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7400000010

第10章 宫廷官场

孟子曰:“无规矩,无以成方圆。”所谓规矩是一个概称,放在宫廷里面那边是宫廷礼仪。放在百官之中,那便是官场礼仪,放在民间那边是社交礼仪。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之美称,然而我们的礼仪已然渐渐消失。本章节多录,宫廷生活、官场礼仪以及宋代行政机关单位的各种趣闻轶事。

【微宋@】按照宋代国家旧制,天子生日当天,宰相率领文武百官列班紫宸殿下,向皇帝祝贺生日快乐。然后,宰相独自登殿,手捧酒杯祝贺皇帝万寿无疆。拿一红罗销金须帕,纯奢侈品,系皇帝手臂。礼毕,皇帝赐百官茶汤。前面折腾完了之后,后面还有一套。皇帝回皇宫,宰相夫人率领文武百官夫人列班于福宁殿下,拜而称贺。然后,宰相夫人独自登殿,也是捧着酒杯祝贺皇帝长寿,仍以红罗销金须帕系在皇帝手臂上。此儒臣之至荣。

【微宋@】迩英阁,宋代禁苑宫殿名,取亲近英才的意思,文官在这里给皇帝讲学。但凡能进入迩英阁讲学的主儿,都是相当了不起的学者。在迩英阁君臣可以不用行跪拜礼,并赐座赐茶汤。这么一个文雅之地,前槐后竹。槐树长得枝繁叶茂,状如龙蛇,所以叫“凤尾槐”。曾肇(曾巩异母弟)有诗云:“凤尾扶疏槐影寒,龙吟萧瑟竹声干。汉皇恭默尊儒学,不似公孙见不冠。”苏辙对此也写过诗:“铜瓶洒遍不胜寒,雨点匀圆冻未干。回首曈昽朝日上,槐荫对舞覆衣冠。”就说迩英阁这个地方乃国家崇文的一个标志。

【微宋@】迩英阁后面有隆儒殿,在竹林之间,一小讲堂。如果说迩英阁是阶梯教室,则隆儒殿就是微型教室。王遵叔经常在那里讲学,王非常适合隆儒殿的狭小空间,为什么呢?因为王长了个五短身材,非常矮小。同事们开玩笑说:“应当给你封个‘隆儒殿学士’。”

【微宋@】文德殿,类似故宫的太和殿,是皇帝与百官处理政务的场所。奏事不那么容易,先宰相先入文德殿把大事与皇帝一说,其他官员在殿外晒太阳。赶上勤政的宰相,一进去通常晚上才出来,苦了下面奏事的。宰相出来,然后再领着今天要进去奏事的官员进殿。这种程序搞得官员厌苦常朝,虽然有吏卒免费给厚朴汤,也没人愿意去。久而久之,对此有人写诗云:“立残阶下梧桐影,吃尽街头厚朴汤。”意思说站在台阶下等着啊身如梧桐树那瘦,已经够受罪的了,又不得不吃尽调理脾胃的养生厚补汤。

【微宋@】宋代规定皇亲宗室为一品殡葬标准,朝廷遣礼官軷祭(即官方派礼官为丧主主持殡葬事物)。軷祭这项工作由掌国家宗庙礼仪的太常寺礼官负责,他们是有规矩的,不是说哪个皇亲死了,随便派个礼官去。太常寺礼官按照次序进行軷祭,譬如今天死了个王爷,小李同志去軷祭。后天死了个公主,小李就不能再去了,按照次序轮转。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不白軷,軷一次赏绢五十匹,赶上好的东家还有额外赏赐,所以礼官争先恐后去軷。陈侗、陈汝羲俱在礼院工作,某次朝会,见一皇亲老态龙钟,岁数大了行动迟缓。陈侗悄悄地说:“这家伙可軷啊!”陈汝羲说:“你可拉倒吧!按照次序这货是我的。”

