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一聊林宁就扯远了,拉回来啊。
林宁下课待在教室等会,跟陈颖打了个招呼:跟李老师有事聊。
陈颖放心回去了,也好,李老师的话林宁很听。
十一点五十分下课,李老师叫了下林宁。
“走,吃饭去。”
李老师的车放在学校没有开走,打算跟林宁走路去吃饭。
“去孔叔叔家吃盖浇饭?”
“好。”
李老师撑着伞,两人相伴前行,林宁偶尔蹦跳。
中午的烈日,怎是轻柔的呢。
距离不算远,两人闲聊几句也就到了。
“孔叔叔,两份牛肉盖浇饭。”
“好嘞,好久没看到李老师啊。”
“是啊,今天难得过来好好吃一顿。”李老师笑着答复。
“好,你们坐会,马上来。”
两人相对而坐,林宁期待李老师跟她讲关于艺馨的事。眼里的焦急有些掩盖不住。
“你这急性子,还是没收敛呀。”李老师看出来了,却也不急着说,还调侃着。
林宁也就直直看着,不说话。
反正就这样,你早晚都得说。
这般孩子气的林宁也是罕见,李诚琨也是幸运,又见到了。
林炜的“人未到声先到”恐怕是向陈颖请教的吧?
“叔叔两份打包的饭好了吗?”
“放桌上,自己拿啊。”
“好嘞。”
“呀,老师好,林宁好。”林宁本想假装不认识的,结果林炜过来打了招呼。
“你们好呀。”李老师笑着回应。
林宁不太想说话,点点头表示回应。
林炜有点好奇李老师跟林宁有啥事聊,怎么就约饭了呢。
“要不我们在这儿吃?”
林炜跟身后的李诚琨问道。
“回去吃吧,都打包了。”
李诚琨扯着林炜,微笑与林宁跟老师告别。
终于有个眼色的。
林宁不禁夸了下李诚琨。
“怎么?熟人呢。?”
李老师好奇问道。
“不是很熟。”
“对了,艺馨到底怎样啦。”
林宁没带手机也没法联系,也许久未与李老师吃饭,今天日子也选的还不错吧。
“没什么事了,家长离婚,艺馨妈妈带着艺馨回外婆家。艺馨舅舅过来接,离婚手续过两天办。艺馨会转校,影响会有点,但这样总归是好的。”
“艺馨妈妈怎么就开窍了?”
“因为陈老师打电话给艺馨妈妈聊了下。”
林宁有点愣,聊啥这么有用?
其实从艺馨请假第一天起,老师就上心了。艺馨学习认真,不会轻易请假,理由也很牵强,老师难免多点心。
陈老师也是艺馨语文老师,浏览艺馨两年作文,其中反映的很多状态很多心理活动太真实了。
老师就找了艺馨妈妈沟通,起先艺馨妈妈瞒了过去。
最后请假时长久了,老师关注度也多了,最后一点点松口。
老师与艺馨妈妈分析了一下艺馨的文章里所呈现的关于她自己关于家庭。
艺馨也是看考虑母亲的感受才觉得忍耐是好的,母亲也是。可最后这个结果对两人都不好,倒不如结束。
最后艺馨父亲到校来闹事是个导火线,才会引得艺馨母亲想为孩子好。
真好,这样的话,林宁的“志同道友”稳定了,她的心彻底哦放下了。
“怎样啦?安心了吧。”
“那这次数学得进步个一二十分吧?”
“有点难啊。”
“那就多做题啊,办公室多来走走问问啊。”
“好的呢。”
“吃饭吃饭。”
午饭结束,李老师回学校处理事务,林宁准备回家。
在路口等待绿灯,抬起手看时间,石英表镜面与中午的光交汇,在表周围发散着一圈光。
绿灯亮起,林宁大步往前走。
往前走啊,就快到了,终会到的。
家里特别安静,楼下的住户搬离了,所以房子只有李诚琨一户租客了。
林宁中午打算上去三楼歇息,有些热,三楼的空调才能去除热意呀。
在二楼的房里拿了手机准备上楼,李诚琨的房间关着,但空调的冷气透过门缝微微传了出来。
林宁想到中午的偶遇不禁一笑,看来他们也挺喜欢孔叔叔家的盖浇饭。
到楼上,关上门窗开起空调。手机解锁,微信已经有许多消息了,倒没有未接来电。
林宁点开微信,艺馨发了许多消息。
仍是那个向往美好,心存善意的女孩。
其实从未听过艺馨对家庭的怨气,她也就自己忍耐着,向往着变好。若不是上次去到家里看到她那般模样,谁能知她竟然如此坚强。
一半破碎一半顽强。
并在破碎里寻求自我支撑。
自愧不如。
“林宁,我要走,去外婆那边上学。爸妈决定离婚了,这算是个好消息。也不知何时再见面了,周末我们见一面吧,下周一我就不在这儿啦,也不知道何时回来。也不知是多幸运才能遇到这般美好的你。祝你所念皆成。”
也不过寥寥几字。林宁眼眶竟然有些酸涩,还得多久,还能否遇见那般的“道友”。
再同谁写无人懂的文字,再与谁写无需人懂的文字?