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400000002

第2章 大时代下的现实围城(1)

北京是城,很大很大,大得不知从何说起。

上海是滩,很开阔很开阔,有着非凡的气派。

广州是市,很活很活,活得让人惊异。

这是易中天在《读城记》里对“北上广”的描述,简单,却一语破的。

“北上广”这个特殊的名词,这些特殊的地域,注定了它们要成为天下人趋之若鹜的寻梦之地,它们享受着中央政府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在自由市场经济中,成为了中国的领头城市。

和那些被人情与僵化体制束缚的大多数二线城市相比,“北上广”有着难以言喻的优势,它们是宝贵的淘金地,是一个人的梦工厂,是年轻一代中国梦的承载。然而,近些年来,“逃离北上广”的口号却越叫越响,行动也愈演愈烈,对于在“北上广”拼搏和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到底是走是留,这一问题成为困扰他们的一个心结。

《围城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北上广”就像是现代围城,身处小城市的人,觉得小城市闭塞、落后,而且机会不均,而大城市发达、先进、繁华,简直是人间天堂,所以他们踮起脚尖,翘首以盼,迫不及待,挤破了头也要进来。而身处大都市的人,则深刻体味到了在大都市拼搏的艰辛、无奈,各个方面带来的压力、个人的渺小、竞争的激烈让他们萌生了退出的想法。那么,到底是要进军“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呢?

1.“北上广”众生相

所谓的“北上广”,原是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的简称,是由一种现象而衍生出来的名词,但逐渐也被用来指生存成本极高的现代化大都市。凡是有梦想、有上进心、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无不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几个大都会占据一席之地。这些大城市本身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因此让不计其数的“80后”心向往之,这部分群体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他人看来,他们应当是高级写字楼里的白领阶层,有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拿着不菲的薪水,过着小资的生活。

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现实的压力以及竞争的残酷让他们心神俱疲,疯狂的楼市,不断加大的生活压力,开始让这些有理想、有个性的年轻人不断遭受沉重的打击,经过几次碰壁弄得灰头土脸之后,他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而今,这一群体被冠以新的名词,人们称他们为“房奴”、“蚁族”,他们中有些人为了能够蜗居在大城市中而一天到晚地奔波劳碌、辗转流离,而有的则开始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撤离。

蜗居“蜗居”,原指空间狭小局促的住所。而现在所说的蜗居一族的特点是:他们大部分的空余时间均在家中度过,以便节省开支,不看电影,不逛商场,不买名牌,不参加高消费娱乐活动。他们会把节省下来的钱攒起来,以后买一套不大的房子,或者用于还房贷,由于经济能力受限,故而他们经常处于日常行为也同样受限的一种生活形态。

镜头一:

丁当是云南大理人,在昆明已经工作了七年,和两个朋友在市区一起租了一套不到60平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三个人就这么挤在非常狭小逼仄的空间里,生活非常不便,到了晚上情况更甚。由于丁当和一个朋友住在稍微大一点儿的房间里,而该友每晚鼾声震天,搞得丁当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只能不停地踢床板,室友听见声响,翻个身暂时停止打鼾,但是两分钟不到,鼾声就会再次响起。丁当真是不知道这种“蜗居”的日子究竟要到哪年哪月才能结束。

丁当每年的房租是6000多元钱,总共住了五年,居然也花了三万多元,“假如你五年之前买房子,这几年房租都够首付了!”同事都这么解劝他,丁当也希望有自己的房子,但一时半会儿哪儿筹集这么些钱去?每个月交完房租,除去生活费所剩无几,房子对于他来说只能是一个海市蜃楼的梦。

丁当如今已经年届30,仍旧只身一人,大学时候谈了一个女朋友,毕业之后两人各奔东西,恋情就这样结束了。后来朋友帮丁当介绍了几个女孩子,都觉得丁当一表人才,工作还不错,但是一到丁当的住 处去玩,女孩就开始皱眉头,三个男人脏乱不堪的小出租房里弥漫着烟草味、臭袜子味,再走进丁当的房间,看见的是冷冰冰的“校园式”