【微宋@】宋神宗元丰年间进行了改革官制,史称元丰改制。軷祭工作依旧由太常寺负责,太常博士专门管这事儿。太常博士设有四名,从七品上。别看官阶不高,人家一般人还不伺候。正四品的太常寺卿挂了,也得自己花钱雇人主持丧事,不够资格。官员死了有礼官出现,那是朝廷给他的莫大殊荣。这四个家伙专门行走于皇亲之间,他们一出现保准没好事儿,说不定又谁死了。得到的绢四人分,軷祭的十四匹,其他人均分十二匹,赶上旺季绢也不少分啊!他们闲着没事可开封溜达,看看有没有活干。有一次,数名年老皇亲一起退朝而出,一边走一边唠嗑,离老远都能听见动静。一太常博士笑道:“这帮老家伙皆軷材也。”

【微宋@】自唐朝以来,宰相为文官之首,礼绝百僚。意思说不管你多大岁数的官员,见到宰相都得行礼,哪怕宰相是你儿子,你也得照样行礼,这是国家礼仪,朝廷的规矩。去宰相家串门行礼时,宰相垂手扶之。说完事儿走人,宰相送送你,但走到两步意思意思,不下台阶为止。就好像去领导家串门同样的道理,最多给你送到电梯口。若是说完了事儿还不走,磨磨唧唧的,没完没了。宰相不好意思说,则宰相身边的吏员高声道:“相公[23]尊重”。这就是下逐客令,意思说你滚蛋吧!官员急忙局促不安,恭恭敬敬退出。

【微宋@】宰相礼绝庶官确实拉风,在都堂(尚书省长官处理政务场所)上,京官以上则坐,京官以下的都站着。在宋朝,“京官”不是京城的官员,指的是那些不经常列班上朝、职务较轻的官员。经常上朝参政的叫升朝官。在私底下京官以下的选人,可以坐下来谈事情。官员品秩不同,待遇明显不一样。两制以上官员,头顶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衔的(翰林学士受皇帝之命,起草诏令,称为内制;中书舍人为中书门下撰拟诏令,称为外制。翰林学士与中书舍人合称两制),在都堂议事有茶喝,天热了有专人给煽风,天冷有热宝。譬如包拯头顶三个官衔,完全有资格。其他官员除了喝茶之外,别的待遇没有。两制是事事有,他们是事事无。

【微宋@】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祭祀完毕回来,有一套规矩。宋神宗熙宁以前有那么一次,皇帝祭天完毕大驾还内,走到朱雀门外,突然有个穿绿衣服的醉汉,晃晃悠悠的步履蹒跚,挡在了前面。于是,皇帝的车(乘舆)停住,等着醉汉过去再走,谓之天子避酒客。到了大门口,大门突然阖上,门内有人大声问道:“从南来者是何人?”门外人应道:“是赵家第X朝天子。”是几朝你就说几朝,千万别说错。门内再问:“赵家第X朝天子,是也不是?”门外人说:“是!”然后祭祀队伍才能进城,这套规矩叫勘箭。

【微宋@】宋朝百官入殿奏事有个规矩。百官入殿后,关上殿门,众官员齐声道:“那行!”然后再开会。此为南宋陆游亲眼所见,记载于《老学庵笔记》,虽然朝仪形式不一样,但此声尚存。

【微宋@】元旦当日,皇帝在正式朝会听政处(正衙),恭祝诸位大臣新年快乐,万事胜意。总结过去一年得失,展望明年美好未来,在这一吉祥的时刻,皇宫保安那厮不知姓甚名谁,大叫了一声,声振屋瓦,鸣绕殿雷。新年一声吼,被光荣地载入了史册。

