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70600000003

第3章 倒数第二次暑假

暑假正值“双抢”。

清早,天上星星还没有灭,大人带着镰刀去田里“杀禾[4]”。有些人家劳动力有限,要和队上的人事先打好招呼换几个工。我家只有奶奶一个劳动力,她喊对门几个年轻的堂客们来帮忙。这天早上,大家默不作声,一人一个角落,戴上套袖弯下腰就开始杀。

杀倒一线,太阳渐渐爬上山。奶奶放下镰刀,回家做早饭。早饭做好我才起床。她舍不得我吃苦。

禾杀完要“拌[5]”,最早拌桶没有装柴油机要人踩。两个大人踩,脚下用力均匀合拍,踩起来便轻松。手上功夫也要好,满满一手禾滚来滚去。小孩子是滚不干净的,他们做得最多的是捞禾。小孩子这时节没怨言,一捞一天。脸、脖子、手臂晒得通红,禾叶更是在手臂上划出一道道红杠,出了汗又痒又痛。大人不忍心,从兜里摸出几毛钱当作奖赏。他们拿着钱去铺里买两毛钱的冰袋。冰袋像石头一样硬,敷在手臂伤口上,凉飕飕的。咬开吸一口,好甜呐,这甜味把一天的疲惫都带走了。

我下田少,做的是零碎轻松的活。拌禾时送茶,晒谷时守鸡。除了茶,有时也送藠头。

藠头在杂屋的醋坛里,背阴放一排。倒坛里是扑豆角和白辣椒,掺着发白的苦瓜、发黑的茄子。封口时塞一圈稻草,用小竹子弓紧。做得好的扑豆角爽口微酸,白辣椒水分还未散尽,炒起肉来香飘四溢,令人垂涎。正坛坛弦有水,石头压着盖,里面酸气出不来,外面空气进不去。一揭开盖子,积攒已久的酸味喷涌而出,令人津液不止。这一坛酸水保养得好,可以去一两年。藠头是绝对的主角,其次是刀豆、萝卜、姜片、大蒜头。也有人家放黄瓜、莴笋,这两样东西不经泡,一发烂,酸味也就走样了。

我用筷子夹一盆,撒上白糖,送去田边,是很解暑的食物,大家很快吃得精光。

出了谷子,奶奶要自己挑回去。山路崎岖,一担上百斤,实在辛苦。谷子挑回去摊在地坪上,用铁齿耙滤去枝枝蔓蔓,再用竹扫把撇去上面一层碎草,之后用密齿木耙翻几次边就好了。

晒谷这段时间,小孩子要盯着鸡和麻雀不来啄。啄也罢了,它们拉屎,这不能忍。一看到它们蹑手蹑脚走过来,我举起手中的竹篙就冲过去。竹篙当头劈成一朵花,散在地上啪啪作响,吓得它们鸡飞狗跳,要过很久才敢拢来。

曝晒几天后,谷子干了,还要过一道风车,吹走空壳和灰尘,这时金黄的稻谷就能进仓了。

收割之后,插晚稻之前,田里还没进水,是挖泥鳅和黄鳝的好时节。小男孩们锄头扛上肩,拎着塑料桶在田里走。走几步,看见黄鳝钻过的洞,他们能大概分清是最近钻过的,还是很早以前的。不像我,一阵胡挖,把力气耗尽,桶里空空如也,最后失了耐心,再不挖了。

年纪大的孩子有想法,挖了几斤送去隔壁村专门收黄鳝的人家,换几个零钱,是很让人羡慕的。有了零钱,他们用来置钓具。他们耐心好,也爱钓鱼。钓白鲦是有意思的事。折了小竹子或白栎枝插在水边作掩护,水面撒谷糠,很快引来一群白鲦。一米长的竹子钓竿,也不上食,不停甩,能甩上来鱼。女孩子掐一截革命草,趴在水边钓棒花鱼。棒花鱼和虾一样,喜欢在岸边游。棒花鱼嘴巴大,贪吃,咬了革命草不松口,手一抽就被带上了岸。

挖泥鳅黄鳝、钓鱼我都不在行。我喜欢野炊。挖灶,架锅,捡柴,淘米,煮饭,挖红薯,洗青菜。一切准备妥当,点火。锅烧红了,倒油,滋滋哔哔地响。有好几年,暑假也好,周末也罢,我们都在大园里[6]野炊。大园里是伸向水库的一块地,像个半岛。这里是好几户人家的菜园,很齐整开阔的地,只有几棵油茶树,长在一起,很高。我们在树下做饭、玩游戏,打扑克,直到初中毕业,很多孩子要出去做事,我们就没再一起野炊了。