上下铺,上床还躺着个大活人,哪里还有甚么心思玩情调?于是女孩们都一一打了退堂鼓。

丁当的妈妈一看儿子都三十的人了,仍旧单身一人,婚姻的事到如今八字还没一撇呢,心里又着急又上火!当得知丁当找不到女朋友的原因之后,妈妈一狠心说:

“不就一套房子吗?我们买。”

作出决定后,丁当妈拿出了八万块钱,交到丁当手中。捏着存折,丁当鼻子有些发酸,他知道其中的分量,这可是妈妈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血汗钱……为了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合适的房子,丁当骑着自行车跑遍昆明城,终于在北市区买了一套90平米两室一厅的房子,总价42万,首付10万,月供1800元。

房子是买了,但要到明年初才交房,丁当“蜗居”的生活还没有结束。现在,他每个月除了要还房贷,还要交房租,每天醒来身上就像背负了一座大山。他每个月有3000元的收入,除去这两项支出,只剩下700元钱。因此,这一年来,丁当能省则省。每天的伙食费必须控制在15元以内,早点省了,两餐只能吃盒饭、方便面、小锅米线……即使这样,每个月也要花450元,余下250元就是所有的零花钱了,还要交手机费,如今丁当只接电话,基本上不主动给别人打电话,甚至因为担心医药费太贵,哪怕是生病也只敢在家休息,而不愿去医院。

“刚摆脱‘蜗居’生活,现在又成了‘房奴’。”当当苦着脸无奈地说。

镜头二:

2006年大学毕业之后,来自浙江的王莹只身来到上海工作,一个女孩子在外地总归不方便,需要有人照顾,后来同事就给她介绍了男朋友小刚。虽然王莹对小刚第一印象非常一般,但小刚却一眼就看上了王莹,经常给她打电话嘘寒问暖。日久生情,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块。

相处半年之后,小刚的父母就催着儿子赶紧结婚,但是王莹却想等买了房再结婚。小刚的父母知道了王莹的想法后,提出让他们先结婚,婚后他们会给小夫妻50万买房子的首付款。王莹听了公公婆婆的许诺后,才和小刚去领了结婚证,举办了婚礼。

转眼结婚已大半年。其间王莹自己看中了很多套房子,但是每次和公婆提到首付时,公婆都吞吞吐吐,转移话题。为此王莹经常催着丈夫向父母要钱,小刚开始说父母答应给就一定能给,但催促的次数多了,小刚也开始不耐烦了,他突然转变了态度说买房子是自己的事,不是父母分内的事情。

这时王莹怀孕了,眼看着还是没房子,她更加着急:现在租的房子太小了,孩子出生后根本不够住。于是趁怀孕休假,她回家和婆婆正面提起买房子首付款的事。令她没想到的是,婆婆竟然说:

“我甚么时候答应了?”

王莹对婆婆这种言而无信的态度异常气愤,而丈夫也对自己日渐冷落,她感觉自己受骗了。夫妻间一次次的吵架让他们的感情产生了裂痕,王莹甚至有了离婚的想法。无奈肚子里的孩子正一天天长大,万般无奈的王莹真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解读:

俗话说“安居乐业”,有了家,心里就有了依靠,就生了根。房子的确重要,拥有房子也是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为了房子而倾尽家产,透支后半辈子的幸福,就有些不划算了,在买房之前,应当对个人现有资产以及支付能力作一个详细的评估,选择在自己能力承担范围之内的房子,以及合适的还贷方式,这样才不至于出现像上面丁当那样的现象。一般来说,合理的家庭支付比例是每月房贷支出不应超过家庭收入的25%,如果超出,就会对家庭在其他方面的消费产生影响。另外,买房者还要考虑自己工作和收入的稳定性,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只是一味地加重还贷“砝码”,无疑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沉重负担。所以,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各种因素,正确选择贷款额度和还款年限。同时买房也不一定非要一步到位选择 新开盘的商品房,经济能力较低的家庭也可以选择二手房,或者利用政策选择经济适用房,同时买房时机不成熟的人可以延缓买房计划,或者选择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进行过渡。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要让自己背负太大的压力,人生苦短,只有懂得享受的人生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房奴