【微宋@】宋朝官员的“两制官”指的是,以中书舍人或知制诰为外制;翰林学士为内制。无论翰林学士还是中书舍人,都是起草档的。外制为中书门下正规机构所撰拟的诏敕,内制则由皇帝直接从宫廷发出的诰谕。按照宋代官员礼仪制度,翰林学士佩金腰带,上朝时由一名穿红衣服的吏员(朱衣吏)在前面引路。两府官员(出自中书省、枢密院,具有行使宰相权力的官员)则由两个朱衣吏引路,腰带一般的都绣球形花纹,谓之笏头带。两府官员的则笏头带佩鱼,称之为重金。所以外制官员叹曰:“眼前何日赤,腰下几时黄?”内制的官员也叹曰“眼赤何时两,腰黄甚日重?”渴望加官晋爵之心是一样的,看来无论内痔、外痔,都很痛苦啊!

【微宋@】馆阁,也就是翰林院。明朝时,将馆阁的工作划分到翰林院里,清代沿袭,打那以后一提到馆阁指的就是翰林院。宋朝时,馆阁不是翰林院。宋沿唐制,置“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馆阁,在宋朝时是众多机关单位的统称。馆阁每夜都有一名值班的,写个请假条称“肠肚不安,无法值班”,可以不值班,这种行为称之为“豁宿”,但不能超过四次。按照馆阁值班历史,这叫做“害肚历”,因为肚子疼不能去值班。无独有偶,太学生也值班,他们要是不想值班则扔一本子上写“感风”,就是中风脑溢血,比肚子疼严重多了,国子监那面管这种行为叫做“感风簿”。正好是一副对联,“害肚历”对“感风簿”。

【微宋@】翰林学士院有一对喜鹊,栖宿于西轩海棠枝上。翰林学士开饭时,喜鹊飞过来,在食堂徘徊,一点儿都不怕人,也没人去招惹它们。两只喜鹊被学士们亲切地成为“灵鹊”。时间一长,学士们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只要喜鹊一叫唤,保准有诏书需要起草,非常准确。就像发改委一涨油价就有地震似的,相当灵异。

【微宋@】宋初官员冗繁,机构重叠,导致工作内容不明确,形成了诸多不作为。元丰三年,宋神宗在宰相蔡确、王珪的协助下进行改制。尚书省于外,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翰林学士院并设于禁内。各个单位换了地方,装修一番。单位的照壁又称萧墙,大门内的屏风墙,据说有辟邪的功能。明朝时屏风墙均为雕刻,成为古代中国建筑的一道风景。宋朝时屏风墙用的布,布上画画,根据每个单位职能不同画风也不一样,譬如翰林院画的是春江晚景图。各单位的屏风墙画皆出自于当时著名画家郭熙之手。由此可见,郭的画市场上非常畅销。有那么个不长眼的看门更夫,可能是没吃酒钱,把屏风给偷了。还没全偷,拿刀割了一半,拿给更夫领班,咱们把郭熙卖了吃一顿。老哥几个一合计,你胆子也太大了,这玩意你也敢偷?想早点死啊!割画处有刀痕,流通到市场上万一被衙门人发现,查出来,一个跑不了。遂,不偷了!

【微宋@】宋代官制乱套,不像其他朝代一目了然。譬如知县一官,在明清朝那就是县长,在宋朝则是代理县长,临时工,不是正式的。宋朝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史称“差遣制”。官,指的是官位和俸禄的高低,也叫作正官、寄禄官。好比你是一市长,规定月工资多少钱,但你能否有形式市长的权力,还得看“差遣”,诸如知州、判官等等,才有真正意义上的权力。“知”“判”等为限制词汇,表示临时形式该官职权力。其他诸如这个学士,那个学士的,除了有其他实际工作外,多属于荣誉头衔,叫作“贴职”。“有官无职”的,那就是吃闲饭的(后文详述)。

