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4900000005

第5章 蜕变(六)

天气稍有好转,不再是阴沉沉的;太阳在云层里躲躲藏藏,就是不愿露个脸看看这冰冷的世界,就连阳光也是如此,只在云层与云层的间隙里放出一丝光线,怎么也温暖不了这冰雪覆盖的黄土高原。

西北的十一月,是个特别的月份。从腊月二十开始,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炸油糕、做撒子、蒸花卷,还有就是完成许多祖先留下的规矩,打扫屋里屋外迎接灶神,做长面接祖先,烧纸送小鬼等。今日正逢腊月二十四,天蒙蒙亮,人们就开始忙活着打扫院落了。男人们将扫把绑在长长的木棒上清理屋顶上的灰尘,像个土人似的穿梭在房间里;女人们在院子里洗衣服和被褥,不时用袖子擦拭着脸颊上留下的汗珠;大点孩子会帮助大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边做边玩中酝酿着过节的快乐;而小一点娃娃在村头的麦草场追逐打闹,像土匪似的从这个草垛爬到那个草垛;年迈的老人三三两地围在一起诉说着陈年旧事,甜蜜的微笑堆满了干瘪的脸颊。

付凡家的院子里,少了往年的欢乐。与别家相比,可是把小柏的母亲英菊忙坏了,一个人干着两个人的活,既要上房上扫屋顶,还要拆洗被褥,里里外外忙的腾不开脚;女子小竹也没闲着,扫院子、擦窗户、洗衣服,进进出出片刻也没休息。

“竹子,几点了?”母亲问。

“快四点了”小竹回答。

“赶你爸们回来之前,要把房子收拾干净,早点把灶神迎进家”。英菊地气喘吁吁说着。

小竹的母亲菊英,和付凡年龄相仿,三十八九的样子;个子不高,微廋;圆圆的脸上有着一双蓝宝石般明亮的小眼睛,散发着坚定的目光;高高的鼻梁,配上小小的嘴巴,显的特别落落大方。

也许是遗传吧,付凡家的女子小竹也是个楚楚动人的姑娘。十七岁左右,个子随父亲了,高而修长;雪白的脸蛋好似一块白玉,特别秀气;月牙似的眉毛下一双大大的眼睛,散发着灵光;小嘴巴像是擦了桂花膏似的,特别红润,如果在微微一笑,会让多少男子魂牵梦绕。

经过一番打扫之后,院子焕然一新。厅房里被柴火熏黑的墙壁已被厚厚的报纸换了模样,咋一看好像进入了图书馆,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什么广告、小说之类的东西,看着就让人头疼。不过,八十年代农村就是这样,大都是这样装饰房子的,家境较好的人家,则会稍作修饰,就是用白纸再糊上一遍,这样处理会使整个房子变得亮堂起来,没有了压抑感。窗户上的玻璃就像冬天的湖面一样明亮,借着阳光侧着看,一束束刺眼的光线就像激光似的直射着,让人睁不开眼睛。院子里的大榆树也变了样,比以前年轻了许多,尤其是干枯的枝条和挂在枝干上的杂物统统不见了,换了新装,贴上了红对联,扎上了红丝带,就像出嫁的大闺女一样鲜艳。院子里的积雪堆放在南墙下,被一群嬉闹的孩子做成了雪人,样子千奇百怪。一切都准备好了,英菊和小竹期盼他们能早点会来,一起过小年。

回到夏拉镇的街道,满街飘着浓郁的饭香味,尤其是臊子面的味道最为浓烈,到处都是韭菜与猪肉混杂而成的香味。街道两旁的小商贩早已溜之大吉了,留下了许多白色垃圾迎风翻滚,惹得许多小狗汪汪地叫个不停。