“房奴”,从字面上来理解,其意思就是买房者变成了房子的奴隶,实际上是说那些因买房而受到经济束缚的人。随着近些年来房价的不断飙升,“房奴”一族的成员也越来越多,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也是持续走高。从某大型网站的一项最新调查中我们能够看到,目前我国使用按揭贷款的购房者达到了90%以上,其中31.75%的购房者的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这些月供占到其收入50%以上的消费者,他们一方面因为有了房,心理上多少有了一些安慰,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质量却下降了不少,他们往往被沉重的贷款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不敢轻易跳槽,不敢旅游,不敢娱乐,害怕银行加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成了地地道道的“房奴”。

镜头一:

艺馨从大学毕业之后,经常和她的闺密们一起出外泡吧、唱歌,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她却不怎么出现了,后来她的闺密小张经过多次询问,才知道,她因为买了房,为房所累,成了不折不扣的“房奴”。

艺馨和她老公现在住的房子是2006年买的,那个时候两人正准备结婚,需要一个固定的住处,于是就购买了总价70多万的三室两厅的房子。首付是跟双方父母借的,贷款需要20年还清,月供3400多元。本来艺馨觉得有了自己的房子就万事大吉了,却不料各种烦恼仍旧纠缠着她,让她烦恼不已。

艺馨夫妇二人每月收入8000多元,平时水、电、物业的费用加上月供等各种开支,每月至少要花费4300元,这就占据了两人收入的一半,只剩下约4000元可支配。艺馨是个很有品位的时尚女性,在买房之前,单是在买衣服、美容美发上面,她每个月都要花掉2000 元左右,从供房第一个月开始,她就尽力控制自己,减少在这方面的花销,其他开支与以前一样,结果当月他们还是透支了近2000元。

针对这种情况,他们接下来马上制订了消费控制计划,如今,两人基本上不打车,不去电影院,不下饭店,不泡吧,不唱歌,不买贵衣服,能够节省的尽量节省。

艺馨虽然结婚已经这么多年了,然而依然没有要孩子,依旧过着“丁克”式的生活,不是他们不喜欢小孩,而是怕养不起。基于此,两人决定每月从余下的4000块钱中抽出1000块钱来,等有了孩子以后,作为孩子的抚养费和学费;对于双方父母的借款,“能拖先拖着”。而双方父母不仅没有催他们还款,反倒是每次来的时候还要资助他们一些,这样艺馨和她先生觉得非常过意不去。“他们把我们从小拉扯大,老了之后还得把多年积攒的养老金拿出来资助我们,我们内心真的感觉非常内疚,但是又没有其他办法。”艺馨愧疚之中透露着无奈。

“其实租房住也没甚么不好的,要是当初不买房就好了,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末了,艺馨无奈地说。

镜头二:

张军,生于1983年,2005年毕业于南京一所名牌大学信息工程系,毕业之后便携女友一起来到了广州打拼。如今,周一到周六,早上7点到晚上8点这段时间,根本不属于张军他自己。

早上7点,张军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后,一溜小跑着去车站,用他的话说,利用这五分钟的路程健身,把去健身房的钱都省出来了。

路两旁一家挨着一家的早点摊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然而他只是吞了吞口水,坚持赶到单位,单位里管早饭。因为住处在乡下,单位在开发区,乘公交车需要30分钟左右,而上班时间为上午8点,所以张军总是在7点20之前到达车站等车。在公车到来之前及车上有座位的时候,是张军的英语时间,他拿出大学里考六级时用的那本词典,认真拼写着单词。

“晚上6点,别忘了去咪咪家教数学。

8点回家前,记得去超市买牛奶。”一边背诵,还得把这一天的备注输入手机…… 依靠着不懈的勤奋以及节俭,到2008年年底,张军攒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十万,想迎娶女友过门时,却遭到女友的拒绝:“没有房子,有一种漂泊无依的感觉,结了婚也不敢要小孩,将来人到中年零保障……最起码,要能看到买得起房的曙光。”为了能让女友看到“曙光”,张军一个人偷偷地看了一个月楼盘,在距离自己和女友上班较近的城东购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商品房,从此光荣地跨入房奴的行列。