【微宋@】龙图阁,宋朝独有的官署单位,收藏太宗御书、御制文集、各种典籍、图画、宝瑞之物,类似皇家博物馆。设有学士、直学士、待制、直阁等人员,前三种名义上为皇帝的顾问,后一种不具此资格,只是单纯的“贴职”。旧制称龙图阁为“假龙”,所以在阁里有各种龙。龙图阁待制称之为“小龙”;龙图直学士称之为“大龙”,包拯此职位,民间称为“龙图阁大学士”云云,实际上是直学士;龙图阁学士称之为“老龙”,后来统称为“龙图学士”,简称学士。譬如两浙市舶张苑,向皇帝进献笃禄香(香料的一种)进了龙图阁,时号“笃禄学士”;运判苏彝,给一牛人检验命案尸体进入了龙图阁,时号“仵作学士”。再如,越州通判魏志崇,以平定黄乌嘴贼人暴动,以军功入龙图阁,时号“贼学士”。

【微宋@】三班院,北宋前期特有的人事管理机构,前身是宣徽院,设置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二月。在别的朝代这个归吏部管。宋朝的职能单位重叠太严重。元丰改制时,将这项各种并入吏部,改三班院为吏部侍郎右选。每年皇帝过生日,三班院大小官员都要凑份子请僧人进香,为皇帝祝寿,称之为“香钱”。香钱也用不了那么多,剩下的领导自己留着,充当本部的会餐费。群牧司,管马的,主要是管理军队的战马,通常由枢密使或者枢密副使兼任。群牧司有额外收入,就是把马粪卖了,以充公用。三班院与群牧司纵然来路不同,但都有流动资金。京师人民戏曰:“三班吃香,群牧吃粪。”

【微宋@】在开封府工作,不好干!开封府政治地位特殊,任职官员不仅要忠于皇帝,还要有极高的政治素养。开封是都城,所以开封府这个地方实际上是官僚、贵族、猾吏、奸商等角逐的舞台,夹在官僚与贵族之间,动谁都得寻思寻思。开封府尹通常几个月一轮换,包拯算狠的了,干了一年多。按照旧制,中央机构的官员,我们称之为京官,宋朝叫台官,很少贬官,最多也是平级下地方。干不多久,会被召回来官复原职。吏员对去地方工作的台官小心谨慎的伺候,但是开封府例外。从开封府出去的官员,基本上很难回来了。因为政治位置特殊,说不定哪个档就得罪了人。所以他们一旦去地方,吏员登时拉长个脸。时称“孝顺御史台,忤逆开封府。”

【微宋@】元丰改制之前,尚书省所属六部吏、礼、工、户、兵、刑,六部下设有共二十四司处理政务。吏部:吏部、司封、司勋、考功;户部:户部、度支、金部、仓部;礼部:礼部、祀部、主客、膳部;兵部: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刑部: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工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机构臃肿,非常繁杂。京师人民戏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袯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靖康之变后,皇帝跑到临安,战乱中二十四司官员死了不老少,这给了一些人机会,开始公开贿赂,以图当官。导致吏、户、刑等工作人员人人富饶,其他诸司寂寞弥甚。临安人民戏曰:“吏勋封考,三婆两嫂;户度金仓,细酒肥羊;礼祠主膳,淡吃虀面;兵职驾库,咬姜呷醋;刑都比门,人肉馄饨;工屯虞水,生身饿鬼。”

【微宋@】满朝文武,众位爱卿(宋时对妓女称呼为爱卿),实际上真正干活的没几个,散官居多,那种有官无职的官员。京城人民对众位散官有一套说法。光禄大夫戏称“饱卿”,吃饱了往炕上一躺,啥也不干;卫尉戏称为“暖卿”,卫尉原是负责宫廷守卫的,九卿之一,有他在身边皇帝安全有保障,自然心里暖乎;鸿胪寺卿,管国宴、祭祀什么的,一年没几次真正干活的,被戏称为“睡卿”,天天没事爬办公桌上睡觉;司农,这个工作好,全国各地公费旅游,管教习人民稼穑种地的官员,全国各地溜达,戏称为“走卿”,也是一闲职,宋代疆域不如唐朝,但耕地面积大于唐朝,全国农民都会种地,司农用不上了;宗正,主要管理皇亲贵族的家谱文献的,拿着金玉文蝶,天天面对那些死人的名字,所以称为“冷卿”。