付凡告别了毕老家人,准备回家。

“毕老,您回去吧”付凡低声说。

“路滑,慢点赶路,”毕老叮嘱他们。

“恩,爷爷回去吧,我们走了”小柏微笑着与他们告别。

“记得给我写信”毕晨低声说着。

小柏点点头,紧随着父亲蹒跚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夏拉镇街头。

回家的路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着,只有一条赶集人踩出的小道供人们行走。随着地势的增高,西北风越来越大,行人都低着头,摇摇晃晃地向前走着。付凡缩着身子走在前面,小柏躲在父亲的背后跌跌撞撞地跟随。山路弯弯,就像不懂事的孩子在白纸上画出的一条曲线,而父子就像一对负重的蜗牛,爬行在茫茫雪路上。

经过一个小时的艰难行走,他们终于看见了村口的大槐树。

小柏问父亲“大槐树上红红的是啥东西?”

父亲回答:“今天是灶神节,年长的老人要在这里祭灶神。”

“以前没有挂红丝带啊?”小柏好奇地问。

“去年收成不好,没有接待好灶神”付凡无奈地回答。

“天不下雨与灶神有啥关系,难道灶神能降雨?”小柏说。

付凡听了小柏的话,没有直接回答,停顿了片刻之后才说:“哎,瞎折腾吧”。

从付凡的话语中不难发现,他是以个很理性有思想的人,对于这些封建迷信,他只是听听罢了,不会像村里那些年长者一样沉迷其中,整日无所事事地期盼着美好的东西能降临。

“回来了,小柏好了吧”付三爷问。

“已经没事了”付凡回答。

“没事就好”付三爷说着向大槐树走去。

时间已到黄昏,太阳挂在半山腰上,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了,只将一点点余光照射在大地,对于广阔的大地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依旧是冰冷的要命。

付凡推开半闭的大门,眼前的情景令他吃惊,这是我的家吗?是不是走错门了?疑问不会改变事实,这就是那个破旧的土房子,现在不过变干净了。

听到门响的小竹跑了出来,看到父亲和弟弟的那一刻,竟跑过来紧紧地抱住了弟弟,眼泪像下雨似的夺眶而出,这个小女子承受着与大人同等的痛苦,心中的担心、害怕、恐惧瞬间释放了。

站在门口的英菊像掉了魂似的伫立不前,给人一种心痛的感觉,这就是女人,坚强的外表下是女人永远不变的本性,母性的伟大在此刻至高无上。

“快进来”妻子赶紧招呼他们。

屋子里收拾的井然有序,破旧的柜子蒙上了一层硬塑料,炕头紧挨的衣柜也是唯一带颜色的东西,擦地亮亮的;炉火烧的很旺,屋子里一片温暖;炕中央的饭桌上摆满了饭菜,都是些家常便饭,只不过多出了几滴油水漂在上面。这就是家,在简陋的地方也是温馨的,只要家人健康的生活比什么都好,这就是农民一年中最大的期盼。

付凡像平常一样脱下鞋子,盘腿坐在炕中央,两孩子坐在一起,好像有说不完的话语,有说有笑的唠叨个不停,只有母亲英菊,忙活着给他们做长面。

“家里这几天没啥事吧”付凡问。

“没事”英菊回答。

小竹插嘴说:“就是付爷爷来找你,好像是商量过完年修神庙的事情。”

“每年在修,有什么用。”付凡有点生气的说。

英菊听了丈夫的话,只是撇了一眼,又继续忙着她的事。

“爸,咱不出钱不行吗”小柏问道。

“有什么不行的,每年修神庙,老天爷还是不下雨”付凡有点激动。

英菊好像有话要说,话到嘴边又没说。只是她脸上的表情和表现出的行为已经证明了她的想法。

小柏拿出了一个特别精致的笔记本,粉色的皮子,表面刻有金色的字样,看起来特别昂贵。

“这是哪儿来的?”姐姐问

“是毕晨送的。”

小竹被着陌生的名子搞的晕头转向,瞪着两个大眼睛表说:“毕晨?你同学?”

“不是,是一个北京姑娘”小柏不慌不忙的说。

小竹大声的说:“北京来的?”

