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0800000046

第46章 链条

这根其他的商人不一样,东西摆着,顾客看上了什么,买就是了。而做种植物资销售,特别是零售这一块的,不参加下学习和培训,肚子里有那么几刷子,生意还真就做不下去。

这真应了那句老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种植业,是一个长久的行业,做起来了,往往会在未来数年,十数年里都有收益,做物资售卖的,也一样,回头客很重要。所以这些销售人员,走乡串户,到处去讲解花椒种植技术,到处去解答村民的问题,你不买我的产品可以,但是你一定要听我给你讲技术。

只有村民把种植做好了,做大了,这些商家才有生意做,他们,是真心希望大家种得好,赚大钱。所以,给村民讲技术,帮助村民搞好种植管理,这是他们乐意做的事情。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让人记住他,为什么不买他的产品,也一定要你听他讲技术呢?

其实,产品不是他生产的,销售同类产品的人多了去了,技术也一样,不是他发明的,学了技术的人一样是多了去了,他不给村民讲,还有别的人来讲。来来去去,大家都学会了,当采用了新技术,有了更大收益的时候,村民一定会回想起来,那个讲技术的人,定会在心里感激他。

做长久生意的,做人比做生意更重要。技术推广的事情,很多人都在做,谁让村民受了益,村民记住了他,就会相信他,买他的产品。

销售人员,是很能拼搏的,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就让大家记忆深刻。成天的开着车,到处乡村去转悠,车上一个大喇叭,不停的广播着“要想花椒种得好,就把某某找”。见到村民,就会下车来跟人聊天,三句话就要说一次“大家好,我是某某”。

听起来,可能觉得蛮搞笑的,但是给人的映像非常深,好笑的事情,也是一个让人记住的办法,听过他说话的人,总是会想起那句“大家好,我是某某”,正因为他把这句话一直挂在嘴边,说什么之前,都会以这句话开头。

还有,并不是每一次开车到村里,都是来卖东西,时常听见的,还有一句话“今天不卖东西,今天只讲技术”,是的,来到村里,十次有八次都是不卖东西的,只是来给大家送福利,讲技术,多好的人啊。你看,千里送,还不吃你家大米,不收你一毛半分的钱,还是专门来给你讲种植技术,帮助你解决问题。

这和以往发展种植业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以往发展种植业,一般是一个或几个相邻的镇在做,规模相对要小一些。作物种植下去以后,没有人做专门的研究,不存在试验田之类的,也没有针对性的种植产品,比如专用肥料货农药等。

自然,也没有专门的物资销售商人,没有人成天的来村里,讲解种植技术。最多,就是组织一些人,去参观一下别人发展得好的,听一下别人讲讲怎么种植管理的,或者是开一个大会,请一些有经验的人,来讲解管理技术。

这一次,发展种植业的力度,是空前的,一次失败,不但要花费无数的资金,还要浪费好几年的时间,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时间越来越珍贵,已经失败不起了,再失败,基本上就玩完了。

在农村种地的人,已经很少了,重工轻农的现象,已经普遍的存在,种植业的发展,可以说已经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如果失败了,又是几年过去,到时候,农村种地的人,会比现在更少,人都没有了,发展什么,谁来参与。

所以,这一次的规模空前的大,联合起来的乡镇,打到了空前的数十个,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规模不够大,占据市场小,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小,商人少,村民受中间商的压榨严重,内部矛盾对整体的影响大,缺陷实在是太多,小打小闹的,根本成不了。

看透了这一点,大家不再轻易出击,也不再单干,而是先联合,统一筹划,统一调度,分散经营。

试验田基地的研究员,生产销售作物种植物资的企业和商家,花椒的加工企业,同农户一样,都是有补贴的,既然是最后一次的发展机会,那就狠一点,把钱砸进去,把能做的都尽可能的做好。