【微宋@】宋代大臣及皇室有病的,皇帝派御医全去诊治。原本是体恤皇室大臣的一件良好举措,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去的御医啊、内侍啊,可以从中钻空子。有病的主儿要是不打赏,通常整死,因为是皇帝派来的御医,开毒药你也得吃,家人还不敢问。御医回去一汇报,某某大臣无药可救,挂了!皇帝一伤心,成啊,敕葬。命内侍给死者举行丧事。轮到内侍上场,一个丧事,丧主家基本上倾家荡产,是以当时有“宣医纳命,敕葬破家”之语。宋仁宗庆历年间,皇上给某家敕葬,胆大的不接受,表示可以自己动手解决。

【微宋@】元丰年间,宋神宗去国子监视察,先遣人赐诸生酒,以示皇恩浩荡。如此这般几次后,这帮太学生给脸不要脸,有个别能作死的,聚众在寝室里喝酒。中央官学国子监有禁酒令的,大家想喝还不敢喝,有聪明的主儿想到皇帝赐酒之事,于是说:“奉圣旨得饮酒,怕什么?尽管吃酒。”于是一帮太学生肆无忌惮喝酒。有喝高的哥们儿,登楼击鼓,弄得整个国子监不得安生。

【微宋@】宋朝试院(贡院),国家科举考试的地方,门卫安保非常严格。家长前来询问孩子缺笔墨纸砚吗?是否需要安神补脑液啊等等。有的家长干脆给孩子捎个话,沉着冷静,端正心态,争取考个好成绩。这部分信息由监门往里传达,一层一层的。相当于娱乐节目里传话游戏,经过数人之口,原始的意思已经不知道是什么了。宋仁宗皇佑年间,一姓王的门卫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很简单,弄个日历那么大的小本。里面人问家长给孩子送啥写本上,然后经过主考官批示,没有作弊行为,然后命吏员叫学子当众读出来,方可往里送东西。这一方法彻底解决了问题,后形成试院一规章制度。

【微宋@】唐制,礼部贡院试进士,设香案于阶前,考官与全国各地的举子对拜,列坐设位,立一堆太阳伞(帐幕),为每位举人提茶汤等饮料。宋朝时,不知道哪位主考官来了脾气,把帐、茶汤全部撤掉。此举苦了众位赶考举子,他们也没有契丹人鸡冠壶等盛水工具,渴了怎么办呢?饮砚池水。欧阳修有诗为证:“焚香答进士,撤幕待经生(泛指读书人)。”

【微宋@】礼部考试,最忙碌的人不是考官,是抄写(誊录)卷子的那些工作人员。他们需要把考生的卷子重新抄写一遍,上呈主考官,这样一来,多了一道保险,防止作弊。这活不是人干的,有时间限制,没有按时完成工作,则刑责随之。所以,在礼部考试过后这几天,誊录最为辛苦,夜以继日抄卷子,饥困交攻,眼目涩赤。干久的,累积了部分经验,专门找卷子字少的,有涂抹,少注解的抄录。见到这样的卷子,誊录往往心目开明,自觉笔健,乐为抄写。

【微宋@】举荐,原为一种选官的机制,叫察举制。到了宋代科举制度完善,但也有举荐的。宋代规定凡是官员举荐某人,不得超过五次。初荐者为破白,终荐者为合尖。在科举之外,设一个“举荐”的制度,给一些人提供了走后门的条件。但是,因为有名额规定,所以不是至亲或者哥们儿关系非常铁的,不予举荐。所以每个官员都小心翼翼地保留自己的举荐权。反而,导致科举制度日加完善。

