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85400000004

第4章 界限

我是在夜里到达这个地方的。

黑暗中,凭气味我知道自己是到了一个草原小镇。这种气味是马匹和街道上黄土的气味。白天,马匹们在阳光下穿过满是浮尘的街道,或者停留或者不停留,如今,已在某片草原上沐浴清风与星光,却把壮健与自由的气息留在了这个地方。

在即将关门的回民饭馆吃那一盘牛肉时,小镇正渐渐睡去。远处草原上传来牧羊狗的吠叫。感觉不到有风,却听见很高远的地方有风在呼啸。不禁叫人恍然觉得已在时间边缘和世界尽头。

就在这么美好的自然中,总是这样粗糙的饮食,这样简陋而肮脏的房子,好在小饭店的后门打开,我就听到了潺潺的水声,夜的清凉之气立即席卷而至。走出这小门,背后的灯光把身影拉长,投射到一道小桥上面。桥那头又是一道门,那就是我睡觉的地方了。店主人说:“小心,过了桥就是我们甘肃了。”

这条小溪在这时充当了我们人类无数界限中的一种。

在此地流连的几天里,我都不断被人提醒:这溪流是一条界河,北岸是甘肃南面是四川。提醒者多是胸前别着钢笔的人物。老百姓却告诉我:过去,溪水滋润的是同一个部落的牧场,现在却为牛羊过界,或者一幢房子修错了地方而不断发生冲突。冲突不断增加着邻居间的仇恨,从民间,到官方。当然,我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这些事是不容我置喙的。当地一个民政干部向我出示几张流血的照片时,就受到他的领导训斥。而我实在无须这个长官如此防范。

我只是一个徒有吟游诗人的心灵,而没有吟游诗人歌喉与琴弦的人。我只是一个沉默的旅人。

只是因为一种盲目的渴求与孤寂的驱使,十分偶然地来到这个地方。我关心的只是,辛勤采撷到的言辞是永恒的宝石还是转瞬即逝的露珠。

在没有桌子的房间里,我点燃随身携带的蜡烛。电灯也就在这时渐渐熄灭,这过程就像一声长长的叹息。按时停电是这类小镇的习惯。新的一天开始时,周围的世界陷入了梦境。我在烛光下打开地图,找到自己此时在世界上的准确位置,一颗心就得到了些许抚慰。

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心随着大地的呼吸缓缓跳动,伸出手指,在图上顺着一条蓝色细线左右蜿蜒。在我栖身的地方溪流还没有名字。只是当它和若尔盖草原上众多的同样溪流汇聚起来后,才有了一个名字叫白龙江。白龙江汇入嘉陵江,嘉陵江汇入长江,长江汇入大海。宁静的夜晚,大海中盐在生长,珊瑚在生长。这样很好,叫人对自己的生命有了确实的把握。

我想,梦中的自己一定有甜美的笑容。

早晨起来,只见满天大雾。湿漉漉的雾气缓缓流淌,带走了小镇上不好的气息,带来了旷野上泥土和水草的气息。雾还遮住了许多我所不愿看到的东西。抬头向四周环顾,发现这里已是若尔盖草原的边缘了。几座山在东南方相依相扶,绵延而起。眼睛看见它们时,双脚已不由自主向它们移动了。第一个山头只是一个浑圆的小丘。可就这小小的一次登高,竟也让我看见一次草原的日出:一个红球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到了确信眺望它的人已经十分渴望它的光明与温暖时,才猛一下放射出了耀眼的光芒。众多的鸣禽都在这一刻开始了欢快的啼叫。云雀欢叫着笔直地向上飞升,把无比清亮的声音从天上和太阳的金光一起抛洒下来。就是这样,草原的早晨变成了光和声辉煌的交响。就在这华美的晨曲中,马匹、牛群从白雾中走了出来。每一叶绿草,每一片花瓣上都有露水在闪闪发光。可惜这个世界并不仅仅只有马匹、牛羊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水草。

这世界上还有人。

面前这倚在山湾里的小镇就充分显示了人类闯入这个世界时的仓促与盲目。现在就让我来勾勒一下这叫作纳摩的小镇的面貌吧。

雾气还未完全散开时,最先是溪流两岸山坡上的两座寺庙跌入了眼帘,一样的琉璃宝塔,一样的铜鹿在金色的屋顶上守护着法轮,法轮运转了地、水、火、风等等所有的东西;南北对峙的两座藏传佛教寺庙规模也大体相当,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有显宗学院、密宗学院和时轮金刚学院。在这片不算贫穷但也算不得富庶的草原上咫尺之间修起两座同宗同派的寺庙该要百姓们多少供养!但从视觉上讲,这些建筑绝不会破坏自然的美感。当雾气进一步散开,辉煌大殿下面那些木瓦盖顶的低矮僧舍就有些破败的味道了。好在这些不规则的僧舍之间有高大的云杉和柏树遮蔽掩映,才减轻了这种感觉。问一个出来练习唢呐的小喇嘛,为什么这么小的地方要建两个如此庞大的寺院,小和尚深怪我的无知,说:“四川一个,甘肃一个嘛!”