农民,补贴,鼓励,越多人参加越好,基础做得越大越好。安排专人研究,专人开发,需要的物资,需要的管理技术,统统的跟上,最后的市场,也要调控,必须做大。

市场,是自由的,自由,就以为着不可控制,不可控制,那就适应,适应它的规律。一批专业的人,开始研究市场,开始在市场上争取更大的收益。

不做市场不行啊,现在的情况是基本能维持,再发展下去,即便是产量提高了,管理技术更成熟,如果市场价格不能提高,那么增加的收益,同样是跟不上的。种植需要的物资,也是需要投入的。整个产业链,已经单单是农户了,还有研究人员,物资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统统都是一根绳上的蚱蚂。

规模大了,参与进来的人多了,更失败不起,这一失败,不只是农民遭受损失,还有更多的人将失业。

唯一的出路,就在市场上,只有把价格提高了,村民收益才会大,才能真正的起到种植致富的作用,投入也会增大,做物资生产和销售的人,才有饭吃,整个产业链,已经形成,最后的一关,就是市场。

农户种植生产,市场难做,有一个原因,就是农户太散,要做市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工企业。花椒跟别的经济作物,有一个区别,从农户手里出来以后,还不能完全的直接投入市场,还需要进行加工。

这对于控制产品在市场中投放,是有利的。像水果之类的,从农户手中出来,直接就投入市场,就因为农户太散了,不好控制产品的质量。而花椒从农户手中出来,还没有形成最后的产品,还需要加工,而加工企业的数量,比起散落的农户来,就少了太多,调控起来,也更容易。

这是一个优势,对外,更容易形成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对内,更方便调控,能更好的保障农户的收益。

发展是需要时间的,这边花椒种植的发展,平稳的进行着,种植户的收入,不高也不低,将就还行。这样的情况,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一些人开始退出,但是对大部分种植户来说,还算可以,依旧持续着。

这种情况下,种植业发展的道路,已经到了分叉的路口。走得不好,市场打不开,价格提不起来,面临的就是衰落。走得好了,经济收益能提起来,就还能继续走下去。

通过努力,价格提起来了。至于如何打开的市场,如何提升的价格,对村民来说,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收益增加了。以前随随便便管理着,并不太上心,现在变得积极了,认真起来,有收益就有动力。

管理技术上,有了重大的突破。这一突破,彻底的改变花椒种植的境况,也是这一突破,最终使得花椒种植,成为了致富的路子。

是什么新技术,竟然能有这么强的效益呢?

那就是,剪枝摘收。在新技术下,花椒成熟,在摘收的时候,把枝条直接剪下来,仅留下光秃秃的树桩。在以前,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以前的摘收方式,是只摘收花椒过世,枝条是要留下来的,这样来年才有收成。

新技术的优越性在于,枝条剪下来,摘收更方便,并且每一株的花椒树,占用的土地更少,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花椒树可以种植更多。一年生的花椒树枝条,照样结果,而且比以前的,更大团。

产量上,有着巨大的提升,花椒果实的品质上,也有很大的提升。管理起来,也更为方便,因为花椒树是有刺的,比较短的枝条,管理起来,施肥、除草以及打农药、松土,更加的便利。

以前摘收不剪枝条,摘收起来十分费劲,树子大,枝条长,林子里到处都是刺,果实还细小,摘收的效率很低下。管理起来也很费劲,要进花椒林里管理,十分的不容易,又因树子大,单位面积的土地上,种植的花椒树也少。

新技术得以实现,离不开种植基地的研究。剪枝以后,光秃秃的树桩,需要打上伤口愈合的药物,才能保障花椒树免受虫害,不至于死去。到了发芽的季节,就需要打上催生发芽的药物,才能保证发芽率,发出更多更整齐的新枝条。

还有肥料,新技术下,什么时候需要施肥,是有讲究的,每次施肥都有原因,用量也需要讲究,什么时候用什么肥料才好,哪些肥料不能在什么时候用,等等。

同类推荐
  • 走过荒芜的年少

    走过荒芜的年少

    懵懵懂懂,兜兜转转,走过苍白的童年,踏过荒芜的年少,迎来不是岁月静好的今天。谁不是人世间匆匆过客,但谁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是故事的好与坏精彩与否都不一样。谁的青葱岁月,谁的花样年华。
  • 我想我已慢慢喜欢你