【微宋@】宋英宗赵曙治平年间,于景灵宫内建孝严殿,供奉的是宋神宗赵顼的御像,及名相吕夷简等七十三位辅臣。画完了找大臣的家人来看看像不像,一说不像,那就改,一直该到家里人认为最像为止。人物肖像栩栩如生,莫不叹为盛美。有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意思。唐朝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全国选拔人才,怀念当年一起打天下那帮老家伙。命当时著名画家阎立本(代表作《步辇图》)画二十四位功臣肖像,按照真人大小比例画的。李想他们了,就来凌烟阁看一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啊!他们分别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李世民大舅哥)、河间郡王李孝恭(李世民族兄)、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征(原太子党李建成谋士)、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李世民舅父)、鄂国公尉迟恭(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勋国公殷开山、谯国公柴绍(李世民妹夫)、邳国公长孙顺德(李世民叔岳父)、郧国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瑾、卢国公程知节(程咬金)、永兴公虞世南(著名书法家)、邢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绩(徐茂公)、胡国公秦琼。

【微宋@】皇帝坐的那个车叫“玉辂”,诗云“玉辂鸣鸾,九旗扬旆”,说的是皇帝坐的车一走带动静的,呼呼啦啦跟一群保安。北宋皇帝的玉辂是一老古董,年头挺长,是唐高宗李治那时候的车。这个玉辂有很多著名皇帝都坐过,例如唐高宗、武则天、李隆基以及本朝宋真宗赵恒。到仁宗朝时,赵祯也坐过,年头太长,一上道底盘晃悠。仁宗下令重新造一辆车,这辆也不扔。新车造好之后,仁宗亲自开着上道,它在前面,旧玉辂在后面。奇怪现象发生了,旧车发出牛叫声,拉不动。众人在车后面推,也不动弹。仁宗于是让新车在后,旧车在前,这样旧车才走了。

【微宋@】新玉辂做好之后,仁宗有意向众位爱卿展示一下新车,节骨眼上传来一不妙消息。新玉辂不明原因碎了,碎片伤及銮仪司士等数十人。仁宗傻了,别换车了,还坐原来的吧!按照谶纬,座驾玉辂不能随便换,容易江山易主。事件经过是这样的,新辂既成,放在了大庆殿。司机找块幕布盖上,别落灰啥的。早晨时候去揭布,今天皇帝率群臣要来视察新车,没成想大庆殿掉下来一块木头,正好砸在车上,尽压而碎,人皆称异。

【微宋@】金明池,始建于太宗朝,北宋皇家园林,位于都城开封外,一大水泡子。除了供皇帝大臣游玩之外,也用于训练水军,停放龙舟。龙舟个头非常巨大,足足有一个殿大小。宋哲宗赵煦绍圣末年,又新建了一艘龙舟,比原来还大。在金明池北建了一深沟大屋,以贮龙舟,美其名曰“龙奥”。旧龙舟则弃之西岸。此为前提,然后怪事儿来了。忽一日,金明池刮起了大风,三日不绝。大风把新龙舟刮走与旧龙舟撞在一处。风停后,再一看,新龙舟散了架子,旧龙舟毫发无损。时人异曰:“大风天,原来是新旧龙舟在金明池里打架。”

【微宋@】皇宫内有玉石刻的三清真像。道教三清即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宋徽宗信奉道教,世称“道君皇帝”。这三座玉石三清真像颇为传奇。最初在真游殿,没多久着火了。于是,迁至玉清昭应宫,又着火了。再迁,迁到洞真宫,这回没让广大人民失望,又果断地着火了。再迁,迁上清宫,这回火烧得那个叫一个大,宫殿俱焚。宫中司道官等道教专业工作人员全不会了,怎么情况?宋徽宗猜测说可能是五行相克,水灭火嘛,于是最后迁至集禧宫迎祥池水心殿。打那以后,没失火。

