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琨在林宁摘掉耳机的时候就转了身过来,背被微光也照得暖暖的,有些热了。
这女孩也是有意思,太喜欢发呆了吧。
盯着两本书的样子有点可爱,李诚琨不禁猜想这女孩为啥呢。
林宁没带借书卡,在她刚开始拿耳机的时候就发现了。当时觉得大概能看完这四本书吧,谁知道才看了两本,看书速度不行。书也拿得太厚了吧,舍不得放着下次看。
下次被人借走了怎么办,林宁眉毛都快拧在一起了。
李诚琨又想发下善心了,今天的他真的太不寻常了。
李诚琨:“没带借书卡吗?”
林宁啊了一下,“嗯,没带。”是在问我吗?
“我的先借你吧。”
“啊,那我怎么还啊?”
“你明天还来吗?或者约一天过来还。”
“好吧,那谢谢你了。”林宁也是太执着了这书了,太想把它看完。
跟着李诚琨出去,将书成功借了出来,上扬的嘴角掩饰不了她的喜悦。
大人们都说林宁不爱笑,那是因为她们从未真正了解过林宁。
“要不加个联系方式吧,到时候也好联系。”李诚琨开口了,咋怎么像在撩妹?
“好,那微信吧。”林宁也没多想,比毕竟借了书的林宁喜悦高于智商。
好嘞,就这样两人分道扬镳了。
林宁按计划去购物,回到了家比预期晚了会。晚上煮什么呢,买了好多食材,这周伙食会很棒啊。
看了书逛了超市,整个人有点不是很轻松。林宁拿了鸡蛋,青菜,丸子。准备随便煮个面吧。
下油,先煎个荷包蛋,开水在旁边也快开了。煎了一面,翻个身,次次次,油温与鸡蛋的接触声有些悦耳。
悦耳,貌似今天形容李诚琨时林宁也用了悦耳。
李诚琨还不知,他的声音啊,是既厨房声音外另外一种悦耳的声音了。
荷包蛋煎的差不多了,下开水,下丸子。多煮一会儿,丸子在冰箱里呆久了,需要多煮一下。等水噗噗噗,水力一直冲击着锅盖。下面,再盖上盖子闷一下。最后放青菜,林宁喜欢煮得烂烂的青菜,所以就多煮了下。
放了调味料,可以吃啦。鸡蛋煎后在放水煮面,汤有些白,香味也更浓了。
林宁将一大碗面拿到客厅,开了看了一半的电影。等广告的时候林宁打开了手机。
林妈妈24分钟前发了微信林宁没看到,现在拍了煮好面顺便发过去。李诚琨发的好友请求刚通过,备注李诚琨,林宁也发了自己的名字过去。
话说今天下午都没有询问对方名字,只是简单得用同学代替。
林妈妈消息回的很快,爸爸在外做得不错,钱赚的不少。花销也不是很大,也学着别人去做了点投资买卖,两头赚钱。
林妈妈偶尔煮煮饭,大部分还是顾着那边的家,顾着林承。
也问过林宁要不要过去,林宁拒绝了,毕竟从小到大习惯了。过去太疏远了,还不如这样。距离还能产生美。
家长对于孩子总有疼爱之心,因为一些原因,无法照顾得很好。对孩子总感觉亏欠,所以啊特别喜欢用金钱来补偿。
这显得更疏远,林宁有这感觉,但也不想说。太复杂了,也是,她现在也没有那么追求父母的疼爱了。已经18岁了,泉城这边喜欢用虚岁计算年纪。
林宁今年高二,文科班。家长对着插手不大,嗯孩子这么大也没操过什么心,到了这时候没这必要指手画脚。林宁对于父母这方面的开明觉得异常好。
吃完晚饭,奶奶回来了,奶奶住在一楼。林宁啊,二楼有个房间就是早上被热醒的那个房间,三楼也有个房间,有空调的。
晚上林宁通常都在三楼,昨晚在二楼睡也是有原因的。
奶奶到三楼,林宁刚好坐在沙发看电视吃薯片。
奶奶开始絮絮叨叨了,女孩子坐姿怎样怎样的,怎么一直吃呢,看电视不好!女孩子应该要读书就应该好好读点书。
反正也就跟所有重男轻女老人家一样。
训完后才开始讲正经事。
“你昨晚又去二楼睡了?以后尽量睡三楼。你二楼隔壁的那个房间租人了,过两天会过来。是个男孩子,好像你们学校的。”
林宁不太想应话。反正就是点头点头就好了,话都听进去了。眼睛呢还是盯着电影比较好。
奶奶又进行训导几句下楼了,林宁说了句:下楼慢点,有事叫我下去就行了。
毕竟是奶奶,除了重男轻女也没什么不好了。该有的体谅尊重林宁也一个不落做到了。
对于有新租客,林宁没啥兴趣。同个学校又怎么了,学校那么大认识的能有几个。
再说了,林宁这人啊朋友真的少得可怜。
说起朋友,唯二的朋友之一——陈颖发了微信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