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55700000182

第182章 竞买动乱(七)

一.

这个举动在外人看来颇有风险。

且不说这个故事的真假,就算这真是古巫族流传下来的器具,一个活生生的人没有经过检验就要这样戴上去,苏墨白仍是接受不了。当然,以巫族那古老原始甚至可以说落后的眼光来看,没有裔民可以拒绝巫神遗物。

是的,对于这位巫族圣女姓氏为最尊贵的蒙绕小姐来说,她同样拒绝不了。

以她渊博的目光来看,这就是巫神遗物,是祇在凡尘留下的祝福(注1)。当她近距离看着这张青铜古面的时候,她感觉魂灵都在颤抖。

那种感觉就像藏在匣中尘封千年的宝剑重见天日,而握住它的正是不世之英雄。这就是命运,哪怕极北冰原融化、沧海化作桑田,它都会等到这个有缘人。

“您的裔民、祇的行者、领路之人蒙绕·特歌,为聆听启示而来。”蒙绕一步一步走近,在心中用古巫语祈祷着。

她覆上了青铜古面。

一切的发生只在瞬息间,当古面覆上蒙绕面孔之时,所有人听到了苍茫而又豪迈的歌声。那是古巫语,在场中唯有一人可以听懂,别人不明白,也感受到了那股来自莽荒时期的阒寂荒凉。正是有一人带着这样的青铜古面,高举火把,唱着歌谣,带领他的族人穿越千山万水,最后定居西岭。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发生在后面。

巫族的圣女蒙绕只是轻轻向前踏了一步,流光闪过整张面具,时间的腐朽与岁月的痕迹尽数消失不见,原本可能碰一下就碎的面具恢复如初,变得威严、古奥、尊贵起来了。众人这才想起,青铜是神州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哪怕是巧夺天工的灵匠,最开始也是用木、石为原料,直到青铜时代的顶峰,他们才冶炼出各种矿石、金属加以青铜混在一起,铸成传世的灵器。如果按巫族迁徙的时间来算,这可能是巫族第一件青铜器,也是当时神州三陆上最珍贵的东西。

“说起来和天涯剑有些像。”见到变化的第一时间,苏墨白想起了吕正蒙的佩剑。

灵器天涯,同样是灵匠打造的武器,传言其中蕴含一个绝世的秘密。而最开始苏墨白第一次看见这把尘封的武器还是在吕氏地宫,那时候它是一把石剑。最外层的封印被吕当正破开之后,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剑,哪里像是当年号令群雄的英雄之剑?后来他才知道龙将吕天阳为了防止心怀不轨的人滥用这把灵器,以自身魂灵永远封在剑身中为代价,组成了‘英魂’封印,后来在吕正蒙秉承一部分祖先遗志后,得到了器灵的认可,才展示出天涯部分的荣光来。

现在看起来,这青铜古面也是如此,它一直在等待,终于等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

“蒙绕小姐,不知道可否为我们展示一下它真正的风采?”朱玉笑着说。

也对,虽然蒙绕唤醒了它真正的面目,可充其量不过是崭新一点,只能说明打造的材料绝非凡品,可它真正的价值还没有体现。

蒙绕闻言转了过去。

朱玉一瞬间如坠冰窟。他从青铜古面的眼眶中看到了不属于人类的目光,那高高在上,没有任何感情,明明什么都没有,可又仿佛无尽的森罗万象涌了过来。他用最大的力量移开了双眼,他说不出来什么感觉。恐惧?不对。压迫?不对?

是生命层次传来的战栗。

“好。”巫族圣女的回答只有简单的一个字。

所有人都在期待中,并没有发现异常——蒙绕从一开始说的就是北原的语言。巫族是个极其排外的种族,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字就是最好的文字,自己的语言就是最动听的语言,他们最唾弃、不屑的,就是北原语。巫族人中极少有会说北原的,从上至下极其厌恶,除非肩负某些特定职务的礼官,亦或是半脱离巫族的旅人。所以与巫族通商往往会看见这样一幕——商队中往往要带着译人,可巫族的译人就那几位,往往供不应求,更有甚者因为语言不通而大打出手。如果北原这边商人不准备巫族旅人作为译人,生意往往会无疾而终。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巫族地位极高的圣女,竟然会说北原语,虽然有些拗口,仿佛是才学会一样,已经足以让人吃惊。要知道没个三五年的功夫,让排外的巫族人学会北原语,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可惜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奇迹发生,根本没有心思探究这个问题。