母亲英菊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惊呆了,心里反复地琢磨着,北京离黄原如此之远,怎么会有北京女子来这里。她摇了摇头又忙活着她的事情。

付凡见此情景,慢慢地说:“是毕老的孙子。”

“毕老,是毕华大夫?”英菊急切地问。

付凡对英菊的问题有点吃惊,她怎么知道毕老的名字,便带着疑惑问:“你怎么知道?”

英菊笑了笑说“报纸上看的。”

此刻,付凡觉得英菊每天看报纸的习惯不再是没用的,反而有点羡慕。

“咱们遇到好心人了”付凡语重心长地说。

小柏打算把这个粉色的笔记本留给姐姐,尽管这个笔记本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但比起姐姐对他的好,他依然很爽快地下了决心。

“姐,笔记本你用”小柏说。

“我有,你留着。”小竹推脱。

“姐,这是粉色的,我怎么能用?”

姐弟俩的关系就像脑袋和肩膀一样,谁也离不开谁,尤其是姐姐对弟弟的疼爱,胜过自己。可能是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的影响,还是出于别的原因,小竹对小柏的关爱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没有像村里的女子,总是将父母的冷漠变本加厉地还给弟弟,甚至有些女子竟为了报仇,结婚后与父母断绝关系,老死不相往来。这样的事情在农村的里最为常见,但是一幕幕令人深思的故事却从未改变封建思想束缚的人们,照样遵循”女子就是女子,迟早是别家的人”的落后思想,代代相传。而付凡家是一个特别,他们家的姐弟俩,从未因一点小事吵架,总是相互谦让。这样的家风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尤其是母亲英菊的影响最为深刻,而付凡或多或少有点偏见,可能是环境影响了他的思维和见识。

英菊是念过高中的,至于学习的好坏,从他平时做事的风格和处事的智慧就能发现,她是个有思想和有文化的女人,这种女子在这落后贫瘠的山沟沟里有点可惜,至于原因,让人不得不联想到“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来。

姐弟俩的推让最终以姐姐的失败而结束,小竹接受了弟弟的礼物。

女孩子就是喜欢比较鲜艳的东西,特别是粉色,是小竹最钟爱的颜色。皱皱巴巴的头绳是粉色的,破旧的布鞋上自己秀的花儿也是粉色的。自然,粉色的笔记本对她来说喜欢的要命。她用粗糙的手指轻轻的抚摸着柔软的封皮,然后翻开笔记本,仔细的看着有点泛黄的纸张。这种纸的品质与商店里的假货有着很大的区别,看起来有点不咋地,但摸摸就是很舒服,没有粗造的触感。更让人想不到是,这纸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像英菊,又像玉兰花。

“哗啦”从笔记本里掉下一张照片,上面是一个容貌清秀的姑娘。

“应该是毕晨吧?”小竹猜到。

小柏把脸凑到姐姐的肩膀上,仔细地看着。

“是她”小柏回答。

小竹的思维定势了,低着头若有所思的注视了许久,好像有什么想法似的,在她白皙的脸上反复出现。

“还是姐好看”小柏说

“是吗”小竹笑嘻嘻的问

“照片你留着”。

“要不放在相册里吧”。

“那怎么行,她是你朋友。”

听了姐姐的话,小柏将照片揣进裤兜里,然后一家人愉快地吃晚饭。

饭后,付凡带着两孩子来到门口的大杨树下,烧纸钱迎灶神。这个时候,村里到处是不大不小的火光和平霹雳啪鞭炮声,还有小娃娃玩耍的嬉闹声,预示着新年就要到了,温暖的春天不久会来临。

夜幕降临,村里寂静如空。村庄里星星点点的灯光越来越少,不大一会,黑暗笼罩了大地。

付凡躺在热炕上,吧嗒吧嗒抽着旱烟,而妻子英菊在洗脸,乌黑的长发披在肩膀上,显的特别的美。

“给你买的。”