距离上一次过暑假,没想到已经是五年前的事情了。

那时我在考驾照,认识一位大姐。她说暑假可以去她店里帮手,顺便辅导她小孩英语。这样我一下有了两份工作。早上八点前赶去大姐家,十点后再回店里做事。

早上太阳很晒,路上没有人,来来往往的货车扬起厚厚的灰尘。走到丁字路,拐进去那头是自己学校,立着大大的广告牌,写了学校名字。心里有点慌,仿佛自己再不属于这个地方。店里做事的是比我小的小姑娘,不过她们出来早,个个天不怕地不怕。她们开我玩笑,说一个堂堂大学生出来端菜,还端不好。我不知如何应对,陷入长长的沉默之中。

没有客人时日子更闷,老板在店里看着,每个人都要保持忙碌的样子,而我确实没有事情可以做,坐立不安。等来了客人,厨房忙起来,姑娘们去包厢招呼客人点菜,我站在厨房门口等着。我送菜只到门口,姑娘们最后送上桌。

后来我们总算熟悉了些,她们教我偷吃,偷不常点的菜,鸽子蛋之类。有次我偷吃牛肉,赶上人手不够,我只好把菜端进去。客人问什么菜,那牛肉还压在舌头底下呢,烫得要命,我不好出声,摇摇头赶紧跑出来了。

住处是离店里不远的宿舍楼。姑娘们住一楼,我住二楼。老式楼,红砖墙,外面没有灯。隔壁是一对收废品的老年夫妻,我下班时他们还在,天一黑就走了。四下无人,怪吓人的。房间晒了一天,推开门,热气扑面而来。躺了半天睡不着,打一桶水浇上去。这时楼下的人跑出来骂:“楼上的倒什么水,不晓得漏水啊。”我连连道歉。好不容易起了风,凉快一些,外面樟树作响,黑影起起伏伏,又吓得睡不着。隐约听见隔壁铁门响,听说住的是个年轻人,他回来了。我从没见过他。他打开电视,凤凰台的声音。再听不见其他,像住着一个幽灵。

大概过了十多天,学校老师、领导们也放假了,很少人来店里请客吃饭,生意一下子暗淡下来。老板让厨房把剩下的菜全部做完,满满一大桌,请员工吃了饭。之后去唱歌,我能唱英文歌,他很喜欢我的样子,拍着我肩膀说:“小伙子,将来要在这边找工作,你告诉我,我在你们学校也认识一些人。”我那时候总想着去更远的地方看看,只是很感激地谢谢他的好意。

那次回家以为是最后的暑假,倒也闲得住。有个已经参加工作的高中同学半夜给我发消息,说:“我好累,想回家。”这让我更珍惜在家的日子。乡下年轻人少,奶奶也不再种田。我白天窝在家里上网,黄昏去副坝散步。夕阳照在身后,下沉得快。脚下水面延伸至远方,金黄色云朵缓缓移动,狗在不远处吠,有人挑着水桶去井边打水。夏天就要过去了。

还能过最后一次暑假,是后来考了研究生。

这趟回去,叔叔家的两个小朋友在家,叔叔也在。家里热闹很多。小朋友在外地出生,上完幼儿园才回乡下,如今在县城上小学。他俩颇有些城里人的习气,从不出去找小朋友玩。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出去,他们说太阳太大。

有几天太阳的确大,推开堂屋门,白晃晃的光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也不敢出去。几天后下了雨,连续阴天,我背着相机出去瞎逛。竹子花枯萎了,栀子结了青青的果子,羊米饭能吃了,茅栗还没裂开,茶籽结得很厚,枝头垂下来,一副辛苦的样子,还是绿色的壳。

走到大园里,大园里很多年前就没有了。建了猪厂,后来猪厂老板连夜跑了,猪厂空了,剩下残垣断壁。附近只有一户人家。开[7]伯母看见我,喊我过去坐。她中风八年,现在能勉强照顾自己。儿子、媳妇、孙女都在长沙做事,每月回来一趟,置办好柴米油盐又出去。大园里平常没什么人去。她的充电器被雷打坏了,电话打不通,她托我去镇上帮忙买一个回来。我正好想去镇上一趟,可以走走路,拍点东西。温吞吞的天。走到戴家大屋,大汗不止。山腰视野很好,可再往远处就变得灰蒙蒙的,看不见山的轮廓。

到镇上手机店,问充电器价钱,老板娘酝酿一下,我以为她要黑我。

“八块钱,你也帮忙,我也帮忙。要得不?”

