何不仕就成了年纪最小的保姆了。每天晚上先去隔壁宿舍哄睡两个小姑娘,然后再回自己宿舍哄睡三个捣蛋鬼,然后将疲惫的身体往床上一扔,闭眼就睡着。

负责何不仕这一班七个小朋友生活起居的王师姐,活的逍遥自在,当别的师姐都尽心心尽力的守护着孩子,看管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的时候,王师姐除了偶尔过来激励何不仕几句,公共活动出席之外,其他时间王师姐活的逍遥自在,快活无比。

当听到其他师姐对王师姐英明睿智的夸奖的时候,何不仕总想反驳,你们都错了,王师姐只是个懒婆而已!

别的师姐也想学王师姐当个放手掌柜,奈何再找不出第二个何不仕这样的小孩,都是些自己照顾不了自己的奶娃子,怎么照顾别人。

时光荏苒,时光如梭,时光如那昨日的麻辣火锅,除了回忆如火辣的菊花一般蛰人,再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

三年一转眼而过。

灵隐城幼儿园的大型练功房内,何不仕混在一千多个小不点当中,不突出不显眼。一千多个小朋友整齐的围着一个圆心而坐,圆心中央,一个慈眉善目的白胡子老头盘坐在虚空之中,不论是哪个方向的人,都会看到白胡子老头温柔的目光看着自己,当然,何不仕身后的王小光不在乎,刘诗雅也不在乎。

何不仕为什么知道王小光不在乎?听着身后传来小光的大呼小叫,甄一甄二的窃窃私语,刘诗雅的叽叽喳喳,何不仕就知道,等会白胡子老头说完,自己还得仔细和身后的几个小不点说一遍。

不爱说话的冰霜女孩司雪,一如既往的不发一言,有时候何不仕很奇怪司雪是怎么通过引路人这一关的。不是说要能正常沟通的孩子吗?司雪这么不爱说话,是怎么正常沟通的?

何不仕一边听着白胡子老头的微言大义,一边在脑海里胡思乱想,多年的育儿经验,让何不仕养成了一心二用的不良习惯,一边关心孩子,一边学习。就和现在的家长一样,既要操心孩子,还要看手机,或者玩其他,最后的结果是即没看好孩子,又没玩好手机。要看孩子就一心一意看孩子,和孩子沟通的乐趣难道就不如玩手机吗?

何不仕则不同,天生七窍玲珑心,思维通达,可以一心二用,且不耽误事。

有的读者就说了,我也有七窍玲珑心,我也可以一心二用!真有七窍玲珑心的得去医院看看,这是心脏病……

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小小孩童何不仕也成长成为一只小小少年,清秀的面孔,端正的五官,不低的身高,远远看去也像个大孩子了。

白胡子老爷爷还在敦敦教诲:“大道殊途,大道同归……纵穷极一生,窥大道不足一二,一本道德经,致敬先贤。”

《道德经》——《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经」: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德经」: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德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道德经」: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容﹔

涣兮若冰之将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澹兮其若海﹔

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

公乃全,全乃天,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道德经」: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善之与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事好远。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废﹔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

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用其光,复归其明,

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财货有余﹔是为盗夸。

非道也哉。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修之于邦,其德乃丰﹔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锐,解其纷。

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人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唯啬,是谓早服﹔

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

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

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

不知知,病也。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

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

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同类推荐
  • 天竞新史

    天竞新史

    仙冥魔三界大战,牵连凡间,凡间规则大乱。主角白山,一介凡人,意外入得修行之门。修行之路坎坎坷坷,能否修得正果,得万世长存
  • 兔妖大佬爱上我

    兔妖大佬爱上我

    她对他一见钟情,他对她徐徐诱之。她说他们缘分是百年注定,他说他只是随意薄情…一个别有用心的接近,一个佯装糊涂的动情…他毁了她三百年的根基,她却护了他三百年的安定…初见时候,她对他说:“我叫莫尚香,是翠华山头发妖姬大佬。”他笑了笑,别有深意道道:“大佬,好久不见…”
  • 紫霄传人之三板斧

    紫霄传人之三板斧

    若说有仙,为何你我皆不曾见?若说无仙,那满天神态各异的神仙又是何人想像?仙,是迷信还是传说?亦或者……程正也不相信有仙。可是当有一天……青莲镇外,紫气东来。陈氏后辈,三斧封天。
  • 飞剑御灵