    我想我已慢慢喜欢你

    【一个小短篇。】“喂,物理作业给我看下。”“啊?有作业?”“……我怎么知道。”——“你又偷偷背着我和别人学习了?!你觉得我没他聪明,还是没他成绩好?”“……”【练笔之作,日常温馨向,不喜请直接点叉】
  • 流金时代

    流金时代

    (第四届现实征文大赛优胜奖,百家网站百部精品入选作品,万订精品)本故事讲述的是我,一个东南大学高材生硕士,IT精英,如何被老婆这个小学毕业的专业扑街网路小写手忽悠到手,又看着她,如何在中国网络文学和中国房产业十五年的风云变迁中,成功成长为了一个专业老扑街手,顺便用我们仅有的五万块钱启动资金,买房、置业资产千万,创造美好幸福家园的故事。捎带手讲讲社会百态那些令人警醒的事。企鹅群209504061(欢迎各路英雄好汉,全订的群内验粉丝值加全订群)
  • 远去的日子

    远去的日子

    长大是记忆渐遥,回忆不深。美好的、不好的终将流逝。
  • 远方,不远

    远方,不远

    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隐藏着一个诗意的远方。也许,它是一个梦想,遥不可及;也许,它是一份爱情,弥足珍贵;也许,它是一种事业,任道重远;也许,它是一个约定,来日方长;也许,它是一个承诺,至死不渝;也许,它是一种选择,义无反顾……
热门推荐
  • 万有引力而我有你

    万有引力而我有你

    你指尖的温暖像肆意萦绕心头的烂漫,你专属二十度的微笑像永不散开的薄云。那一年,她十八岁,那一年,他二十三岁,她特别喜欢他笑的样子,像二十七度的鸡尾酒,甜度刚好……
  • 太古至尊神

    太古至尊神

    新书《我成了宇宙第一boos》一口气造化混沌,一只拳破灭苍穹。宇宙生出可怕窃道者,偷吃四十九条大道。众圣人无力抵抗,聚齐三清十二祖巫,重回盘古大神之身。重生亿万次,也要逆天崛起。只为守护我,开辟的这个世界!
  • 孤魂海葬

    孤魂海葬

    窗户不知被谁打开了,站在船舱的通道里,就能够看到铅色的天空和深沉的海面,一派黯淡,芝浦地区阴云密布的景色也渐渐地映入了眼帘。从窗户吹了进来的北风,在耳畔响起呜呜的呼啸声。荒崎守是山景丸这艘货船上的一等航海士,此时他走出房间正要去厕所。荒崎守刚才在甲板上呆过一会儿,他穿着登山用的防风衣,脖子上围着他妻子给他织的红色条纹的围巾。从穿着打扮上来看,他并不像是个海员,不过,这条围巾在整艘船上都已经出了名,因为那是他新婚不久的爱妻特地作为礼物给他编织的。他路过一个船舱,看到门口有一枚纸片被风刮落,荒崎身手敏捷,连忙上前一步踩住了那枚纸片。
  • 愿有时光收藏爱

    愿有时光收藏爱

    12个爱情故事,12种寂寞柔软人生。张爱玲、戴望舒、胡适、顾城、林徽因、冰心、三毛、沈从文......有的爱情伤痛的令人崩溃,有的爱情坚定若磐石般令人感动,有的爱情许你岁月静好,有的爱情给你一世寂寞。品味不同的爱情,体会不同的辛酸苦楚、哀怨情愁。看他们的爱情故事,悟自己的人生哲学。愿他们的眼泪,成为你爱的力量。
  • 老子婆娑

    老子婆娑

    我不知道我怎么会这么倒霉而又幸运的遇上了她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巧合,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无奈, 我把全部的爱赌在一个人的身上, 所幸的是她也把爱全交给了我, 我不相信什么门当户对,我只希望凭自己去找另一个她,
  • 凰诀天下

    凰诀天下

    “他在窗外,你还可选择……”帝王薄唇辗转,寒意呢喃;她无声浅笑,勾缠继续;灭九族,毁身心,魂飞魄散前,她变成另一女子,立毒誓,惑人心,算计离间,她成为祸国凤凰,谁又知道,狠绝如她,只为还他一世情缘,半壁江山……
  • 太后难嫁