“当然要得。”

婆婆还以为要十块钱呢,她会很高兴的。

夜里,叔叔说导山有戏看,问我去不去。叔叔喜欢看花鼓戏,他讲益阳班子唱得最好。益阳话和宁乡话相像,听起来亲切。我小时候看见戏子只觉得害怕,也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机会再看,我是完全不懂戏的。这一次却觉得很有意思。天皇星敌不过王英,王英不再赶尽杀绝,唱悲悲切切那几句十分好听,可惜我记不全唱词。我上初中时班上有个女同学会唱,她家里穷,学几句戏,正月里跟人出去打花鼓,挣点红包钱。她唱得最多的是《补铜锣》《刘海砍樵》。《补铜锣》是蔡九哥和林十娘的故事,我在电视上看过。一开头蔡九哥敲铜锣,喊:“收割季节,谷粒如金,各家各户,家鸭小心。”印象很深。《刘海砍樵》几乎每个小孩子都会唱。一问一答,我最喜欢胡大哥这一句:“我看你就硬像的她啊啰。”方言里不用“硬”这个字,发“nie”的音,听起来好笑。正月打花鼓并不受人欢迎,叫“讨米花鼓”。很多人家一听到锣鼓响就赶紧关门。有时花鼓队走到大门口了,实在不好意思关门,只好让他们进来唱几句。要放鞭炮,要封红包。这些年大家手头宽裕了些,家中长辈过寿,也愿意花一两万搭戏台唱一整天。

第二晚我们又去王家冲看了一场戏。经过树山坳,几个娭毑[8]和堂客们在地坪歇凉,叔叔认得她们,也晓得她们爱看戏,把她们喊上车。一路开车,一路说从前夜里骑摩托车去偕乐桥看戏的事。冬天,四五辆摩托车一起,骑十几二十里那么远,为的看一场戏。说起过往的日子,叔叔很兴奋。

这一晚有场哭戏,动情之处,演员眼泪直流。这时候主人家是要打赏的。回来时听这几个堂客们说,她们不敢看哭戏,尤其不敢坐在正台下,怕煞到。上一辈的人特别信这个,我听她们讨论,觉得新鲜。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意识不到这样的煞气了。

暑假快结束时,是我生日。这天叔叔带我们去镇上买蛋糕。我并不喜欢吃甜食,两个小朋友比我还要高兴。“哥哥,我要巧克力。”“哥哥,我要水果。”刚下车,看见炸兰花干子的,每人买一块,站在街边就开吃。天热时没人出来摆摊,这几天天气实在是好。眼看葡萄上市,叔叔订了二十斤,他要做葡萄酒。我们并不爱喝酒,只是看他欢喜的模样,大家表现出一副支持的样子。最后买了一条草鱼。草鱼肉厚,我喜欢腌几天再吃。

中午叔叔抢着要做菜,他做菜时好时坏。头天做辣椒炒牛肉,辣得我眼泪都出来了,忍不住吃了三碗饭。这天却做得很差劲。大家默默吃完一餐饭。到晚上我不准他再做了。

看戏,散步,做饭,手里还有一份翻译的工作可以做,这一次比以往的暑假过得都要充实。然而有天终于接到老师的电话。他问我实验进展如何。他是知道的,刮了一次十七级台风,我在乡下花了半年时间做的贝苗一个不剩。他责怪我不该回家,应当在台风后去海上捞贝。我一时语塞,想起小时候暑假结束作业还没写完要被老师骂的情形。暑假总是有忧愁的啊。

注:严格来讲,这是最后一个暑假,标题用《最后一次暑假》更恰当,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看了一部十分喜欢的日剧,叫《倒数第二次恋爱》,说的是一对年龄加起来超过100岁的中年人恋爱的故事。既然恋爱没有年龄的限制,我想暑假也不会的,现在我还很年轻,往后还会有暑假那样快乐的心情,就算给自己一个小小的祝福。

同类推荐
  • 马语:六十年风雨

    马语:六十年风雨

    这是六位马年出生的老人在60岁来临之际为自己送上的一份特别的礼物。六位老人都曾参加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如今人到暮年,欲以文字的方式来梳理过去六十年人生的悲欢离合。书中内容多为对青年时代的追忆,对故土故人的怀恋,充满了人生的沧桑,也蕴含着对生命印记的深层思考。
  • 蓝钟花

    蓝钟花

    包临轩的诗集《遍地残红》集合了诗人近年来的力作,同时也收录了少许早年创作的有代表性和纪念意义的作品。全书共分四个部分,有对世象人间的体悟与思考;有对亲情、友情的深情守望和真挚抒写;有对自然万物的冷静观感和省悟;有对流逝的时间与多变人生的洞悉和细致镌刻。这些诗歌,是诗人人格精神的熔铸,也是近年来诗坛“新归来诗人”现象中的一个重要成果,体现着当代诗歌创作流变中一种独立不羁的艺术格调。
  • 灵海潮汐