【微宋@】徐州人徐仁旺曾向宰相丁谓(真宗朝、仁宗朝宰相,执政七年)建议迁皇陵。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郑州巩义市牛头山后,距离开封市直线距离115公里。北宋的七位皇帝,加上赵匡胤、赵光义父亲赵弘殷之陵墓,素有“七帝八陵”之说。巩义这个地方有险可守,山河四塞,巩固不拔。徐对丁说皇陵应该迁到牛头山前,两人争执不下。徐较真愿以牢狱打赌,定在上前绝对不行,因为“坤水长流,灾在丙午年内。丁风直射,祸当丁未年终。莫莫,州州火起,郡郡盗兴。”意思说风水不好,如果不迁陵,后世必会混乱遭殃。听到都没当回事儿,后果然金兵入侵,巩义皇陵被掘,尸骨散地。而后,中原大地一片混乱,一半以上都成了盗贼常驻地区。徐的心愿是好的,风水改变不了国家的命运。当年,赵匡胤把巩义定为皇陵因有心结,都城开封无险可守,他曾有迁都洛阳的想法,遭到赵光义强烈反对,说:“安天下在德不在险”。

同类推荐
  • 唐藩

    唐藩

    特种兵李安之在一次营救任务中与搭档一起被对方的迫击炮击中,醒来后穿越到了唐朝元和宪宗时期并被昌黎先生救起。适应过来的李安之决定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中唐时期,尽自己的努力,恢复那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时代,直到有一天,他碰到了光王,也就是后来的唐宣宗。
  • 混在五胡十六国

    混在五胡十六国

    李嗨:我穿了,还是五胡十六国,怎么说?xx:亲,这边建议您先混混看呢!李嗨:这破地我连话都听不懂!xx:建议亲可以装哑巴呢!李嗨:我咋就越混越猛了呢?xx:感觉亲的头上冥冥之中有股特殊力量……李嗨:我身上有种不可思议的光线?
  • 秦时小说家

    秦时小说家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这里有天下寥寥、苍生涂涂的纵横家!这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这里有天下皆白、唯我独黑的墨家!这里有地泽万物、神农不死的农家!这里有其疾如风、其徐如林的兵家!……当然,这里也有我们亘古不衰的小说家!本书群号:122156987,喜欢的来唠唠嗑!
  • 大唐新史

    大唐新史

    我们真的比古人聪明吗?侯大宝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他以为凭一千四百年后的见识能在大唐呼风唤雨。现实却是被鄙夷的一无是处。
  • 三国大航海

    三国大航海

    李宗吾云,刘备厚,曹操黑,孙权又厚又黑。面对这个又厚又黑的叔叔,作为孙策的独子,孙绍表示压力很大。他隐忍,他藏拙,可是无数的牵挂让他无法独善其身,超出时代的眼界让他无法遮掩自己的光芒,没有实力就没有尊严,面对厚黑叔的步步紧逼,孙绍拍案而起,誓与厚黑叔战斗到底。东风吹,战鼓擂,要比厚黑谁怕谁?水密舱,螺旋浆,本来就领先世界的大汉水师如虎添翼,纵横四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热门推荐
  • 废材杀手:弃女逆天

    废材杀手:弃女逆天

    她是东岚侯府弃女,中毒貌似精怪无法修炼,却被视为不详弃养村庄,遭迫害遗留于下等大陆。她是第一军师,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被人栽赃盗取密宝,泄露国家机密,既国不信她,她便亡了这国!吞密宝,助敌国,却将被剖腹取宝,她何甘?要死,也不能是被别人弄死,自己死好了,不过还是有点儿不想死啊~“哈哈,天不亡我,我又活了!”这一次的“死”却是新生,她变成她,凭着一颗聪明的脑袋,步步高升,收兽宠,沉冤得雪,复仇打怪,将侯府连根拔起,却被告知自己为天命所归?是天女?不过抱歉,她暂时还不会散花。一次次飞升,离真相一步步靠近,却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深渊……
  • 不嫁豪门