    太后难嫁

    十六为后,然后丧偶……作为九州大陆最最年轻的太后,也是唯一活着的太后,薄胭内要护着小皇上健康成长,外要拦着乱臣贼子谋权篡位,终于,在三十岁,不负众望的因心力交瘁而驾鹤西游了……重生一世,依旧为太后,必定要换个活法,最起码命要保住,乱臣贼子要扫清,然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猪帝的萌萌小魅魔

    猪帝的萌萌小魅魔

    “你好像很孤独,想离开笼子么。”“我是一名演员,只想扮演好我的角色,自由并不重要。”“是么...你是我见过最好的演员。”“谢谢您的赞赏...”“不过...诉我直言,舞台并不是马戏团才有,只要演员的心,在哪都能演出。正巧,我那有个舞台,需伟大的演员参与,有兴趣?”“您想雇佣我为您表演?”“当然。”“演技有没有发挥的空间...”“有,舞台很大,超乎你的想象。”“是么...可我只会演小丑,脱离马戏团,演技将与世界格格不入...”“你可以试着改变环境...比如,让这个世界适应你的演技?”“我能做到么。”“当然,霍迪不会看错人的。”“时间呢...”“时间可能有点久...大概要一辈子,你觉得怎么样?”“一辈子一场戏么...”“是的,旷世大剧,演员不能轻易退下。”“对一个演员而言,在舞台一辈子时间也并不长...”“当然。”“那我需要扮演什么身份...继续做取悦大众的丑角么?”“不不,我想你的角色人设可能要变一变,你的名字是?”“我忘了自己的名字,只知道别人叫我小丑。”“不用懊恼,朋友,能忘记的绝对不是好东西,小丑更是对你演技至高无上的认可!”
  • 将军抢亲记

    将军抢亲记

    奉新郡里,沈十三做了江柔的救命恩人,一刀劈下了欲玷污她的匈奴士兵的狗头,腥臭的血溅了她满身,那一刻只觉得面前的人是个盖世英雄。后来......她的盖世英雄也玷污了她,且并没有踏着七彩祥云将她娶回去。因为她不愿意。英雄是个骄傲的人,老子堂堂征北将军纳你一介草民做通房小妾你还不愿意?难不成还想做将军夫人啊?不愿意就麻溜地收拾包袱滚蛋,免得老子哪天没忍住一刀捅死你这个混账。江柔滚了。去了更偏僻的乡下躲避战火。有一天突然来了个儒雅的陌生男子向她提亲。她觉得自己也不是什么清白的黄花大闺女了,自然配不上这样清俊的男子,遂拒绝,“妾一介孀妇,配不上公子,公子请回吧。”男子一讶,“姑娘是个寡妇?”她点点头,朝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男子面色复杂,左思右想半天,咬咬牙,走了。第二日却直接带着彩礼上门,“寡妇也娶。”于是她红绸盖头被娶进门。洞房花烛,盖头一挑,江柔惊声尖叫——她的相公被人掉包了。斯文有礼的翩翩佳公子变成了那个玷污她的盖世混蛋。“怎么是你?”“怎么不是我?”“......那个谁......去哪儿了?”惊觉她连将她明媒正娶进家门的相公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哪个谁?”她含羞带怯,“我,我相公。”盖世混蛋很不耐烦,“老子不是在这儿?”
  • 成功就在你心中:6000米高山印证的人生智慧

    成功就在你心中:6000米高山印证的人生智慧

    本书通过16章来阐述领导力,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位商界领导者,通过策划、组织并征服非洲最高峰这一团队任务和行动,通过真实的人物和故事来说明领导者在管理中也需要“攀登心中的高山”,16章不仅记录了说服董事会出资并寻找赞助方、开诚布公解决分歧、面对高山症伙伴和拍摄证许可的意外、克服巨大障碍巴兰科大岩墙、成功登顶等故事,同时在每一章都有与故事情节中提炼出来的领导力价值相对应的、与一位国际著名商界人物关于这一价值的对话和思考,既有震撼人心的场景描述又有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和经验总结,还穿插引用了大量名人的经典论述,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