镜头三:

2007年,李小姐贷款35万元在郊区买了一套总价为54万元的住房,贷款分15年还清,每月需还款3000多元。李小姐原来的工作单位是一家私营企业,效益不错,月收入在3000多元,李小姐的爱人在某中学当老师,月收入也有3000多元。当初选择还贷年限的时候,父母考虑到李小姐工作性质不稳定,劝小两口选择还款年限较长的贷款,一来每月的还款压力相对较小,二来即使李小姐的工作出现变动,也不至于出现还贷困难的窘况。但李小姐却坚持认为,要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多赚钱,尽快还清贷款,这样就能减少利息支出,于是选择了较短的贷款年限。这样一来,月还款额已超出了家庭月收入的一半。

然而世事难料。2008年初,李小姐所在的公司搬迁到了外地,无奈之下她只好选择跳槽,到了另一家公司之后她的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这样一来,扣除每月的银行还款,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每月只剩下两千元左右,基本的日常生活开支都有些紧张起来,每到月底就显得捉襟见肘。后来,谢小姐一直努力向银行申请延长贷款年限以降低月还款额。

解读:

“房奴”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汇,为了还房贷,他们都同奴仆一般,低着头默默地工作,争取早日还清房贷,还自己一个自由身。中国奴隶社会已经结束了两千多年,但是当今社会,却有许多人长期充当某一事物的物质奴隶,痛苦无比。这实在令人感叹,却又不以为奇。对年轻人而言,房子乃人生梦想之所系,为它艰苦付出,屈尊折贵,锲而不舍是绝大多数生活在高消费地区的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中国人向来有一种房子情结,他们总觉得,租来的房子算不得家,只有真正有了房,才算是有了真正的家。房子成了很多人每天必谈的话题,就像《蜗居》里海萍说的一样:

“走到哪儿,哪儿都在讨论房子。”一时间,房子成了公众热议的话题,就像一只每天在耳边嗡嗡叫个不停的苍蝇,让人感觉心烦意乱,同时也勾引起了人们心中赤裸裸的房子欲望,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迈上了当房奴的道路。

同类推荐
  •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传媒治理论:社会风险治理视角下的传媒功能研究

    本书借鉴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相关知识,从传媒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即传媒治理与治理传媒角度,特别是就传媒如何参与社会治理进行了具体探讨。本书包括社会风险语境概说、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的可行性、传媒参与社会风险治理、传媒与其他社会治理主体、治理传媒五个部分内容,并联系中国媒介现实列举了大量报道个案以及详细的案例分析。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为全面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的阅读理解应用文书的能力、沟通讲话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建构应用文写作知识体系,使财政干部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提升财政公务活动的执行力,以适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财政部2010年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58号)精神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岗位培训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财政干部的认知规律、应用文写作教学规律和基层财政工作实际编写本教材。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

    本书是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编范畴,探讨艺术与人文教育的内涵、本质与范畴,第二编镜鉴,着重分析古今中外的艺术人文教育思想,第三编践行,介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艺术人文教育的经验,第四编探索,是对现行艺术人文教育制度的反思,并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热门推荐
  • 慕子之游

    慕子之游

    正所谓:草木百年新雨露,车书万里旧江山。人事代谢,往来古今,岁月辗转,流年迁徙,需该及时在平凡的生活中不断找寻新趣味,就让我们随少年慕子游一起经历一系列精彩冒险故事和可爱的人儿,感受奇幻诡异的世界,看成长,生活,人生,希望能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会与享受。这是写作者的荣耀。
  • 疯医奇侠传

    疯医奇侠传

    疯疯癫若狂,天下无双。自诩道:余昨日端坐云端,俯视天宫。玉帝惧内,王母罚其引火镰起灶。众人摇头苦笑,却突然间天空雷电交加,雨泻倾盆。医尝百草,藏金方,熟读内经九卷。一少妇难产而厥,蓬头垢面佯装调戏未殓产妇。脉象虽无,心智却醒,惊吓之余棺中啕嚎产子。母子得安,家亲悲怒转喜,扭头之余,见其疯癫而去。奇奇人,奇貌,奇相。长舌斜吐,唌水偶滴。然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常吟道:身世贵贱如一鸥,今擎棍钵乞九州。功名富贵水中月,世态炎凉浑如秋。两眼识辨阴阳界,一肩挑尽古今愁。好梦易醒人已醉,缘起缘落几时休。
  • 中国楼市何处去

