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季无双这边,季无音近日也是着急得焦头烂额的。前几日派了下人去打听消息,这才知道季无言背着自己养着季无双的丫鬟碧梅,气不打一处来。
碧梅是什么货色季无言不清楚,季无音可清楚极了。季无双这些年越混越差,不就是碧梅胳膊肘往外拐,不帮着自己的主子,帮着常氏那害人玩意儿迫害自己的主子导致的吗?
季无双近日的动静季无音是完全知晓的,季无双似乎过上好日子了。但是她知道季无双以前什么都没学,所以完全不担心季无双把自己赶超。她只怕季无双得了势要来找麻烦,这就会浪费她练琴的时间。
“小姐,到请安时间了。”青荷在季无音耳旁轻声提醒道。
季无音微微点头,起身,让红莲和青荷帮她整理好衣裙,然后她才迈着端庄的莲步向烟霞院走去。
天气渐渐炎热,阳光撒在尚书府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尚书府的主子们爱种树,走几步便有一处树荫,下人们有时也会在树荫下歇一歇。
但是主子们可没在树荫下歇息的道理。季无音走在去往烟霞院的小路上,青荷一直举着一把伞,一路跟着季无音,一句累都不喊。红莲也是一路走一路给季无音扇扇子,完全不敢停下来。
这也是季无音调教得好,稍微杀鸡儆猴,所有下人便不敢造次。
季无音来到烟霞院,等下人通报后,季无音才带着红莲和青荷进了屋。
季无音一路上都是春风拂面般的笑脸,见到常氏,脸上的笑容更大了几分。
“无音给母亲请安了!”季无音向常氏行礼,经过常氏的允许才找张椅子坐下。
常氏看着眼前容貌秀丽,举止端庄的季无音,心里涌现出一丝欣赏。
“这样的女孩子才算是尚书府培养出来的好孩子,有着大家闺秀的样子,和当年的我一模一样。”
“可是这样的好姑娘却是袁莉莉的女儿!”
常氏心里想的“袁莉莉”是季无音和季无言的生母,也就是“莉姨娘”,季离的妾室。
莉姨娘是当年老夫人给季离安排的妾室,本指望她能帮着常氏好好伺候季离,可是莉姨娘在老夫人过世后,便彻底显露本性,想要夺取尚书府正室夫人的地位。不过季离心系朝廷,根本不理会莉姨娘的美人计,所以最后,莉姨娘也没有成为正室。但是,她也获得了在尚书府相对莲姨娘来说非常尊贵的地位,在尚书府后院,能够与常氏叫叫板的只有莉姨娘,也因此,季无音和季无言才能够享受嫡子嫡女的待遇。
“这样低贱的人能够培养出这样的姑娘,果然还是尚书府的条件够好!”常氏理所应当地将所有的功德归到自己和尚书府整体上。当然,在外人看来,也确实是常氏的功劳。
想到这里,常氏对莉姨娘更加嫉妒。又想到季无双——什么玩意儿?
季无音先开口道:“母亲,您眼下乌青,可是昨日没有休息好?”
常氏无奈地点头道:“可不是?近日有些烦闷,蚊虫又多,自然是睡不好。”
“母亲为何事烦闷?您且说来,女儿看看能不能为母亲解忧。”季无音低眉顺眼地说着,双手叠放在膝盖上,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常氏喜欢季无音不仅仅是因为季无音才华横溢、知书达理,更是因为她对待常氏的态度极好,在外人看来,季无音和常氏似为亲生母女,有时候常氏也有这种错觉。
常氏心中烦恼,正好少个可以解忧的人,既然季无音这么说,而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便告诉季无音。
“你有个二姐姐,这,你是知道的,对吧?”常氏和蔼可亲地说着,季无音心里却紧张起来。
“这女人为何提起季无双?”季无音前几日还担心季无双夺走自己的地位,现在看来,确实有一点危险。
但是常氏接下来的话让季无音不但不紧张了,还想笑出声。
“你二姐姐天生智力低下,近日还打扰到你大哥做事,我想,要将她留在府里,对你大哥的前程不利。可是,又该如何将她送出府去?”
“什么智力低下,明明是不受父亲喜欢而被你扔到芙蓉苑自生自灭,真是个好母亲,不好好照顾女儿,现在还嫌弃女儿。”
季无音忍住笑,心里想着,从容地开口道:“这有何难?”