“这是啥?”英菊故意问道。

“没啥,擦脸油,也不知道能用不能用。”付凡说。

“有啥不能用的,你买的,我就喜欢。”

“擦下试试”。

英菊用剪刀去掉瓶盖,慢慢地挤出一点玉兰油,然后轻轻地擦在白皙而粗糙的脸上。

“真香”。

窗户里的灯光突然消失了,夜有回复了平静。

许久之后,付凡说:“我想种党参”

“我也想过,听说不好种”英菊回答。

“小麦产量低,也没个好价钱,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

“只要你拿准了,我就跟着你干。”

付凡含情脉脉地看了一眼英菊,然后用强壮的胳膊紧紧地搂住了妻子,闭着眼睛深深地吻着她的额头。

“你支持,我就敢,创不出个人样来,我就不是爷们。”付凡激动的说着,脸上的表情甚是严肃,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睛像牛眼似的注视着屋顶。

付凡的想法让英菊有点诧异,短短的离别,丈夫像变了个人一样,变得有主见了,尤其是会照顾自己的女人了,她的心里是温暖的,就像春天的阳光,让她的心火热火热的。

在英菊的眼里,丈夫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不仅长相英俊,而且有主见,只是缺少信心和毅力。既然丈夫有这样坚定的想法,她怎么可能不支持他呢?只要丈夫的想法是对的,她会是他强有力的支持者,就算失败了,她也心甘情愿。

“想好了,就干”英菊语气坚定地说。

“不知道咱地里能不能种党参”。

“要不去学学经验”。

“去哪里”。

“毕家村在种”。

“真的”!

“报纸上有报道”。

付凡听了妻子的话,想法更加坚定。他的脑子里满是美好的开始,希望在他心里像烈火一样熊熊燃烧着,他仿佛看到了成功在向他招手。想到这里,付凡已经无法入睡,他把妻子搂进怀里,而妻子像只小鸟似的依偎着,静静地听着丈夫伟大的计划,她已经离不开这个贫穷而不同凡响的男人,丈夫镇定的眼神像魔咒也一样刺穿了她的内心,美好的生活终会有的,只是时间长短罢了。

不知不觉中,时至深夜。寂静的山村像瓶子里的水一样宁静,灯火已伴随着人们的梦想渐渐熄灭,只有一丁半点的灯光像是黑夜里寻觅食物的眼睛,给大地蒙上了一层恐惧。

小柏思绪万千,毕晨的笑脸像一道霞光,时时在他脑海里闪烁,睡觉已经不可能了,今夜注定要失眠了。

他平躺在火热的炕上,心里反复捉摸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毕爷爷的慈祥,温奶奶的慈爱,还有毕晨的热情一股脑的蜂拥而至,他第一感到人世间竟是如此的美好,也正真体会到了文化带给人的无穷魅力,他们的精神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他善良的心灵。他不在是自卑的,也不在是彷徨的,他已经有了自己努力的目标。至于毕晨的热情,他只是想想罢了,毕竟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不,我这是在干什么?也许毕姑娘只是同情我而已,我真是有点过分了。”小柏在心里默念着。

经过短暂的斗争,小柏已经摆脱了胡思乱想的打扰,心如平镜已无杂念,只有希望的种子在他心里破土而出,时刻准备着开花结果。

同类推荐
  • 人参生存法则

    人参生存法则

    《他是一个屠夫》已开坑~~博士后,石心,在学术界的摸爬滚打。十几年他一直坚守着科研人员准则,不骗,不抄,不编,这样的他,是如何融入到洪流之中的呢?
  • 三无丫头混在深圳