    灵海潮汐

    本书为庐隐小说集,收录的作品主要有:父亲、幽弦、胜利以后、秦教授的失败、寄天涯一孤鸿、灵海潮汐致梅姊、寂寞、蓝田的忏悔录、何处是归程、雨夜、云萝姑娘。
  • 李少君自选集

    李少君自选集

    作为《天涯》的主编,作为深刻地介入了当代思想状况和政治反思的诗人,李少君的诗中自然也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古龙:萧十一郎(全3册)

    古龙:萧十一郎(全3册)

    读古龙长大的人,都活得很酷!在《萧十一郎》里,酷就是哪怕被误解也要坚持做正确的事。 古龙用《萧十一郎》写尽你正在经历的悲欢离合!113部电影104部电视剧32个游戏14部漫画不是真正的古龙,刀一样、诗一样、风一样、酒一样的文字才是真正的古龙!古龙诞辰80周年纪念版!《萧十一郎》系列全3册,囊括《萧十一郎》《火并萧十一郎》(上下两册)两部经典。《萧十一郎》,一部先有剧本后有小说的武侠奇书。萧十一郎,一个被所谓正派唾弃的“盗贼”,一个敢爱敢恨、无怨无悔的浪子,无论多少次被误解,他都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他用隐忍和孤独,诠释另一种至情至性。古龙笔下以悲剧为结局的主角,只此一人。
  • 天价聘金:校草的66日恋人

    天价聘金:校草的66日恋人

    上官辰风:我认主了,像宠物一样,是逃不开的宿命。【全文已完结!】★新文:《陆大佬他又被打了》【注孤生狂拽炫酷刺儿头学渣×温软甜系女神学霸】☆陆大佬:清华还是北大,要看宁宁下手重不重……
  • 原始部落里的冒牌神明

    原始部落里的冒牌神明

    李青彦在雕刻木雕的时候,不幸的被时空乱流带到了蛮荒。被部落的原始人当成了神明大人,而木雕却被当做了图腾。这里奇花异草遍地,巨兽毒虫横行。不仅生活着百万年前的史前生物甚至还出现了6500万年前就灭亡的恐龙一族不仅如此,这片大陆气候异常,磁场颠倒,环境恶劣。他搞不清自己所在的时代,只知道这里的生物体内又含有特殊的能量。但为了生存,他用上了所有的知识,武装部落。带领着这群原始人在这片蛮莽又神秘的土地上开拓出一片自由之地。本文比较纯的远古生存小说,注重发展,基本靠脑。
  • 混沌造化神

    混沌造化神

    混沌之初,开天辟地,世界万物,全靠造化。
  • 我的明日阳光

    我的明日阳光

    亲情,爱情,友情,在我们身边,也越走越远
  • 阿娇翁主

    阿娇翁主

    陈阿娇不愿陷入这争斗中,陈家因窦太主而成为诸侯,因陈阿娇而成为外戚,故刘彻终会除之。为了保的陈家注定仅剩的血脉,为了能够离开那座皇城,她宁愿一步一步的退,一步步出卖着自己的仅有。她与刘彻妥协着。曾经深爱刘彻,却因为刘彻的不爱而放弃在感情上对他的追逐,一次次的伤害,学会了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虚与委蛇。
  • 与恶为善

    与恶为善

    2012年8月3日17:00宏景是座古城,劈头盖脸的暴雨已下了大半日,到傍晚时分总算停了,天却阴得可怕。天青祠景点的工作人员清闲了一天,临下班的时候,却被突然闯入的游客告知,说偏殿漏雨地上都是水。到了偏殿后,先前报告的游客已不知去向。天色昏暗,老旧的古殿里充斥着木料潮湿腐旧的气味,在殿门口尚觉得亮,往里走了几步,却只能看见殿内雕塑的隐约形状。
  • 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

    33岁的离异医生娄小娄,与16岁的孤独少女桑丫,对“中国方术之王”奇门遁甲都怀有强烈的兴趣,由此结缘并展开了一段洛丽塔式的爱情。可是幸福却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戛然而止,花样少女香消玉殒,深情男子悲痛不已,偶然间却窥破了天机,于是,去过去,来未来,开始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生命拯救。生命与爱情之花,在命运的雷电下,在死亡与绽放之间摇曳……
  • 不死者契约

    不死者契约

    主角被异界所召唤,沦为不死生物,一系列的谜团也都接踵而至,幕后的推手究竟在下怎样的一局棋?致使各大种族皆沦为棋子?最终……主角该何去何从?是带领不死大军称霸天下?还是……直面那九天之上的恐惧……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俄罗斯学者卷

    本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