“祇说,天地原本是混沌的一片,东、西、南、北有四柱擎天。”蒙绕用古巫语轻轻唱了出来。

所有人都不明白她唱的是什么,可大多听出来那是歌谣,巫族靠可通鬼神的巫术闻名神州,他们施展超然力量的源泉大多用歌谣的方式体现。普通人的想象中,巫族都是穿着奇特的服饰,戴着覆盖整脸的面具,生活在穷苦的山沟里,唱着歌谣自娱自乐。

变化开始了。

无穷无尽的黑暗笼罩了全场,所有人确信自己还是在地下,可周遭的一切尽数改变,此刻的他们各自为体,孤身一人处在混沌中,能看见的唯有前方的蒙绕,她是这里的主宰。

“大叔叔?沈姨?”苏墨白惊慌起来。

他可以确信自己是落入了幻境之中,可在超然力量被禁锢的地下,能够悄无声息地发动这样的幻境,本来就是奇迹。可幻境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肉身或者精神陷入幻境,肉身陷入幻境你可以自由移动,不过是眼神被蒙蔽了;精神陷入幻境,根本不知道身处此中,这是极为罕见的幻境,已知能够做到的不过无妨、须弥而已。你以为自己做了很多,可不过是你精神的错觉,无论怎样,你的身体不会半分移动,除非你离开幻境。

肉身陷入幻境的解决办法比较简单,只要达成破阵条件,就是破坏引你进入幻境的媒介,俗称“中枢”即可;精神陷入幻境则比较麻烦,无法察觉自己到底身处何方,离开只有凭借自己的意志。

可无论哪一种,身怀灵器的人都会在危机时预警,何况经历无方幻境后,东土特意为苏墨白打造了针对幻境的宝物。而现在,无论是沧海还是玉佩,全部没有示警。

仿佛所有人来到了另一个空间。

“于终末的某一刻,擎天之柱塌了。”蒙绕继续道。

于是所有人都感觉到了大地在颤动,来源是天空。四根顶天立地的柱子轰然倒塌,如同宫殿中的承重柱折断,可摇摇欲坠的不是用木材石料打造的穹顶,而是整个天际。大地龟裂,洪水涌了过来。

所有人疲于奔命,可惜没有人逃得过这场劫难。

所幸在生死之间,苍劲有力的声音响起,这次不是蒙绕凄婉的谣乐,而是一道男声,“火,升起来了。行者,秉持祇的慈悲,来到了世界之上。”

苍茫的黑暗中,天崩地裂洪水滔滔下,有希望的光芒照亮末日,那是火焰的红色,驱赶了一切黑暗,就连滔天足以淹没世界的洪水,在他身前自动分开。他是礁石,拯救了一切的礁石。

不过瞬息的时间,所有人从生到死,又从死回到现界,他们看清了一切,意识恢复了,仍在拍着胸脯喘着粗气。没有人不心悸后怕,在那里死去了,精神就会漂泊,被放逐在洪水中,永远不会醒来。

蒙绕摘下了面具,青铜古面离开她面孔的瞬间光泽黯淡下去,变回了那副破烂的样子,“这是我族圣徒的面具,他是祇在神州的化身,在那场灭绝的灾难前,正是他带领族人离开了祖地。祇从未摘下他的面具,这正是我族文化的由来之一,这上面蕴含着祇的意志,只有身为裔民的我们才能被允许。”

她就像一个研究巫族历史的大学者,侃侃而谈,语气中没有任何感情,“这是神赐之物,凡人没有资格。在那个年代,一切拦路的异兽都被祇的意志降服,帮助我们开拓荒野,后来成为了我们的图腾。不过可惜时间太久远了,大半的力量流失,不然对视之人的魂灵全部会摄入其中。我奉劝你们不要指染它,这在我族是圣物,是遗物,在你们眼里是不详。它不应该重见天日,应该无人问津到力量彻底消失,连尘埃都不曾剩下。”