寺院下面是一村庄。或者说是这个小镇的村庄部分。村子就是一片低矮的土屋,那样地灰颓,没有光彩。好在家家门前都有一个院子,用整齐的树篱围成。好在院子都辟成了菜地,灰颓中有了一畦畦翠绿。这是一个回民聚居的村子,所有土屋都拱卫在清真寺的周围。清真寺高耸的塔尖擎举着一轮新月,使这群土屋凝聚起来了。这也自有一种精神上的力量。

再往下,就是这个镇子新建的部分了——在这草原上显得最为唐突的部分,显示了人类所可能有的仓促与草率。一方面,所有建筑怕冷似的挤在一起,显示一种团结紧张的思想;另一方面所有这房子的门窗都朝向各自的方向,好像唯其如此,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一样。所有这些饭馆、商店、仓库,一个乡政府所能具有的一切,就这样蛮横地破坏了草原的美感。这无意中流露出一种心态,这些房子的主人谁也不想在这里久待,但迫于生计又不得不待在这里。这样,它就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所有这种偏远小镇的味道——它们自身却是作为现代文明的代表而备感骄傲的,叫人觉得要是和周围的环境协调起来就失却了存在的理由。

我想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情趣也比较古典。我想这些房子不要如此狭长死板,色彩不要这么暗淡,不妨栽种点树木花草,它们的表情就会自然松弛,而不那么倨傲紧张了。但是它们不,它们就那样挤在一起,中间狭窄的通道也无人去平整。这样也就只好终日面对雨天的泥泞与晴天的尘土。

问一个医生,为什么不把小镇弄得干净一点,他翻翻眼皮说:“我们甘肃关四川人屁事。”

原来,我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跨到溪流的北岸去了。你不能把这条溪流仅仅只看作是一条小溪,而要看作一条界河。界河不仅仅存在于国家之间。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上去遥远宁静的地方,也同样地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也在人们思想中制造可怕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人们表示敌意或轻蔑就有了一个可靠的依托。

这个地方,历史上有过的是民族间的冲突,而现在,民族关系日益融洽,种族限制也日益模糊。比如过去冲突常在两座藏传佛教寺庙和清真寺之间发生。近百年来,一旦明确了那小溪是一条界线,冲突也就转移到了两座佛寺之间,争夺供养之地和教民。而当我到达的时候,小小的一个回民村子则为遥远的波斯湾战争而激动,他们当然倾向于穆斯林兄弟打胜仗。《金枝》一书的作者弗雷泽在澳大利亚曾看到这样的情形:当一个部落感到生活空间的狭小,感到了界限的束缚时,他们就派遣使者去要求更改,这种要求在大多数情形下都会被拒绝,于是,前者便派人去说,他们要来夺取所要的东西。后者便回答说:那样他们就要向邻近的近亲部落请求主持正义和进行援助。于是双方准备战争。会见时像平常一样说上多少愤激的言辞,最后同意次日每方以相等的人数来打个水落石出。但到了次日,却只进行一场个人决斗便解决了争端。

我喜欢这样的方式:直接,明快,自尊而又富于人情味。现在这种界限却暗暗腐蚀着人们的心灵。而这条作为界限的又是一条多么美丽的溪流啊!好似一条大江之源。水流哺育着文明、生命和天地万物。而在不止一个地方看到河流不再滋润心灵与双眼。当人们注视界限的时候,都会服从集体的冲动。我去参观甘肃那边的寺院,那儿的喇嘛也因为我虽和他是同族但籍贯在四川而向我关闭了他智慧的窗扉。四川这边寺院允许我随意参观多半是因为那边寺院拒绝。寺院住持去过印度。我向他打听佛教早期寺院的情形,比如对汉藏佛教均有过巨大影响的那烂陀寺。这个善辩的喇嘛警惕地看我一眼,之后就深深地沉默了。我知道,这是又一种界限作祟的缘故了。本来,仅对宗教而言,这种界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这界限它存在,像一条阴影中的冰河散发着寒气。后来喇嘛答非所问,说,印度嘛,印度不好,印度的蚊子比苍蝇还大。

剩下的时间,我顺着溪流往上游走去。草地的尽头出现了岩石。

事先就有人告诉我可以在这些岩石上看到佛教史上有大功德者留下的圣迹,一些说明这个地方如何吉祥的胜景,但我都没看。我只是顺着溪流一直走向上游。沿着小溪的小路渐渐模糊,溪水也隐入了这片草原上唯一的一片森林,小路终于消失了。起初,森林中还有一些为建筑小镇而斫伐的痕迹。后来,就只有树木、苔藓和水了。每一株大树的根子,每一道岩石的缝隙都是水的来源。我只是想,人们又是如何替源头之水区划一条明确的界限?