常氏惊讶地看着季无音,心里惊喜了一下。
只听季无音侃侃而谈道:“曾听母亲说过,二姐姐和无音同岁,其实……二姐姐这个年纪,已经可以出嫁了……”
季无音说到这,不再接着往下讲,她相信常氏已经明白自己的意思。而作为女孩家,怎么可以如此大胆地提到婚姻事呢?这不禁让季无音羞红了脸。
常氏不管季无音是否羞涩,只觉得季无音说得有理。
“我倒是忽略了这一点!季无双在夏季出生,没几个月,季无音便出生了,是在秋季。这么算来季无双已经十三岁了,过了这个夏季,马上就十四岁了,可以给她找个婚事了。”
按说,女儿选个好夫婿,当娘的也面上有光。不管季无双是个怎么样的傻子,只要她榜上个好人家,常氏的地位便会高一分,可是,常氏着实不愿意季无双嫁个好人家。
常氏想到办法了,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她立刻转移话题道:“无音,听说近日你极少出梨花院,这是为何?”
“无音近日习得一支曲子,改日请母亲到我梨花院来一趟,我好弹奏给母亲听一听。”季无音微笑又热情地说道。
常氏笑着说:“你琴艺了得,我早知道!诶,我这里也有一张琴,不如,你现在就弹奏给我听听?”
常氏说着,不管季无音是否愿意,便让小玉和双成去烟霞院的库房取来放置了许多年的焦尾琴。
季无音一见,双眼放光。她惊喜地指着古琴叫道:“这,这是母亲当年使的焦尾琴?”
“呵,什么焦尾琴?不过是当年我失手将这具琴扔到火炉里烧焦了一段,可惜了这上好的桐木!”
常氏伸手在琴身上摸了摸,当年的回忆全部涌进脑海里。
想当初,常氏也是南彧王朝红极一时的才女。常家经商,她的父亲频繁地让她与官家子女走动,就是为了让常氏家族与“官”字攀上,提高地位。常氏与周肆将军订婚后,常氏家族的子弟便有了做官的资格。而常氏被季离重视,因为常家经商对她有着极大的财力支持。
虽说二人看上去是利益互补的结果,但其实,常氏和季离之间也有一段往事。
那时的常氏,闺名纪云,十五岁的好年纪,活泼开朗,才华横溢,早已被许多大官员列为儿媳妇或是妾室的候选,每天上门提亲的人多如牛毛。
那时的季离,刚刚参加完科举,中了探花郎。
发榜后的接下来几天,季离应酬不断,先皇十分喜欢与人谈论诗歌经典,常常召这届的科举前三名进宫探讨,有时还陪着参加一些宴会。在宴会上,季离遇见了初次进宫迷路了的常纪云。
那天,常纪云像京都的其他世家大族的小姐们一样,受邀参加皇后举办的赏花会。好玩,她摆脱贴身丫鬟丫头,但是皇宫太大,便忘了路,东走西窜好一会儿,宴会马上就要开始了,绝对不可以迟到的呀!
常纪云在惊慌之时,也不忘整理好红色石榴裙摆,扶正发髻上戴着大的雕花红珊瑚发簪。珠花闪烁着刺眼的光芒,腰间的铃铛香囊发出清脆的声响。
季离和状元榜眼一起跟在先皇身边,几个人一起往宴会方向去。因季离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折扇落在别处,便回去取来,将要回来的途中,遇见了四处张望的常纪云。
季离不认识常纪云,见她打扮得华丽非凡,外貌秀丽,怕是什么达官贵人的千金,不敢随便上前搭话,抬腿便要走。
可是,常纪云看见了季离,心中像是看见了救命稻草一般,急急忙忙地走上前叫住季离。
“诶?那边的那位大人,请等一等。”常纪云小步快走到他身旁一米左右处站定,行了大礼。
季离转身低头行礼,便再没有动作。
“大人?”常纪云试探性地伸出手,碰碰季离的手臂,季离立刻退后两步。
“哎呀!我还以为不是活的呢!”常纪云笑了两声,这才感觉自己说得不对,忙捂住嘴道了歉。
“大人,小女子迷路了,能否带我去赏花宴宴场?”常纪云可怜兮兮地恳求道。
季离心想:“正好顺路。”便直起身子,侧身对常纪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常纪云愣了愣,这才微笑着点头,随着季离一同前往赏花宴。
待到宴上,常纪云还是稍微迟到,便在宾客们的玩笑自罚了三杯莲花白酒,又一展歌喉,以一曲《国殇》震撼宾客。
这个宴会过后,京都内就开始盛传常纪云的英姿,说她“有巾帼之志,有闺阁多情,有不羁之态,有媚骨天成”。
季离虽不曾与常纪云对话,但是却被她不同于一般柔弱女子的豪气所吸引。当他花了两年时间,向先皇展示了自己的部分能力,被封为刑部侍郎后,他便向常家提亲。常家答应了。
还记得成婚那天入洞房后,他掀起常纪云的红盖头后,常纪云抬起清澈的双眸,笑颜如花地看着季离,轻笑道:“原来,是那天的那块木头呀!”
时光荏再,岁月无情,当年的娇俏小娘子早已不再,乌黑的双鬓也染上白色。
常氏叹一口气,思绪回到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