    中国楼市何处去

    2010,中国楼市面临前所未有的空前大震荡,通州房价在三个月内暴涨三倍,海南楼市在第一季度暴涨三月,上海房价在打压中逆势上扬,北京一日之内连爆三个地王……4月17日,国十条横空出世,新政风暴雷厉风行,调控之下,中国楼市何去何从?我们将拭目以待。
  • 蜜炼首席

    蜜炼首席

    顾言笑逼婚上位做了陆太太,被问及成功秘诀,答:“因为陆总早就对我居心卜良,非我不娶。”瞧瞧这口气,俨然被陆总宠上天了……和谐婚姻是什么?陆总总结道:“自己百分百归老婆,家产百分之九十九归老婆。”陆太太不满:“剩下百分之一呢?”“老婆,总要给孩子买包纸尿裤……”
  • 青囊秘诀

    青囊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珩璜新论

    珩璜新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男配,别作死

    快穿:男配,别作死

    快穿文,女主拯救作死的男配用着女配身份操着女主的心,最后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作者真的是很随便的概括了,求求你们可怜可怜作者吧)女配:男配能不能不要再接近女主了你这样早晚要作死的你知不知道啊(咆哮!)男配:可是我被设定成这样啊,女主魅力太大我控几不住我记几啊。你说过会永远保护我的呢~(温柔似水娇花眼神凝视~)女配:我撤回行不行啊我要罢工!(眼神渐渐呆滞)男配:(继续温柔似水眼神)女配:行行行,好好好,老子罩着你,你作死了算我输!
  • 杜鸿伯的情谊

    杜鸿伯的情谊

    清晨时分,作家杜鸿伯和夫人刘思琪和往常一样,坐在食店的房檐下。天地间是朦胧如梦境的细雨,细雨飘逸着淡淡的忧郁,有打伞的人和没有打伞的人,匆匆地从忧郁中走过。五指山的夏季本来就充溢着朝气十足的凉爽,空气又十分洁净,雨丝洗涤了本来就十分洁净的空气,淡释了本来就不多的暑热,杜鸿伯夫妇感觉精神和肉体都凉爽,充盈着恬静的悠闲。手机一阵蜂鸣,杜鸿伯拿起手机,翻开盖子摁了信息接收键,看后淡淡一笑,对刘思琪说,手机又放屁啦,顺手把手机递给夫人。他把手机发来的黄段子称为手机放屁。
  • 供人派遣的小差使

    供人派遣的小差使

    菲尔的父亲在世时,他过着快乐的生活,可父亲去世后一切就发生了变化。一天,菲尔的同父异母兄弟乔纳斯用雪球打他,他给予还击,却遭到继母不公的斥责。为了达到一个卑鄙的目的,不喜欢菲尔的继母这时透露出一个秘密,说他已故半年的父亲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年幼的他大受打击。原来他是被收养到这个家的,他的亲生父亲在他3岁时把他留在这个家里后即一去不回。菲尔眼前的一切彻底改变了,他不愿再依赖继母生活下去,毅然决定只身到纽约去闯世界。16岁的他乘上了一列前往纽约的火车,奔向一个新奇而陌生的世界,开始了自己不同寻常、激动人心的奋斗生涯……
  • 孤女天骄

    孤女天骄

    奋斗十年,白沐秋终于买了新房,除去了脸上的胎记,正打算找个人一起共度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一朝穿越,一切归零,从头再来!看小孤儿两世为人,召唤妖王,收服魔君,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魔王大人,让我回去吧!”“想回去也不难,只要你够强。”“多强算强啊?”“只要能呼风唤雨,翻江倒海,摇山震岳,拔地参天…”“停停停!我先去吃个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