    飞剑御灵

    在这片大陆上曾经有这么一个强盛的帝国——逍遥帝国,它屹立于这片大陆千年不倒,但后来因为一场史无前例的内乱导致了分裂,分别称之为——独尊帝国、万宁帝国和紫气帝国。其中实力最强盛的独尊帝国因为一场内乱,险些亡国,逍遥帝国遗留下来的逍遥剑也不知所踪。就在此时江湖上失传已久的绝世剑谱又重现人间,不少剑宗,家族对其虎视眈眈,而休战多年的万宁,紫气两个帝国又在招兵买马,战争的火药味愈发浓烈。就在这内忧外患之时,天生异象,他们诞世了......
  • 无轩纵横录

    无轩纵横录

    生活在偏耦之地的猎户少年,因追寻自己的神秘身世,踏上修炼一途。却阴差阳错间被不断的卷入一个又一个的暗涌之中。本就资质羸弱的他又该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逆流而上,最终纵横天地之间。
热门推荐
  • 老舍集:骆驼祥子

    老舍集:骆驼祥子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京派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本书收录《骆驼祥子》和《离婚》两部长篇小说,均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人物性格鲜明,细节生动,再加之语言讽刺幽默,诙谐轻松,是不可多得的现代文学瑰宝。
  • 寄修睦上人

    寄修睦上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神经是怎样炼成的

    女神经是怎样炼成的

    “坏了,大兄弟嘴里唾沫由白变红了,姑娘你就暂且收了你的神通吧”语燕无语中...............。“这个和我有什么关系啊”语燕一脸无辜道。...................................。“知道自己刚才在干啥吗”这时平头哥再也忍不住的吼道。。语燕双手一摊无辜的说道:“我啥也没干啊,我一直在唱歌来着”“唱歌”“你终于承认你唱歌了”“心里没点逼数嘛”“对啊,还好意思说自己唱歌”“地上躺的大兄弟,都被你唱的打摆子了”“是啊,这可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众人唾沫星子喷的语燕一脸茫然,感觉唱歌是世界上最大的犯罪行为了。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男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男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少精症、无精症、精子活力降低、畸精症、血精症、尿精症、脓精症、死精症、精寒精薄、精液量减少症、无精液症、多精液症等内容。
  • 我的脑中有口井

    我的脑中有口井

    我的脑中有口井这里强调一下,是井,八卦井,生命之井,神通之井,绝对不是坑!请大家放心入坑,呃~嗯~哼~请大家放心入坑吧!
  • 让爱先行:韦德自述

    让爱先行:韦德自述

    德韦恩·韦德奇迹般地抓住了篮球生涯中的所有机遇,同时也在寻求他最珍爱的目标:做一个好父亲。经过了漫长、痛苦的离婚和监护权争夺战,他终于获得了儿子们的单独监护权。《让爱先行:韦德自述》记录了韦德作为单身父亲的感悟,回忆了过去那些构成他的梦想、祈祷与承诺的事件。
  • 九毛钱大逃亡

    九毛钱大逃亡

    作者的太太做了个梦。在梦中,有个小孩推着购物车一直追着她跑,不停向她乞求施舍。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这个场景。虚假的经济增长率,毫无用处的生产过剩以及计划性淘汰策略掩盖了贫困现象,虽然这些都是社会经济中的基本假设。在这种“虚拟经济”中,米兰可预见的未来将完全被金融银行业主宰。整个城市被分割成一个个封闭的社区,而这些社区都由小型区域性银行和信用机构管理。本书透过一个从乡村小姑娘的视角审视这种疯狂的“虚拟经济”现象。一个意大利小镇姑娘来到时尚之都米兰拜访姨妈。经过一个周末的观察,她发现这个城市的经济已经把居民拖入了恐怖的境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人间四月芳菲不尽

    人间四月芳菲不尽

    人生+波折=你和我“钟肆,即便是哪天你没有了一切,我也会陪着你,就像那年的我们一样!”芳菲不尽,你我不散。温柔暖男钟肆×刁蛮任性芳菲谱写不如意的恋情时光!
  • 房屋纠纷处理一本通

    房屋纠纷处理一本通

    本书以浅显生动的语言,精选大量老百姓生活中常见的典型案例,系统讲解房屋买卖、租赁、装修及物业中各种常见的纠纷。主要宣讲民法通则、合同法、房地产管理法、《物业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几部与房屋买卖、租赁、装修及物业密切相关的法律及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