    三无丫头混在深圳

    【水微前传】没身高,没学历,没形象……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女生在竞争激烈的深圳如何生存,伍子微自己也不知道,可是别无选择的她还是不顾所有的人的劝阻选择了独自南下。从白痴到白领,从网盲到网精,曾经被怀疑、被打击,甚至被冤枉,也曾经被欣赏、被喜欢,甚至被追捧……深圳十年,她最终褪去一身青涩,从一个对社会一无所知的小女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流刃有余的小女子。十年,最美的青春。十年,虽然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也混的有滋有味,乐在其中。她经历了别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事情!但无论如何,都有憾无悔。如果生命可以重来,她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 像如鱼

    像如鱼

    小时候,他是对面的大哥哥,青春时,他是隔壁的大哥哥,长大后,他是身边的大哥哥……无论我于何时,与何地,你总是在我身边,所以……你愿意一直当我的大哥哥吗?……你还是没有看清你到底爱的谁……爱到底是怎样的……我的爱是我自己愿意付出的,不需要回报,你不必为了我,去违背自已的想法……不!我不要!我想以后我的世界有你!
  • 炽热的黄土情

    炽热的黄土情

    作品里的故事发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后期。故事讲述了大西北的一个小山村,在一位女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掀起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摒弃传统种植模式,改革创新,书写了一首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作品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人至深。人物塑造生动细腻,个性鲜明,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打动读者的心灵。
  • 横店老人

    横店老人

    本书已完结,请关注新上架书籍《江是江,湖非湖》,多谢支持,后续还会出短篇,敬请期待。读者群197882643
热门推荐
  • 王老抠崛起

    王老抠崛起

    吾姓王,今日名道,曰——王道。其意:吾王道之言,从今日起,便是王道!
  • 紫薇花事

    紫薇花事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紫薇开花是夏秋之际,桃李虽艳,已无踪影。这一句是用桃李来衬托紫薇的独特之处,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及花期之长,杜牧因写了《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 因你星河长明

    因你星河长明

    秦宋第一次见到唐栖的时候,只有两个字来形容,“冷,艳”,还有被无限放大的熟悉。北润传说中的“美人”秦宋此时正赖在唐栖的身上不肯起来,唐栖扶了扶额,这真的是高冷范男神吗,明明就是流氓无赖的完美结合体。唐栖,我会一直赖在你心上的,你只有我,也只能是我。——秦宋
  • 女王燃炸天

    女王燃炸天

    【爽文+甜宠+坑爹系统】传说顾玺越冷血无情,独宠男助理。传说第一美人白雪舞是个生活不能自理的残废。突然有一天,顾玺越家中多了一位美的不可方物的女主人。从此冷血总裁化身情话boss,花式宠妻365天!白雪舞说:“我饿了。”顾玺越亲自下厨做饭。白雪舞说:“我腿酸。”两只小包子伸出胖胖的小手替母解乏。白雪舞说:“老三在踢我!”众人皆等着老三出生揍小屁屁……顾氏宠妻法则:只要老婆不休夫,老婆就是女王!顾家小包子宣言:娘亲是宝,娃娃是草,狠心爹爹的狗粮他们天天啃到饱!
  • 琴妃倾城