我不想再回到山下的小镇。于是,翻过一个不算太高的山峰,眼前豁然开朗,又一片更加宽广的大草原展现在眼前。

同类推荐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分别整理了亚洲现代文学大家和非洲现代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

    《像时光一样漫长》作者吴明泉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很多矛盾:低与高的矛盾,低姿态的叙述和目光向上的注视;冷与热的矛盾,调子的冷静和情感的温暖;简与繁的矛盾,简朴的文字和丰富的意味。所以,读这些文字,一定会让你心中涌过一股复杂的滋味,看到幽暗中的一丝光,感受到简单中的一种力量。
  • 惠特曼诗选(孙更俊译丛)

    惠特曼诗选(孙更俊译丛)

    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含蓄却有十分丰富的音乐性,“往往通篇像演说辞、意大利歌剧和汹涌的大海”。他的《草叶集》是19世纪中期美国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标志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惠特曼诗选》节选《草叶集》中的优秀篇目,以短诗为主,兼顾长诗。
  •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热门推荐
  • 新年(卫斯理珍藏版)

    新年(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巧遇流浪汉王其英,得知如果他用一把来历不明的金钥匙,去打开神秘之门,必可得到珍宝!更惊人的是,卫斯理发现有神秘客正利用贪慾吞噬各人的思想。究竟金钥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生物学博士夫妇被人谋杀,卫斯理无端成了杀人嫌疑犯。卫斯理追查之下,一切源于一个失踪三年的纍犯,而真凶竟是博士夫妇「创造」出来的……《新年》这个故事十分有趣,是一个短篇,很有几分寓言的意味,写人内心深处的贪慾。《创造》这个故事,可以改名叫《改造》,写两个改造者的失败,而且指出改造永远不会成功。
  • 绞杀梦魇

    绞杀梦魇

    混乱的时空空间,生存与毁灭,堕落与进化,友谊与杀戮
  • 神印皇座

    神印皇座

    这是一个失落的世界,这是一段失落的神话。少年古月应劫而生,持神斧,斩巨孽,开纪元,救苍生。百族争霸,妖兽横行,我们且看少年古月如何在蛮荒世界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一切,都从蛮荒开始......
  • 四婶

    四婶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九泉九生传

    九泉九生传

    江湖传闻,谁若能得到传说的神器九生刀或九泉剑,便可称霸武林,做那天下第一。少林有个和尚爱喝酒,武当有个道士是大盗,峨眉有个少女是……昆仑有个绝技已失传。而主角两者都得到了,如何在这江湖中立足,把江湖捅了个底朝天。
  • 追声少年

    追声少年

    一位13岁的少年意外失去了他的父母,也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转学到英格兰的寄宿学校后,他卓越而神秘的才华逐渐展现,并帮助他重获自信。在他的教父与校长的引导下,在他非同寻常的钢琴技巧的帮助下,在他的新朋友的支持下,他最终能否战胜创伤之后的失语症?这个动人的故事充满魅力与幽默,有惊喜,有欢笑,也有心碎。这是一个迷人的少年成长小说。
  • 穿进书里心慌慌

    穿进书里心慌慌

    人家穿越,她也穿越,人家要么介入夺嫡之争,活出自己的精彩。要么穿越平凡农家,农夫山泉有点田。她捏?她竟然穿进了自己刚刚看完的文,恐怖有没有,焦虑有没有,听者伤心闻者流泪有木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不是女主,不是女主啊不是女主,但是,反面女一号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好不好?恶毒女配也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真是,真是,真是无语问苍天啊!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一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一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爱距离我有多远

    爱距离我有多远

    岁月在轮回,人生在飘逝,我们驾一叶扁舟于江渚之上,寻觅所谓的幸福。茫茫中华史,从未忘记幸福的存在。有过去、有现在、还有未来。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失去了;李氏宗族是痛苦的,因为它遭弃了;李白是痛苦的,因为朝野乱了,于是,时间在追问历史:“何为幸福?”我追着时间在后现代的荒原上呐喊:“幸福在于自己的心!”
  • 刀域春秋

    刀域春秋

    陈相锦,大唐人,从荒芜死地的西陵离开,来到了遥远的东方唐国都城天京。拥有着这个世界最古老的力量,脑子里有着这个世界谁也不知道的知识,只为找到当年夕阳下那一幕美丽的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