说完巫族圣女蒙绕行了一个古老而又庄重的礼节,双手捧着放回原处,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这个态度是反常的。朱玉还以为蒙绕不会摘下青铜古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已经失误,他们误判了面具留存的力量,当青铜古面复苏的一刹那,已经没有人是这位蒙绕小姐的对手。

可她没有强行带走古面,甚至连半分留恋都没有。她一开始是激动,到最后只剩下敬畏与恐惧,仿佛这个不祥之物真的不应该被发掘出来才对。

不过商会还要继续。

固然有些冷场,朱玉仍是挤出了一个笑脸,“大家方才也看到了,蒙绕小姐为我们展示出青铜古面部分的峥嵘。正如各位感觉到的那样,上面附带一个恐怖的真实幻境,可以强行将人拉入其中,在那里身亡你的精神就会泯灭。”

“我们知道大家在忧虑什么。”他在心里暗骂了蒙绕一句,“关于使用我们已经有了办法,就算不是身怀巫族血脉,也可以凭借我们商会提供的器具使用,效果虽然会折扣,不过可以保证无虞……”

商会的准备的确充分,成功地勾起了不少人的欲望,可在绝大多数人心中,商会已经算是结束了。这种有些诡异的物品,虽然强大,也无需刻意的渴求。

蒙绕回到了雅间。

所有巫族商人跪在地上,不敢直视这位戴着金面的圣女小姐,他们本来就敬畏这个姓氏的权柄,何况蒙绕得到了圣徒的认可。

“圣女……为……为什么要那样说呢?”其中年岁最大的巫族老人用颤抖的语气说。

蒙绕的言语在他们看来已经是大不敬,圣徒的遗物、祇的赐福岂能被诋毁?那些外族又岂能见到荣光?他们不理解,可同样不敢发问。

蒙绕低头瞄了他一眼,破天荒地解释道,“那是圣徒遗物不假,可跟你们想象、与巫典中记载的不一样,这件事我自会做主,不劳你们忧心。它是我们的信物,可也只是供奉的信物,千万不要抱着必得的信念,更不要把它当做光复的荣光。”

言罢她屈指一弹,几束黑色的流光射进他们体内,所有人的脸色呈现铁青,是激活体内蛊虫的表现,“你们没有见过我,你们也不会记得我,你们的一切会被尘封,去见族长,族长能够明白。”

这是某种暗示,也是巫族最高深的巫术。

几人顿时浑浑噩噩如行尸走肉,统一应答道,“是。”

蒙绕不再去理会他们了,她静静地看着商会濒临尾声,不少人蠢蠢欲动,可她突然有些后悔,自己不应该来到这里,更不应该戴上古面。似乎有人在她耳边低语,“该来的,终究会到。”

注1:

在各族的神话中,从上古蛮荒到如今尘世其中发生过一次足以灭绝世界的灾害。那时候神州还不是三陆的格局,百族林立,可一场洪水席卷了整个世界。绝大多数的种族灭亡了,唯有人、蛮、巫、太、灵保留了文明的火种。

而拯救巫族的正是圣徒。

圣徒的姓氏、名字没有流传下来,他就像是一个突然出现的先知,提前预知灾难即将来临,带领绝大多数人迁徙到如今的西岭。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这个来历不明的族人,他几乎是用武力在决定巫族命运的‘古老会’上力挫群雄,成为当时巫族的最强者。而其中的关键,就是青铜古面,而在后面的迁徙中,这具被认为是神赐的恩宠无数次拯救了族群。

而就在洪水征兆出现后,巫族没有不信服圣徒身份的,尊他为神祇的化身,是不忍裔民遭受如此劫难而降下的庇佑。

可在古老会之后不是所有人信服这位圣徒,仍有一部分固执的遗老,死守祖地,认为这是祖宗的基业,不可轻易废弃。而当洪水降世后,这部分遗老发出了求救的信号,虽然尚未波及祖地,可贸然回去仍是被认为是送死的事情。

可圣徒还是义无反顾的动身了。

最后的结果是,迁徙到西岭的巫族人没有等到他们的圣徒,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大半个神州,这位圣徒和部分遗老就此消失在世界上,再无踪迹可寻。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无敌吕布