    琴妃倾城

    【本文一对一,非重生,非穿越,男强女强】天和王朝一千三百零四年,群雄起,天下五分:君临、天启、大燕、商兀、禾术。本文故事背景为天下五分百年之后。【分隔符】十年前,天启皇权变,只留下年方六岁的倾城公主。天启异姓镇北王继任皇权,许倾城公主太子妃之位。一年后,倾城公主因与大将军之女发生争执,被皇后以德行有失之名遣往城南寒山寺,名曰修身养性。然半年时间不到,一场大火便将寒山寺烧为灰烬,倾城公主自此下落不明。九年后,公主归来,身着一袭红衣,怀抱一把被烧去一角的七弦琴,倾城之貌,冷清之颜。一纸诏书,远嫁君临和亲。许她一生荣宠的太子却对此视而不见。【分隔符】君临摄政王,君临战神,传闻他一双赤眸,如妖邪转世。战事大捷,天启送来和亲公主,君临除年轻的帝王便只剩这一位皇族,和亲之事自是落到他头上。天启,乃是天和王朝后裔,而倾城公主作为天和王朝最后的血脉,是真正的金枝玉叶。世人得知这般人儿要嫁与食人王爷,皆叹可惜。果然大婚当日,新郎拜堂之后便不见踪影,新娘被遣入摄政王府最冷清的小院,旁人笑话,却不知这是她心之所愿。【分隔符】世人只知倾城公主倾国倾城面容清冷从不露笑颜。世人也知万毒谷谷主一手琴诀使得出神入化,武功高深莫测心狠手辣,凡见过她出手的都已是死人。却不知,她便是她。嫁入君临,是被动,却也是她自己的意愿。【分隔符】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年前天和王朝破灭,天下一分为五,百年后的今天,五国天下终要一统。他一双赤眸,世人敬而远之,却不知终有一日对一人上心,便是生生世世。她冷心冷情,然一旦将一人放在心上必是一心一意。他要天下,她以全力助他。他要天下,却只为护她一世安然。【本文纯属虚构】推荐荢璇完结文《玄医影后》,都市异能。荢璇目前唯一读者群:<璇家俱乐部>群号:301415054,入群敲门砖:荢璇笔下任意人物名。
  •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共情,是情商的核心能力。习得共情的技巧,你才可以拥有高情商。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亲弟弟大卫、毕业于美国常青藤耶鲁大学的戈登,以及单身母亲卡罗琳等人的故事来探索共情的作用;作者解释了共情与同情的不同,如何利用共情寻找爱情,如何成为一个积极的共情式聆听者,如何运用共情创造持久的亲密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共情阴暗面对生活的糟糕影响。此外,作者认为共情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并阐述了如何借助诚实、谦逊、接纳、宽容、感恩、信念、希望和宽恕等8种行为来获得共情能力。这本书,是一位心理学家拒绝接受普遍的医学标签和治疗人类痛苦的创新实践,也是一位心理学教授因共情缺失致弟弟自杀的人性沉思,更是一个教人们如何伴爱的人度过悲伤、无助、迷茫和绝望时刻的实用指南。
  • 大明望族

    大明望族

    谚云: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与汝南周氏、会稽顾氏、陇西李氏、东海陈氏、中山张氏并称中国六大世家。大明中叶,世家郡望早已凋零,沈氏分支立足松江,名声鹊起,为当世显赫望族。只因一现代灵魂,回到至五百年前,重生到祖宗身上,混个了风生水起。*《登基吧,少年》2019年1.11起点首发,可以开养了,^_^
  • 快穿之攻略前世男神

    快穿之攻略前世男神

    兰言又名无言仙子,是三千世界中修仙界面中令人痛恨的存在,最终被自己的徒弟搞死了.但天道不让她亡让她绑定了系统.
  •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淦昌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这是一套记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的成长以及他们艰辛的科研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这些大科学家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他们生在战乱年代,山河破碎、民生凋敝,骨肉同胞饱受欺凌;他们忍辱负重、负笈海外、卧薪尝胆、发奋自强;他们学业有成、毅然归国、隐姓埋名、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科学拓荒,为国家造“争气弹”。以“两弹一星”为标志,他们在国防和高科技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打破大国封锁与孤立,使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站稳了脚跟。世纪人生,百年追梦,爱国奉献,砥砺创新,科技强国,这是大科学家们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些共和国的功臣,他们都是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值得历史记住的科学英模。
  • 王爷小心,这条鱼有些猛!

    王爷小心,这条鱼有些猛!

    什么?听说这世上人人都要抽她血,扒她麟,吃她肉!再炖个骨头汤?可以,老娘奉陪!她可是21世纪天才美少女,一朝穿越竟成万人之猎。可惜她的IQ再加上这身高深莫测的“金手指”,那就看看到底鹿死谁手!还有,这个王爷完事儿竟然想掐死她?那就一掌让你飞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