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47700000002

第2章 序

祝佐平先生遗著印好了,同志们又把王蓉清先生的《海滨集》付印,这是先生手写定本,几经删订,不像佐平的断简残篇。所以看了佐平遗著,决不能说就可以窥见祝佐平的学问;而看了《海滨集》,就同亲聆王先生谈论一样,他所学所行,本末灿然具在,原用不着吾们替他吹……或宣传。无奈当不起申甫先生三番五次,亲来督促,只得胡乱写些废话:

先生死前一月,在图书馆和我讨论《禹贡》、碣石,我说碣石早已沦没在汪洋大海中,许多经生,不晓地学原则,和山东半岛积渐陆沉的事实,以致聚讼纷纷,各逞说,所谓“可怜无益费精神”耳!先生瞿然问故,我把地盘升降的学理,当代地学家考定的断案,源源本本告诉他,他恍然说道:我曾做过一篇辨碣石地望的文,自信折衷诸家,差可算作定论,听你所说,觉得翳障一空,更信考古也不可不知科学,我的《海滨集》,不日可以写定,要烦你仔细看过,倘有类似于此的错误,请勿客气,老实指出,我不惮改订。那时正值盛夏,彼此在休假期间,原是聚首论学的绝好机会。不料没有几天,我给人家邀往上海,尤不料去了不到旬日,蓦地得着先生死耗!归后即在图书馆搜出稿本,知就在吾们别后的旬日间,先生已手录完毕,翻开一看,那篇碣石辨赫然在目!追想他老人家当时蔼然虚己之度,犹在昨日,而又如隔世!万不料仓猝小别,竟成永诀,真使我感怆不已!

先生和我论学,始于宣统庚戌,那年秋间,吾从苏州带了一部《楞严经》归里,先生急急前来借去,看后,极端赞叹佛法精微广大,从此他开始博览佛典(他六十自述纪此事在民元,微误)。他深嗜竺好,而勤奋诵习的功夫,远过于我,我才耸然惊异!后来和先生渐熟晓得他生平于学问,一向如此;至于终身,未常不如此。——这是我对他最先所得到的印象。

论人本同画小照或拍相一般,“贵得其真”,可是谈何容易!我觉得茫茫天壤,要几个好朋友,尚还不难,若要得个真知己,可就旷世难逢!——“好朋友”和“真知己”怎的竟然不同,人家不免笑吾讲疯话,奈这个玄妙,说来话长,碍于体裁,限于篇幅,恕吾不赘,——即就对于王先生的批评而论,归纳起来,不外两种说法:(一)说他不但是国民党人,而且属……党;(二)说他是一位桐城派古文家。这两种极端的观察,好像把王先生放在交易所里拍价,不独早晚市价,相去太远,而且连货色也不会弄清楚!——吾们还用不着辩……党的是非邪正——不是我小觑王先生,以他的才性,决不会有做……党的野心,尤决没有做……党的魄力。至于古文家呢,说者也许是好意推崇,我却要替他叫屈,——如果王先生于四五十岁时候死了,别人上了他这一个尊号,我仅可相对的承认,还不免口是而心非地暗暗说道:“怕还够不上一点罢!”——王先生做起文章来,固不免现出一副像煞古文的面目,到老未变,然而未必自以为成家。至学问方面,思想方面,他于五十岁以后,早已离开所谓桐城派,越走越远,何啻“千万里而遥”。唉!“凤皇已翔于寥廓,而罗者犹视夫泽薮”!古今同慨!何足怪呢!

然而一般社会,说他什么党什么家,却“也事出有因”,且不能说(查无实据),正惟其说“似是而非”,所以要把它细细分析解剖,再下判决,倍觉困难。吾们妄想用尼采“重新估价”的眼光,求得到先生之(真),就不能免于(词费)。

如果推崇先生太过,怕引起一种反响,吾们为迎合社会心理计,不如宣布先生的罪状,倒可以博许多先生们的掌声。只可惜我和先生,二十年来毫无人事的关系,惟不时邂逅,论学谈艺,只觉其人不过是一位好学不厌的书生,和厚坦白的长者而已。后来听说他一变而为党人,与一般“少不更事”的青年为伍,这在先生,是生平最奋斗活跃的时期,而吾们路绝万里,不相闻问,使吾不能得他的罪证,罗织成狱,也算一种遗憾。只约略听说:他以老辈而思想左倾,讲学授徒,大有“妖言惑众”之嫌,门下疏附既多,鱼龙曼衍,激进色彩浓重的分子,不免“青出于蓝”,造成“相惊伯有”的恐怖。于是众口铄金,指目先生为作俑之第一人,持平论调的一流,还不过说先生教育的结果,恰如古人所说“其父杀人报仇,其子必且行劫”。至痛恨先生的,便老实不客气说:他是崇明的洪太尉了!倘然替他辩诬,连我也要蒙“党逆”……之嫌!不道吾归国后,重挹他的言论丰采,觉得他依然是书生本色,长者面貌,或者因吾是肉眼凡夫,看不出他的狐狸尾巴,只好向读此序文诸公道歉罢了!