    不嫁豪门

    西汐参加选美大赛,在进入决赛前夜时遭林氏传媒林若设计,被赞助商墨沧潜规则,离开时因有人将消息放给记者,记者闻讯包围,恰好蓝皓出现,记者误以为西汐和蓝皓之间有绯闻,而蓝皓为了回避和林若的婚约,顺手推舟要求西汐做他一年的契约女友,与此同时,墨沧以帮西汐治好她植物人的弟弟西潮为诱饵,要求她反间其商业对手蓝皓的公司。故事由此展开。实际,西汐的母亲西施本是林若父亲林建当年为了林家有一个儿子的借腹对象,但,西潮却被当年林建的夫人所害,变成植物人。这也意味着西汐同样拥有林氏传媒的继承权,而并非林若一人。阴谋,阳谋,商战上演。
  • 空竹曲

    空竹曲

    我不愿成魔,却是你们逼我!我本是大陈最后的皇子,我本只想平淡一生!乱世将至,魔王重生。
  • 你的刀没有我的刀快

    你的刀没有我的刀快

    刀尖划破长空,凤凰的尾羽从天际扶摇而过。我拿着抢来的棒棒糖伫立于世界之巅,看星河万朵。一个曾经的顶阶鲨手,现在的零阶废物,如何在未来一步一步成为万人之上的凤凰真主?(一点搞笑,一点热血,一点温情)
  •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下(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焚书》又称《李氏焚书》,共六卷,为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所著。收录了书答、杂述、读史等文章及诗作,体现了李贽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在该书中,李贽对儒家经典和假道学家进行了猛烈批评,表现出反封建压迫、反传统思想的斗争精神。其中也有一些在佛教思想影响下写出的谈佛论道之文,表现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该书出版后,历遭封建统治者的查禁焚毁。但禁者自禁,传者自传,《焚书》仍有多种版本传世。此次出版的《焚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的一种,是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普及版本。注释精准,译文简明。
  • 幻世浮生(HBO同名剧集原著)

    幻世浮生(HBO同名剧集原著)

    HBO同名剧集原著,奥斯卡影后凯特·温丝莱特主演。故事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开始。中产主妇米尔德里德与丈夫伯特之间的婚姻危机因为经济形势的陡然紧张而加剧,不得不黯然分手。米尔德里德独自抚养两个女儿,屡次因为失业而几乎山穷水尽。支撑着她的动力是大女儿维妲漂亮聪颖的天资、过人的音乐才华和某种似乎超越她现有阶层的傲人气质。为了维妲,米尔德里德点燃了自己所有的能量——无论是当侍应还是开店,抑或利用自己的美貌勾引男人,最终都是为了成全维妲的野心。然而,米尔德里德渐渐发现自己一步步走进了自挖的陷阱。维妲究竟是亟需一双翅膀的天使,还是回过头就会咬恩人一口的毒蛇?抑或,她两者都是?
  • 爆萌仙狐

    爆萌仙狐

    (新书《甜心女王很凶萌》已发)她是仙妖所生,是世人眼中的异类,殊不知她原本就是九天之上的一颗透明灵蛋,天地灵气孕育,天为父地为母,身份尊贵显赫。
  • 三国我不是NPC

    三国我不是NPC

    开局五农民,我是1/5。农民崛起,三国霸业。抢资源,骗名将,骑美……呃,是驹美驹!群聊号码:254891165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恋爱不加糖

    恋爱不加糖

    慕夏首度尝试,搞怪校园爱情精彩上演,《恋爱不加糖》全新演绎最无厘头的爱情故事!有些爱情注定要相遇、要争吵、要相爱。有些缘分注定不可改变。有一种爱情叫做——冤家路窄,弄巧成拙。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看似微小实则伟大的爱情,你看见了吗?周嘉妮是校园中一个有点迷糊有点可爱的普通女学生。而李暮是校园中出了名的问题男生,照理说毫无关系的两个人,却因为误打误撞结怨。校园里的童话正在上演,高傲王子和温柔骑士的较量过后,谁才能赢回迷糊公主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