    重生之无敌吕布

    喝烈酒,骑好马,抢地盘,拥美人。重活一世,吕布高举方天画戟,朝着麾下众人怒吼一声,“众将听令,一个字,就是干!”粉丝群号:611642175喜欢本书的可以进群来探讨一下剧情,嗨皮一下。
  • 雄主霸业图

    雄主霸业图

    忧国忧民的少年,在即将乱世时崛起,以民心民意作信仰,以戡乱扶正为己任。看天命注定的王者用怎样的传奇经历成就万世霸业。
  • 偷汉神贼

    偷汉神贼

    我们仰望星空,自称华夏子民,却忘记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曾唤作神州。这是一本非常正经的神话版三国,在这里你会看到很多我们遗忘掉的熟悉。(已有二百多万字《孺子春秋》完本,新书请大家放心入坑收藏观看)
  • 大宋男儿

    大宋男儿

    那一夜之后百万雄兵直指中原,那一夜之后南人尸山血海命比狗贱,那一夜之后神州陆沉再无中国!不认命便拼命,只有死战才能换来一线生机,何必要等日月重开大宋天,大宋男儿总有浩然正气,总有一腔热血,拔剑,冲锋!
  • 属于我的三国时代

    属于我的三国时代

    赵云,吕布,张飞,关羽,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三国名将,但是不好意思,我要找的是那些未被发现的明珠,然后,一统天下!如果有新朋友点开这本书,先不要着急看内容,请先看第一百九十四章,如果希望,请继续,如果不喜欢,请关闭,谢谢
热门推荐
  • 拾郎君的小狐妖

    拾郎君的小狐妖

    青山脚下的村庄里,住着爱吃糖的小妖,和她的姑姑,在买糖的时候,偶然在山上捡了一个郎君。
  • 沃甘溪

    沃甘溪

    一辆轿车在山间的土路上行驶着,车内端坐的丁苟怎么也无法摆脱那双眼睛,这是一双祥和、安宁、不时流露出对故乡眷恋的眼睛,可自己怎么老感觉到这双眼睛流露出一种杀气呢?为什么老是把这双善良的眼睛与鹰隼般的眼神划上等号呢?是自己老了出现的幻觉吗?好像不是。这鹰隼般的眼神又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呢?仿佛是在梦中留下的印记,但他内心一再肯定,这眼神在自己的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应该是在战争年代敌我双方对峙中留在自己记忆中的,不是梦幻,更不是自己无中生有。
  • 关于异世界的她和她的男配

    关于异世界的她和她的男配

    “所有人都可以死,唯独姐姐不可以,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你们知道吗!!!”“行走在光明道路上的人,看到的永远都是美好的一面,你知道,在光明的背后,有多少黑暗。”“有血有泪的是人,而你……是什么?”“我只是想要一个爱我的人,有错吗!!!”……………
  • 新启源

    新启源

    灾难、末世后一切都不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世界,面对魔法、科技横行的时代,权利、欲望纵横的世界我们要做的只有三个字-活下去
  • 相师的修道人生

    相师的修道人生

    传统玄学风水类的术法,传统武侠小说类的武功,传统古典仙侠类的修真功法,尽在相师的修道人生,悠闲,生活,修道,单女主,不种马。
  • 我在风云穿诸天

    我在风云穿诸天

    穿越了,这是风云?等等,你说我有个马仔叫成昆,绰号“混元霹雳手”?
  • 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

    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

    本书是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网络文学的论著。全书论题具有鲜明的前沿意识,研究方法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是一部值得关注的求真务实之作。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较量

    较量

    共产党员张凤山带着使命从延安回到家乡文城,在码头接头时因为叛徒出卖被抓,文城地下党几乎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张凤山只好努力迷惑敌人的视线,扮作富商子弟,暗地里依然不动声色的传递信息,为保全组织作出了坚韧的努力,坚定的守住自己的使命。
  • 灾变元年

    灾变元年

    这是一个被人类在历史书上称为灾变元年的时代;这是一个人类文明被重新定义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充满了死亡和鲜血的时代。当地狱之门开启,深渊的气息在看不见的空气中蔓延,由此,人类的世界开始走向另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