吾的话似乎离题太远,却因此引出一个很大疑问——照先生出世的时代,和崇明的环境,这位八股出身的老秀才,怎的成为摇身一变的孙行者,一变再变……七十二变,变到似乎……一类人物呢?试看同他老人家年辈相后先的士流,不少八股专家,策论好手,决不会像他这样不安本分?间有一二聪明醸踔的优秀分子,于时文之外,稍知有所谓“旧学”,简直是凤毛麟角了。至于旧学之外,还有什么叫做新学,那何消说得,必是“异端”而已,殊不值大人先生们的一盼。但是他们才气科名,远出先生之上,如今把来相提并论,免不了亵渎他们的罪过。再回头来看学校大兴以后,先生到老不过一个中小学教师,而经手造成的专门人才,大学毕业,出洋留学生,转眼已满坑满谷,新学正统,已自有传人。像他这种半路出家的老新学家,更不值戴方帽子穿洋装司的克克罗克先生们的一盼,所以吾们替先生捧场,而于新旧双方都说不响嘴!

何况一般先生们,于科举帖括学校教科,和新旧学有何分别?原不求甚解,勉强解释,怕同(秀才碰着兵)一样,为避麻烦计、只可说先生所学,虽不算高明,却和士子预备考取功名的敲门砖,或学生在学校骗取文凭的课程,略有不同。以受过八股洗礼的老秀才,何以不受时代和环境的束缚,而想知道些翰林进士举人或洋翰林……洋举人所不必学的东西,这就是他特殊的个性,最值得注意。也许即是他晚年受疑谤的主因。他若是才调纵横,气概不可一世,倒也不足为奇,然而他却是很平庸碌碌无所短长的人物。

他比众不同的地方,只在“求知欲”较为强烈,而能绝(意必固我),既得的知识,不以为已足,而常自视欿然,不自以为是,执着不化,而不恤舍己从人,日知其所亡。见一新书,得一新学说,如同得一件新宝贝、也许有人说:此不过好奇喜新之癖性而已。实则他非经一番研究考虑,得了真知灼见,决不贸然胡乱盲从,不论新旧学问,若有疑窦,不耻下问于后生小子,常恨“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终身孜孜不倦,探索真理,这种“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朝问道夕死可矣”的态度,我所见老辈中,只有他一人。因为他“人老心不老”,才能和青年们沆瀣一气,老辈眼中自然看不惯,觉得他“非我族类……”了!不幸而王先生成这一点性格,竟可说就是他的“坏处”。他思想越进,离社会越远,平日言论越易惊世骇俗,一传十,十传百,大可为捕风捉影的资料,于是书生的王蓉清,一变而为白衣秀士王伦了。然而他的见解,大概具于《海滨集》内,在极端的新派人物看来,必定觉其平淡无奇,说句“不过如此”而已。

古人云“文如其人”看了先生作的文写的字,真就可以推知他的“人”,当听得藐视他的说,他为文有骨无肉,味同嚼蜡,一般心目中自然以为不及八股策论专家,崇重他的,说它简洁有法度,一字不苟,得桐城薪传,两说都非无见,然所谓桐城派,于旧学内本已无位置,何况现代,难道先生要靠几篇“俯仰于桐城道左”的文章以传么?先生死于一九二十九年,活了六十九岁,以前四十年,恰为十九世纪人物,正他沉酣于古文及旧学之时期。此后已是另外一个二十九岁的青年,思想学识,与年俱进,若只知斤斤计较他古文的工拙,委实像“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把他在时代上的价值,降至零度,那还成二十世纪的王先生么。

够了!如果要我赞颂王先生,我只能如此说法,如果要我骂他,也只能如此骂。否则过与不及,都会失真。先生最讲究纪述文字,亦最严格,平日吾们谈论,常常说:名家作传,以瑕瑜互见,毫无讳饰的,为最上乘。隐恶扬善,已为曲笔。但如确有善可扬,才好着笔。现在文人“谀墓”,愈趋愈下,真正斯文扫地!所谓哀启、行述,恶滥达于极点,真要令人作三日呕!明明嫫母、无盐,而必要形容他的先人,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西施再世,王嫱重生,这不是和尊亲开玩笑!替自己留笑柄么?奉劝世间孝子,这种不足为荣,徒自玷辱的无聊行为,何必多此一举?——先生生前主张如是,我难道还可效颦流俗,使他地下之灵,痛骂我么?我固然没有传神阿堵的本领,却极愿替先生忠实地描一帧“精神”的小照,虽不敢说惟妙惟肖或者不至如罗两峰为袁简斋画像,吃他一顿冷嘲热讽,惜乎先生之不能见也!

陈(宗山)

同类推荐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所作的自传体散文,原书六卷,其二已佚,今仅存四卷。作者以纯美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生活经历,内容朴实无华,真切动人。沈复与妻子陈芸琴瑟相和、伉俪情深,两人诗酒琴茶、布衣蔬食的生活情趣和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是浮世生活的诗意写照;书中所展现的动乱忧患、悲欢离合等浮生况味,更道出了浮世生活的另一真面目。本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流传至今,已成经典。
  • 蕉叶冻

    蕉叶冻

    这是一部散文作品集。精选了作者近年来最新的散文作品,内容涵盖了家居生活、旅途见闻、朋友轶事、家人亲情、生活感悟等多个方面,文笔清新流畅,充满了人生哲理,具有可读性。所选篇目包括《吃老酒》《宛如恋爱》等,均发表于全国各级报刊。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 牙医门诊日记

    牙医门诊日记

    本书是一位牙科主任医师的日记随笔,她用个人的眼光打量着门诊室的一切,呈现了一个个故事:既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尤其是口腔医学知识,又有医患之间的矛盾、争执与谅解,以及作者自己的种种感悟,同时还展现了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敏感,一个医者所具有的对普通人的人文关怀。
  • 乡愁·故乡记忆

    乡愁·故乡记忆

    全书收录了一个地域的作者关于故乡情怀的散文随笔100余篇,分为五个部分,从不同的侧面抒写了北方小城林甸这一方热土的乡情魅力。上至博实硕士或官员学者,下至乡里游民或市井闲妇,都可以是书中作者。作品语言朴素,内容生动有趣,富有可读性。
热门推荐
  • 盛开·90后新概念·空蝉

    盛开·90后新概念·空蝉

    空蝉,原是指蝉褪下的空壳。又因蝉的寿命极短,有“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寓意。本书系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作品精华,约16万字。本书中这些作品共分五辑:“网得空蝉漏却声”“光阴琴师长,溪涨漫流过几席”“山中作伴,莫负烟霞”“芳草迟归,青驹别易”“余花落处,斜阳满地”“江水无言,落日长烟”,每个章节主题独立,构思新颖。本书作品依然体现新概念作文参赛者不同凡响的创作水准,高手云集,形式多样,内容健康阳光、积极向上,是为千万份新概念稿件的甄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 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 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 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
  • 天降腹黑老公:萌妻你别跑

    天降腹黑老公:萌妻你别跑

    新文《隔墙男神:呆萌遇腹黑》已发布,求支持。“安陵宇,你给我滚出去......”十岁的白萌萌看着一脸色眯眯盯着自己胸部打量的大男孩,一脸的羞愤,震怒地吼道。“前后都差不多,又没什么可看,真不知道以后谁会看上你......"安陵宇双手抱胸,背靠着门,痞子般地吹了一个口哨,不以为然地戏谑道。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值,白萌萌不断的换男朋友,原来的丑小鸭,一转眼,变成了人见人爱的白天鹅,安陵宇终于着急了。
  • 释净土群疑论

    释净土群疑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谋爱宠爱

    谋爱宠爱

    在旁人眼中,他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的冷漠总裁;在她面前,他是温柔黏人体贴入微的小绵羊。她是他的全世界,而她却选择了抛弃他颠覆了他的世界。为了找到她,他一步步地克服自己的孤僻症,直到走到了最高的位置。他开始进行自己的计划,最终逼得她归国,再一次出现在他的面前。片段1:“萌萌。”顾辰柔声唤着,站起身来大步走到她身边,用劲将她拉入怀中,紧紧地拥着。他的脸埋在她的肩胛处,闷声说:“我好想你。你再不回来,我就要死掉了。”片段2:“醉了见到的萌萌会对我笑,会抱我,会陪我睡觉。”顾辰说,似乎因为这醉酒中见到的幻景而充满了幸福。双处文,男主独占欲强,女主不白不圣母,其余性格我还在摸索中ORZ过程会有小虐,最后绝对HE
  • 懵懂青春易流失

    懵懂青春易流失

    作为刚升学到高中的学渣邰夕颜本以为在高中会碌碌无为不曾想到会遇到学霸欧子轩高中时期懵懂的年纪她开始了对爱情与学习的追求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广陵涛尺牍

    广陵涛尺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外文明:追踪外星生命

    地外文明:追踪外星生命

    多年来,探索地外文明已成为一种全球性文化现象,然而,对于神秘的银河城邦及其先进的外星文明,我们依然所知甚少。一直以来,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外星人的确存在吗?它们拥有怎样的历史与文明?本刊编辑部经过数月时间,在诸多考古学家、物理学家、记忆研究专家、行星科学家、太空生物学家、天文学家、UFO研究者的帮助下,收集了大量珍贵资料,特别策划了《地外文明:追踪外星生命》这一专题,与读者共赴神秘之旅,解析地外文明之谜。地外文明之不明飞行物据说外星人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曾屡屡造访地球,并显示出极高的智慧和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